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廣告牌,一種變截面卸壓廣告牌。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廣告業務量非常大,尤其是戶外的大型廣告的數量也在急劇增加,由于它的迎風截面大,在設計和建造中的要求都很高,且造價昂貴,盡管如此也很難抵御東南沿海強臺風的破壞和摧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變截面卸壓廣告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變截面卸壓廣告牌,其中包括下立柱、豎板、支座、彈力器、安裝板、上立柱、弧形導軌、銷軸、限位塊、廣告牌、調節螺桿、彈簧套、彈簧下座、限位螺母、彈簧、彈簧上座、座板和滾輪。其中,豎板焊接在上立柱的頂部形成一體,支座焊接在豎板方口下端,彈力器由螺栓螺母安裝固定在支座上,彈力器和安裝板是一體的,弧形導軌以焊接方式安裝在上立柱的下端面,銷軸穿進豎板上方和上立柱下方的孔內并鎖定,限位塊和弧形導軌是一體的,廣告牌安裝在上立柱上,調整螺桿先旋入彈簧下座的螺孔再將限位螺母旋進調節螺桿的設定位置并鎖定,套上彈簧,并與彈簧上座一起裝進彈簧套內組成彈力器,座板和彈簧上座是一體的,滾輪安裝在兩座板中間,并由銷軸穿過支撐。
方形的彈簧套和彈簧上座在有效的伸縮導向的同時還可以準確無誤地約束滾輪始終處于水平位置。
座板具有導向作用的同時還可抵御來自弧形導軌的側向作用力。
調節螺桿可對彈簧加壓和卸壓,便于安裝和調節,所設置的限位螺母可在盲調的情況下準確無誤地達到設定壓力。
漸開式的弧形導軌的設置可根據風力大小調節廣告牌的傾轉幅度,又可在微風或無風時在彈簧和滾輪的壓力下自動復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彈力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弧形導軌仰視示意圖。
圖中:1、下立柱;2、豎板;3、支座;4、彈力器;5、安裝板;6、上立柱;7、弧形導軌;8、銷軸;9、限位塊;10、廣告牌;11、調節螺桿;12、彈簧套;13、彈簧下座;14、限位螺母;15、彈簧;16、彈簧上座;17、座板;18、滾輪。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說明本發明變截面卸壓廣告牌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2、3、4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變截面卸壓廣告牌,包括:下立柱1,豎板2,支座3,彈力器4,安裝板5,上立柱6,弧形導軌7,銷軸8,限位塊9,廣告牌10,調節螺桿11,彈簧套12,彈簧下座13,限位螺母14,彈簧15,彈簧上座16,座板17和滾輪18連接組成,其特征在于:豎板2焊接在下立柱1 的頂部形成一體,支座3焊接在豎板2方口的下端,彈力器4通過螺栓螺母固定方式安裝在支座3上,彈力器4和安裝板5是一體的,弧形導軌7以焊接方式安裝在上立柱6的下端面,銷軸8穿進豎板2上方和上立柱6下方的孔內并鎖定,限位塊9和弧形導軌7是一體的,廣告牌10安裝在上立柱6上,調節螺桿11先旋進彈簧下座13的螺孔再將限位螺母14旋進調節螺桿11頂部的設定位置并鎖定,套上彈簧15、彈簧上座16并一起裝進彈簧套12內組成彈力器4,座板17和彈簧上座16是一體的,滾輪18安裝在兩座板17中間,并由銷軸穿過實現支撐。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按設計要求設定的臨界風力來旋轉螺桿11壓縮彈簧15至所需位置,在風力達到臨界風力之前,廣告牌10是不動或微動的,不影響視覺效果,當風力超過臨界風力時,廣告牌10和上立柱6開始傾斜翻轉,并帶動弧形導軌7運動,同時也漸進地壓縮彈簧15,彈簧15得到能量儲存的同時又阻礙了廣告牌10和上立柱6的繼續偏斜翻轉,風力越大,廣告牌10和上立柱6傾斜翻轉的幅度就越大,直至滾輪18抵至限位塊9,此時的廣告牌接近水平位置。這樣,廣告牌10的迎風截面積就會變得非常小,當風力減小或消失時,彈簧15釋放所儲存的能量,通過滾輪18作用在弧形導軌7上的力所產生的分力迫使廣告牌10和上立柱6回旋復位。風力越大,廣告牌10的傾斜翻轉的幅度也越大,而廣告牌10的迎風截面積也就變得越小,這就達到了變截面卸壓的效果,同時使整個廣告牌和基礎上的受力有很大程度上減少。
方形的彈簧套12和彈簧上座16在有效地伸縮導向的同時還可準確無誤地約束滾輪18始終處于水平位置。
座板17具有導向作用的同時還可抵御來自弧形導軌的側向作用力。
調節螺桿11可對彈簧15加壓和卸壓,使以安裝和調節,所設置的限位螺母14可在盲調的情況下準確無誤的達到設定壓力。
漸開式的弧形導軌7的設置可根據風力大小調節廣告牌10的傾轉幅度,又可在微風或無風時在彈簧15和滾輪18的壓力下自動復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廣告牌迎風截面積變截面幅度大,廣告牌傾斜翻轉到極限位置時可卸去80%以上的載荷,抗臺風能力強且結構簡單,可節約資源,減少生產成本。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明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發明權利要求所作的同等變化,仍屬于本發明所涵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