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收納工具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新型試卷收納文件夾。
背景技術:
為了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檢測,教師會在學期末采用試卷進行考試。考試時,教師攜帶試卷進入教室,將試卷分發下去之后,學生進行答題,答完題后教師將試卷收回進行批閱打分,打完分后將試卷發下去進行講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或課代表直接將試卷攜帶往返于教師辦公桌和教室之間,教師在辦公桌上批閱試卷時,也是批閱后放置在桌面或抽屜內。這種方式存在以下問題:
1、將試卷攜帶往返于教師辦公室和教室之間,耗費體力,容易滑落,造成試卷破損。
2、試卷批閱后放置在桌面或抽屜內,不僅會沾染灰塵,試卷信息易被泄露,而且從抽屜內取出和放回試卷,容易導致試卷破損。
3、教師一般會帶2到3個班級,統一進行考試和批閱,試卷放置在一起,容易造成混亂,給分發試卷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試卷收納文件夾,它不僅攜帶試卷輕便穩固,有效保護試卷,而且能夠保持試卷清潔,保護試卷信息,便于對試卷進行歸類。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新型試卷收納文件夾,包括文件夾本體,所述文件夾本體為矩形殼體,所述文件夾本體頂部設置把手,所述把手位于文件夾本體中部,所述把手與文件夾本體頂部鉸接,所述文件夾本體內設置彈簧,所述彈簧為兩個,兩個所述彈簧在文件夾本體內對稱設置,所述彈簧一端伸入文件夾本體內壁,所述彈簧遠離文件夾本體內壁一端設置固定板,所述彈簧和固定板均位于把手右側,所述文件夾本體右側壁上設置開口,所述開口處設置滑動板,所述滑動板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滑軌,所述文件夾本體上設置與滑軌相適應的滑槽,所述滑動板與文件夾本體之間通過滑槽和滑軌滑動連接,所述滑動板上設置第一連接鼻,所述文件夾本體底部的滑槽上設置第二連接鼻,所述第二連接鼻位于第一連接鼻下方,所述第二連接鼻與第一連接鼻相適應。
所述固定板傾斜設置在彈簧上,兩個所述固定板左側的直線距離小于右側的直線距離。
所述滑動板上設置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滑動板上部。
所述凹槽內設有防滑條紋。
所述第一連接鼻與滑動板膠接。
所述第二連接鼻與滑槽膠接。
所述文件夾本體上設置夾子。
所述文件夾本體上與夾子相對一側設有吸盤。
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把手便于攜帶試卷,將試卷穩定固定在文件夾本體內,有效保護試卷。
2、本實用新型在批閱完試卷后,可將試卷放置在文件夾本體內,在第一連接鼻和第二連接鼻上設置鎖具,保持試卷清潔,保護試卷信息,減少損壞。
3、本實用新型通過將試卷放置在文件夾本體內,歸類清晰明確,提高了試卷的批閱和分發效率。
4、固定板傾斜設置在彈簧上,提高了固定板固定試卷的穩定性。
5、凹槽的設置,便于打開滑動板,放置試卷。
6、防滑條紋的設置,增大了手部與凹槽的摩擦力,進一步方便打開滑動板。
7、第一連接鼻膠接在滑動板上,保證了第一連接鼻的穩固性。
8、第二連接鼻膠接在滑槽上,保證了第二連接鼻的穩固性。
9、夾子可以用來夾住紙張,寫明試卷所屬班級,備注一些情況和說明,進一步方便了試卷的歸屬分類。
10、吸盤的設置,使得試卷放置后,可以懸掛在墻壁上,減少文件夾本體的占用空間。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俯視圖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后視圖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右視圖結構示意圖;
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I部放大圖。
附圖中所示標號:1、文件夾本體;2、把手;3、彈簧;4、固定板;5、滑動板;6、滑軌;7、滑槽;8、第一連接鼻;9、第二連接鼻;10、凹槽;11、夾子;12、吸盤。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限定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左右指的是附圖1中的方向。
