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分光計讀數輔助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儀器,具體是一種分光計讀數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分光計是大學物理實驗中常用的光學儀器之一,它可精確地測量光線經光學元件時反射、折射的角度和衍射后的偏轉角,如折射率、波長、色散率和光柵常數等許多物理量都可以通過分光計對角度的精密測量并計算獲得。實驗中一項關鍵的內容就是通過分光計上由主、副刻度盤組成的圓游標卡尺讀數系統準確地讀出左右兩個對稱游標窗口的讀數。目前國內大多數高校采用的都是傳統的分光計實驗儀,測量角度值由主刻度盤讀數和副刻度盤讀數相加得到。學生實驗中先讀弧游標盤窗口上的O刻度所對角刻度主盤線的整數值,單位為度;然后看弧游標窗口上第幾條刻線與角刻度主盤上的刻度線對齊,讀數單位為分;兩部分相加就是測量值。由于主、副刻度盤刻度線較密,學生讀數時容易產生視覺疲勞,很難確定弧游標窗口上第幾條刻線與角刻度主盤上的刻度線對齊,隨機誤差較大。為此,現在通用的分光計讀數系統極有改進的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設計一種分光計讀數輔助裝置。解決該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分光計讀數輔助裝置,由套筒、錐形軸臂和凸透鏡三部分構成。套筒套裝在載物臺下方,其直徑比載物臺底座直徑大2mm,可繞轉動軸自由旋轉。兩個錐形軸臂安裝在套筒直徑所在直線上,呈左右對稱分布,其內側緊固焊接在套筒外殼上,其長度為刻度盤半徑的三分之二。兩塊凸透鏡分別安裝在錐形軸臂外側頂部圓孔內,其圓心正對分光計游標盤和刻度盤的交界線。所說的凸透鏡直徑為30mm,焦距為40mm,凸透鏡焦點所在平面與刻度盤相距20mm,物像的放大率可達2.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凸透鏡的放大作用使讀數窗口視野清晰,學生可以非常方便地確定弧游標窗口上第幾條刻線與角刻度主盤上的刻度線對齊,顯著減輕實驗者的視覺疲勞,使人為誤差減少到最大程度。同時本輔助裝置的安裝不會破壞傳統儀器的主體結構,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易于制作和便于推廣的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刻度盤示意圖。圖3為通過凸透鏡放大后的局部刻度盤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參照附圖予以闡明:參見圖1,本分光計讀數的輔助裝置,有三角底座1、刻度盤2、載物臺3、望遠鏡4和平行光管5等組成,還增添有套筒6、錐形軸臂7和凸透鏡8 ;套筒6套裝在載物臺3下方,其直徑比載物臺底座直徑大2_,可繞轉動軸自由旋轉;兩個錐形軸臂7安裝在套筒直徑所在直線上,呈左右對稱分布,其內側緊固焊接在套筒6外殼上,其長度為刻度盤2半徑的三分之二 ;兩塊凸透鏡8分別安裝在錐形軸臂7外側頂部圓孔內,其圓心正對分光計游標盤和刻度盤的交界線。所說的凸透鏡8直徑為30mm,焦距為40mm,凸透鏡焦點所在平面與刻度盤相距20mm,物像的放大率可達2.5。下面通過使用方法,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的動態結構關系:在實驗過程中將刻度盤2主盤和望遠鏡4鎖緊,通過望遠鏡4帶動角刻度主盤繞軸心轉動,待望遠鏡4的目鏡視場確定實驗現象后,將凸透鏡8轉動到弧游標窗口正上方,通過凸透鏡8分別觀察左右兩個窗口,確定弧游標窗口上第幾條刻線與角刻度主盤上的刻度線對齊,以精確記錄角度值。與傳統讀數方式相比,本輔助裝置可顯著減輕實驗者的視覺疲勞,使人為誤差減少到最大程度。
權利要求1.一種分光計讀數輔助裝置,有三角底座(I)、刻度盤(2)、載物臺(3)、望遠鏡(4)和平行光管(5)等組成,其特征是還增添有套筒(6)、錐形軸臂(7)和凸透鏡⑶;套筒(6)套裝在載物臺(3)下方,其直徑比載物臺底座直徑大2_,可繞轉動軸自由旋轉;兩個錐形軸臂(7)安裝在套筒直徑所在直線上,呈左右對稱分布,其內側緊固焊接在套筒(6)外殼上,其長度為刻度盤(2)半徑的三分之二 ;兩塊凸透鏡(8)分別安裝在錐形軸臂(7)外側頂部圓孔內,其圓心正對分光計游標盤和刻度盤的交界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計讀數輔助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的凸透鏡(8)直徑為30mm,焦距為40mm,凸透鏡焦點所在平面與刻度盤相距20mm,物像的放大率可達2.5。
專利摘要一種分光計讀數輔助裝置,由套筒(6)、錐形軸臂(7)和凸透鏡(8)等構成;套筒(6)套裝在載物臺(3)下方,其直徑比載物臺底座直徑大2mm,可繞轉動軸自由旋轉;兩個錐形軸臂(7)安裝在套筒直徑所在直線上,呈左右對稱分布,其內側緊固焊接在套筒(6)外殼上,其長度為刻度盤(2)半徑的三分之二;兩塊凸透鏡(8)分別安裝在錐形軸臂(7)外側頂部圓孔內,其圓心正對分光計游標盤和刻度盤的交界線。本裝置通過凸透鏡的放大作用使讀數窗口視野清晰,學生可以非常方便地確定弧游標窗口上第幾條刻線與角刻度主盤上的刻度線對齊,顯著減輕實驗者的視覺疲勞,使人為誤差減少到最大程度。同時本輔助裝置的安裝不會破壞傳統儀器的主體結構,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易于制作和便于推廣的優點。
文檔編號G09B23/22GK203026029SQ20132004578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2日
發明者徐一清, 周益民, 余定國 申請人:浙江農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