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筆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筆蓋,用于吸收從中性筆的筆端中漏出來的油,所述筆蓋的內部中空且下端具有開口,所述筆蓋的下端卡設在中性筆的筆端處,所述筆蓋的上端設置有開口,所述筆蓋的上端設有蓋子,所述蓋子與筆蓋可拆卸連接,所述筆蓋內設置有至少兩個吸油層,所述至少兩個吸油層上下排列,每個所述吸油層的中心處設置有擦拭孔,每個所述擦拭孔朝下,所述至少兩個吸油層能在筆蓋的內壁上滑動且能向筆蓋的下端移動。本實用新型能擦拭中性筆筆芯漏出的油墨,且當吸油層過臟時能替換吸油層。
【專利說明】一種筆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筆蓋。
【背景技術】
[0002]書寫介質的粘度介于水性和油性之間的圓珠筆稱為中性筆;中性筆起源于日本,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新穎的書寫工具。中性筆兼具自來水筆和圓珠筆的優點,書寫手感舒適,油墨粘度較低,并增加容易潤滑的物質,因而比普通油性圓珠筆更加順滑,是油性圓珠筆的升級換代產品。但是目前中性筆筆芯內的油墨易于從筆頭端漏出,油墨會污染到手、桌子、書籍等,給書寫者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擦拭中性筆筆芯漏出的油墨、且能替換擦拭油墨物質的筆蓋。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筆蓋,用于吸收從中性筆的筆端中漏出來的油,所述筆蓋的內部中空且下端具有開口,所述筆蓋的下端卡設在中性筆的筆端處,所述筆蓋的上端設置有開口,所述筆蓋的上端設有蓋子,所述蓋子與筆蓋可拆卸連接,所述筆蓋內設置有至少兩個吸油層,所述至少兩個吸油層上下排列,每個所述吸油層的中心處設置有擦拭孔,每個所述擦拭孔朝下,所述至少兩個吸油層能在筆蓋的內壁上滑動且能向筆蓋的下端移動。
[0005]優選地,所述蓋子呈倒“凸”字狀,所述蓋子下端的外壁上設置有一圈弧形凸塊,所述筆蓋的內壁上設置有一圈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凸塊與弧形凹槽匹配,所述蓋子與筆蓋通過弧形凸塊與弧形凹槽的配合可拆卸連接,所述蓋子完全覆蓋筆蓋頂部的端面。
[0006]優選地,所述蓋子的內壁上設置有內螺紋,所述筆蓋的外壁上設置有外螺紋,所述內螺紋與外螺紋匹配,所述蓋子與筆蓋通過內螺紋與外螺紋的配合可拆卸連接。
[0007]優選地,所述筆蓋的內壁上開設有至少一條上下走向的滑槽,所述筆蓋還包括連接圈,所述連接圈的數量與吸油層的數量一致且一一對應,每個所述吸油層固定設置在與其對應的連接圈的內壁上,每個所述連接圈的外壁上開設有數量與滑槽數量一致的滑塊,所述滑塊與滑槽匹配,所述滑塊設置在滑槽內,所述筆蓋上橫向設置有擋塊,所述擋塊位于最下方的連接圈的下方,所述擋塊穿過筆蓋的壁,所述擋塊與筆蓋螺紋連接。
[0008]優選地,每個所述吸油層通過膠水固定在與其對應的連接圈的內壁上。
[0009]優選地,所述吸油層具有彈性,當所述筆蓋未蓋合在中性筆的筆端處時,所述擦拭孔的形狀小于中性筆筆端的形狀。
[0010]優選地,所述吸油層的材質為海綿、吸油毛氈、棉花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1]采用本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筆蓋內設置有吸油層,且在吸油層的中心處設置有擦拭孔,保證將筆蓋蓋合在中性筆上時,漏油的中性筆的筆端能被吸油層擦拭掉,以免污染到手、桌子、書籍等,給書寫者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此外,通過筆蓋的上端設置有開口,筆蓋的上端設有蓋子,蓋子與筆蓋可拆卸連接,筆蓋內設置有至少兩個吸油層,每個吸油層的中心處設置有