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了生產加工制造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升降交換工作平臺、送料平臺及雕刻機。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雕刻工藝逐步進入人們的生活。傳統雕刻機作業時只有一個固定工作臺面,在裝夾工件、清理、卸料時均不能進行雕刻作業,而且大幅面尺寸工件在上下料時,需要從雕刻機橫向行走大梁下穿過,人工搬運非常不方便,因此傳統的雕刻機作業效率極低,而且作業不方便。
因此在人工成本日益增加的今天,如何提高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量,成為頗受關注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升降交換工作平臺、送料平臺及雕刻機,該升降交換工作平臺包括能夠升降的兩個活動工作臺,并且兩個活動工作臺能夠間歇工作,與現有固定工作臺和雕刻機配合使用,設備處于不停機狀態工作,一個工作臺進行裝夾、清理、卸料作業,另一個工作臺進行切割作業,大大提高了設備利用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使上述問題得到改善。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升降交換工作平臺,用于與固定工作平臺配合使用,包括底架、升降架、升降組件和至少兩個活動工作臺。升降架可升降的設置于底架,升降架設置有至少兩組第一滑軌,每個活動工作臺對應且可滑動的設置于其中一組第一滑軌,升降組件用于驅動升降架升降,至少兩組第一滑軌能夠交替與固定工作平臺對接且對應的活動工作臺能夠在升降架和固定工作平臺往復運動。
在本實用新型可選的實施例中,底架包括基座和固定于基座的支撐部,升降架放置于支撐部,升降組件位于升降架與基座之間且與基座可拆卸的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可選的實施例中,活動工作臺通過輥輪可滑動的設置于第一滑軌。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送料平臺,包括固定工作臺、驅動裝置和上述的升降交換工作平臺。固定工作臺設置有第二滑軌,升降交換工作平臺設置于固定工作臺的一端,升降組件用于驅動升降架升降并使至少兩組第一滑軌交替與第二滑軌對接,驅動裝置用于驅動與第二滑軌對接的第一滑軌上的活動工作臺在升降架和固定工作臺往復運動。
在本實用新型可選的實施例中,送料平臺還包括定位組件,定位組件包括設置于固定工作臺的定位銷軸,活動工作臺設置有用于與定位銷軸配合的定位孔,定位銷軸可選擇性的插入或脫離定位孔,定位銷軸插入定位孔內時,活動工作臺與固定工作臺相對固定,定位銷軸脫離定位孔時,活動工作臺能夠沿第一滑軌和/或第二滑軌滑動。
在本實用新型可選的實施例中,定位銷軸的數量為至少兩個,兩個定位銷軸分別位于固定工作臺的進料方向的兩端,定位孔與定位銷軸對應。
在本實用新型可選的實施例中,送料平臺還包括定位傳感器,定位傳感器包括第一定位傳感器和第二定位傳感器,第一定位傳感器位于固定工作臺的遠離升降交換工作平臺的一端,第二定位傳感器位于升降交換工作平臺的遠離固定工作臺的一端。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雕刻機,包括雕刻作業機架和上述的送料平臺,雕刻作業機架可滑動的設置于固定工作臺。
在本實用新型可選的實施例中,雕刻作業機架包括橫向行走機架和刀具游走機架,橫向行走機架可滑動的設置于固定工作臺,刀具游走機架可滑動的設置于橫向行走機架。
在本實用新型可選的實施例中,雕刻機還包括機械手,機械手用于將待加工件放置于或移出活動工作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基于上述實施例,該升降交換工作平臺包括能夠升降的升降架,至少兩個活動工作臺可滑動的設置于升降架,升降組件能夠驅動升降架升降并與固定工作臺配合,其中兩個活動工作臺能夠交替的與固定工作臺配合并在升降架與固定工作臺往復運動,與雕刻作業機架配合使用,設備處于不停機狀態工作,一個工作臺進行裝夾、清理、卸料作業,另一個工作臺進行切割作業,大大提高了設備利用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升降交換工作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底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活動工作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送料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A處放大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雕刻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標:100-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