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教學用激光筆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教學用激光筆,涉及一種激光筆。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教學用激光筆發射的激光束投射到屏幕上的形狀單一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在現有激光筆的基礎之上,增加了光點調整組件,該激光調整組件中的支架上設置有圓環形的激光模版,該激光模板上設置有N個圖案,該激光調整組件中的調整環套在殼體外側,其內壁設置有限位槽和N個定位槽,殼體外側壁與限位槽對應的位置設置有限位突起,殼體外側壁與每個定位槽對應的位置均設置有一個定位突起。本實施方式在實際使用時,通過旋轉調整環實現改變激光模板的位置,因而使得激光束通過激光模板中的某一個圖案,進而對激光束進行整形,形成相應圖案的激光光束。本實用新型適用于教學使用。
【專利說明】一種教學用激光筆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激光筆。
【背景技術】
[0002]激光筆,目前被普遍使用在教學中,被用來替換原來的教鞭。由于激光筆體積小巧便于攜帶,并且不受距離的限制,而被廣泛的應用在教學中。但是,現有激光筆僅僅能夠發出一束激光,打到屏幕上的點只是圓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現有教學用激光筆發射的激光束投射到屏幕上的形狀單一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產生多種指示標記的教學用激光筆。
[000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教學用激光筆包括殼體、激光發射組件6、導光通道1、上定位架3、下定位架5和光點調整組件4,其中,殼體包括上殼體2和下殼體7,上殼體2的一端為激光發射孔,下殼體7為桶狀結構;光點調整組件4位于上殼體2和下殼體7之間;激光調整組件4包括支架、調整環41、激光模版43和固定環46,所述支架為軸對稱結構,該支架包括中心圓筒47和外圓筒48,外圓筒48和中心圓筒47高度相同,所述外圓筒48套在中心圓筒47外側,且二者同軸;中心圓筒47的外側壁中心設置有環形凹槽,與該環形凹槽位置相對應的外圓筒48內側壁上設置有環形臺階;中心圓筒47和外圓筒48之間通過N根橫梁45固定連接,所述N根橫梁以中心圓筒47的軸線為圓心呈放射狀均勻分布,任意兩根相鄰的橫梁45之間為透射光孔,N根橫梁形成了 N個透射光孔,導光通道I的軸線穿過任意一個透射光孔,且透光孔的面積大于導光通道I的橫截面面積;激光模版43為圓環形平板,該激光模版43上設置有N個圖案,所述N個圖案的位置分別與N個透射光孔對應;該激光模版43的內側嵌入在中心圓筒47外側壁中心的環形凹槽內,該激光模版43的外邊沿位于外圓筒48內側壁的環形臺階上,固定環固定在外圓筒48內側壁內,并且壓在激光模版43的外邊沿上;調整環41的高度大于外圓筒48的高度,調整環41套在外圓筒48外側,并且與外圓筒48固定連接;上定位架3由圓盤和固定軸組成,固定軸固定在圓盤一側的中心位置,且二者同軸,所述固定軸分成兩段,鄰近圓盤的一段為限位段,另一段為固定段,所述限位段的外徑大于固定段的外徑;圓盤上設置有導光條固定通孔,該固定通孔與上殼體2的激光發射孔位置相對應,上定位架3嵌固在上殼體2的內側,該上定位架3的固定軸朝向下殼體7 ;導光通道I為圓柱體,該導光通道I的一端嵌入在上殼體2的激光發射孔內,該導光條的另一端,嵌入在上定位架3圓盤上的光條固定通孔內,激光調整組件4的中心圓筒47套在上定位架3的固定軸的固定段上,所述中心圓筒47的內徑小于限位段的外徑且大于固定段的外徑,且上殼體2嵌入在激光調整組件4的調整環41內;下定位架5由圓盤和圓筒組成,所述圓筒固定在圓盤一側中心,且二者同軸,該下定位架5嵌固在下殼體7內,該下定位架5的圓盤上設置有激光頭固定孔,該激光頭固定孔與上定位架3的導光通道I固定孔同軸,所述下定位架5上的圓筒套在上定位架3的固定軸外側,下殼體7嵌入在激光調整組件4的調整環41內,調整環41位于上殼體2外側的內側壁上設置有限位槽42,所述上殼體2外側壁與所述限位槽42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限位突起,調整環41位于下殼體7外側的內側壁上設置有N個定位槽49,所述N個定位槽49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所述下殼體7外側壁與每個定位槽49相對應的位置均設置有一個定位突起;所述N為2、3或4 ;激光發射組件6位于下殼體7內,激光發射組件6的激光發射頭嵌固在下定位架5圓盤上激光頭固定孔內。