擦拭孔,每個擦拭孔朝下,至少兩個吸油層上下排列,至少兩個吸油層能在筆蓋的內壁上滑動且能向筆蓋的下端移動的設置,當吸油層過臟時,可打開筆蓋上端的蓋子,用其他部件向下戳至少兩個吸油層,過臟的吸油層從筆蓋下端掉落,與此同時新的吸油層向筆蓋下端移動,新的吸油層用以擦拭中性筆漏出來的油,再將過臟的吸油層放入筆蓋上端,蓋合蓋子實現替換,增加了筆蓋內吸油層的擦拭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3]圖1為實施例一中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圖1中A-A處的剖視圖。
[0015]圖中:
[0016]1-中性筆;2_擋塊;3_筆端;4_筆蓋;5_連接圈;6_吸油層;7_擦拭孔;8_蓋子;9-滑塊;10_滑槽;11-弧形凸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8]實施例一:
[0019]參閱圖1至圖2所示的一種筆蓋,用于吸收從中性筆I的筆端3中漏出來的油,筆蓋4的內部中空且下端具有開口,筆蓋4的下端卡設在中性筆I的筆端3處,筆蓋4的上端設置有開口,筆蓋4的上端設有蓋子8,蓋子8與筆蓋4可拆卸連接,筆蓋4內設置有至少兩個吸油層6,至少兩個吸油層6上下排列,每個吸油層6的中心處設置有擦拭孔7,每個擦拭孔7朝下,至少兩個吸油層6能在筆蓋4的內壁上滑動且能向筆蓋4的下端移動。
[0020]在筆蓋4內設置有吸油層6,且在吸油層6的中心處設置有擦拭孔7,保證將筆蓋4蓋合在中性筆I上時,漏油的中性筆I的筆端3能被吸油層6擦拭掉;此外,通過筆蓋4的上端設置有開口,筆蓋4的上端設有蓋子8,蓋子8與筆蓋4可拆卸連接,筆蓋4內設置有至少兩個吸油層6,每個吸油層6的中心處設置有擦拭孔7,每個擦拭孔7朝下,至少兩個吸油層6上下排列,至少兩個吸油層6能在筆蓋4的內壁上滑動且能向筆蓋4的下端移動的設置,當吸油層6擦拭過多的油墨后,特別臟,打開筆蓋4上端的蓋子8,用其他部件,如筆或回形針等部件向下戳靠近筆蓋4上端的吸油層6,過臟的吸油層6從筆蓋4下端掉落,與此同時位于中間的新的吸油層6向下端移動,新的吸油層6用以繼續擦拭中性筆I漏出來的油墨,再將過臟的吸油層6放入筆蓋4的上端,蓋合蓋子8實現替換,增加了筆蓋4內吸油層6的擦拭壽命。當然,吸油層6的數量可以根據需求而定。[0021]本實施例中的蓋子8與筆蓋4可拆卸連接的具體結構為:蓋子8呈倒“凸”字狀,蓋子8下端的外壁上設置有一圈弧形凸塊11,筆蓋4的內壁上設置有一圈弧形凹槽,弧形凸塊11與弧形凹槽匹配,蓋子8與筆蓋4通過弧形凸塊11與弧形凹槽的配合可拆卸連接,蓋子8完全覆蓋筆蓋4頂部的端面。由于蓋子8與筆蓋4通過弧形凸塊11與弧形凹槽的配合可拆卸連接,且蓋子8完全覆蓋筆蓋4頂部的端面,則若要打開蓋子8,僅需使用小刀類的部件插入蓋子8與筆蓋4之間的縫隙內撬開即可,本實施例中的凸塊之所以設置成弧形,是為了在保證蓋子8與筆蓋4連接的前提下,還能保證蓋子8能被輕松的撬開,實現蓋子8與筆蓋4的可拆卸連接。
[0022]能實現三個吸油層6能在筆蓋4的內壁上滑動且能向筆蓋4的第一開口處移動的具體結構為:筆蓋4的內壁上開設有至少一條上下走向的滑槽10,筆蓋4還包括連接圈5,連接圈5的數量與吸油層6的數量一致且一一對應,每個吸油層6固定設置在與其對應的連接圈5的內壁上,每個連接圈5的外壁上開設有數量與滑槽10數量一致的滑塊9,滑塊9與滑槽10匹配,滑塊9設置在滑槽10內,筆蓋4上橫向設置有擋塊2,擋塊2位于最下方的連接圈5的下方,擋塊2穿過筆蓋4的壁,擋塊2與筆蓋4螺紋連接。本實施例中滑槽10設置有一條,每個連接圈5的外壁上設置有一個滑塊,連接圈5設置有三個,正常使用時,三個連接圈5固定在擋塊2與蓋子8之間,當要更換吸油層6時,旋動擋塊2直至擋塊2遠離最下方的連接圈5的下方,再用部件向下戳靠近上端的連接圈5,最底部的連接圈5從筆蓋4下端掉落,再旋動擋塊2,使得擋塊2位于中間的連接圈5的下方,阻擋了中間的連接圈5掉落。
[0023]其中,每個吸油層6通過膠水固定在與其對應的連接圈5的內壁上。
