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沙盤展示設計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沙盤展示系統。
背景技術:
沙盤模型由于具有良好的實用性,被廣泛應用于城市規劃設計領域,用來展示規劃的藍圖,同時也廣泛應用于環境治理、工程改成、農業規劃、地產設計等多個領域,用來展現其特點。
傳統沙盤展示方式,多通過沙盤模型直接展示,展示效果單一,已不能滿足多樣化的展示效果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沙盤展示系統,可通過觸摸一體顯示屏操控追光燈對沙盤模型展示部分進行燈光渲染,與LED顯示屏的互動視頻畫面相結合,搭配喇叭的語音解說,多角度動態演示沙盤展示內容,更有利于沙盤模型營銷展示,還可通過激光筆和移動終端控制,展示手段豐富多樣。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沙盤展示系統,包括觸摸一體顯示屏、支座、沙盤裝置和LED顯示屏,所述的觸摸一體顯示屏設置于支座上,觸摸一體顯示屏和LED顯示屏分別位于沙盤裝置的兩側;所述的沙盤裝置由底座和設置于底座上的建筑模型構成,所述底座的四側設置有喇叭;所述觸摸一體顯示屏的殼體上設置有驅動電機,該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有與建筑模型對應的追光燈,所述支座內設置有PCB板,該PCB板上集成有控制器和語音芯片;所述的觸摸一體顯示屏、LED顯示屏、驅動電機和語音芯片均與控制器通信連接,所述語音芯片的信號輸出端與喇叭的信號輸入端連接。
展示時,當需要展示某樓層時,可通過觸摸一體顯示屏發送樓層信號給控制器,由控制器解析后發送電機驅動信號,使電機轉動一定角度后,追光燈正對展示的樓層,同時控制器發送控制信號使LED顯示屏播放預存的該樓層展示畫面,控制器還發送相應控制信號給語音芯片,使喇叭播放預存的該樓層的語 音解說,燈光、畫面和語音解說的結合,使沙盤的展示效果更好。其中,控制器可選用STM32芯片,語音芯片可選用MA2400-P2,控制器、語音芯片、觸摸一體顯示屏和LED顯示屏,其各自內部電路均是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本實用新型中,優選地,該沙盤展示系統還包括激光筆和設置于建筑模型各樓層內的信號感應器,信號感應器與所述的控制器通信連接。
展示時,激光筆照射在展示樓層上,該樓層上的信號感應器感應到激光筆發射的激光后,將感應到的信號發送給控制器,進而控制器采取如上述的動作,控制追光燈渲染該樓層、LED顯示屏播放該樓層的展示畫面以及使喇叭播放該樓層的解說語音。
進一步地,所述LED顯示屏的頂部設有掛鉤。目的是方便LED顯示屏的放置。
更進一步地,所述沙盤展示系統還包括移動終端,該移動終端與所述的控制器通信連接。該移動終端可以是平板電腦或是手機,可通過移動終端發送需要展示的樓層信號給控制器,進而由控制器控制追光燈、LED顯示屏和喇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通過觸摸一體顯示屏操控追光燈對沙盤模型展示部分進行燈光渲染,與LED顯示屏的互動視頻畫面相結合,搭配喇叭的語音解說,多角度動態演示沙盤展示內容,更有利于沙盤模型營銷展示,還可通過激光筆和移動終端控制,展示手段豐富多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沙盤展示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所述沙盤展示系統的電路原理框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觸摸一體顯示屏,20-支座,30-沙盤裝置,40-LED顯示屏,50-激光筆,60-移動終端,101-驅動電機,102-追光燈,201-控制器,202-語音芯片,301-底座,302-建筑模型,303-喇叭,304-信號感應器,401-掛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
參考圖1和圖2,一種沙盤展示系統,包括觸摸一體顯示屏10、支座20、沙盤裝置30和LED顯示屏40,所述的觸摸一體顯示屏10設置于支座20上,觸摸一體顯示屏10和LED顯示屏40分別位于沙盤裝置30的兩側;所述的沙盤裝置30由底座301和設置于底座301上的建筑模型302構成,所述底座301的四側設置有喇叭303;所述觸摸一體顯示屏10的殼體上設置有驅動電機101,該驅動電機101的輸出軸上設置有與建筑模型302對應的追光燈102,所述支座20內設置有PCB板,該PCB板上集成有控制器201和語音芯片202。
所述的觸摸一體顯示屏10、LED顯示屏40、驅動電機101和語音芯片202均與控制器201通信連接,所述語音芯片202的信號輸出端與喇叭303的信號輸入端連接。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沙盤展示系統還包括激光筆50和設置于建筑模型302各樓層內的信號感應器304,信號感應器304與所述的控制器301通信連接。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LED顯示屏40的頂部設有掛鉤401。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沙盤展示系統還包括移動終端60,該移動終端60與所述的控制器301通信連接。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