[0005]所述調整環41內側壁上的限位槽42位環形凹槽;所述上殼體2外側壁上的限位突起為環形突起或多個球形突起。
[0006]所述調整環41內側壁上的定位槽49為圓形凹槽,所述下殼體7外側壁上的定位突起為球形突起。
[0007]所述調整環41內側壁上的定位槽49還可以為長條形凹槽,所述下殼體7外側壁上的定位突起為長條形突起。
[0008]本實用新型的教學用激光筆與現有激光筆的區別在于增加了光點調整組件4,通過該光點調整組件4能夠根據需要,產生不同的激光束形狀,即,能后投射到黑板或者幻燈片上多種形狀的光點,以配合老師的授課內容,還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增強教學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實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種教學用激光筆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光點調整環4的剖視圖。圖3是圖2的俯視圖。圖4是圖2的A-A剖視圖。圖5是圖2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具體實施方式】一、參見圖1至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的一種教學用激光筆包括殼體、激光發射組件6、導光通道1、上定位架3、下定位架5和光點調整組件4,其中,殼體包括上殼體2和下殼體7,上殼體2的一端為激光發射孔,下殼體7為桶狀結構;光點調整組件4位于上殼體2和下殼體7之間;激光調整組件4包括支架、調整環41、激光模版43和固定環46,所述支架為軸對稱結構,該支架包括中心圓筒47和外圓筒48,外圓筒48和中心圓筒47高度相同,所述外圓筒48套在中心圓筒47外側,且二者同軸;中心圓筒47的外側壁中心設置有環形凹槽,與該環形凹槽位置相對應的外圓筒48內側壁上設置有環形臺階;中心圓筒47和外圓筒48之間通過N根橫梁45固定連接,所述N根橫梁以中心圓筒47的軸線為圓心呈放射狀均勻分布,任意兩根相鄰的橫梁45之間為透射光孔,N根橫梁形成了 N個透射光孔,導光通道I的軸線穿過任意一個透射光孔,且透光孔的面積大于導光通道I的橫截面面積;激光模版43為圓環形平板,該激光模版43上設置有N個圖案9,所述N個圖案的位置分別與N個透射光孔對應;該激光模版43的內側嵌入在中心圓筒47外側壁中心的環形凹槽內,該激光模版43的外邊沿位于外圓筒48內側壁的環形臺階上,固定環固定在外圓筒48內側壁內,并且壓在激光模版43的外邊沿上;調整環41的高度大于外圓筒48的高度,調整環41套在外圓筒48外側,并且與外圓筒48固定連接;上定位架3由圓盤和固定軸組成,固定軸固定在圓盤一側的中心位置,且二者同軸,所述固定軸分成兩段,鄰近圓盤的一段為限位段,另一段為固定段,所述限位段的外徑大于固定段的外徑;圓盤上設置有導光條固定通孔,該固定通孔與上殼體2的激光發射孔位置相對應,上定位架3嵌固在上殼體2的內側,該上定位架3的固定軸朝向下殼體7 ;導光通道I為圓柱體,該導光通道I的一端嵌入在上殼體2的激光發射孔內,該導光條的另一端,嵌入在上定位架3圓盤上的光條固定通孔內,激光調整組件4的中心圓筒47套在上定位架3的固定軸的固定段上,所述中心圓筒47的內徑小于限位段的外徑且大于固定段的外徑,且上殼體2嵌入在激光調整組件4的調整環41內;下定位架5由圓盤和圓筒組成,所述圓筒固定在圓盤一側中心,且二者同軸,該下定位架5嵌固在下殼體7內,該下定位架5的圓盤上設置有激光頭固定孔,該激光頭固定孔與上定位架3的導光通道I固定孔同軸,所述下定位架5上的圓筒套在上定位架3的固定軸外側,下殼體7嵌入在激光調整組件4的調整環41內,調整環41位于上殼體2外側的內側壁上設置有限位槽42,所述上殼體2外側壁與所述限位槽42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限位突起,調整環41位于下殼體7外側的內側壁上設置有N個定位槽49,所述N個定位槽49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所述下殼體7外側壁與每個定位槽49相對應的位置均設置有一個定位突起;所述N為2、3或4 ;激光發射組件6位于下殼體7內,激光發射組件6的激光發射頭嵌固在下定位架5圓盤上激光頭固定孔內。
