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第一面板與第二面板相貼合的方法和顯示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將第一面板與第二面板相貼合的方法,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貼合后獲得顯示裝置或顯示裝置的一部分,所述第一面板的表面積大于所述第二面板的表面積,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四周設置可去除的保護條,所述保護條圍成的區域的形狀與所述第二面板的形狀對應;在所述保護條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液體透明膠;將所述第一面板與所述第二面板貼合;將所述液體透明膠固化;去除所述保護條。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利用上述方法獲得的顯示裝置。利用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得到的顯示裝置或顯示裝置的一部分上不會出現溢膠等缺陷。
【專利說明】將第一面板與第二面板相貼合的方法和顯示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顯示裝置的組裝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將第一面板與第二面板相貼合的方法以及一種利用該方法獲得的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很多顯示裝置(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通常包括顯示面板和粘結在顯示面板上的諸如觸控面板、保護蓋板等輔助面板。
[0003]可以采用兩種方法將輔助面板貼合在顯示面板上,第一種為利用固體透明膠(即,透明保護條)將輔助面板粘附在顯示面板上,但是這種方法容易在顯示面板和輔助面板之間產生氣泡;第二種為利用透明液體膠將輔助面板粘附在顯示面板上,但是這種方法的缺點在于,難以控制透明液體膠的擴散,容易產生周邊缺膠、溢膠、周邊產生水紋不良等缺陷。
[0004]因此,如何防止顯示面板與輔助面板貼合時產生不良成為本領域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將顯示面板與輔助面板相貼合的方法以及一種利用該方法獲得的顯示裝置。利用上述方法獲得顯示裝置具有較高的良率。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作為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將第一面板與第二面板相貼合的方法,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貼合后獲得顯示裝置或顯示裝置的一部分,所述第一面板的表面積大于所述第二面板的表面積,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0007]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四周設置可去除的保護條,所述保護條圍成的區域的形狀與所述第二面板的形狀對應;
[0008]在所述保護條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液體透明膠;
[0009]將所述第一面板與所述第二面板貼合;
[0010]將所述液體透明膠固化;
[0011]去除所述保護條。
[0012]優選地,所述第一面板為觸控面板,所述第二面板為顯示模組;或者所述第一面板為保護蓋板,所述第二面板為液晶盒或設置有觸控傳感器的觸控玻璃。
[0013]優選地,在所述區域內設置的液體透明膠的體積大于未填充液體透明膠的情況下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貼合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間的空腔的容積。
[0014]優選地,所述第二面板具有四個角部,該四個角部為倒角,所述第一面板上設置有按鍵,所述第二面板上與所述按鍵對應的一側形成有凹槽。
[0015]優選地,利用狹縫涂布的方式在所述保護條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液體透明膠。
[0016]優選地,利用點膠的方式在所述保護條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液體透明膠。
[0017]優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在所述保護條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液體透明膠的步驟與將所述第一面板與所述第二面板貼合的步驟之間進行的:
[0018]對所述液體透明膠進行預固化。
[0019]優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在對所述液體透明膠進行預固化的步驟之后進行的:
[0020]對預固化的液體透明膠進行脫泡。
[0021]優選地,去除所述保護條的步驟在對所述液體透明膠進行預固化的步驟之后進行。
[0022]優選地,所述第一面板為觸控面板,所述第二面板為顯示模組,所述第一面板包括第一面板本體和環繞該第一面板本體設置的黑矩陣,所述保護條設置在所述黑矩陣上。
[0023]優選地,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四周設置可去除的保護條的步驟中:
[0024]所述保護條為可剝膠,通過印刷的方式將所述保護條設置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四周;或者
[0025]所述保護條為膠帶,通過貼附的方式將所述保護條設置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四周。
[0026]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中,所述顯示裝置包括利用本發明所述的方法貼合在一起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
[0027]在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中,即便在所述保護條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所述液體透明膠的步驟中發生溢膠,和/或在將第一面板與第二面板貼合的過程中發生溢膠,溢膠最終堆積在能夠被拆除的保護條上。當液體透明膠固化以將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粘結在一起之后,去除保護條,同時可以去除該保護條上的溢膠。由此可知,利用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得到的顯示裝置或顯示裝置的一部分上不會出現溢膠等缺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8]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0029]圖1是本發明所提供的將第一面板與第二面板相貼合的方法的流程圖;
[0030]圖2是第一面板上設置保護條后的主視示意圖;
[0031]圖3是第一面板上設置保護條后的結構的俯視圖;
[0032]圖4是保護條的俯視圖;
[0033]圖5是利用狹縫涂布的方式在圖3中所示的結構上設置液體透明膠后的俯視圖;
[0034]圖6是圖5中所示的結構的主視示意圖;
[0035]圖7是利用點涂的方式在圖3中所示的結構上設置液體透明膠后的俯視圖;
[0036]圖8是圖7中所示的結構的俯視圖;
[0037]圖9是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貼后的示意圖;
[0038]圖10是去除保護條后的顯示裝置的主視示意圖;
[0039]圖11是第二面板的俯視圖;
[0040]圖12是圖10中所示的顯示裝置的俯視圖。
[0041]附圖標記說明
[0042]100:第一面板110:第一面板本體
[0043]120:黑矩陣210:保護條
[0044]220:液體透明膠220’:固化后的液體透明膠
[0045]300:第二面板10a:按鍵
