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屏安裝支架、顯示屏結構和顯示屏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顯示屏中,各個結構(比如顯示模組、信號轉轉器等)的形狀都是固定的,且各個結構的配合關系也是固定的。這樣在需要改動其中結構的具體形狀時(有時候根據性能的需要,可能需要改變其中一些結構的形狀),就需要改動其他各個結構的形狀以與該結構進行配合,提升了制作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在不改變其他結構的前提下改變其中的部分結構以得到新的顯示屏裝置的實現方式。
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顯示屏安裝支架,包括:至少兩個安裝結構;每一個安裝結構具有至少一個端子;
每一個安裝結構適于使顯示屏的其中一個結構固定到該安裝結構上,且適于使固定到該安裝結構上的顯示屏結構的端子與該安裝結構所具有的端子導電連接;各個安裝結構通過所包含的端子相互連接;且各個安裝結構所對應的顯示屏結構各不相同;
其中第一安裝結構適于安裝顯示模組。
進一步的,各個安裝結構適于安裝的顯示屏結構的集合包含構成一個顯示屏所需的各個顯示屏的結構,且各個安裝結構所包含的各個端子中的每一個端子均導電連接其他端子,適于將固定到各個安裝結構上的顯示屏結構導電連接為一個顯示屏。
進一步的,還包括第二安裝結構和第三安裝結構;
第二安裝結構適于安裝電壓轉換裝置;
第三安裝結構適于安裝信號轉換裝置,其具有的端子用于連接所述信號轉換裝置的輸出端;所述信號轉換裝置用于將接收到的信號轉換為顯示模組所能夠識別的信號并通過輸出端輸出。
進一步的,第三安裝結構具有的端子包括LVDS信號端。
進一步的,至少一個安裝結構中的每一個安裝結構包括安裝槽,適于使所對應的顯示屏的結構嵌入該安裝槽中。
進一步的,至少一個安裝結構中的每一個安裝結構適于在該安裝結構對應的顯示屏結構固定到該安裝結構上時,使該安裝結構所具有的端子與該顯示屏結構中的對應的端子自動導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至少一個安裝結構中的每一個安裝結構包括彈性器件,該安裝結構所具有的端子位于該彈性器件上,且該彈性器件適于使安裝在其上的端子與對應的顯示屏結構中的對應的端子自動導電連接。
進一步的,至少一個安裝結構中的每一個安裝結構適于使顯示屏的其中一個結構可拆卸的固定到該安裝結構上。
進一步的,至少一個安裝結構中的每一個安裝結構包括一個磁性連接器件;所述磁性連接器件適于與對應的顯示屏結構中的磁性連接器件吸合。
進一步的,安裝結構中的磁性連接器件為插孔或者插銷,其中設置有磁鐵或者鐵質構件。
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顯示屏結構,包括:
主體以及安裝接口,所述安裝接口包括至少一個端子;
所述主體適于通過所述安裝接口固定到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顯示屏安裝支架的其中一個安裝結構上。
第三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顯示屏裝置,包括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顯示屏安裝支架以及多個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顯示屏結構;各個顯示屏結構一對一固定到所述顯示屏安裝支架的各個安裝結構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顯示屏安裝支架,包含至少兩個安裝結構,每一個安裝結構適于使顯示屏的其中一個結構固定到該安裝結構上,且適于使固定到該安裝結構上的顯示屏結構的端子與該安裝結構所具有的端子導電連接;且各個安裝結構通過所包含的端子相互連接;且各個安裝結構所對應的顯示屏結構各不相同。這樣只要能與顯示屏安裝支架相適配的顯示屏的結構均能夠通過該顯示屏安裝支架組合為一個顯示屏或者顯示屏的主要結構,這樣可以使得各個結構可以獨立設計,增加了設計的靈活程度。
附圖說明
