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用于教學的多足機器人,包括機器人軀體、行走組件和電機,所述軀體上設有多組行走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軀體包括呈上下分隔設置上支撐板和下支撐板;所述電機固定在下支撐板上端面;
所述行走組件包括行走軸、第一曲柄、第二曲柄、第一搖桿、第二搖桿和行走腿,所述行走軸通過第一軸承座安裝在下支撐板上端面,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對應固定在行走軸兩端并位于下支撐板的左右兩側外,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相位相差180°;所述第一搖桿可動連接安裝在上支撐板側面,并對應設置在第一曲柄一側;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一搖桿的活動端之間設置行走腿,該行走腿與第一曲柄、第一搖桿構成曲柄搖桿機構;所述第二搖桿通過可動連接安裝在上支撐板側面,并對應設置在第二曲柄一側;所述第二曲柄和第二搖桿的活動端之間設置行走腿,該行走腿與第二曲柄、第二搖桿構成曲柄搖桿機構;兩相鄰的行走組件間第一曲柄相位相差180°,第二曲柄相位相差180°,行走腿能隨曲柄轉動接觸地面或者脫離地面;
相鄰的行走組件間的行走軸通過同步帶連接,擇一所述行走軸作為驅動軸,驅動軸通過齒輪減速組與所述電機連接;齒輪減速組和電機均安裝在下支撐板上端面;所述齒輪減速組包括相嚙合的輸入齒輪和輸出齒輪,所述輸入齒輪與電機輸出端相連并同軸線設置,輸出齒輪固定在驅動軸上并與驅動軸同軸線設置;所述驅動軸上還設置有第一鏈盤,所述上支撐板上端面設有對應第一鏈盤的第二鏈盤,第一鏈盤和第二鏈盤之間設有鏈條;所述第二鏈盤設置在第一傳動軸一端,第一傳動軸通過第二軸承座水平安裝在上支撐板上端面,所述第一傳動軸的正下方或正上方設有與其相垂直的第二傳動軸,所述第一傳動軸與第二傳動軸之間通過渦輪蝸桿傳動,第二傳動軸通過第三軸承座水平安裝在上支撐板上端面;
所述第二傳動軸一端設有與其同軸線的第一錐齒輪,其另一端連接擺動導桿機構;第二傳動軸通過第一錐齒輪連接的第三傳動軸,所述第三傳動軸通過第四軸承座水平安裝在上支撐板上端面,并與第二傳動軸相垂直;第三傳動軸一端設置與第一錐齒輪相嚙合的第二錐齒輪,另一端設置第三曲柄;所述第三曲柄通過第一連桿連接安裝上支撐板上端面的雙滑塊機構;所述雙滑塊機構包括第五軸承座、第一滑桿、第二滑桿、第一滑塊、第二滑塊、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所述第一滑桿通過第五軸承座水平安裝在上支撐板上端面,第一滑桿與第三傳動軸相垂直,第一滑塊可滑動地設置在第一滑桿上并通過第一連桿與第三曲柄的活動端連接;第二滑桿固定在第一滑桿遠離第三傳動軸的一端,并相對豎直設置第二滑桿上方,第二滑塊可滑動地設置在第二滑桿上,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之間可動連接設置第二連桿;
所述擺動導桿機構包括第一立板、第四曲柄、第一導桿、第三連桿和擺動件,所述第一立板垂直設置在上支撐板上端面,并其板面與第二傳動軸軸線相垂直;第二傳動軸貫穿第一立板并連接第四曲柄,所述第四曲柄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二傳動軸端部,另一端設有限位塊;所述擺動件一端可動連接設置在第一立板頂端,另一端通過第三連桿連接第一導桿擺動件;擺動件與第一立板平行,擺動件中間設有一沿其長度方向設置的長導孔,所述第四曲柄上的限位塊對應滑動設置在長導孔內;所述第一導桿通過第六軸承座水平安裝在上支撐板上端面;第一導桿中部可動連接第三連桿,其一端設有沿其軸向設置的U型槽;
