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樺樹皮制作山水畫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樺樹皮制作山水畫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在的畫大都為平面設計,且以油畫、水墨畫、水粉畫等居多,而不能將美不勝收的大自然景色以立體手法呈現于畫面之上,供人們欣賞,這些畫大都采用顏料繪制,顏料本身含有化學成分,不環保,且對人身體有害,因此不適合掛在臥室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立體感強,色調簡單,大方穩重,綠色環保,收藏價值高的樺樹皮制作山水畫的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樺樹皮制作山水畫的方法
1、 選擇底板底板為膠合板,先將底板進行清潔,再打磨光滑;將底板上
墨,間隔30分鐘涂刷一遍,并涂刷均勻,涂刷2-3遍,將底板放置陰涼處陰干,備用;
2、 選擇樺樹皮
① 將樹皮放置水中浸泡20天左右;
② 換水先將浸在水中的樹皮撈出,將容器內的水倒掉,再將容器內注入清水,浸泡過的樹皮放入水中,約每間隔7天換一次水;
◎再進行消毒處理;
④ 將樹皮內層剝下,剝下來的內層,將其壓平,定型,壓置2-3天,待干燥后備用;
⑤ 依顏色需要,選擇剝下的層次,樹皮內層的顏色由深至淺,內層又由數
層的內膜層構成,內膜層可依色彩的需要剝離;(D將樹皮的底面進行打磨,至平整;
3、 畫景選材
① 、依畫景需求,選擇材料;
② 、進行物景的材料搭配,修整,并設計、布景;
③ 、依畫中故事情節需求的感光度,調整材料色彩;
4、 將選好的材料景物用白乳膠粘貼在底板上,放置陰涼干燥處7-10天,再將畫面及底板涂刷清漆,再置放3天陰干。
選帶有斑節的樹皮剪裁成山的形狀,將底面磨平,自右至左,依次疊
壓粘貼,置重物壓實,24小時左右將重物移掉。
先選擇形狀各異的樹皮制作樹干,將至少3-5塊樹皮進行剪裁、打磨,再自下而上進行緊密拼合、粘貼;選擇顏色適合的樹皮,制作成粗細得當的樹枝粘接于樹干上,置重物壓實,經12小時左右,將重物移開。
本發明得到的一種樺樹皮制作畫的方法屬于純天然綠色之作,用料自然天成,返樸歸真,藝術效果絕佳,創作題材非常廣泛,無菌無毒,變廢料為寶,立體感強,能夠充分體現事物原生態。
具體實施例方式
樺樹皮在北方只能用其引火,無任何價值,用其作畫是變廢料為寶,屬于純天然綠色之作;樺樹經若干年風吹雨打,紫外線長年照射,無菌無毒;樺樹皮生來具有斑斑結結,凹凸不平,皆為自然立體,作畫時根據需要剪裁,取其最佳者而用之;樺樹皮分兩種白樺和黑樺,白樺樹能剝出四種顏色褐色、深黃色、淺黃色、乳白色等;黑樺樹能剝出三種顏色天然深紫色、淺紫色、赭白色,可根據需要選用。
樺樹皮作山水畫,主題是山和樹,其中
1. 山又分為遠山、近山、獨立之山、群山環抱等。山的作法,選擇帶斑節的樹皮剪裁成山的形狀,底面磨平后,從右至左的順序,進行粘貼,以粘好的第一塊為基準,以另一塊的磨合邊緣壓合在第一塊的邊緣壓實,以此類推,根據畫面的需要, 一般分為兩組,用一定重量物壓實在粘貼好的群山造型上,經24小時左右,將重物撤掉, 一座顯峰峭壁的群山成型了,再以如此制作方法創造一兩處定然會重巒疊嶂,在群山環抱之中,表現出畫樹皮作畫的獨特風格。
2. 樹分為柳樹、楊樹、松樹、楓樹、青竹等。樹的作法,無論哪種樹的樹干都是主體, 一塊樹皮是無法表現其真實特征,至少得選三至五塊,先選擇形狀各異的樹皮制作樹干,將樹皮進行剪裁、打磨,再自下而上進行緊密拼合、粘貼,連接處必須做到天衣無縫、渾然一體,再選擇顏色適合的樹皮,制作成粗細得當的樹枝粘接于樹干上,再配上恰當的樹葉;置重物壓實,經12小時左右,將重物移開;再根據畫景中展現的時間,畫景中展現的風向、光線等因素,而選擇樹皮的色彩,如上午光線充足多用淺
4黃色樹皮按層次分遠近粘好,而黃昏定然暗淡多用深色樹皮,上午多半有 風,哪怕是微風其柳葉飄動,按樹葉飄動的效果粘上樹葉,從而使景物自 然現出一幅畫的時間、動態和靜止,自然使一幅畫充滿生機活力。
具體的說, 一種樺樹皮制作山水畫的方法1、選擇底板底板為膠合 板,先將底板進行清潔,再打磨光滑;將底板上墨,間隔30分鐘涂刷一遍, 并涂刷均勻,涂刷2-3遍,將底板放置陰涼處陰干,備用;2、選擇樺樹皮:
① 將樹皮放置水中浸泡20天,②換水先將浸在水中的樹皮撈出,將容器 內的水及膠質等雜物倒掉,再將容器內注入清水,浸泡過的樹皮重新放入
