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正負模式可互換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正負模式可互換的液晶顯示裝置駄綱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正負模式可互換的液 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顯示屏(LCD)是于出廠時要決定模式,即是該產(chǎn)品將是永久正顯或永 久負顯。這是因為顯示屏的面和底偏光片是在生產(chǎn)時都已貼在玻璃上當正顯 LCD在晚上長著背光時,背光都會感覺太亮,負顯LCD在日間又覺得數(shù)字太 暗。TN型液晶顯示工作原理TN-Twist Nematic液晶顯示器工作原理需結(jié)合顯示器的構(gòu)造作以說明, 如圖1所示TN型液晶顯示器構(gòu)造模擬示意圖(以正模式為例)。如下圖在上下IT0玻璃間由定向?qū)铀纬膳で?0°的液晶層10, TN型 液晶分子界排列方向偏光睡之偏光軸方向一致。兩片玻璃基板20外表面貼附 偏光軸互相垂直的偏光片30、 40,自然光(外界光)經(jīng)上偏光片后(偏光片 之作用為只允許振動方向同偏光片之偏光軸方向的平行的光通過,而與偏光 軸遮向的垂直的光被吸收),形成線性偏振光。此光線將沿著液晶分子的90°扭曲狀態(tài)旋轉(zhuǎn),使得光的振動方向同下偏 光片之偏光軸相平行而通過下偏光片射出,形成亮點(非顯示的)。當在部分 IT0電極施加一定的電壓時,則上下片玻璃電極間形成一個電場,因液晶分 子為有極性分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其液晶分子的長軸倒向同一方向,玻璃 基板間呈直立狀態(tài),失去旋光作用,入射之偏振光不可通過下偏光而被吸收, 施加電壓部分顯示黑色,此部分電極斷電時液晶分子不受電場力的約束恢復 原來90%的扭曲狀態(tài),起光作用,得光線通過下偏光片而射出,白色顯示。 所示通過電場來控制液晶分子的扭曲旋光作用,實現(xiàn)黑白顯示,黑白色并非 液晶變色,而實為偏振光之透過與非透過狀態(tài)。
反模式不同正模式之處為上下偏光片之偏振軸相互平行,通電時形成暗場(黑底),給ITO電極加電時,電部分LC分子在電場力作用下成直立狀態(tài) 失去旋光作用,入射之偏振光方向與下偏光片軸方向一致而射,呈白色顯示。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在正模式與反模式之間轉(zhuǎn)換的液晶顯 示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正負模式可互換的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前蓋板、后蓋板以及設在其 間的LCD組件,該LCD組件包括一個偏光片,該偏光片安裝在一個偏光片支 架上, 一個旋轉(zhuǎn)機構(gòu)與偏光片支架相連。其中,所述LCD組件包括一個LCD座,其前部為圓形,所述偏光片支架 為圓形,套設在該前部上,該偏光片支架上還設有一個螺孔。該旋轉(zhuǎn)機構(gòu)包括一個第一推桿和一個第二推桿,第一推桿的下端與該第 二推桿樞接,該第二推桿的第二端設有槽, 一個固定在該偏光片支架的螺孔 上的螺釘設在該槽中。進一步,該旋轉(zhuǎn)機構(gòu)在該第一推桿上還設有一個彈簧鎖,包括安裝在該 第一推桿兩側(cè)的第一鎖體和第二鎖體。其中,該LCD組件還包括一個芯片基板,該第二推桿的第一端樞接在該芯片基板上。在第一推桿的上部設有一個第一彈簧, 一個鬧鈴按鈕設在所述第一彈簧和第一推桿上部。并且,在該第一推桿和第二推桿連接處設有兩個推制片。 該裝置還包括一個休眠電路板和與之相連的休眠指示燈。 以及,該后蓋板上設有電池組件,包括與該后蓋板一體的電池盒及電池蓋板,該休眠電路板與該電池組件相連,該芯片基板與該電池相連。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本裝置通過機械的方法改變LCD的前起偏器的方向,從而能夠在LCD的正模式和反模式之間轉(zhuǎn)換。
圖l a、 lb為LCD顯示原理示意圖,其中圖la是未加電壓狀態(tài),圖lb是加電壓狀態(tài),圖中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實施例中后蓋板部分的立體分解示意圖的后部視圖。圖4為鬧鈴按鈕處于高位時的示意圖。圖5為鬧鈴按鈕處于低位(即按下)時的示意圖。圖6為正模式的顯示效果示意圖。圖7為負模式的顯示效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正負模式可互換的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前蓋 板100和后蓋板200,設在它們之間的LCD組件,由前后依次設置的偏光片 310、 LCD座320、 LCD330、反射器340和芯片基板350組成。其中,該偏光片310不是貼在LCD的玻璃上,而是設在一個偏光片支架 311上。該偏光片支架311為圓形。并且LCD座320的前部321具有與該偏 光片支架311相配合的形狀,該偏光片支架311可相對于該LCD座320轉(zhuǎn)動。 由于LCD座320、 LCD330、反射器340和芯片基板350之間固定連接,因此, 該偏光片支架311也可相對于該LCD330轉(zhuǎn)動,即,該偏光片310相對于該 LCD330轉(zhuǎn)動。在該偏光片支架311上還設有一個螺孔312。一個旋轉(zhuǎn)機構(gòu)用于相對于該LCD座320轉(zhuǎn)動該偏光片支架311,包括兩 個樞接的第一推桿410和第二推桿420。其中,第二推桿420的第一端421 樞接在該芯片基板350上,第一個推桿410和第二推推桿420在靠近該第一 端421的位置樞接。該第二推桿420的第二端422上設有一個槽423, 一個 螺釘313位于該槽423中并且可在該槽423中滑動,該螺釘313固定在該螺 孔312上。在該第一推桿410的上部設有第一彈簧430,該第一推桿410的頂部還 設有鬧鈴按鈕500。以及,在第一推桿410上設有彈簧鎖,包括第一個鎖體