[0024]為了保證吸油層6能有效的擦拭筆端3的油墨,則本實施例中的吸油層6具有彈性,當筆蓋4未蓋合在中性筆I的筆端3處時,擦拭孔7的形狀小于中性筆I筆端3的形狀。
[0025]其中,吸油層6的材質為海綿、吸油毛氈、棉花中的一種或多種。根據需求而定。
[0026]實施例二:
[0027]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蓋子8的內壁上設置有內螺紋,筆蓋4的外壁上設置有外螺紋,內螺紋與外螺紋匹配,蓋子8與筆蓋4通過內螺紋與外螺紋的配合可拆卸連接。當要打開蓋子8時,僅需旋松蓋子8即可。
[0028]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筆蓋,用于吸收從中性筆的筆端中漏出來的油,所述筆蓋的內部中空且下端具有開口,所述筆蓋的下端卡設在中性筆的筆端處,其特征在于:所述筆蓋的上端設置有開口,所述筆蓋的上端設有蓋子,所述蓋子與筆蓋可拆卸連接,所述筆蓋內設置有至少兩個吸油層,所述至少兩個吸油層上下排列,每個所述吸油層的中心處設置有擦拭孔,每個所述擦拭孔朝下,所述至少兩個吸油層能在筆蓋的內壁上滑動且能向筆蓋的下端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筆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子呈倒“凸”字狀,所述蓋子下端的外壁上設置有一圈弧形凸塊,所述筆蓋的內壁上設置有一圈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凸塊與弧形凹槽匹配,所述蓋子與筆蓋通過弧形凸塊與弧形凹槽的配合可拆卸連接,所述蓋子完全覆蓋筆蓋頂部的端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筆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子的內壁上設置有內螺紋,所述筆蓋的外壁上設置有外螺紋,所述內螺紋與外螺紋匹配,所述蓋子與筆蓋通過內螺紋與外螺紋的配合可拆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筆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筆蓋的內壁上開設有至少一條上下走向的滑槽,所述筆蓋還包括連接圈,所述連接圈的數量與吸油層的數量一致且一一對應,每個所述吸油層固定設置在與其對應的連接圈的內壁上,每個所述連接圈的外壁上開設有數量與滑槽數量一致的滑塊,所述滑塊與滑槽匹配,所述滑塊設置在滑槽內,所述筆蓋上橫向設置有擋塊,所述擋塊位于最下方的連接圈的下方,所述擋塊穿過筆蓋的壁,所述擋塊與筆蓋螺紋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筆蓋,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吸油層通過膠水固定在與其對應的連接圈的內壁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筆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層具有彈性,當所述筆蓋未蓋合在中性筆的筆端處時,所述擦拭孔的形狀小于中性筆筆端的形狀。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筆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層的材質為海綿、吸油毛租、棉花中的一種或多種。
【文檔編號】B43K23/08GK203681058SQ201420021443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5日
【發明者】馬秋怡 申請人:馬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