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活頁的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指一種可單手操作、且定位性佳的簿冊活頁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薄冊的裝訂方法主要分為固定式及活頁式,其中固定式薄冊將成疊內(nèi)頁紙張的一側(cè)邊緣以黏設方式固設,它的優(yōu)點是內(nèi)頁不易剝落遺失,而缺點是不能有效攤平,影響到內(nèi)沿邊的使用,需用手壓平才能方便書寫,且無法更新或增減內(nèi)頁,且當其中一內(nèi)頁脫頁時,常導致其他內(nèi)頁相繼脫落,造成記事本的損壞。而活頁式簿冊在成疊內(nèi)頁紙張的一側(cè)邊緣形成成排的裝訂孔,并利用一設在板體上的螺旋線圈依序穿置,使內(nèi)頁選擇性裝設在螺旋線圈上,再將螺旋線圈封閉,它的優(yōu)點是可以360度展開內(nèi)頁,但它的缺點是螺旋線圈外徑大于書厚一倍以上才好用,但如此會造成書頁松散、不雅的現(xiàn)象,影響其美觀,另外在裝卸內(nèi)頁時需轉(zhuǎn)動螺旋線圈,而使螺旋線圈以螺旋方式依序穿置或脫離各個裝訂孔,并使螺旋線圈完全自活頁簿冊上卸下,方可進行活頁簿冊內(nèi)頁的更替,然而此種裝卸方式極為費時,且不易操作,會造成使用上的諸多不便。
為此,本實用新型根據(jù)前述活頁式簿冊的問題,曾設計過一種易裝卸的薄冊活頁裝置,其由一側(cè)形成開口狀的線圈、一供滑嵌在線圈開口的卡夾板及兩插置在卡夾板兩端的封套所組成,當活頁內(nèi)頁由線圈開口裝設后,可以卡夾板直接滑設封閉線圈開口,再以兩端的封套限制線圈脫出,達到形成活頁簿冊的目的,反之欲更換或增減內(nèi)頁時,則反向取下封套及插出卡夾板即可,而具有易于拆裝的效果。
但該活頁裝置在更換或增減內(nèi)頁時,由于其利用卡夾板兩端利用兩端封套插入時與卡夾板內(nèi)面間相互塞緊的磨擦力來固定,當兩者間的間隙太松時,封套會有滑脫的現(xiàn)象,而如兩者間的間隙太緊,則會有不易插入的問題,且拔出時須用較大力,常會有損壞的狀況,再者其容易與線圈夾雜,使其在操作過程中將線圈端部一并拉出,影響到整體操作的順暢性。另其需徒手按壓穿設在卡夾板上的封套勾塊,再用另一只手的姆指與食指夾壓封套座向外拉出,才能分離封套與卡夾板,因此其需要雙手才能完成整個拆裝封套的動作,且手指在夾壓封套座時因其面積較小,手指常會一并夾壓到卡夾板的端部兩側(cè),而增加封套拉出時的摩擦力,造成操作上的困擾。另外,線圈在穿置于卡夾板內(nèi)時多少有被縱向壓縮,由于線圈未被有效定位,當封套拉出后,線圈常會因相互磨擦拉扯而脫出,又或因而變形失去作用,因此該活頁裝置有待改進。
因此設計出一種能夠克服現(xiàn)有定位性不佳、拉拔封套靠磨擦力致變型、操作費力及需雙手操作等問題的活頁裝置為當務之急。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簿冊活頁裝置,藉以能使線圈獲得定位,且使封套在拉拔時不會相對線圈產(chǎn)生磨擦,且能避免線圈任意松脫,也可以增進操作的便利性。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簿冊活頁裝置,以能單手壓動及同步拉出,而具有便于內(nèi)頁更換或增減之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簿冊活頁裝置,其能讓書頁厚度接度線圈寬度,且能增加書頁容量,且書頁緊密度較佳,并能被有效的展開,增進整體的美觀。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簿冊活頁裝置,包括:
一卡夾板,所述卡夾板由一下片及一上片構(gòu)成,且所述下片與所述上片間形成兩相對平行的直立隔片,所述下片、上片與兩直立隔片圍繞空間形成一嵌插槽,所述卡夾板兩端中至少一端形成開口端部,所述上片在對 應任一開口端部的鄰近端緣處分別形成有一連通嵌插槽的扣孔,所述下片與所述上片在兩直立隔片相異外側(cè)分別形成一具有向下開口的滑軌槽;
至少一封套,所述封套用于穿套在所述卡夾板的任一所述開口端部,所述封套包含有一用以封閉所述卡夾板相對端的插座體及一座體蓋板,所述插座體兩側(cè)分別形成有用于穿入在所述卡夾板兩側(cè)滑軌槽的側(cè)卡條,并在兩側(cè)卡條間形成有一讓槽,所述插座體在所述讓槽內(nèi)一體形成有一彎曲狀的彈性片,所述彈性片能夠插設在所述卡夾板的嵌插槽內(nèi),所述彈性片頂面形成有一對應所述卡夾板扣孔的凸柱,所述彈性片自由端形成有一向上的壓緣,所述座體蓋板對應覆設在所述插座體的端部,使所述插座體外表面與所述座體蓋板內(nèi)表面間形成一供所述卡夾板端部插入的插掣空間,且所述座體蓋板端緣中央形成有一供壓緣凸出的貫孔;
一活頁線圈,所述活頁線圈設置于卡夾板下方,所述活頁線圈由一條線材彎折形成有數(shù)個連續(xù)的C形部,所述各C形部兩端分別形成有一用于嵌滑于所述卡夾板滑軌槽內(nèi)的滑軌段。
