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顯示屏組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顯示屏組裝結構,包括顯示屏后蓋和顯示模組,其中,所述顯示模組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安裝通道,在所述顯示屏后蓋上對應所述安裝通道設置有安裝通孔,安裝桿穿過所述安裝通孔和安裝通道實現將顯示屏后蓋和顯示模組固定組裝起來。本實用新型可以免去顯示屏前蓋的組裝,節省材料的使用,降低企業的成本。
【專利說明】
一種顯示屏組裝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屏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顯示屏組裝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顯示屏的組裝一般是包括顯示屏前蓋、顯示模組和顯示屏后蓋,而固定方式是利用螺絲對顯示屏前蓋和后蓋的固定。一直都是保持如此的組裝方式,沒有再進一步的突破。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顯示屏組裝結構。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顯示屏組裝結構,包括顯示屏后蓋和顯示模組,其中,所述顯示模組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安裝通道,在所述顯示屏后蓋上對應所述安裝通道設置有安裝通孔,安裝桿穿過所述安裝通孔和安裝通道實現將顯示屏后蓋和顯示模組固定組裝起來。
[0005]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安裝桿包括桿部、螺紋部和頭部,所述螺紋部與所述安裝通孔通過螺紋連接以固定。
[0006]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顯示模組包括液晶玻璃、LED顯示模組和金屬背板。
[0007]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液晶玻璃為“匚”形狀,所述安裝通道設置于液晶玻璃的左右兩側。
[0008]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安裝通道為通孔,或為矩形缺口。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免去顯示屏前蓋的組裝,節省材料的使用,降低企業的成本。用安裝桿、安裝通過和安裝通孔的安裝組裝方式代替螺絲的固定方式,能夠減少部件的使用和解決不能單靠玻璃進行固定的問題。如果直接使用螺絲對玻璃和后蓋進行固定,必然會造成對玻璃的損壞和固定失效,但是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方式進行組裝則不會出現這些問題。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圖1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2]圖3是圖2的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1、顯示屏后蓋;2、顯示模組;3、安裝通道;4、安裝通孔;5、安裝桿;21、液晶玻璃;22、LED顯示模組;23、金屬背板;51、桿部;52、螺紋部;53、頭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5]如圖1所示,一種顯示屏組裝結構,包括顯示屏后蓋I和顯示模組2,其中,所述顯示模組2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安裝通道3,在所述顯示屏后蓋I上對應所述安裝通道3設置有安裝通孔4,安裝桿5穿過所述安裝通孔4和安裝通道3實現將顯示屏后蓋I和顯示模組2固定組裝起來。
[0016]其中,所述安裝桿5包括桿部51、螺紋部52和頭部53,所述螺紋部52與所述安裝通孔4通過螺紋連接以固定。螺紋部52僅設置于距離頭部53的位置,對應的在安裝通孔4是設置有內螺紋的。在安裝通道3上則不設置螺紋,因為玻璃加工搬來就比塑料加工或金屬加工要難度大。
[0017]如圖2所示,所述顯示模組2包括液晶玻璃21、LED顯示模組222和金屬背板23。
[0018]其中,所述液晶玻璃21為“匚”形狀,所述安裝通道3設置于液晶玻璃21的左右兩側。LED顯示模組222和金屬背板23都層疊設置于液晶玻璃21內。
[0019]其中,所述安裝通道3為通孔,或如圖3所示為矩形缺口。
[0020]以上的實施例只是在于說明而不是限制本實用新型,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顯示屏組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顯示屏后蓋和顯示模組,其中,所述顯示模組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安裝通道,在所述顯示屏后蓋上對應所述安裝通道設置有安裝通孔,安裝桿穿過所述安裝通孔和安裝通道實現將顯示屏后蓋和顯示模組固定組裝起來。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顯示屏組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桿包括桿部、螺紋部和頭部,所述螺紋部與所述安裝通孔通過螺紋連接以固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顯示屏組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模組包括液晶玻璃、LED顯示模組和金屬背板。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顯示屏組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玻璃為“C”形狀,所述安裝通道設置于液晶玻璃的左右兩側。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種顯示屏組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通道為通孔,或為矩形缺口。
【文檔編號】H05K5/03GK205722658SQ201620404228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7日
【發明人】陳燕平
【申請人】東莞市托普萊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