10-底架;111-基座;112-支撐部;120-升降架;121-第一滑軌;130-升降組件;140-活動工作臺;141-輥輪;142-定位孔;200-固定工作臺;201-第二滑軌;210-驅動裝置;220-定位銷軸;300-雕刻機;310-橫向行走機架;320-刀具游走機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實用新型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圖1,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00,用于與固定工作平臺配合使用,包括底架110、升降架120、升降組件130和至少兩個活動工作臺140。
在本實施例中,升降架120可升降的設置于底架110,活動工作臺140可滑動的設置于升降架120,升降組件130用于驅動升降架120遠離或靠近底架110,其中兩個活動工作臺140能夠交替與固定工作平臺配合。
如圖2所示,底架110包括基座111和固定于基座111的支撐部112,基座111可拆卸的與工作車間的地板連接,方便拆卸檢查底架110;支撐部112起到支撐作用,用于支撐與底架110連接的部件,支撐部112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使用情況設置。
作為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支撐部112的數量為四個,四個支撐部112分布于基座111的四角,四個支撐部112使得底架110與升降架120的連接更穩定。四個支撐部112既能夠使得底架110與升降架120的連接穩定,還能節省材料,節省空間。
升降架120設置于底架110的支撐部112,支撐部112支撐升降架120,升降架120在升降組件130的驅動下能夠相對于支撐部112升降。在本實施例中,活動工作臺140與升降架120可滑動的連接,兩者連接處為連接部。活動工作臺140與升降架120的可滑動的連接可以通過不同結構的連接部來實現,例如:
第一種方案:連接部為滑槽和導軌,滑槽可以位于升降架120,也可以位于活動工作臺140,相應的,導軌與滑槽對應設置。
第二種方案:連接部為輥輪141和軌道,輥輪141設置于活動工作臺140,軌道設置于升降架120,活動工作臺140與升降架120通過輥輪141可滑動的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升降架120設置有至少兩組第一滑軌121,每個活動工作臺140對應且可滑動的設置于其中一組第一滑軌121,活動工作臺140與升降架120通過輥輪141可滑動的連接。如圖1所示,活動工作臺140與升降架120連接處設置有輥輪141,升降架120的相對的兩側壁設置有至少兩組第一滑軌121。第一滑軌121沿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00的高度方向并排設置,并且第一滑軌121沿待加工件的進料方向延伸。每個活動工作臺140的輥輪141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使用情況來確定,待加工件重量較重時,輥輪141的數量可以相對增加;待加工價重量較輕時,輥輪141的數量可以為四個,四個輥輪141既可以起到支撐作用,還可以節省空間,減少成本。第一滑軌121的數量與活動工作臺140的數量匹配,由于活動工作臺140與升降架120配合,并跟隨升降架120運動能夠交替與固定工作平臺配合,因此,活動工作臺140的數量不易過多,過多活動工作臺140,既浪費待加工件的裝卸時間,也增加制造成本。
作為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每個活動工作臺140的輥輪141的數量為四個,四個輥輪141分布于活動工作臺140的四角(如圖3所示),并分別與升降架120的第一滑軌121連接;第一滑軌121的數量為兩組,即沿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00的高度方向分布有上下兩組第一滑軌121,同時,由于活動工作臺140的數量與第一滑軌121的數量匹配,活動工作臺140的數量為兩個。四個輥輪141的設計,滿足活動工作臺140的滑動要求,同時,能夠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兩組第一滑軌121的設計,使得其中一個活動工作臺140與固定工作平臺配合時,另外一個活動工作臺140能夠進行裝卸待加工件的操作,不至于使多余活動工作臺140處于閑置狀態,合理利用資源,減少資源浪費,節約成本。
在本實施例中,升降組件130用于驅動升降架120升降(遠離或靠近底架110),至少兩組第一滑軌121能夠交替與固定工作平臺對接且對應的活動工作臺140能夠在升降架120和固定工作平臺往復運動,因此,升降組件130的位置不固定,升降組件130既可以安裝于升降架120的遠離底架110的一側,也可以安裝于升降架120與底架110之間,使用者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選取升降組件130的位置。