[0011]本實施方式所述的激光發射組件6為現有激光發射組件,其功能是發射激光束。本實施方式所述的教學用激光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可以通過調整激光調整組件4的調整環41來調整激光模版43與激光發射頭相對應的圖案,進而將激光發射頭發射出來的激光進行整形,然后整形后的激光光束通過導光通道I發射出去,形成不同的圖案。
[0012]【具體實施方式】二、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所述的教學用激光筆的區別在于,所述N為4,所述激光模版43上設置有4個圖案。
[0013]參見圖4和5所示,所述4個圖案分別為V”和“ X ”。
[0014]【具體實施方式】三、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所述的教學用激光筆的區別在于,所述調整環41內側壁上的限位槽42位環形凹槽;所述上殼體2外側壁上的限位突起為環形突起或多個球形突起。
[0015]【具體實施方式】四、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或三所述的教學用激光筆的區別在于,所述調整環41內側壁上的定位槽49為圓形凹槽,所述下殼體7外側壁上的定位突起為球形突起。
[0016]【具體實施方式】五、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或三所述的教學用激光筆的區別在于,所述調整環41內側壁上的定位槽49為長條形凹槽,所述下殼體7外側壁上的定位突起為長條形突起。
[0017]【具體實施方式】六、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或三所述的教學用激光筆的區別在于,所述固定環46與外圓筒48之間為螺紋連接。
[0018]【具體實施方式】七、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或三所述的教學用激光筆的區別在于,在下殼體7的側壁上設置有開關4,所述開關4為激光發射組件6的激光發射控制開關。
[0019]【具體實施方式】八、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或三所述的教學用激光筆的區別在于,所述調整環41的外側壁設置有網狀突起。
[0020]本實施方式的調整環41的外側壁設置有網狀突起,該網狀突起能夠有效的起到防滑的效果。
[002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教學用激光筆的結構不局限于上述各個實施方式所記載的具 體結構,還可以是上述各實施方式所記載的技術特征的合理組合所形成的新的結構。
【權利要求】
1.一種教學用激光筆,它包括殼體和激光發射組件(6),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導光通道(1)、上定位架(3)、下定位架(5)和光點調整組件(4),其中,殼體包括上殼體(2)和下殼體(7),上殼體(2)的一端為激光發射孔,下殼體(7)為桶狀結構;光點調整組件(4)位于上殼體(2)和下殼體(7)之間;激光調整組件(4)包括支架、調整環(41)、激光模版(43)和固定環(46),所述支架為軸對稱結構,該支架包括中心圓筒(47)和外圓筒(48),外圓筒(48)和中心圓筒(47)高度相同,所述外圓筒(48)套在中心圓筒(47)外側,且二者同軸;中心圓筒(47)的外側壁中心設置有環形凹槽,與該環形凹槽位置相對應的外圓筒(48)內側壁上設置有環形臺階;中心圓筒(47)和外圓筒(48)之間通過N根橫梁(45)固定連接,所述N根橫梁以中心圓筒(47)的軸線為圓心呈放射狀均勻分布,任意兩根相鄰的橫梁(45)之間為透射光孔,N根橫梁形成了 