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氣體電離演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物理實驗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氣體電離演示裝置。
背景技術:
氣體受到電場或熱能的作用,就會使中性氣體原子中的電子獲得足夠的能量,以克服原子核對它的引力而成為自自電子,同時中性的原子或分子由于失去了帶負電荷的電子而變成帶正電荷的正離子。這種使中性的氣體分子或原子釋放電子形成正離子的過程叫做氣體電離。在日常生活中,日光燈、霓虹燈、高壓汞燈、氙燈等燈具都是利用氣體電離的原理來實現工作。而在實際的生產實踐中,也有基于氣體電離的氣敏傳感器和輻射探測器,所以這種原理應用十分廣泛。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氣體電離原理是在學習了電場、原子結構、電流和電源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引入的,而該裝置演示內容與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聯系密切,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氣體電離演示裝置。通過演示,既能夠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掌握所學基礎知識,還能讓學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裝置簡單,清晰,容易成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方法直觀、效果好的一種氣體電離演示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氣體電離演示裝置,包括:電離裝置、顯示裝置和直流電源I三個主要部分。所述的電離裝 置由第一圓形銅板2、第二圓形銅板3及熱源8組成。第一圓形銅板(2)、第二圓形銅板(3)均由直徑80毫米、厚度為I毫米的銅板制成,熱源8為蠟燭。所述的顯示裝置是由三極管5、電阻4和直流電源7構成的放大電路,在三極管的集電極接暈安表6。三極管5的型號為3DG12B,電阻4的阻值為520K Ω,電源7采用1.5V干電池兩節串聯,暈安表6的量程為0-lmA。所述的直流電源I為200-300V可調直流電源,直流電源I的正極接第一圓形銅板2,負極經顯示裝置接第二圓形銅板3,第一圓形銅板2與第二圓形銅板3的間距保持在10
毫米左右。由上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一種氣體電離演示裝置,可以方便的演示高溫使氣體發生電離導電,實驗方法簡便、直觀。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氣體電離演示裝置示意圖。圖中:1、直流電源,2、圓形銅板,3、圓形銅板,4、電阻,5、三極管,6、毫安表,7、電源,8、熱源。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氣體電離演示裝置,其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首先將本實驗裝置各部分連接好,調節圓形銅板2、3之間距離保持在10毫米左右。檢查無誤后,將直流電源I初始值調整至200V,打開直流電源I的開關,在圓形銅板2、3之間點燃蠟燭,觀察毫安表6指針變化,可以看到指針由零開始開始轉動,有了較小的示值,這表明圓形銅板2、3之間的空氣已經被電離,開始導電了,慢慢提高直流電源I的輸出電壓,毫安表6指針偏轉隨之增大,當直流電源I的輸出電壓接近300V時,最大可偏轉至
0.4毫安,效果特別明顯。本實用新型裝置中,通過放大電路可以使氣體電離產生的極小的電流放大,使毫安表指針的擺動更加明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披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氣體電離演示裝置,其特征是:由電離裝置、顯示裝置和直流電源(I)三個主要部分組成; 所述的電離裝置由第一圓形銅板(2)、第二圓形銅板(3)及熱源(8)組成,第一圓形銅板(2)、第二圓形銅板(3)均由直徑80毫米、厚度為I毫米的銅板制成,熱源(8)為蠟燭;所述的顯示裝置是由三極管(5)、電阻(4)和直流電源(7)構成的放大電路,在三極管的集電極接暈安表(6); 所述的直流電源(I)的正極接第一圓形銅板(2),負極經顯示裝置接第二圓形銅板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體電離演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圓形銅板(2)、 第二圓形銅板(3)之間距離為10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體電離演示裝置,包括電離裝置、顯示裝置和直流電源(1)三個主要部分。電離裝置由第一圓形銅板(2)、第二圓形銅板(3)及熱源(8)組成,第一圓形銅板(2)、第二圓形銅板(3)均由直徑80毫米、厚度為1毫米的銅板制成,熱源(8)為蠟燭;顯示裝置是由三極管(5)、電阻(4)和直流電源(7)構成的放大電路,在三極管的集電極接毫安表(6)。直流電源(1)的正極接圓形銅板(2),負極經顯示裝置接圓形銅板(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氣體電離演示裝置,可以方便的演示高溫使氣體發生電離導電,實驗方法簡便、直觀。
文檔編號G09B23/18GK203165311SQ201320139819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日
發明者詹四方, 單軻, 馬華峰, 張起祥 申請人:湖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