作為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升降組件130位于升降架120與底架110之間并與基座111可拆卸的連接,升降組件130的放置能夠節省操作空間,同時,支撐部112能夠起到保護升降組件130的作用。升降組件130既可以與升降架120連接,也可以與升降架120之間具有間隙。
進一步地,升降組件130包括液壓系統,升降架120通過液壓系統實現遠離或靠近基座111。為了更好實現升降架120的運動,升降組件130與升降架120接觸設置,即當升降架120與支撐部112接觸時,升降組件130處于初始狀態。
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為:
底架110的裝配:將基座111相鄰固定工作平臺設置,基座111位于固定工作平臺的進料端,基座111與工作間底板可拆卸的連接,在支撐柱的附近安裝升降組件130,升降組件130與基座111可拆卸的連接。
升降架120的裝配:將升降架120放置于支撐部112,處于初始狀態時,升降架120的上部第一滑軌121與固定工作平臺配合,
活動工作臺140的裝配:將帶有輥輪141的活動工作平臺分別滑動設置于升降架120的第一滑軌121,初始狀態時,上部活動工作臺140與固定工作平臺配合。
需要指出的是,在升降架120與支撐部112接觸的初始狀態時,其中一個活動工作臺140與固定工作平臺配合;升降組件130驅動升降架120遠離底架110,升降組件130處于支撐狀態時,另外一個活動工作臺140與固定工作平臺配合。其中兩個活動工作臺140交替與固定工作平臺配合,能夠節省加工制造過程中,裝卸待加工件的時間。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00,至少兩個活動工作臺140能夠升降且與現有固定工作平臺配合,該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00與雕刻機配合使用,設備能夠不停機工作,提高了設備利用率。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圖4,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送料平臺,包括固定工作臺200、驅動裝置210和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00。
固定工作臺200設置有第二滑軌201,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00設置于固定工作臺200的一端,升降組件130用于驅動升降架120升降并使至少兩組第一滑軌121交替與第二滑軌201對接,驅動裝置210用于驅動與第二滑軌201對接的第一滑軌121上的活動工作臺140在升降架120和固定工作臺200往復運動。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第二滑軌201沿固定工作臺200的進料方向設置,當活動工作臺140與固定工作臺200的第二滑軌201配合時,也就是升降架120的第一滑軌121與固定工作臺200的第二滑軌201對接時,活動工作臺140能夠在升降架120和固定工作臺200往復運動。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00與固定工作臺200的配合,能夠實現活動工作臺140與固定工作臺200的交替配合。
在本實施例中,活動工作臺140沿第二滑軌201的運動是通過驅動裝置210來實現的,即驅動裝置210帶動活動工作臺140由升降架120的第一滑軌121移動至固定工作臺200的第二滑軌201。驅動裝置210為雙向驅動,既可以使活動工作臺140運動至固定工作臺200,還可以使位于固定工作臺200的活動工作臺140回到升降架120。驅動裝置210為現有技術,本實施例不作詳細介紹。
在本實施例中,送料平臺還包括定位組件,定位組件包括設置于固定工作臺200的定位銷軸220(如圖4所示),活動工作臺140設置有用于與定位銷軸220配合的定位孔142(如圖5所示)。定位銷軸220可選擇性的插入或脫離定位孔142,定位銷軸220的作用是限制位于固定工作臺200的活動工作臺140的運動。定位銷軸220插入定位孔142內時,活動工作臺140與固定工作臺200相對固定;定位銷軸220脫離定位孔142時,活動工作臺140能夠沿第一滑軌121和/或第二滑軌201滑動。定位銷軸220的數量為至少兩個,兩個定位銷軸220分別位于固定工作臺200的進料方向的兩端,定位孔142與定位銷軸220配合。
作為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定位銷軸220的數量為兩個,兩個定位銷軸220分別位于固定工作臺200的進料方向的兩端,即當活動工作臺140位于固定工作臺200時,定位銷軸220能夠在進料方向前后兩端固定活動工作臺140。前后兩端的定位銷軸220,使得活動工作臺140在固定工作臺200的位置穩定,便于操作人員在固定工作臺200進行作業。
