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教學教具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書本壓邊器。
背景技術:
書本在收納運輸過程中容易折邊,造成書本紙張的損壞,影響書本外觀,而且書本的邊緣比較鋒利,取放時容易割傷手,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書本加裝書皮,但是如果書皮過軟,仍不能很好的防止書本折邊,如果書皮過硬,就會導致書本翻頁困難同時過硬的書皮容易折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書本壓邊器,能很好的保護書本不會折邊或者割傷使用者,同時不妨礙書本正常翻頁閱讀,且適用范圍廣。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書本壓邊器,包括上壓板和下底板,所述上壓板和下底板為兩塊尺寸相同且互相平行的長方形板,所述下底板水平放置,所述上壓板位于下底板的正上方,所述下底板頂面設置有垂直于下底板的圓筒形凸臺,所述上壓板的底面設置有與圓筒形凸臺相對應且垂直于上壓板的圓柱形凸臺,所述圓柱形凸臺伸入圓筒形凸臺內部且圓柱形凸臺可沿圓筒形凸臺軸線做直線運動,所述圓筒形凸臺外側套有彈簧,所述彈簧上端固定連接上壓板,所述彈簧下端固定連接下底板。
使用時該書本壓邊器時,拉開上壓板和下底板,將書本的邊緣放入上壓板和下底板中間,然后松開上壓板,使上壓板在彈簧拉力作用下自動夾緊書本的邊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上壓板和下底板的夾緊作用下,書本在收納狀態中不會發揮翻折現象,原本出現翹曲的書本邊緣在書本壓邊器作用下也會恢復平整狀態,且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較低,適合推廣應用。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圓筒形凸臺頂端的內壁設置有第一凸緣,所述圓柱形凸臺的底端設置有第二凸緣,所述第一凸緣內徑小于第二凸緣外徑,該結構可有效防止圓柱形凸臺從圓筒形凸臺脫出,保證上壓板和下底板使用過程中不會錯位。
進一步,所述圓筒形凸臺下端的外壁螺紋連接內螺紋套,所述彈簧下端固定連接在內螺紋套頂端,通過調整內螺紋套在圓筒形凸臺上的位置,可以調整彈簧壓力作用范圍,進而適用于不同厚度的書本壓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圖3為圖2的A-A面剖視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壓板,2、下底板,3、彈簧,4、圓筒形凸臺,5、圓柱形凸臺,6、內螺紋套,7、第二凸緣,8、第一凸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書本壓邊器,包括上壓板1和下底板2,所述上壓板1和下底板2為兩塊尺寸相同且互相平行的長方形板,所述下底板2水平放置,所述上壓板1位于下底板2的正上方,所述下底板2頂面設置有垂直于下底板2的圓筒形凸臺4,所述上壓板1的底面設置有與圓筒形凸臺4相對應且垂直于上壓板1的圓柱形凸臺5,所述圓柱形凸臺5伸入圓筒形凸臺4內部且圓柱形凸臺5可沿圓筒形凸臺4軸線做直線運動,所述圓筒形凸臺4外側套有彈簧3,所述彈簧3的上端固定連接上壓板1,所述彈簧3的下端固定連接下底板2。。
進一步,如圖3所示,所述圓筒形凸臺4頂端的內壁設置有第一凸緣8,所述圓柱形凸臺5的底端設置有第二凸緣7,所述第一凸緣8的內徑小于第二凸緣7的外徑。
進一步,如圖3所示,所述圓筒形凸臺4下端的外壁螺紋連接有內螺紋套6,所述彈簧3的下端固定連接在內螺紋套6的頂端。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