專利名稱:鉛筆橡皮筆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文具,更確切地說,是一種鉛筆橡皮筆蓋。
背景技術:
鉛筆是一種極為常見的書寫工具,然而,鉛筆的頭部的筆芯十分脆弱,在筆袋中極容易發生斷裂,給使用者帶來不便。同時,筆芯也容易污染筆袋的內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鉛筆橡皮筆
至JHL 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鉛筆橡皮筆蓋,所述的鉛筆橡皮筆蓋包含一中空的圓筒狀的套接部和一球狀的捏手部,所述的套接部的內側壁上設有由防滑突起組成的防滑突起陣列,所述的套接部與一鉛筆的頭部相套接。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的防滑突起呈長條狀。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的套接部的底部中央設有一用于固定所述的鉛筆的頭部的筆芯的固定通道。作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的套接部的長度為5厘米。本實用新型的鉛筆橡皮筆蓋利用中空的圓筒狀的套接部,可以充分包含鉛筆的頭部的筆芯,既防止其斷裂,也防止其污染筆袋的內膽。由于套接部的內側壁上設有滑突起陣列,能緊密套接鉛筆,牢固可靠。另外,由于套接部的底部中央設有用于固定筆芯的固定通道,進一步提高了對鉛筆的筆芯的保護。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鉛筆橡皮筆蓋的使用狀態參考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鉛筆橡皮筆蓋的使用狀態參考示意圖,此時為分解模式;圖3為圖1中的鉛筆橡皮筆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的鉛筆橡皮筆蓋的A區域的細節放大示意圖;圖5為圖3中的鉛筆橡皮筆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此時為另一個視角;圖6為圖5中的鉛筆橡皮筆蓋沿B-B線的剖視圖;其中,1、鉛筆橡皮筆蓋;11、套接部;12、捏手部;13、防滑突起;14、固定通道;2、鉛筆;21、頭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本實用新型提供了 一種鉛筆橡皮筆蓋。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鉛筆橡皮筆蓋I包含一中空的圓筒狀的套接部11和一球狀的捏手部12,該套接部11的內側壁上設有由防滑突起13組成的防滑突起陣列,該套接部11與一鉛筆2的頭部21相套接。該防滑突起13呈長條狀。該套接部11的長度為5厘米。該套接部11的底部中央設有一用于固定該鉛筆2的頭部21的筆芯的固定通道14。該實用新型的鉛筆橡皮筆蓋利用中空的圓筒狀的套接部,可以充分包含鉛筆的頭部的筆芯,既防止其斷裂,也防止其污染筆袋的內膽。由于套接部的內側壁上設有滑突起陣列,能緊密套接鉛筆,牢固可靠。另外,由于套接部的底部中央設有用于固定筆芯的固定通道,進一步提高了對鉛筆的筆芯的保護。以上僅僅以一個實施方式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路,在系統允許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擴展為同時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塊,從而最大限度擴展其功能。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鉛筆橡皮筆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鉛筆橡皮筆蓋(I)包含一中空的圓筒狀的套接部(11)和一球狀的捏手部(12),所述的套接部(11)的內側壁上設有由防滑突起(13)組成的防滑突起陣列,所述的套接部(11)與一鉛筆(2)的頭部(21)相套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鉛筆橡皮筆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突起(13)呈長條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鉛筆橡皮筆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接部(11)的底部中央設有一用于固定所述的鉛筆(2)的頭部(21)的筆芯的固定通道(1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鉛筆橡皮筆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接部(11)的長度為5厘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鉛筆橡皮筆蓋,所述的鉛筆橡皮筆蓋包含一中空的圓筒狀的套接部和一球狀的捏手部,所述的套接部的內側壁上設有由防滑突起組成的防滑突起陣列,所述的套接部與一鉛筆的頭部相套接。本實用新型的鉛筆橡皮筆蓋利用中空的圓筒狀的套接部,可以充分包含鉛筆的頭部的筆芯,既防止其斷裂,也防止其污染筆袋的內膽。由于套接部的內側壁上設有滑突起陣列,能緊密套接鉛筆,牢固可靠。另外,由于套接部的底部中央設有用于固定筆芯的固定通道,進一步提高了對鉛筆的筆芯的保護。
文檔編號B43K23/10GK203019885SQ20132001129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0日
發明者呂鵬飛 申請人:呂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