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紙顯示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可以于通過認證后才能更新所顯示信息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電子紙(Electronic Paper)具有仿效紙本印刷、書寫的視覺觀感,其耗電量極小。電子紙不同于LCD等的一般平面顯示器需要以背光模塊發光或自發光源才能達成顯示功能,亦即,無須背光模塊或自發光源即具有顯示功能。電子紙就如同普通紙一樣,依靠環境光照亮,所以閱讀起來較為舒適,而且其顯示的影像在陽光下仍然清晰可見,此外可視角度極廣,且其對比度比其它顯示技術高上不少,大致上和報章印刷效果相同。因此目前有許多廠商投入電子紙顯示裝置的研發,此外電子紙還可以被應用于電子卷標、公交車時間表、電子公告牌、手機屏幕、電子書閱讀器、或穿戴式電子裝置等產品上。
由于電子紙的應用漸趨廣泛,近年更進一步應用于穿戴式裝置或攜帶式電子裝置等的電子紙顯示裝置,由于該等產品越趨輕薄短小,既容易遺失,也不易找回,因此容易造成使用者經濟上的損失、個人數據或保密性數據的外泄。
有鑒于此,如何提供一個具有電子紙顯示功能、且在遺失時容易被找回的電子紙顯示裝置,就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以于通過認證后才能更新所顯示信息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即便于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遺失后,仍可保持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的安全程度,進而提高歸還的機率。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其包括一儲存單元、一控制單元、一無線通訊模塊、一電子紙顯示單元、和一認證單元。儲存單元至少儲存一識別警示信息。控制單元電性連接于儲存單元。無線通訊模塊電性連接控制單元,其包含一衛星定位接收單元。衛星定位接收單元接收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的一目前的衛星定位訊號。電子紙顯示單元電性連接控制單元,并顯示識別警示信息以及依據該衛星定位訊號所產生的衛星定位信息。認證單元至少電性連接控制單元,并接收一認證辨識信息。其中,當認證辨識信息通過該認證單元的認證后,控制單元更新電子紙顯示單元的顯示信息。
在一實施例中,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還包含一電力單元。電力單元至少電性連接于控制單元。并且,當電力單元停止供應電力時,電子紙顯示單元持續顯示識別警示信息以及衛星定位信息。
在一實施例中,無線通訊模塊還包含一無線傳輸單元。無線傳輸單元電性連接控制單元,且控制單元控制無線傳輸單元發送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所在位置的衛星定位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控制單元控制無線傳輸單元于固定時間間隔持續發送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所在位置的衛星定位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認證辨識信息通過認證單元的認證,以使無線傳輸單元停止發送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所在位置的衛星定位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認證辨識信息為密碼認證信息或生物特征信息。
在一實施例中,控制單元控制儲存單元持續記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的衛星定位信息。
在一實施例中,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為頭戴式、臂掛式或腕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更提供另一種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其包括一儲存單元、一控制單元、一無線通訊模塊、一背光式或自發光式顯示單元、一電子紙顯示單元、和一認證單元。儲存單元至少儲存一識別警示信息。控制單元則電性連接儲存單元。無線通訊模 塊電性連接控制單元,并包含一衛星定位接收單元。衛星定位接收單元接收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的一目前的衛星定位訊號。背光式或自發光式顯示單元,電性連接控制單元。電子紙顯示單元則設置于相對于背光式或自發光式顯示單元的一表面,且電性連接控制單元,并顯示識別警示信息以及一依據衛星定位訊號所產生的衛星定位信息。認證單元至少電性連接控制單元,并接收認證辨識信息。當認證辨識信息通過認證單元的認證后,控制單元更新電子紙顯示單元的顯示信息。
在一實施例中,無線通訊模塊還包含一無線傳輸單元。無線傳輸單元電性連接控制單元,且控制單元控制無線傳輸單元發送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所在位置的衛星定位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認證辨識信息通過認證單元的認證,以使無線傳輸單元停止發送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所在位置的衛星定位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為頭戴式、臂掛式或腕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
綜上所述,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于通過認證后才能更新所顯示信息。亦即電子紙顯示單元已顯示有識別警示信息以及依據衛星定位訊號所產生的衛星定位信息的時候,在沒有通過認證單元認證前,控制單元無法據此使電子紙顯示單元更新顯示信息;因此,電子紙顯示單元上所顯示的信息此時是不能被他人覆寫更改的。藉此,即便于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遺失后,仍可保持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的安全程度,進而提高歸還的機率。
附圖說明
圖1A為依照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一種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于一般顯示模式的示意圖;
圖1B為圖1A所示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的另一顯示模式的示意圖;
圖2為依照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另一種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 置的示意圖;