N個透射光孔,導光通道(I)的軸線穿過任意一個透射光孔,且透光孔的面積大于導光通道(I)的橫截面面積;激光模版(43)為圓環形平板,該激光模版(43)上設置有N個圖案,所述N個圖案的位置分別與N個透射光孔對應;該激光模版(43)的內側嵌入在中心圓筒(47)外側壁中心的環形凹槽內,該激光模版(43)的外邊沿位于外圓筒(48)內側壁的環形臺階上,固定環(46)固定在外圓筒(48)內側壁內,并且壓在激光模版(43)的外邊沿上;調整環(41)的高度大于外圓筒(48)的高度,調整環(41)套在外圓筒(48)外側,并且與外圓筒(48)固定連接;上定位架(3)由圓盤和固定軸組成,固定軸固定在圓盤一側的中心位置,且二者同軸,所述固定軸分成兩段,鄰近圓盤的一段為限位段,另一段為固定段,所述限位段的外徑大于固定段的外徑;圓盤上設置有導光條固定通孔,該固定通孔與上殼體(2)的激光發射孔位置相對應,上定位架(3)嵌固在上殼體(2)的內側,該上定位架(3)的固定軸朝向下殼體(7);導光通道(1)為圓柱體,該導光通道(I)的一端嵌入在上殼體(2)的激光發射孔內,該導光條的另一端,嵌入在上定位架(3)圓盤上的光條固定通孔內,激光調整組件(4)的中心圓筒(47)套在上定位架(3)的固定軸的固定段上,所述中心圓筒(47)的內徑小于限位段的外徑且大于固定段的外徑,且上殼體(2)嵌入在激光調整組件(4)的調整環(41)內;下定位架(5)由圓盤和圓筒組成,所述圓筒固定在圓盤一側中心,且二者同軸,該下定位架(5)嵌固在下殼體(7)內,該下定位架(5)的圓盤上設置有激光頭固定孔,該激光頭固定孔與上定位架(3)的導光通道(I)固定孔同軸,所述下定位架(5)上的圓筒套在上定位架(3)的固定軸外側,下殼體(7)嵌入在激光調整組件(4)的調整環(41)內,調整環(41)位于上殼體(2)外側的內側壁上設置有限位槽(42),所述上殼體(2)外側壁與所述限位槽(42)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限位突起,調整環(41)位于下殼體⑵外側的內側壁上設置有N個定位槽(49),所述N個定位槽(49)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所述下殼體(7)外側壁與每個定位槽(49)相對應的位置均設置有一個定位突起;所述N為2、3或4 ;激光發射組件(6)位于下殼體(7)內,激光發射組件(6)的激光發射頭嵌固在下定位架(5)圓盤上激光頭固定孔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教學用激光筆,其特征在于,所述N為4,所述激光模版(43)上設置有4種圖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教學用激光筆,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環(41)內側壁上的限位槽(42)位環形凹槽;所述上殼體(2)外側壁上的限位突起為環形突起或多個球形突起。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教學用激光筆,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環(41)內側壁上的定位槽(49)為圓形凹槽,所述下殼體(7)外側壁上的定位突起為球形突起。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教學用激光筆,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環(41)內側壁上的定位槽(49)為長條形凹槽,所述下殼體(7)外側壁上的定位突起為長條形突起。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教學用激光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環(46)與外圓筒(48)之間為螺紋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教學用激光筆,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環(41)的外側壁設置有網狀突起。
【文檔編號】G09B17/02GK203706489SQ201320875892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9日
【發明者】周勝, 劉林峰, 宋玉玲 申請人: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