[0046]210a: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0047]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0048]如圖1所示,作為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將第一面板100與第二面板300相貼合的方法,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貼合后獲得顯示裝置或顯示裝置的一部分,第一面板100的表面積大于第二面板300的表面積,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0049]在第一面板100的四周設置可去除的保護條210,該保護條210圍成的區域的形狀與第二面板300的形狀對應(如圖2和圖3所示);
[0050]在保護條210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液體透明膠220(如圖5和圖6、圖7和圖8所示);
[0051]將第一面板100與第二面板300貼合(如圖9所示);
[0052]將液體透明膠220固化;
[0053]去除保護條210 (如圖10所示)。
[0054]將液體透明膠220固化后,在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200之間形成固化后的液體透明膠220’。
[0055]在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中,在保護條210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液體透明膠220的步驟中有可能會發生溢膠(如圖6所示),在將第一面板100與第二面板300貼合的過程中也可能會發生溢膠,由于液體透明膠220周圍設置了保護條210,因此,液體透明膠220膠溢出在保護條210上(如圖9所示)。當液體透明膠固化以將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粘結在一起之后,去除保護條210,同時可以去除該保護條210上的溢膠。由此可知,利用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得到的顯示裝置或顯示裝置的一部分上不會出現溢膠等缺陷。
[0056]并且,在本發明中,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通過液體透明膠的固化互相連接,因此,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之間不會出現氣泡。由此可知,利用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得到的顯示裝置具有較好的光學性能。
[0057]總而言之,利用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將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粘結在一起可以提高獲得的顯示裝置的良率。
[0058]在圖2至圖10中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第一面板100的表面積大于第二面板300的表面積,因此,將保護條210設置在第一面板100上。在將第一面板100與第二面板300相貼合時,第二面板300設置在保護條210圍成的區域內,因此將保護條210去除時不會影響第二面板300與第一面板100之間的結合。
[0059]在本發明中,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粘結在一起后獲得顯示裝置或顯示裝置的一部分。當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粘結在一起后獲得顯示裝置時,第一面板100為觸控面板,第二面板300為顯示模組。當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粘結在一起后獲得顯示裝置的一部分時,該顯示裝置的一部分可以為顯示面板或觸控面板,因此,第二面板100可以為液晶盒或設置有觸控傳感器的觸控玻璃,第一面板300可以為保護蓋板(例如,玻璃蓋板)。
[0060]為了確保最終的顯示裝置中不存在缺膠缺陷,優選地,在保護條210圍成區域內設置的液體透明膠220的體積大于未填充液體透明膠的情況下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貼合后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之間的空腔的容積。即,設置的液體透明膠220的量大于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之間的空間能夠容納的量。在設置了液體透明膠220并將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貼合之后,多余的液體透明膠被擠出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之間的空腔并堆積在保護條210上,從而可以確保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之間的空腔內不會出現缺膠。拆除保護條210時,可以將堆積在保護條210上的溢膠去除,不會產生褶皺等其他缺陷。
[0061]如上文中所述,保護條210圍成的區域的形狀與第二面板300的形狀相對應。在將保護條210設置在第一面板100上之前,對保護條210進行預處理,使保護條210具有預定的形狀,將保護條210設置在第一面板100上之后,保護條210的內邊緣圍成的區域的形狀與第二面板300的外輪廓相匹配。
[0062]在本發明中,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可以為形狀規則的矩形面板,也可以為矩形面板之外的異形面板。
[0063]例如,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如圖11所示,第二面板300具有四個角部,該四個角部為倒角。如圖12所示,第一面板100上設置有按鍵100a,第二面板300上與按鍵100對應的一側形成有凹槽。相應地,如圖4所示,保護條210的內邊緣圍成的區域也具有與第二面板300的外輪廓相同的形狀,即,保護條210上形成有朝向保護條210圍成的區域的中部凸出的凸起210a。
[0064]在本發明中,對向保護條210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液體透明膠220的具體方式并沒有限制,例如,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可以利用狹縫涂布的方式在所述保護條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液體透明膠220。如圖5所示,利用狹縫涂布的方式可以在保護條210圍成的區域內填滿液體透明膠220。利用狹縫涂布的方式可以使得液體透明膠220的厚度均勻,并且狹縫涂布效率較高。
[0065]當然,本發明并不限于此,例如,還可以利用點膠的方式在保護條220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液體透明膠。如圖7和圖8中所示,利用點膠的方式可以在保護條210圍成的區域內的部分位置設置液體透明膠220。
[0066]當然,本發明并不限于此,例如,還可以利用絲網印刷的方式在保護條210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液體透明膠。
[0067]為了便于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之間的對位,優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在保護條210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液體透明膠的步驟與將第一面板100與第二面板300貼合的步驟之間進行的:對所述液體透明膠進行預固化。
[0068]對液體透明膠進行預固化的方法有多種,具體可以根據液體透明膠的固化機制選擇預固化的方法。例如,當液體透明膠為光固化膠時,可以利用光照的方式對液體透明膠進行預固化;當液體透明膠為熱固化膠時,可以利用加熱的方式對液體透明膠進行預固化。半固化的液體透明膠不再任意流動,將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進行對位時,半固化的液體透明膠不會粘在第二面板300上,從而不會影響對第二面板300位置的調節,有利于確保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之間精確的對位。
[0069]為了進一步避免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之間產生氣泡,優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在對液體透明膠220進行預固化的步驟之后進行的:對預固化的液體透明膠進行脫泡。