如上所述的簿冊活頁裝置,其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卡夾板的上片兩側(cè)分別形成有一向下延伸的弧緣部,所述活頁線圈的所述各C形部兩側(cè)上段分別形成對應所述卡夾板上片弧緣部的斜擴段,使所述各C形部底緣形成與所述卡夾板等寬的平直段。
如上所述的簿冊活頁裝置,其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封套的彈性片凸柱頂面形成有對應所述卡夾板向下的斜面,用于使所述彈性片的凸柱扣入扣孔內(nèi)。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簿冊活頁裝置,利用封套設有彈性片,且彈性片頂面中段與自由端具有凸柱及壓緣的設計,能透過壓緣作動彈性片上的凸柱與卡夾板選擇性卡掣或分離,讓使用者能單手操作封套及卡夾板間的插掣與分離,可有效增進其操作的便利性,并可增加內(nèi)頁紙張的裝訂量,且能利用其特殊結(jié)構(gòu)增進整體的順暢性與美觀,進而增加其附加價值,并提高其經(jīng)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簿冊活頁裝置結(jié)合于活頁簿冊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簿冊活頁裝置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簿冊活頁裝置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4A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簿冊活頁裝置的按壓動作前的局部側(cè)視剖面圖裝置。
圖4B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簿冊活頁裝置的按壓動作后的局部側(cè)視剖面圖裝置。
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簿冊活頁裝置的俯視平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 卡夾板
11 下片
110 凸緣
111 卡槽
12 上片
120 弧緣部
13 直立隔片
15 嵌插槽
150 扣孔
16 滑軌槽
18 開口
20 封套
21 插座體
22 側(cè)卡條
23 讓槽
25 彈性片
250 凸柱
251 斜面
26 壓緣
28 座體蓋板
29 貫孔
30 活頁線圈
31 C形部
310 斜擴段
32 滑軌段
33 平直段
50 紙張
51 裝訂孔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簿冊活頁裝置,隨附圖例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及其構(gòu)件,所有關于前與后、左與右、頂部與底部、上部與下部、以及水平與垂直的參考,僅用于方便進行描述,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亦非將其構(gòu)件限制在任何位置或空間方向。圖式與說明書中所指定的尺寸,當可在不離開本實用新型的申請專利范圍內(nèi),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的設計與需求而進行變化。
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簿冊活頁裝置的詳細構(gòu)成,如圖1、圖2所示,該簿冊活頁裝置至少包含有一卡夾板10和一活頁線圈30,用于利用活頁線圈30來裝訂紙張50側(cè)緣的裝訂孔51。
所述的卡夾板10由一下片11及一上片12所構(gòu)成,且下片11與上片12間形成兩相對平行的直立隔片13,使卡夾板10形成工字形的條狀體,該下片11、上片12與兩直立隔片13所圍繞空間形成一嵌插槽15,且卡夾板10兩端中至少一端形成開口端部,且上片12在對應任一開口端部的鄰近端緣處分別形成有一連通嵌插槽15的扣孔150,以供至少一封套20選擇性卡掣定位,另下片11與上片12在兩直立隔片13相異外側(cè)分別形成一滑軌槽16,再者上片12兩側(cè)分別形成有一向下延伸的弧緣部120,使上片12的弧緣部120底緣與下片11邊緣間形成有一道開口18,供活頁線圈30穿出及滑移,再者下片11兩側(cè)邊緣分別形成有一略為向上凸起的凸緣110, 又下片11在凸緣110兩端中至少一端形成有至少一卡槽111,供活頁線圈30卡掣限位。
