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l”形建筑結構火災實驗平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結構實驗平臺,特別是涉及一種雙“L”形建筑結構火災實驗平臺。主要包括臥式爐(1)、燃燒器孔(2)、攝像孔(3)、防火門(4)、反力架(5)、反力梁(6)、防火卷簾(7)、立式爐(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臥式爐(1)前后面開設有燃燒器孔(2)和攝像孔(3),右側前端開設有防火門(4),右側后端開設有防火卷簾(7);反力架(5)與臥式爐(1)和立式爐(8)外側連接;反力梁(6)兩端與反力架(5)上部連接;立式爐(8)前后面設置有燃燒器孔(2)。本實用新型節約材料,擴大其內部的可使用空間;滿足相關建筑和相關條件下全尺寸實驗的要求。
【專利說明】-種雙"L"形建筑結構火災實驗平臺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結構實驗平臺,特別是涉及一種雙"L"形建筑結構火災 實驗平臺。
【背景技術】
[0002]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對火災條件下建筑結構的承載性能的研究突飛猛 進,相關的研究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但是,就目前我國相關研究加熱條件下建筑結 構的承載特性的實驗研究平臺來說,都是一些小型的實驗爐,且立式爐和水平爐是分開單 獨建設的。因此,由于其內部結構的凈尺寸過小,只能從事全尺寸的單個構件或者是縮小比 例尺度的框架結構的研究。而實際建筑結構基本都是由整體框架體系結構,一般的尺寸為 6米長,3米寬,2. 8米高,當前所采用的實驗平臺根本放不下,只能是采用縮小比例的方法 進行相關的研究工作,由于采用縮小比例后,研究結論雖然基本能夠反映各種參數的變化 規律或趨勢,但在同樣的數據采集條件和方法下不能反映實際建筑結構在同樣條件下的真 值,導致實驗結論與全尺度的整體框架的實驗研究結果產生很大的誤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4]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雙"L"形建筑結構火災實驗平臺,把水 平爐和立式爐二者合二為一,滿足相關建筑和相關條件下全尺寸實驗的要求。
[0005] 2.技術方案:
[0006]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 -種雙"L"形建筑結構火災實驗平臺,包括臥式爐、燃燒器孔、攝像孔、防火門、反 力架、反力梁、防火卷簾、立式爐、水平加載反力梁、煙道、引風機,所述的臥式爐前后面開設 有燃燒器孔和攝像孔,右側前端開設有防火門,右側后端開設有防火卷簾;反力架與臥式爐 和立式爐外側連接;反力梁兩端與反力架上部連接;立式爐前后面設置有燃燒器孔,右側 面設置有攝像孔和水平加載反力梁;煙道兩端口分別與臥式爐和立式爐底端連接;引風機 設置于煙道一處拐角。
[0008] 所述的臥式爐內部凈尺寸長為3?4米,寬為6?7米,高為3?4米,臥式爐與 立式爐連接處開設有防火卷簾,形成雙"L"形。
[0009] 所述的防火門和防火卷簾為A級的防火材料。
[0010] 所述的反力梁垂直加載的載荷為〇?l〇〇〇kN。
[0011] 所述的立式爐內部凈尺寸長為3?4米,寬為3?4米,高為6?7米。
[0012] 所述的水平加載反力梁加載的載荷為0?500kN。
[0013] 30.有益效果:
[0014]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5]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構造合理;
[0016] (2)增加了實驗平臺內部空間尺度,把水平爐和立式爐二者合二為一,節約材料;
[0017] (3)相通的部分采用防火卷簾進行分隔,擴大其內部的可使用空間;
[0018] (4)滿足了相關建筑和相關條件下全尺寸實驗的要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20] 其中1-臥式爐;2-燃燒器孔;3-攝像孔;4-防火門;5-反力架;6-反力梁;8-立 式爐;9-水平加載反力梁;10-煙道;11-引風機。
[0021] 圖2為臥式爐結構示意圖
[0022] 其中1-臥式爐;2-燃燒器孔;3-攝像孔;4-防火門;5-反力架;6-反力梁;7-防 火卷簾。
【具體實施方式】
[0023] 下面參照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24] -種雙"L"形建筑結構火災實驗平臺,包括臥式爐1、燃燒器孔2、攝像孔3、防火 門4、反力架5、反力梁6、防火卷簾7、立式爐8、水平加載反力梁9、煙道10、引風機11,所述 的臥式爐1前后面開設有燃燒器孔2和攝像孔3,右側前端開設有防火門4,右側后端開設 有防火卷簾7 ;反力架5與臥式爐1和立式爐8外側連接;反力梁6兩端與反力架5上部連 接;立式爐8前后面設置有燃燒器孔2,右側面設置有攝像孔3和水平加載反力梁9 ;煙道 10兩端口分別與臥式爐1和立式爐8底端連接;引風機11設置于煙道10 -處拐角。
[0025] 所述的臥式爐1內部凈尺寸長為3?4米,寬為6?7米,高為3?4米,臥式爐 1與立式爐8連接處開設有防火卷簾7,形成雙"L"形。
[0026] 所述的防火門4和防火卷簾7為A級的防火材料。
[0027] 所述的反力梁6垂直加載的載荷為0?1000kN。
[0028] 所述的立式爐8內部凈尺寸長為3?4米,寬為3?4米,高為6?7米。
[0029] 所述的水平加載反力梁9加載的載荷為0?500kN。
【權利要求】
1. 一種雙"L"形建筑結構火災實驗平臺,包括臥式爐(1)、燃燒器孔(2)、攝像孔(3)、 防火門(4)、反力架(5)、反力梁(6)、防火卷簾(7)、立式爐(8)、水平加載反力梁(9)、煙道 (10)、引風機(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臥式爐(1)前后面開設有燃燒器孔(2)和攝像孔 (3),右側前端開設有防火門(4),右側后端開設有防火卷簾(7);反力架(5)與臥式爐(1) 和立式爐(8)外側連接;反力梁(6)兩端與反力架(5)上部連接;立式爐(8)前后面設置有 燃燒器孔(2),右側面設置有攝像孔(3)和水平加載反力梁(9);煙道(10)兩端口分別與臥 式爐(1)和立式爐(8)底端連接;引風機(11)設置于煙道(10) -處拐角。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L"形建筑結構火災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臥式爐(1)內部凈尺寸長為3?4米,寬為6?7米,高為3?4米,臥式爐(1)與立式爐 ⑶連接處開設有防火卷簾(7),形成雙"L"形。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L"形建筑結構火災實驗平臺:所述的防火門(4)和 防火卷簾(7)為A級的防火材料。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L"形建筑結構火災實驗平臺:所述的反力梁(6)垂 直加載的載荷為〇?l〇〇〇kN。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L"形建筑結構火災實驗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立式爐⑶內部凈尺寸長為3?4米,寬為3?4米,高為6?7米。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L"形建筑結構火災實驗平臺:所述的水平加載反力 梁(9)加載的載荷為0?500kN。
【文檔編號】G09B25/00GK203870885SQ201420226905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8日
【發明者】夏云春 申請人:安徽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