圖3為依照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再一種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4為圖1A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的系統示意圖;
圖5為圖2或圖3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的系統示意圖;
圖6為圖1B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顯示信息和發送訊號的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又一種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一種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其中相同的組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
請參照圖1A至圖5,圖1A為依照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一種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于一般顯示模式的示意圖。圖1B為圖1A所示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于另一顯示模式的示意圖。圖2為依照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另一種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3為依照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另一種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4為圖1A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的系統示意圖。圖5為圖2或圖3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的系統示意圖。
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可為頭戴式(例如智能型眼鏡或虛擬實境頭盔)、臂掛式或腕戴式(例如智能型手表或智能手環)等穿戴式電子裝置。而本實施例中,以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為智能型手表為例進行以下說明。
請參考圖1A、圖1B及圖4,本實施例所提供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包括本體10、電子紙顯示單元11、控制單元14、電力單元15、無線通訊模塊16、儲存單元17,和認證單元19。控制單元14還包含有電量偵測回路141。而無線通訊模塊16包含有無線傳輸單元161以及衛星定位接收單元162。本體10包含有第一表面101及第二表面102。其中,第一表面101及第二表面102相對設置,且第一表 面101為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穿戴于使用者腕部時,靠近使用者的表面,也是通常使用者會觀看到的表面;因此,與第一表面101相對的第二表面102,則是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穿戴于使用者腕部時,較第一表面101更為遠離使用者的表面。在圖1A所示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中,電子紙顯示單元11是設置于第一表面101上。此外,圖1A所繪示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其電子紙顯示單元11所顯示的信息,為于一般顯示模式下的情況,例如撥打電話、收發訊息、日期、電量、及/或無線訊號收發狀況。而圖1B則繪示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于后述各工作模式的顯示態樣。
儲存單元17至少儲存有識別警示信息131及/或衛星定位信息132(如圖3所示)。而識別警示信息131可以是提示或警示信息(例如提示或警告標語)、人員基本信息(例如連絡電話、地址或姓名)及/或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的產品識別信息(例如產品識別碼、制造日期、保固日期、或是維修送件地等)。識別警示信息131也可由使用者自行輸入設定,于本實用新型不作限制。儲存單元17亦用來儲存了其它顯示信息(例如,電子書信息、圖片信息等)。
控制單元14則電性連接儲存單元17,并至少包括一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or)或一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而電量偵測回路141亦可為一電力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C),用以偵測電力單元15的電力,并且調整分配電力單元15的電力給其它組件。控制單元14可將儲存單元17中的識別警示信息131及其它顯示信息加載電子紙顯示單元11。
衛星定位接收單元162接收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的一目前的衛星定位訊號。無線傳輸單元161用來發送自控制單元14加載的訊號。在其它實施例中,無線通訊模塊16、儲存單元17及/或認證單元19亦可各自或一起整合于控制單元14中,本實用新型并不以此為限。
衛星定位接收單元162用于接收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目前的衛星定位訊號(例如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同步衛星發送的訊號),并將此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目前的衛星定位訊號提供給控制單元14。而控制單元14可根據此一衛星定位訊號計算出包含有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目前的實體位置(即所在位置,例如經緯度)的衛星定位信息132,并將此一衛星定位信息132加載電子紙顯示單元11,使電子紙顯示單元11顯示此一對應于衛星定位接收單元162所接收到的衛星定位訊號的衛星定位信息132(如圖3所示)。此外,控制單元14根據衛星定位接收單元162所接收到的衛星定位訊號計算出包含有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目前的實體位置的衛星定位信息132后,不一定要隨即將該信息直接加載電子紙顯示單元11,控制單元14亦可先將衛星定位信息132儲存至儲存單元17中,之后再由控制單元14依下述控制方法來控制衛星定位信息132加載電子紙顯示單元11。此外,控制單元14亦可控制儲存單元17持續記錄對應于衛星定位接收單元162所接收到的衛星定位訊號的衛星定位信息132。亦即,控制單元14會控制儲存單元17持續記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的移動軌跡。