通過參考附圖會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信息和優點,附圖是示意性的而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任何限制,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屏安裝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在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屏安裝支架中部分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圖4和圖5為利用圖1中的顯示屏安裝支架安裝顯示屏的流程圖;
圖6為安裝完成的顯示屏裝置的背面視圖;
圖7為安裝完成的顯示屏裝置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顯示屏安裝支架,該顯示屏安裝支架,該安裝支架包括至少兩個安裝結構,每一個安裝結構具有至少一個端子;其中,每一個安裝結構適于使顯示屏的其中一個結構固定到該安裝結構上,且適于使固定到該安裝結構上的顯示屏結構的端子與該安裝結構所具有的端子導電連接;各個安裝結構通過所包含的端子相互連接;且各個安裝結構所對應的顯示屏結構各不相同;
其中第一安裝結構適于安裝顯示模組。
這樣只要能與顯示屏安裝支架相適配的顯示屏的結構(這里的相適配不止是指顯示屏結構具有與該安裝結構向配合的安裝結構,且顯示屏結構中的安裝結構中的端子也要能夠與該顯示屏安裝支架的安裝結構中的端子相適配)均能夠通過該顯示屏安裝支架組合為一個完整的顯示屏(或者顯示屏的主體部分),這樣可以使得各個結構可以獨立設計,增加了設計的靈活程度。
在具體實施時,上述的安裝結構可以表現為多種不同的形式,根據整合的程度,安裝結構的數量也可能不同。下面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參見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屏安裝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其包括一個底座F,該底座上設置有三個矩形的安裝槽f1,f2和f3,其中第一安裝槽f1用于安裝顯示模組;第二安裝槽f2用于安裝電壓轉換裝置,第三安裝槽f3用于安裝信號轉換裝置。
每一個安裝槽的內部均包括至少一個端子,該安裝槽能夠使得顯示屏的其中一個結構固定到該安裝槽中;當對應的顯示屏結構安裝到該安裝槽中,該端子能夠與相應的顯示屏結構的端子對應相連(導電連接);這樣就相當于將各個顯示屏結構電連接到該安裝槽上;
三個安裝槽所包含的各個端子在底座內部相互連接,從而使得顯示模組、電壓轉換裝置和信號轉換裝置導電連接到一起,構成一個顯示屏。
這樣對于上述的每一個顯示屏的結構來說,只要其具有能夠與對應的安裝槽相匹配的插頭,均可以插入到該安裝槽中與其他顯示屏結構連接為一個顯示屏。這樣就能夠允許該顯示屏結構獨立的生產和設計,從而能夠大幅提高各個結構設計和制作的靈活性。舉例來說,對于具有不同性能的多個顯示模組,只要各個顯示模組均具有與上述的第一安裝槽f1相匹配的插頭,則其中的每一個顯示模組均可以安裝到支架中與其他顯示屏結構組合為一個顯示屏。這樣就大大的提高了顯示模組的設計和制作的靈活性。對于其他的顯示屏結構,電壓轉換裝置和信號轉換器也是如此。
不難理解的是,這里的顯示模組是指能夠在接入電源后根據接入的信號進行顯示的模組。其可能包含顯示面板、顯示驅動電路等基本的用于顯示的結構。
在具體實施時,這里第三安裝結構所具有的端子可以包括LVDS信號端,此時對應的信號轉換器可以為將VGA信號,DVI信號或HDMI信號轉換為LVDS信號的轉換器。
在具體實施時,上述的安裝結構中,各個端子可以設置在一個彈性器件上,該彈性器件的位置與對應的顯示屏結構中端子的位置相對應,當顯示屏結構安裝到該安裝結構中時,該彈性器件可以將其上設置的端子與顯示屏結構中的端子抵接在一起,形成導電連接。這樣就可以避免手動的將顯示屏結構中的端子與安裝結構中的端子進行連接的過程。在具體實施時,這里的彈性器件可以具體是指彈片,彈簧或者其他結構。
在具體實施時,各個結構可以直接插入到相應的安裝結構中,當需要更換一個顯示屏結構時,可以直接將對應的顯示屏結構從安裝結構中拔出,將新的顯示屏結構安裝到對應的安裝結構中。這樣能夠允許用戶自行更換顯示屏結構,提升用戶體驗。
