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中心管式全介質光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心管式全介質光纜。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的增長和網絡的普及,作為大容量、長距離傳輸的有效手段, 光纜得到了大量的應用。廠商除了需要提髙光纜的傳輸速度、增加光纜的傳 輸容量以外,還需要設計開發機械性能、環境性能優異的、制造成本較低的、 高速、經濟、靈活的光纜,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用途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中心管式全介質光纜,具有優異的機械性 能和環境性能,體積小、成本低,適合于接入網建設要求的髙速度、經濟性 和靈活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中心管式全介質光纜,包括松套管,松 套管外擠包有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和聚酯材料的復合材料,復合材料中埋設有 撕裂繩,復合材料外包覆有外護套,所述松套管內設有中心加強件,中心加 強件的周圍設有若干光纖,松套管內填充有纖裔。
所述復合材料的厚度為0.5-2.0mm。
所述中心加強件采用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制成。
所述外護套采用無鹵阻燃聚乙烯護套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優點是
1. 松套管和護套能夠緊密粘結耦合,保證了光纜具有優異的機械和環 境性能,有效防止松套管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受到環境影響而產生的回縮現 象。
2. 由于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和聚酯材料的復合材料是加熱后擠上去的, 所以纜芯的空隙就被填滿,省去了阻水材料,可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減小 光纜的重量和外徑,加大管道利用率并有利于管道內的氣吹敷設;
3. FRP的加工溫度<200",可盡量減小因過熱而導致套管內光纖余長 過大的可能,精確的余長控制使光纜有優良的溫度性能。
4. 本實用新型適合于接入網建設要求的髙速度、經濟性和靈活性。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l松套管;2復合材料;3撕裂繩;4外護套;5中心加強件;6 光纖;7纖膏。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l所示, 一種中心管式全介質光纜,包括松套管l,松套 管1外擠包有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和聚酯材料的復合材料2,復合材料2中埋 設有撕裂繩3,復合材料2外包覆有外護套4,所述松套管l內設有中心加 強件5,中心加強件5的周圍設有若干光纖6,松套管1內填充有纖膏7。
所述復合材料2的厚度為0.5-2.0mm。
所述中心加強件5采用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制成。
所述外護套4采用無鹵阻燃聚乙烯護套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采用FRP復合材料做為輔助加強元件。FRP復合材料是增 強用玻璃纖維和聚酯材料,是生產光纜非金屬加強元件FRP(玻璃纖維增強 塑料圓桿)的主要原材料。
本發明中,中心管式全介質光纜是直接在松套管外擠包FRP復合材料 和護套,工藝簡單快捷。
在擠包FRP復合材料時縱放一根撕裂繩,作用是便于光纜開剝使用; FRP復合材料與護套料可以采用共擠技術, 一次成型,不分層,不剝落。
突出特點為非金屬加強件是直接擠包在松套管外的,而非縱包上去的, 這樣有幾個益處①松套管和護套能夠緊密粘結耦合,保證了光纜具有優異 的機械和環境性能,有效防止松套管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受到環境影響而產生 的回縮現象;Q)由于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和聚酯材料的復合材料是加熱后擠上 去的,所以纜芯的空隙就被填滿,省去了阻水材料,可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減小光纜的重量和外徑,加大管道利用率并有利于管道內的氣吹敷設;G) FRP的加工溫度<200匸,可盡量減小因過熱而導致套管內光纖余長過大的可 能,精確的余長控制使光纜有優良的溫度性能;③適合于接入網建設要求的 高速度、經濟性和靈活性。
權利要求1. 一種中心管式全介質光纜,其特征在于包括松套管(1),松套管(1)外擠包有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和聚酯材料的復合材料(2),復合材料(2)中埋設有撕裂繩(3),復合材料(2)外包覆有外護套(4),所述松套管(1)內設有中心加強件(5),中心加強件(5)的周圍設有若干光纖(6),松套管(1)內填充有纖膏(7)。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管式全介質光纜,其特征在于所述復 合材料(2)的厚度為0.5-2.0mm。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管式全介質光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心加強件(5)采用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制成。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管式全介質光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護套(4)采用無鹵阻燃聚乙烯護套料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中心管式全介質光纜,包括松套管,松套管外擠包有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和聚酯材料的復合材料,復合材料中埋設有撕裂繩,復合材料外包覆有外護套,所述松套管內設有中心加強件,中心加強件的周圍設有若干光纖,松套管內填充有纖膏;本實用新型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和環境性能,體積小、成本低,適合于接入網建設要求的高速度、經濟性和靈活性。
文檔編號G02B6/44GK201307175SQ20082019926
公開日2009年9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7日
發明者邱偉豐, 陳曉紅 申請人:江蘇永鼎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