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干膠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文具,具體涉及一種防干膠棒。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現有的膠水在使用時往往需要擠壓瓶體使之變形從而將瓶內的膠水擠出,使用完畢后需要立即蓋上瓶蓋否則很快瓶口的膠水就會變干。但是即便蓋上瓶蓋后下次使用膠水時通常其出膠口附近殘留的膠水也會變干粘接在其外表面,因此必須用手撕掉干膠后才能繼續使用,因此帶來諸多不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以上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防干膠棒。本實用新型克服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防干膠棒,包括圓管形的殼體、分別設置于殼體上下兩端的擋板A和擋板B、密封滑動安裝于殼體內腔中的活塞、安裝于活塞上方的連桿、設置于殼體上方并安裝于連桿頂端的壓板以及安裝于擋板A上的呈碗形的硅膠碗,所述硅膠碗上開設有十字開口。為了防止擠膠過多,還包括串接于連桿上的彈簧,所述彈簧卡裝于活塞及擋板B之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當需要使用膠水時,按壓壓板即可使連桿推動活塞將膠水向硅膠碗擠壓,壓力使硅膠碗上的十字開口張開,從而膠水從十字開口出流出,當使用完畢后停止按壓壓板,由于殼體內腔中的壓力消失從而硅膠碗上的十字開口恢復原始狀態,其十字開口的裂縫封閉,從而膠水不會再流出,從而起到防止膠水干燥的作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A向結構示意圖;圖中,1.殼體2.活塞3.硅膠碗4.擋邊A 5.膠水6.彈簧7.連桿8.壓板9.擋邊B 10.十字開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附圖2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本防干膠棒,包括圓管形的殼體1、分別設置于殼體I上下兩端的擋板A 4和擋板B 9、密封滑動安裝于殼體I內腔中的活塞2、安裝于活塞2上方的連桿7、設置于殼體I上方并安裝于連桿7頂端的壓板8以及安裝于擋板A 4上的呈碗形的硅膠碗3,所述硅膠碗3上開設有十字開口 10。當需要使用膠水5時,按壓壓板8即可使連桿7推動活塞2將膠水5向硅膠碗3擠壓,壓力使硅膠碗3上的十字開口 10張開,從而膠水5從十字開口 10出流出,當使用完畢后停止按壓壓板8,由于殼體I內腔中的壓力消失從而硅膠碗3上的十字開口 10恢復原始狀態,其十字開口 10的裂縫封閉,從而膠水5不會再流出,從而起到防止膠水5干燥的作用。還包括串接于連桿7上的彈簧6,所述彈簧6卡裝于活塞2及擋板B 9之間。彈簧6可以在按壓壓板8時提供阻尼作用,防止用力過大造成出膠過多的浪費現象發生。
權利要求1.一種防干膠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圓管形的殼體(I)、分別設置于殼體(I)上下兩端的擋板A (4)和擋板B (9)、密封滑動安裝于殼體(I)內腔中的活塞(2)、安裝于活塞(2)上方的連桿(7)、設置于殼體(I)上方并安裝于連桿(7)頂端的壓板(8)以及安裝于擋板A (4)上的呈碗形的硅膠碗(3),所述硅膠碗(3)上開設有十字開口( 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膠棒,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串接于連桿(7)上的彈簧(6),所述彈簧(6)卡裝于活塞(2)及擋板B (9)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干膠棒。包括圓管形的殼體、分別設置于殼體上下兩端的擋板A和擋板B、密封滑動安裝于殼體內腔中的活塞、安裝于活塞上方的連桿、設置于殼體上方并安裝于連桿頂端的壓板以及安裝于擋板A上的呈碗形的硅膠碗,所述硅膠碗上開設有十字開口。當需要使用膠水時,按壓壓板即可使連桿推動活塞將膠水向硅膠碗擠壓,壓力使硅膠碗上的十字開口張開,從而膠水從十字開口出流出,當使用完畢后停止按壓壓板,由于殼體內腔中的壓力消失從而硅膠碗上的十字開口恢復原始狀態,其十字開口的裂縫封閉,從而膠水不會再流出,從而起到防止膠水干燥的作用。
文檔編號B43M11/06GK203019931SQ20132004116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5日
發明者龐笑雨 申請人:德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