[0070]具體地,可以將貼合在一起的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置入脫泡爐內進行加壓加熱,以消除在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貼合時殘留在第二面板300和預固化的液體透明膠之間的空氣。
[0071]在本發明中,對進行各個步驟的順序并沒有嚴格的限定,去除保護條210的步驟只要在將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貼合之后進行即可。為了進一步確保液體透明膠固化后不存在邊緣缺陷,優選地,去除保護條210的步驟在對所述液體透明膠進行預固化的步驟之后進行。對液體透明膠進行預固化之后,液體透明膠不再能夠任意流動,因此,去除保護條210之后,半固化的液體透明膠的四周也不會出現波紋等不良缺陷。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去除保護條210的步驟在對所述液體透明膠進行預固化的步驟和對預固化的液體透明膠進行脫泡的步驟之間進行。
[0072]為了確保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能夠牢固地接合在一起,優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將保護條210設置在第一面板100上之前,對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進行清潔處理。例如,可以對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分別進行等離子清洗,以清除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300上的雜質顆粒。
[0073]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第一面板100可以為觸控面板,第二面板300可以為顯示模組,第一面板100可以包括第一面板本體110和環繞該第一面板本體110設置的黑矩陣120,可以將保護條210設置在黑矩陣120上。容易理解的是,第一面板本體110設置有觸控傳感器,黑矩陣120用于覆蓋觸控傳感器的引線。
[0074]在本發明中,對設置保護條的具體方法以及保護條的具體形式并沒有特殊的限定。
[0075]例如,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保護條可以有可剝膠制成,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四周設置可去除的保護條的步驟中,可以通過印刷的方式形成所述保護條。
[0076]又例如,作為本發明的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保護條可以為膠帶,可以通過貼附的方式形將保護條設置在第一面板的四周。
[0077]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包括利用本發明所提供的上述方法貼合在一起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
[0078]在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中,即便在所述保護條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所述液體透明膠的步驟中發生溢膠,和/或在將第一面板與第二面板貼合的過程中發生溢膠,溢膠最終堆積在能夠被拆除的保護條上。當液體透明膠固化以將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粘結在一起之后,去除保護條,同時可以去除該保護條上的溢膠。由此可知,利用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得到的顯示裝置或顯示裝置的一部分上不會出現溢膠等缺陷。
[0079]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對于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變型和改進,這些變型和改進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將第一面板與第二面板相貼合的方法,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貼合后獲得顯示裝置或顯示裝置的一部分,所述第一面板的表面積大于所述第二面板的表面積,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四周設置可去除的保護條,所述保護條圍成的區域的形狀與所述第二面板的形狀對應; 在所述保護條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液體透明膠; 將所述第一面板與所述第二面板貼合; 將所述液體透明膠固化; 去除所述保護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為觸控面板,所述第二面板為顯示模組;或者所述第一面板為保護蓋板,所述第二面板為液晶盒或設置有觸控傳感器的觸控玻璃。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區域內設置的液體透明膠的體積大于未填充液體透明膠的情況下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貼合后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間的空腔的容積。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板具有四個角部,該四個角部為倒角,所述第一面板上設置有按鍵,所述第二面板上與所述按鍵對應的一側形成有凹槽。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狹縫涂布的方式在所述保護條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液體透明膠。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點膠的方式在所述保護條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液體透明膠。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在所述保護條圍成的區域內設置液體透明膠的步驟與將所述第一面板與所述第二面板貼合的步驟之間進行的: 對所述液體透明膠進行預固化。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在對所述液體透明膠進行預固化的步驟之后進行的: 對預固化的液體透明膠進行脫泡。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保護條的步驟在對所述液體透明膠進行預固化的步驟之后進行。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為觸控面板,所述第二面板為顯示模組,所述第一面板包括第一面板本體和環繞該第一面板本體設置的黑矩陣,所述保護條設置在所述黑矩陣上。
11.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四周設置可去除的保護條的步驟中: 所述保護條為可剝膠,通過印刷的方式將所述保護條設置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四周;或者 所述保護條為膠帶,通過貼附的方式將所述保護條設置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四周。
12.—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裝置包括利用權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方法貼合在一起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
【文檔編號】G09F9/00GK104299518SQ201410588272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8日
【發明者】羅鴻強, 許鄒明, 范文金, 曾亭 申請人:合肥鑫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