在本實施例中,送料平臺還包括定位傳感器,定位傳感器包括第一定位傳感器和第二定位傳感器,第一定位傳感器位于固定工作臺200的遠離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00的一端,第二定位傳感器位于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00的遠離固定工作臺200的一端。定位傳感器的作用是:當活動工作臺140移動至固定工作臺200時,第一定位傳感器監測活動工作臺140的位置,當活動工作臺140到達指定位置,第一定位傳感器產生電信號傳遞給驅動裝置210,驅動裝置210停止工作,定位銷軸220插入定位孔142,限制活動工作臺140的運動;當活動工作臺140自固定工作臺200移動至升降架120時,第二定位傳感器監測活動工作臺140的位置,當活動工作臺140回到升降架120后,第二定位傳感器產生電信號傳遞給驅動裝置210,驅動裝置210停止工作,定位銷軸220插入定位孔142,限制活動工作臺140移動。
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為:
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00相鄰固定工作臺200設置,初始狀態時,升降架120的其中一個第一滑軌121與固定工作臺200的第二滑軌201對接,驅動裝置210能夠驅動位于第一滑軌121的活動工作臺140移動至固定工作臺200,下部活動工作臺140露出表面,操作員能夠在下部活動工作臺140進行裝卸物料操作,完成一次送料;當位于固定工作臺200的待加工件處理完成后,驅動裝置210驅動位于固定工作臺200的活動工作臺140返回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00,升降組件130驅動升降架120遠離底架110,使得下部第一滑軌121與固定工作臺200的第二滑軌201配合,驅動裝置210驅動下部活動工作臺140移動至固定工作臺200,完成二次送料。
需要指出的是,在進行一次送料或二次送料時,位于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00的活動工作臺140都可以進行裝卸物料或清理待加工件的操作,使得設備不停機,提高工作效率。
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為:
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00與固定工作臺200配合使用,其中兩個活動工作臺140能夠交替與固定工作臺200配合,能夠不間斷送料,機器處于運轉狀態,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成本。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圖6,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雕刻機300,包括雕刻作業機架和第二實施例提供的送料平臺,其余未提及部分參照第二實施例或現有技術。
雕刻作業機架包括橫向行走機架310和刀具游走機架320,橫向行走機架310可滑動的橫向設置于固定工作臺200,刀具游走機架320可滑動的設置于橫向行走機架310。
在本實施例中,刀具能夠實現三軸移動,即沿固定工作臺200所在平面進行二軸移動,并在垂直于固定工作臺200的方向上下移動。當送料平臺與雕刻作業機架配合作業時,送料平臺不間斷的供料,操作員控制雕刻作業機架進行切割作業,實現設備不停機作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了實現自動化作業,在本實施例中,雕刻機300還包括機械手,機械手用于將待加工件放置于或移出活動工作臺140,即機械手能夠與送料平臺配合自動化作業。
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為:
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00處于初始狀態,上部活動工作臺140與固定工作臺200配合,機械手將第一個待加工件放置于上部活動工作臺140,驅動裝置210驅動上部活動工作臺140運動至固定工作臺200,雕刻作業機架移動至指定位置進行切割作業;機械手將第二個待加工件放置于下部活動工作臺140,當第一個待加工價作業完成后,驅動裝置210驅動第一個待加工件返回至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00,升降組件130抬升升降架120,將下部活動工作臺140與固定工作臺200配合,驅動裝置210驅動第二個待加工件移動至固定工作臺200,雕刻作業機架移動至指定位置進行切割作業,同時,機械手將處理完的第一待加工件放置于成品區,然后將第三個待加工件放置于上部活動工作臺140,依次重復上述過程。
在雕刻機300工作期間,機器一直處于加工狀態,減少了裝卸工件的等待時間,避免人工操作失誤,自動化作業程度高。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00、送料平臺及雕刻機300,該升降交換工作平臺100包括能夠上下升降的兩個活動工作臺140,并且兩個活動工作臺140能夠間歇工作,與現有固定工作臺200和雕刻機300配合使用,設備處于不停機狀態工作,一個工作臺進行裝夾、清理、卸料作業,另一個工作臺進行切割作業,大大提高了設備利用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