水中,每間隔7天換一次水,③再放入消毒液中浸泡l-2天進行消毒, 將 樹皮內層剝下,剝下來的內層,將其壓平,定型,壓置2-3天,壓置的物品
最好選擇透氣性好、吸水性強的,例如夾置在書頁中,待干燥后備用,⑤ 依顏色需要,選擇剝下的層次,樹皮內層的顏色由深至淺,內層又由數層 的內薄層構成,內薄層可依色彩的需要剝離,以獲得豐富的色彩,⑥將樹
皮的底面進行打磨,至平整;3、畫景選材①、依畫景需求,選擇材料,
② 、進行物景的材料搭配,修整,并設計、布景,◎、依畫中故事情節需
求的感光度,調整材料色彩;4、將選好的材料景物用白乳膠粘貼在底板上, 放置陰涼干燥處7-10天,再將畫面及底板涂刷清漆,再置放3天陰干。整 個畫面均為純天然本色, 一幅作品經獨具匠心地剪裁、雕刻之后,又是一 幅美術工藝品之經典,變換靈活;令人難以想向到的一座山, 一處島嶼, 或上下,或左右,經舍去,裁剪,于隱藏之中再現人物、鳥獸,乃至神仙, 大肚彌勒佛,觀世音,達摩……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等等,又可謂大寫意 之作,寓意深邃,耐人尋味,來于自然歸于自然,任何一種畫,都表現的 淋漓盡致,如臨其境而流連忘返,均無可媲美。
根據整體畫面的需要,選擇斑結不同、顏色不同的樹皮,經過修整, 并設計、布景,按遠近大小比例分層次組合粘貼出險峰峭壁,重巒疊嶂, 達到惟妙惟肖;島嶼仍依此類推。樹皮表現"樹干"可謂登峰造極,再配 以精雕細刻立體的樓臺、亭閣、古塔、船舶別俱風趣,充滿詩情畫意,一 幅錦繡河山栩栩如生。
權利要求
1、一種樺樹皮制作山水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選擇底板底板為膠合板,先將底板進行清潔,再打磨光滑;將底板上墨,間隔30分鐘涂刷一遍,并涂刷均勻,涂刷2-3遍,將底板放置陰涼處陰干,備用;(2)選擇樺樹皮2-1、將樹皮放置水中浸泡20天,2-2、換水先將浸在水中的樹皮撈出,將容器內的水倒掉,再將容器內注入清水,浸泡過的樹皮放入水中,每間隔7天換一次水,2-3、再進行消毒處理,2-4、將樹皮內層剝下,剝下來的內層,將其壓平,定型,壓置2-3天,待干燥后備用,2-5、依顏色需要,選擇剝下的層次,樹皮內層的顏色由深至淺,內層又由數層的內膜層構成,內膜層可依色彩的需要剝離,2-6、將樹皮的底面進行打磨,至平整;(3)畫景選材3-1、依畫景需求,選擇材料,3-2、進行物景的材料搭配,修整,并設計、布景,3-3、依畫中故事情節需求的感光度,調整材料色彩;(4)將選好的材料景物用白乳膠粘貼在底板上,放置陰涼干燥處7-10天,再將畫面及底板涂刷清漆,再置放3天陰干。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樺樹皮制作山水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山,選帶有斑節的樹皮剪裁成山的形狀,將底面磨平,自右至左,依次疊 壓粘貼,置重物壓實,經24小時左右,將重物移開。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樺樹皮制作山水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樹,先選擇形狀各異的樹皮制作樹干,將至少3-5塊樹皮進行剪裁、打磨, 再自下而上進行緊密拼合、粘貼;選擇顏色適合的樹皮,制作成粗細得當 的樹枝粘接于樹干上,置重物壓實,經12小時左右,將重物移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樺樹皮制作山水畫的方法。樺樹皮制作山水畫的方法包括選擇底板底板為膠合板,先將底板進行清潔,再打磨光滑,將底板上墨,間隔30分鐘涂刷一遍,并涂刷均勻,涂刷2-3遍,將底板放置陰涼處陰干,備用;選擇樺樹皮;畫景選材;將選好的材料景物用白乳膠粘貼在底板上,放置陰涼干燥處7-10天,再將畫面及底板涂刷清漆,再置放3天陰干。選帶有斑節的樹皮剪裁成山的形狀,將底面磨平,自右至左,依次疊壓粘貼,置重物壓實,24小時左右將重物移掉。本發明得到的一種樺樹皮制作畫的方法屬于純天然綠色之作,用料自然天成,返樸歸真,藝術效果絕佳,創作題材非常廣泛,無菌無毒,變廢料為寶,立體感強,能夠充分體現事物原生態。
文檔編號B44C5/02GK101513815SQ200810183460
公開日2009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21日
發明者航 盧 申請人:航 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