本實施例中,「衛星定位訊號」是指自全球定位系統的同步衛星所發送的衛星訊號,或是由無線傳輸單元所發出具有代表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目前所在位置或曾經出現過的實體位置(例如經緯度)信息的訊號。而本實施例中的「衛星定位信息」,是指由控制單元14根據「衛星定位訊號」計算出代表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目前所在位置或曾經出現過的實體位置(例如經緯度)的信息。
請參考圖1B及圖6,圖6為圖1B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顯示信息和發送訊號的示意圖。電子紙顯示單元11電性連接控制單元14,并顯示識別警示信息131以及依據衛星定位訊號所產生的衛星定位信息132。本實施例中,電子紙顯示單元11是指利用雙穩態顯示技術的顯示單元,亦即其在不施加電壓的情況下該顯示單元可以維持顯示同樣的畫面,而只有在需要更換屏幕顯示信息時,才有必要供給電壓。因此,其耗電量低,僅需相當低的電力就能顯示指定的信息。而本實施例中,電子紙顯示單元11可采用電泳動(例如微膠囊電泳式或微杯電泳式)、電子粉流體、膽固醇液晶、雙穩態向列液晶、或電濕潤等顯示技術。此外,當電力單元15停止供應電力時,電子紙顯示單元11系持續顯示識別警示信息131以及衛星定位信息132。
此外,控制單元14、電力單元15、無線通訊模塊16、儲存單元17和認證單元19可設置在一張電路板(圖未示)上,且該電路板設置于第一殼體101和第二殼體102共同形成的容置空間中。電力單元15至少電性連接控制單元14的電量偵測回路141。無線通訊模塊16的無線傳輸單元161與衛星定位接收單元162、背光式顯示單元11、電子紙顯示單元11、儲存單元17和認證單元19則分別電性連接控制單元14。
本實施例中的認證單元19至少電性連接控制單元14并接收由使用者輸入的認證辨識信息。當認證辨識信息通過認證單元19的認證后,認證單元19即會發送一訊息以通知控制單元14。而此時控制單元14已將衛星定位信息132和識別警示信息131加載電子紙顯示單元11,使電子紙顯示單元11顯示有識別警示信息131以及依據衛星定位訊號所產生的衛星定位信息132。因此,只有當認證辨識信息通過認證單元19的認證后,控制單元14才能更新電子紙顯示單元11所顯示的顯示信息(衛星定位信息132和識別警示信息131)。而此處的「更新電子紙顯示單元11所顯示的顯示信息」可為改變原本所顯示的識別警示信息131及衛星定位信息132的信息內容,或者是停止或關閉電子紙顯示單元11,使電子紙顯示單元11不顯示任何識別警示信息131及衛星定位信息132。
此外,本實施例的認證辨識信息可以是使用者輸入的密碼認證信息,例如:英數字密碼,或者是使用者的生物數據辨識信息,例如:指紋、虹膜、掌紋、臉部特征等生物特征認證(biometric authentication)信息。
控制單元14除了將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的識別警示信息131和衛星定位信息132加載電子紙顯示單元11以使電子紙顯示單元11顯示識別警示信息131及衛星定位信息132以外,還會控制無線傳輸單元161發送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所在位置的衛星定位訊號(此 時所發送的衛星定位訊號是指具有代表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目前所在位置或曾經出現過的實體位置信息的訊號)。在較佳的實施例中,控制單元14可以控制無線傳輸單元161于固定時間間隔持續發送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所在位置的衛星定位訊號及/或識別警示信息131。
而由無線傳輸單元161所發送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的衛星定位訊號及/或識別警示信息131可由另一電子裝置C來接收。藉此,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的所有人或其它人即可得知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目前所在位置或于某一特定時間點曾出現過的實體位置,藉此讓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的所有人或其它人能夠追蹤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提高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被尋得的機會。
此外,電子裝置C可為遠程服務器、另一行動裝置(平板或智能型手機)或個人計算機(桌上型計算機或是筆記型計算機);而無線傳輸單元161發送識別警示信息131及/或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的衛星定位訊號給電子裝置C的方式可以使用發送電子郵件、簡訊、或是SMS訊息(例如LINE、微信,或是臉書訊息)等。
因此,原本識別警示信息131以及衛星定位信息132在電力單元15無法供應電力時,仍然會持續地顯示在電子紙顯示單元11上。如此一來,即便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于電力停止供應時才被第三人撿拾到,拾得人仍可由電子紙顯示單元11上的識別警示信息131得知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的所有人及其聯絡方式,便于拾得人與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的所有人聯絡歸還;并且電子紙顯示單元11上所顯示的衛星定位信息132亦可提醒拾得人,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的所有人或其它人可能已得知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目前的所在位置,降低拾得人侵占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的誘因。
此外,由于控制單元14會控制儲存單元17持續記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的移動軌跡,故無線傳輸單元161所重新發送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的另一衛星定位訊號亦可包含控制單元14控制儲存單元17記錄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的移動軌跡信息。在此情況 下,即便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于任一模式中所處的實體位置與于其前一模式中所處的實體位置不同(亦即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被移動),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的所有人或其它人也能夠藉此得知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最近時點的所在位置。