所述上支撐板上端面上位于擺動導桿機構和雙滑塊機構之間還設有偏距曲柄滑動機構,所述偏距曲柄滑動機構包括第二立板、第一旋轉輪、第二旋轉輪、第二導桿、第四連桿和第五連桿,第二立板垂直設置在上支撐板上端面,且其板面正對U型槽并相對第一導桿垂直;所述第一旋轉輪和第二旋轉輪對稱設置在第二立板上端部,并相對第二立板板面平行,第一旋轉輪和第二旋轉輪之間通過轉軸相連;所述第四連桿一端偏心可轉動設置第一旋轉輪上,其另一端可動連接第二滑塊;所述第五連桿一端偏心可轉動設置第二旋轉輪上并與第四連桿偏心位置對稱,第五連桿另一端可動連接第二導桿;所述第二導桿設置第二旋轉輪正下方并通過第七軸承座安裝在第二立板上,第二導桿相對上支撐板上端面垂直,第二導桿相對第五連桿的一端對應第一導桿U型槽設置;第一導桿和第二導桿共面并相垂直,第一導桿和第二導桿相對方向上均最大行程時,第二導桿能夠對應插入第一導桿U型槽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教學的多足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撐板還設置有第四轉動軸,所述第四轉動軸相對上支撐板垂直設置且設置在一行走軸正上方,所述第四轉動軸一端通過錐齒輪組與行走軸連接,另一端位通過聯軸器與凸輪連接;所述凸輪相對上支撐板平行并分別連接十字滑塊機構和不完全齒輪機構,所述十字滑塊機構和不完全齒輪機構相連;
所述十字滑塊機構包括第三導桿、第四導桿、第五導桿、第六導桿、第三滑塊、第七軸承座和第八軸承座,所述第三滑桿通過第七軸承座水平安裝在上支撐板上端面,并與所述凸輪等高;第三滑桿一端與凸輪輪廓滑動接觸,并能夠相對凸輪輪廓周向滑動;所述第四導桿固定在第三導桿上,并相對上支撐板上端面平行且相對第三導桿垂直;第三滑塊可滑動設置在第四導桿上和第五導桿上,第四導桿上和第五導桿相垂直設置;所述第五導桿和第六導桿一端固定相連,第五導桿和第六導桿相垂直并均與上支撐板上端面平行;所述第六導桿通過第八軸承座固定在上支撐板上端面,并與不完全齒輪機構相連;
所述不完全齒輪機構包括第九軸承座、第十軸承座、第五轉動軸、不完全齒輪和從動件;所述第五轉動軸通過第九軸承座垂直安裝在下支撐板上,其另一端連接不完全齒輪并位于上支撐板上方;所述第五轉動軸與第四轉動軸之間通過傳送帶連接;所述從動件呈環形設置,其內側設置兩平行且相向設置的齒條,所述不完全齒輪設置在兩齒條中間并能夠相嚙合;所述從動件上沿齒條設置方向的一端連接所述第六導桿,所述從動件齒條設置方向與第六導桿軸線平行;其另一端設有導向桿,并通過導向桿安裝在第十軸承座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教學的多足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撐板和下支撐板之間通過支柱連接;所述上支撐板和下支撐板為透明材質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教學的多足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撐板設有長通孔,所述長通孔對應鏈條穿過;所述鏈條相對下支撐板呈45°-90°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教學的多足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聯軸器為萬向聯軸器,所述第四傳動軸相對相對下支撐板呈45°-90°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教學的多足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撐板上設置對應所述鏈條的第一輔助電機,所述第一輔助電機能夠通過安裝在其輸出端的鏈盤與所述鏈條連接,并形成鏈傳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教學的多足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撐板上對應聯軸器下方設置可拆卸的第二輔助電機,所述第二輔助電機能夠對應所述聯軸器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教學的多足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腿為三角形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