進一步的,參見圖2,上述還可以在任意一種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顯示屏安裝支架的至少一個安裝結構中,比如第一安裝槽f1中設置一個磁性連接器件f11,比如一塊或者一條磁鐵;此時對應的,可以在其對應的顯示屏結構(比如顯示屏結構為顯示模組D)與該磁性連接器件f11對應的位置處,設置另一種磁性連接器件f12;磁性連接器件f12可以為與磁性連接器件f11磁性相反的磁鐵,或者也可以不具有磁性的鐵質構件,比如鐵片或者鐵條,從而與磁性連接器件f11進行很好的吸合。當然在實際應用中,這里的磁性連接器件f11也可以具體是指鐵質構件,此時磁性連接器件f12應采用磁鐵制作。這樣,可以通過當顯示屏結構D安裝到該安裝結構f1上時,其中的磁性連接器件f12會與該安裝結構f1中的磁性連接器件f11吸合,從而能夠無損的固定在安裝結構f1中。在需要拆卸時,可以將顯示屏結構D通過外力與顯示屏安裝支架F分離,當外力大于磁性連接器件f12與磁性連接器件f11之間的磁力時,即可使得實現顯示屏結構D與顯示屏安裝支架F的無損分離,且這種實現方式較為簡便。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得顯示屏結構D可拆卸的安裝到顯示屏安裝支架F上。當然在具體實施時,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實現使得顯示屏結構D能夠可拆卸的安裝到顯示屏安裝支架F上,比如通過設置螺釘和螺母等,在此不再一一說明。參見圖2,在具體實施時,磁性連接器件f11可以設置為插孔的形狀,此時可以在插孔中放置磁鐵或者鐵質構件,此時可以將顯示屏結構中的磁性連接器件f11設置為插銷的形狀,這樣能夠使得顯示屏結構D安裝到顯示屏安裝支架F上之后,其結構更為穩固;或者在具體實施時,磁性連接器件也可以設置為插銷的形狀,此時可以將顯示屏安裝支架F上的磁性連接器件設置為插孔的形狀。
下面結合圖3、圖4和圖5對將各個顯示屏結構安裝到圖1中的顯示屏安裝支架上得到顯示屏裝置的過程進行說明。
首先可以將顯示模組D安裝到第一安裝槽f1中,得到如圖3所示的結構。在將顯示模組D安裝到第一安裝槽f1中之后,顯示模組D所包含的各個端子(包括信號接入端以及電源接入端等)均與第一安裝槽f1中的各個端子對應相連。
之后將電壓轉換裝置V安裝到第二安裝槽f2中,得到如圖4所示的結構。在將電壓轉換裝置V安裝到第二安裝槽f2中之后,電壓轉換裝置V所包含的各個端子(主要包括電源輸出端等)均與第二安裝槽f2中的各個端子對應相連。
再之后,將信號轉換裝置S安裝到第三安裝槽f3中,得到如圖5所示的結構。再將信號轉換裝置S安裝到第三安裝槽f3中之后,信號轉換裝置S所包含的各個端子均與第三安裝槽f3中的各個端子對應相連。圖5所示的結構的后視圖可以參考圖6,側視圖可以參考圖7。
至此完成了顯示屏的組裝過程,得到了一個組合式的顯示屏裝置。后續當需要更換其中的一個顯示屏結構,比如顯示模組D時,可以直接將已安裝的顯示模組D拆卸下來,將新的顯示模組D安裝到第一安裝槽f1中,只要新的顯示模組D具有與第一安裝槽f1相適配的插頭,均不會影響所得到的顯示屏的正常顯示。
通過上述的描述,不難理解的是,在具體實施時,上述的各個安裝結構并不局限于為槽狀,比如也可以為凸起,此時可以對應的在各個顯示屏結構中設置凹槽與凸起相適配。另外即使為槽狀的情況下,也不局限于為矩形。并且安裝結構的數量也不限于為三個。在能夠達到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目的的前提下,根據圖1中的顯示屏安裝支架所進行的簡單的變型所得到的方案均應該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屏結構,該顯示屏結構包括:
主體以及安裝接口,所述安裝接口包括至少一個端子;所述主體通過所述安裝接口固定到第一方面所述的顯示屏安裝支架的其中一個安裝結構上。具體來說,當第一方面所述的顯示屏安裝支架為圖1中示出的顯示屏安裝支架時,這里的顯示屏結構可以是指上述的顯示模組電壓轉換裝置或者為信號轉換裝置。這里的安裝結構可以具體是插頭,形狀可以為矩形。其中包含的端子與顯示屏安裝支架上對應的安裝結構中的端子相適配。
第三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屏裝置,該顯示屏裝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顯示屏安裝支架和多個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顯示屏結構;各個顯示屏結構一對一固定到所述顯示屏安裝支架的各個安裝結構上,通過對應的安裝結構的端子導電連接為一個顯示屏。該顯示屏結構的一種結構可以參見圖5、圖6和圖7,具體結構和連接關系在此不再詳細說明。
在此處所提供的說明書中,說明了大量具體細節。然而,能夠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在沒有這些具體細節的情況下實踐。在一些實例中,并未詳細示出公知的方法、結構和技術,以便不模糊對本說明書的理解。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