而前述的封套20分別穿套在卡夾板10的開口端部上,等于封套20包含有一用以封閉卡夾板10相對端的插座體21及一座體蓋板28,其中該插座體21兩側(cè)分別形成有供穿入于卡夾板10兩側(cè)滑軌槽16的側(cè)卡條22,并在兩側(cè)卡條22間形成有一讓槽23,該插座體21在讓槽23內(nèi)形成有一呈ㄈ字形的彈性片25,該彈性片25可插設在卡夾板10的嵌插槽15內(nèi),又彈性片25頂面形成有一對應卡夾板10扣孔150的凸柱250,且凸柱250頂面形成有對應卡夾板10向下的斜面251,便于彈性片25的凸柱250扣入扣孔150內(nèi),再者彈性片25自由端形成有一向上的壓緣26,至于座體蓋板28可對應覆設在插座體21的端部,且覆蓋范圍超過凸柱250,使插座體21外表面與座體蓋板28內(nèi)表面間形成一供卡夾板10端部插入的插掣空間(如圖4A),且座體蓋板28端緣中央形成有一對應彈性片25壓緣26的貫孔29,供壓緣26凸出以便于使用者按壓,以分離彈性片25的凸柱250與卡夾板10的扣孔150,方便封套20與卡夾板10選擇性扣合或分離。
至于,所述的活頁線圈30可選擇性地設置在卡夾板10下方,該活頁線圈30由一條線材彎折形成有數(shù)個連續(xù)的C形部31,且各C形部31兩端分別形成有一滑軌段32,該滑軌段32嵌滑在卡夾板10兩側(cè)的滑軌槽16內(nèi),再者活頁線圈30的各該C形部31兩側(cè)上段分別形成對應卡夾板10的上片12的弧緣部120的斜擴段310,使各該C形部31底緣形成與卡夾板10等寬的平直段33,供內(nèi)頁紙張50穿置,此種結(jié)構(gòu)能增加內(nèi)頁紙張50的穿置量,且使簿冊直立擺置時更為整齊、穩(wěn)立,以增進美觀。簿冊活頁裝置至于,本實用新型在實際使用時,則如圖3-5所示,在使用上,首先以活頁線圈30上各C形部31的其中一滑軌段32穿入紙張50的裝訂孔51,接著以活頁線圈30一端對齊卡夾板10的一端,使活頁線圈30兩端的滑軌段32能同時推入卡夾板10兩側(cè)的滑軌槽16中,且使活頁線圈30的滑軌段32平貼在卡夾板10下片11的凸緣110上,此時C形部31與卡夾板10形成一環(huán)形封閉狀態(tài),使得紙張50無法自C形部31脫落,接著令活頁線 圈30兩端的多個C形部31的滑軌段32卡掣在卡夾板10下片11的卡槽111內(nèi),使活頁線圈30兩端能被限位在卡夾板10上,不會任意脫出。
接著,再將封套20的側(cè)卡條22及彈性片25依序分別對齊卡夾板10兩端的兩側(cè)滑軌槽16及嵌插槽15,并將封套20利用彈性片25的凸柱250嵌卡在卡夾板10扣孔150內(nèi)(如圖4A所示),使該封套20插固在卡夾板10兩端上(如圖1所示),從而完成活頁紙張50裝訂成簿冊。
而當欲更換或增減活頁簿冊的紙張50時,則可以單手的食指承托封套20底面,且以姆指按壓壓緣26,使得封套20彈性片25的凸柱250與卡夾板10上片12的扣孔150分離(如圖4B所示),此時使用者僅需直接拉出封套20,即可令封套20與卡夾板10分離,而由于活頁線圈30受卡夾板10下片11的卡槽111限位,活頁線圈30也不會隨意脫出,即可待使用者輕易取出活頁線圈30,而進一步自活頁線圈30上卸下活頁簿冊的紙張50,以供進行更換或增減。
經(jīng)由前述說明可知,本實用新型的簿冊活頁裝置具有下列的優(yōu)點及功效,例如:
首先,其可利用卡夾板10的下片11兩側(cè)凸緣110上形成有卡槽111的設計,使活頁線圈30兩端的C形部31可被限位,能使活頁線圈30的C形部31保持等距,且避免其由卡夾板10兩端在取出封套20后脫出。
其次,由于活頁線圈30的C形部31嵌入卡夾板10的卡槽111內(nèi),且封套20的側(cè)卡條22貼設在卡夾板10的內(nèi)緣面,故在拉拔封套20時不會磨擦到活頁線圈30,不致造成活頁線圈30的位移,因而能增進操作的便利性。
另外,其封套20設有彈性片25,利用彈性片25上的凸柱250可與卡夾板10選擇性卡掣或分離,而讓使用者能單手操作封套20及卡夾板10間的插掣與分離,故可有效增進其操作的便利性。
再者,其卡夾板10的上片12兩側(cè)具有向下的弧緣部120,配合活頁線圈30的C形部31的斜擴段310,使各該C形部31底緣形成與卡夾板10等寬的平直段33,不僅可增加紙張的裝訂量,使書頁容量可大于卡夾板10的寬度,如此書本在水平堆?;蛄⒂跁軙r,可讓書本封面直接接觸堆 棧,不易受到過寬的卡夾板10影響,故不會有斜倒的現(xiàn)象,且能利用其特殊結(jié)構(gòu)增進整體的順暢性與美觀度。
綜上所述,可以理解到本實用新型為一創(chuàng)意極佳的新型設計,除了有效解決使用者所面臨的問題,更大幅增進了便利性,且在相同的技術領域中未見相同或近似的產(chǎn)品,同時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故本實用新型已符合實用新型專利有關新穎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要件,現(xiàn)依法提出申請實用新型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