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書寫工具,特別涉及一種銅與實木結合的筆結構。
背景技術:
簽字筆是指比較正式的簽字慣用的筆,以前用鋼筆,現在鋼筆逐漸由中性筆代替了。大部分中性筆通常為價格低廉、品質差的塑料結構,往往為一次性使用,而高檔的全銅制的簽字筆重量大,不便攜帶且長時間書寫后容易手酸;木質的簽字筆使用時間過久容易使得筆頭處磨損,筆芯松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將銅制筆頭與木質筆桿相結合,滿足書寫要求,便于使用的銅與實木結合的筆結構。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銅與實木結合的筆結構,包括筆桿、筆桿接頭、筆頭、筆套和筆芯,筆桿與筆頭通過筆桿接頭連接,筆芯置于筆桿與筆頭內,筆套套裝在筆頭外側;其特征在于:所述筆桿為實木結構,筆桿接頭、筆頭和筆套均為銅制結構;所述筆桿接頭末端設有與筆桿相連的外螺紋結構,前端設有與筆桿相抵接的定位臺階,筆桿接頭前端還設有內螺紋;所述筆頭為中空的圓柱體結構,筆頭前端帶有臺階并向內縮進,筆頭末端分別帶有兩段被分隔開的螺紋結構,靠近末端的一段螺紋結構與筆桿接頭的內螺紋相配合,另一段螺紋結構與筆套相連接;所述筆套是圓柱形,一端為封閉平面,另一端中間設有內螺紋。
進一步地,所述筆桿一端為封閉結構,另一端內部設有臺階面,臺階面下方帶有與筆桿接頭相配套的螺紋。
本實用新型通過銅制筆桿接頭將實木筆桿和銅制筆頭相連接,實木筆桿與銅制筆桿接頭連接為一體,更換筆芯時,只需將銅制筆頭與銅制筆桿接頭旋開即可,無需反復旋轉實木筆桿,避免長時間使用后磨損實木筆桿的螺紋連接處,保證實木筆桿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能夠將銅制結構與木質結構有效結合,既提高了簽字筆的檔次與美觀度,又保證了簽字筆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來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零件爆炸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中標記為:實木筆桿1、銅筆套2、銅筆頭3、第一螺紋31、第二螺紋32、開口33、銅接頭4、外螺紋結構41、定位臺階42、內螺紋結構43、筆芯5。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本實施例包括實木筆桿1、銅筆套2、銅筆頭3、銅接頭4和筆芯5,實木筆桿1一端為封閉結構,另一端內部中空,內部設有臺階面,臺階面下方的內壁帶有螺紋,銅接頭4的外端設有與實木筆桿1連接的外螺紋結構41,內端設有定位臺階42并有連接銅筆頭3所需的內螺紋結構43,實木筆桿1與銅接頭4通過螺紋連接,實木筆桿1端部抵在銅接頭4的定位臺階42上,同時銅接頭4抵在實木筆桿1內部的臺階面上;所述銅筆頭3為前端帶臺階并帶錐度的圓柱體,銅筆頭3末端分別帶有兩段被分隔開的螺紋結構,靠近末端的第一螺紋31與銅接頭4的內螺紋相配合,第二螺紋32與銅筆套2相連接;銅筆套2是圓柱形,一端為封閉平面,另一端中間帶孔且有螺紋;實木筆桿1與銅筆頭3中間放筆芯5,銅筆頭3前端設有帶錐度的向內收縮的開口33,銅筆頭3內部中空,設有放置筆芯5的帶臺階卡位圓孔;筆芯5從銅筆頭3前端的開口33處伸出。
本實施例的銅筆頭3末端處兩段螺紋結構的螺紋旋轉方向相反,當日常書寫擰開銅筆套時,由于銅筆套2與銅筆頭3,銅筆頭3與銅接頭4之間均為螺紋連接,容易出現銅筆套還未旋開,銅筆頭與銅接頭處分離的情況,而兩段螺紋旋轉方向相反即可避免該情況。
本實施例使用時,將實木筆桿1與銅接頭4螺紋連接,實木筆桿1端部抵在銅接頭4的定位臺階42上,與銅接頭4成為一體;然后將筆芯5放入銅筆頭3內,將銅接頭4和實木筆桿1從筆芯5尾部套入,銅接頭4與銅筆頭3擰緊,最后將銅筆套2套在銅筆頭3上并擰緊。日常書寫時,只需將銅筆套2擰開即可;更換筆芯5時,擰開銅筆頭3與銅接頭4即可,無需分離實木筆桿1與銅接頭4,避免磨損實木筆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