然而在本實施例中,只有當認證辨識信息通過認證單元19的認證后,控制單元14才能進一步地控制無線傳輸單元161停止發送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所在位置的衛星定位訊號。因此,在認證辨識信息通過認證單元19的認證前,無線傳輸單元161仍會發送甚至是于固定時間間隔下持續地發送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所在位置的衛星定位訊號。藉此,即便于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遺失后,仍可保持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的安全程度,進而提高歸還與被找回的機率。
請參考圖2及圖5,在另一種實施例中,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2包括本體20、電子紙顯示單元21、控制單元24、電力單元25、無線通訊模塊26、儲存單元27。控制單元24還包含有電量偵測回路241。而無線通訊模塊26包含有無線傳輸單元261。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2與圖1A及圖1B顯示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大致相同。相較于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2還包含有背光式顯示單元23。此時,本體20是樞設于本體框架20a上,而背光式顯示單元23設置于第一表面201上,而電子紙顯示單元21則設置于相對于第一表面201的第二表面202上。本實施例中,背光式顯示單元23是指須有包含有背光模塊的顯示單元,例如液晶(LCD)顯示單元。此外,在另一實施例中,背光式顯示單元11也可由自發光式顯示單元(例如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單元)所代替。在圖2所示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2中,使用者若要觀看電子紙顯示單元21上的顯示訊息,則可掀開本體20,使本體20相對于一樞軸(圖未示)轉動或翻動,即可看到設置在本體20背面(即第二表面202)的電子紙顯示單元21以及其上所顯示的相關信息或訊息。
請參考圖3,在再一種實施例中,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3與圖2顯示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2大致相同。與圖2所示的穿戴式電 子紙顯示裝置2的差異僅在于,圖3所示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3的本體30是滑設于本體框架30a上,且同樣地背光式顯示單元33是設置于第一表面301上;但是,電子紙顯示單元31則設置于相對于第一表面301的第二表面302上。在圖3所示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3中,使用者若要觀看電子紙顯示單元31上的顯示訊息,則可滑開本體30,使本體30相對于本體框架30b滑動,即可看到設置在本體框架30b朝向使用者的表面(即第二表面302)的電子紙顯示單元31。
本實用新型亦提供又一較佳實施例,亦為一種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請參考圖4。如圖中所示,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2是做成智能手環的形式,而適于配戴孩童、智能障礙患者,或是識別能力或智識能力不足的長者身上。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4包含有本體40、電子紙顯示單元41、控制單元、電力單元、無線通訊模塊,和儲存單元。與圖1A所示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相較,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是以智能型手表為例,然而圖4所示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4是做成智能手環,且于其靠近使用者觀看的表面上即設置有電子紙顯示單元41,故可不需再設置背光式顯示單元或自發光式顯示單元,其余控制單元、電力單元、無線通訊模塊、儲存單元,則與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1的控制單元14、電力單元15、無線通訊模塊16、儲存單元17連接關系、細部特征以及作動模式均相同,在此不再重復贅述。因此,同樣地在本實施例中儲存單元至少儲存識別警示信息411。控制單元電性連接儲存單元。無線通訊模塊包含有衛星定位接收單元,有衛星定位接收單元接收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4目前的衛星定位訊號。電子紙顯示單元23電性連接控制單元,并顯示識別警示信息411以及依據衛星定位訊號所產生的衛星定位信息412。認證單元至少電性連接控制單元,并接收認證辨識信息。并且,當認證辨識信息通過認證單元的認證后,控制單元更新電子紙顯示單元41的顯示信息(識別警示信息411以及衛星定位信息412)。藉此,配戴此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4的孩童、智能障礙患者,或是識別能力或智識 能力不足的長者走失或迷路時,其它人即可快速地得知佩戴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要與誰聯系。并且,在沒有通過認證單元認證前,控制單元無法據此使電子紙顯示單元41更新顯示信息。藉此,更能提高配戴此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4的孩童、智能障礙患者,或是識別能力或智識能力不足的長者被找回的機率。
綜上所述,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于通過認證后才能更新所顯示信息。亦即電子紙顯示單元已顯示有識別警示信息以及依據衛星定位訊號所產生的衛星定位信息的時候,在沒有通過認證單元認證前,控制單元無法據此使電子紙顯示單元更新顯示信息;因此,電子紙顯示單元上所顯示的信息此時是不能被他人覆寫更改的。藉此,即便于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遺失后,仍可保持穿戴式電子紙顯示裝置的安全程度,進而提高歸還的機率。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與范疇,而對其進行的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于后附的申請專利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