451和第二鎖體452,它們扣合在該第一推桿410上。如圖4所示,為該第一推桿410處于高位時,該旋轉(zhuǎn)機構(gòu)和偏光片310 的位置狀態(tài),此時鬧鈴按鈕500未按下。此時,該裝置處于負模式,即液晶 顯示時為黑底白字,如圖7所示。同時設在該第一推桿410和該第二推桿420 的樞接處的兩個推制片440是處于開啟鬧鈴及休眠背光燈的狀態(tài)。當按下鬧鈴按鈕時,如圖5所示,此時第一推桿410推動第二推桿420 向下旋轉(zhuǎn),從而帶動該偏光片支架311向下旋轉(zhuǎn),也就使得偏光片310向下 旋轉(zhuǎn),旋轉(zhuǎn)的角度設定為90度,彈簧鎖此時鎖定該旋轉(zhuǎn)機構(gòu),使其保持在該 位置。此時,根據(jù)前述的液晶顯示工作原理可知,該裝置處于正模式,顯示 時為白底黑字,如圖6所示。當按下鬧鈴按鈕500時,設在該第一推桿410和該第二推桿420的樞接 處的兩個推制片440關閉鬧鈴及休眠背光燈。在該裝置上設有休眠指示燈510 和與之電連接的休眠電路板520。如圖3所示, 一個電池組件設在該后蓋板200上,包括一個該后蓋板200 一體成型的電池盒610以及電池蓋620,電池630設在其中用于向該LCD組 件、該休眠電路板520和該休眠指示燈510提供電力,為此上述部件與該電 池組件相連接。在后蓋板200還設有若干設置按鈕,用于對該裝置進行相關 設置,與該設置按鈕對應的按鈕電路板與該芯片基板350和該電池組件相連。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正負模式可互換的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前蓋板、后蓋板以及設在其間的LCD組件,該LCD組件包括一個偏光片,其特征在于,該偏光片安裝在一個偏光片支架上,一個旋轉(zhuǎn)機構(gòu)與偏光片支架相連。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正負模式可互換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LCD組件包括一個LCD座,其前部為圓形,所述偏光片支架為圓形,套 設在該前部上,該偏光片支架上還設有一個螺孔。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正負模式可互換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該旋轉(zhuǎn)機構(gòu)包括一個第一推桿和一個第二推桿,第一推桿的下端與該第二推 桿樞接,該第二推桿的第二端設有槽, 一個固定在該偏光片支架的螺孔上的 螺釘設在該槽中。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正負模式可互換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該旋轉(zhuǎn)機構(gòu)在該第一推桿上還設有一個彈簧鎖,包括安裝在該第一推桿兩側(cè) 的第一鎖體和第二鎖體。
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或4所述的正負模式可互換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 在于,該LCD組件還包括一個芯片基板,該第二推桿的第一端樞接在該芯片 基板上。
6、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正負模式可互換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推桿的上部設有一個第一彈簧, 一個鬧鈴按鈕設在所述第一彈簧和第 一推桿上部。
7、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正負模式可互換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該第一推桿和第二推桿連接處設有兩個推制片。
8、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正負模式可互換的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還包括一個休眠電路板和與之相連的休眠指示燈。
9、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正負模式可互換的液晶顯示裝置,其 特征在于,該后蓋板上設有電池組件,包括與該后蓋板一體的電池盒及電池 蓋板,該休眠電路板和該芯片基板與該電池組件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正負模式可互換的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前蓋板、后蓋板以及設在其間的LCD組件,其中LCD組件中的偏光片設在一個偏光片支架上,并可隨該偏光片支架旋轉(zhuǎn),一個旋轉(zhuǎn)機構(gòu)用于旋轉(zhuǎn)該偏光片支架,本實用新型通過旋轉(zhuǎn)偏光片的角度使得液晶顯示裝置能在正負兩個模式之間轉(zhuǎn)換。
文檔編號G02F1/1335GK201047892SQ20072015264
公開日2008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2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6月26日
發(fā)明者江信雄, 蘇世堅, 鄭建翔, 韋益兆 申請人:明日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