一種新型試卷收納文件夾,包括文件夾本體1,所述文件夾本體1為矩形殼體,即文件夾本體為長方體的一個殼體,用于放置固定試卷。所述文件夾本體1頂部設置把手2,所述把手2位于文件夾本體1中部,所述把手2與文件夾本體1頂部鉸接,所述文件夾本體1內設置彈簧3,所述彈簧3為兩個,兩個所述彈簧3在文件夾本體1內對稱設置,所述彈簧3一端伸入文件夾本體1內壁,所述彈簧3遠離文件夾本體1內壁一端設置固定板4,彈簧和固定板用于固定試卷。所述彈簧3和固定板4均位于把手2右側,如附圖1所示,彈簧和固定板位于靠近滑動板一側,方便固定試卷。所述文件夾本體1右側壁上設置開口,所述開口處設置滑動板5,所述滑動板5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滑軌6,所述文件夾本體1上設置與滑軌6相適應的滑槽7,所述滑動板5與文件夾本體1之間通過滑槽7和滑軌6滑動連接,所述滑動板5上設置第一連接鼻8,所述文件夾本體1底部的滑槽7上設置第二連接鼻9,所述第二連接鼻9位于第一連接鼻8下方,所述第二連接鼻9與第一連接鼻8相適應。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把手便于攜帶試卷,將試卷穩定固定在文件夾本體內,有效保護試卷。本實用新型在批閱完試卷后,可將試卷放置在文件夾本體內,在第一連接鼻和第二連接鼻上設置鎖具,保持試卷清潔,保護試卷信息,減少損壞。本實用新型通過將試卷放置在文件夾本體內,歸類清晰明確,提高了試卷的批閱和分發效率。
為了提高固定板固定試卷的穩定性,所述固定板4傾斜設置在彈簧3上,兩個所述固定板4左側的直線距離小于右側的直線距離。如附圖1所示,試卷放入文件夾本體后,由于固定板的傾斜設置,固定更加穩定,而且固定板左側開口較大,也方便放入試卷,對試卷起到保護作用。固定板傾斜設置在彈簧上,提高了固定板固定試卷的穩定性。
為了便于打開滑動板,所述滑動板5上設置凹槽10,所述凹槽10位于滑動板5上部。在使用時,可將手部大拇指放置在凹槽內對滑動板進行滑動。凹槽的設置,便于打開滑動板,放置試卷。
為了進一步方便打開滑動板,所述凹槽10內設有防滑條紋。防滑條紋的設置,增大了手部與凹槽的摩擦力,進一步方便打開滑動板。
為了保證第一連接鼻的穩固性,所述第一連接鼻8與滑動板5膠接。第一連接鼻膠接在滑動板上,保證了第一連接鼻的穩固性。
為了保證第二連接鼻的穩固性,所述第二連接鼻9與滑槽7膠接。第二連接鼻膠接在滑槽上,保證了第二連接鼻的穩固性。
所述文件夾本體1上設置夾子11。夾子可以用來夾住紙張,寫明試卷所屬班級,備注一些情況和說明,進一步方便了試卷的歸屬分類。
為了減少文件夾本體的占用空間,所述文件夾本體1上與夾子11相對一側設有吸盤12。吸盤的設置,使得試卷放置后,可以懸掛在墻壁上,減少文件夾本體的占用空間。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通過滑槽和滑軌滑動滑動板,將試卷放入文件夾本體,通過彈簧和固定板進行固定,并通過把手進行攜帶。在批閱試卷過程中,將試卷從文件夾本體內取出和放入,使試卷保持清潔,并且可在第一連接鼻和第二連接鼻上設置鎖具,用來保護試卷信息。
實施例1:
一種新型試卷收納文件夾,包括文件夾本體1,所述文件夾本體1為矩形殼體,所述文件夾本體1頂部設置把手2,所述把手2位于文件夾本體1中部,所述把手2與文件夾本體1頂部膠接,所述文件夾本體1內設置彈簧3,所述彈簧3為兩個,兩個所述彈簧3在文件夾本體1內對稱設置,所述彈簧3一端伸入文件夾本體1內壁,所述彈簧3遠離文件夾本體1內壁一端設置固定板4,本實施例中,彈簧兩端呈鉤狀,擰入文件夾本體和固定板內。所述彈簧3和固定板4均位于把手2右側,所述文件夾本體1右側壁上設置開口,所述開口處設置滑動板5,所述滑動板5頂部和底部均設置滑軌6,所述文件夾本體1上設置與滑軌6相適應的滑槽7,所述滑動板5與文件夾本體1之間通過滑槽7和滑軌6滑動連接,本實施例中,滑軌與滑動板為一體成型結構,滑槽與文件夾本體側壁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滑動板5上設置第一連接鼻8,所述文件夾本體1底部的滑槽7上設置第二連接鼻9,所述第二連接鼻9位于第一連接鼻8下方,所述第二連接鼻9與第一連接鼻8相適應。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把手便于攜帶試卷,將試卷穩定固定在文件夾本體內,有效保護試卷。本實用新型在批閱完試卷后,可將試卷放置在文件夾本體內,在第一連接鼻和第二連接鼻上設置鎖具,保持試卷清潔,保護試卷信息,減少損壞。本實用新型通過將試卷放置在文件夾本體內,歸類清晰明確,提高了試卷的批閱和分發效率。所述固定板4傾斜設置在彈簧3上,兩個所述固定板4左側的直線距離小于右側的直線距離。固定板傾斜設置在彈簧上,提高了固定板固定試卷的穩定性。所述滑動板5上設置凹槽10,所述凹槽10位于滑動板5上部。凹槽的設置,便于打開滑動板,放置試卷。所述凹槽10內設有防滑條紋。防滑條紋的設置,增大了手部與凹槽的摩擦力,進一步方便打開滑動板。所述第一連接鼻8與滑動板5膠接。第一連接鼻膠接在滑動板上,保證了第一連接鼻的穩固性。所述第二連接鼻9與滑槽7膠接。第二連接鼻膠接在滑槽上,保證了第二連接鼻的穩固性。所述文件夾本體1上設置夾子11。本實施例中,夾子膠接在文件夾本體上。夾子可以用來夾住紙張,寫明試卷所屬班級,備注一些情況和說明,進一步方便了試卷的歸屬分類。所述文件夾本體1上與夾子11相對一側設有吸盤12。本實施例中,吸盤頂端與文件夾本體膠接。吸盤的設置,使得試卷放置后,可以懸掛在墻壁上,減少文件夾本體的占用空間。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不僅攜帶試卷輕便穩固,有效保護試卷,而且能夠保持試卷清潔,保護試卷信息,便于對試卷進行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