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學教學用具,尤其涉及一種可拆卸式醫用縫合包扎模型。
背景技術:
外科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學科,尤其是手術部位以及包扎方式的講解,只憑借口述教學不直觀、不形象,學生接受起來較為困難,因此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現有的教學模型多以單科為主,無法供各個分支的教學同時使用,而且現有模型體積較大,不利于教師上課時攜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對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可拆卸式醫用縫合包扎模型。
本實用新型的可拆卸式醫用縫合包扎模型,是由軀干、上肢和下肢構成,所述的軀干與上肢和下肢之間為可拆卸連接,軀干上設有19處外科手術切口,其中氣管切開術切口是由氣管切開縱向切口和氣管切開橫向切口組成的十字交叉形切口,軀干、上肢和下肢由外到內依次為皮膚層、脂肪層和肌肉層。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19處外科手術切口為:氣管切開術切口、截肢術切口、股動脈穿刺切口術切口、腹式子宮切除術切口、膀胱造口術切口、闌尾切除術切口、結腸造口術切口、膽囊切除術切口、右乳根治術切口、胸骨切開術切口、甲狀腺切除術切口、氣胸切口、回腸造口術切口、剖腹探查術切口、乳房囊腫切口、開胸術切口、壓瘡二期切口、椎板切除術切口和腎切口術切口。
本實用新型的可拆卸式醫用縫合包扎模型,結構清晰、仿真度高、拆卸方便,可根據具體的教學需要攜帶部分模型進行教學,同時模型上全面展示了成人的常見切口部位、縫合整齊的程度以及置管引流的位置,而且模型的外層為三層模擬人體皮層,使教學更加直觀、形象,進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可拆卸式醫用縫合包扎模型,是由軀干1、上肢2和下肢3構成,所述的軀干1與上肢2和下肢3之間相卡接,其拆卸方便,可根據具體的教學需要攜帶部分模型進行教學;軀干1上設有19處外科手術切口,軀干1、上肢2和下肢3由外到內依次為皮膚層、脂肪層和肌肉層三層模擬人體皮層;所述的19處外科手術切口為:氣管切開術切口4、截肢術切口5、股動脈穿刺切口術切口6、腹式子宮切除術切口7、膀胱造口術切口8、闌尾切除術切口9、結腸造口術切口10、膽囊切除術切口11(也是置管引流口)、右乳根治術切口12(也是置管引流口)、胸骨切開術切口13(也是置管引流口)、甲狀腺切除術切口14、氣胸切口15(也是置管引流口)、回腸造口術切口16、剖腹探查術切口17、乳房囊腫切口18、開胸術切口19(也是置管引流口)、壓瘡二期切口20、椎板切除術切口21和腎切口術切口22,以上切口中有五處切口有置管引流,且切口上均有縫線;其中氣管切開術切口4是由氣管切開縱向切口和氣管切開橫向切口組成的十字交叉形切口,全面展示了成人的常見切口部位、縫合整齊的程度以及置管引流的位置,使教學更加直觀、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