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3d立體顯示技術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44732閱讀:53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3d立體顯示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 涉及一種適合裸眼觀看的3D立體顯示技術方案,尤其是通過實時調制顯 示矩陣中每一個像素的色彩和像距來實現對真實場景還原的3D立體顯示技術方案。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立體顯示技術常見以下幾種1、偏振光分離立體顯示技術;2、 分場掃描立體顯示技術;3、左右移位立體顯示技術;4、紅綠色分離立體顯示技術; 5、全息照相立體顯示技術;6、格柵偏移立體顯示技術;7、棱鏡偏移立體顯示技術。 其中1、2、3、4都需要佩戴眼鏡,5、6、7不需要配戴眼鏡。下面將對以上的各種實現 技術作對比說明。前四種技術都需要佩戴專用眼鏡,其中1、2兩種顯示效果較好,3的效果中 等,4的效果較差。但佩戴立體眼鏡一方面會使觀看者感覺不方便;另一方面由于其滿 足心理和生理景深暗示(cue)-—雙目視差(binoculardisplay)和會聚(convergence),從而 導致與其他景深暗示,如適應性和運動視差間的差異。這種差異將導致人體產生疲勞和 頭暈,不適合長時間觀看,更不利于一些人群,如老人、小孩觀看。因此佩戴眼鏡的3D 顯示被稱為“十分鐘媒體(ten minutes media)”。人們需要減少制約、更自然、更貼近生 活方式的3D顯示技術。后三種技術不需要佩戴眼鏡,其中5的效果最好,但是結構極其復雜、實現成 本巨大、數據量超大而難以實用化。6已見應用于立體液晶顯示器,效果較好,但是視角 窄,立體效果限定在較窄的距離、角度范圍內,觀看人數和位置受很多限制。7多用于玩 具和要求不高的靜止畫面,圖像質量較差。以上所列技術所描述的立體顯示方法,存在著或必須佩戴眼鏡或效果較差或難 以實現的問題,不能滿足人們實際應用的需要。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立體顯示技術的弊病以及實現更好的顯示效果,本發明提供一種 通過實時調制顯示矩陣中每一個像素的像距來實現真實場景還原的3D立體顯示技術方案。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由平面顯示器件顯示或投影的動 態彩色圖像,通過動態調焦混光鏡矩陣對其圖像像素單元進行動態調焦投影成像,對其 每一個像素單元進行分別動態調焦,所成的實像像距也隨之變化,調整圖像和透鏡的距 離以及調焦的電壓或電流,令其像距等于或正比于圖像中原立體實景相應部分對定焦鏡 頭的成像距離,在混光鏡另一端將得到不同像距的被混光的像素單元實像,是一個和原 圖像等大的立體動態彩色實像。對此立體實像通過透鏡或微形透鏡矩陣成像觀看,則組 成立體顯示器;或者把立體實像再次投影到顯像鏡片上成像,以實現對立體場景的真實 還原,則組成立體投影系統。其光路原理近似于攝像的逆原理,具體解釋如下
在攝像的時候,通過攝像鏡頭把立體實景投影到感光器上,對感光器的讀取和 記錄就實現了攝像過程。在普通攝像過程中,采用了大景深的鏡頭來盡量滿足圖像的全 景清晰度,并且只記錄光數據,不記錄景象的距離數據。在實際的凸透鏡成像的光路中,立體實景中每一個點成像的像距是不同的,根 據光路可逆原理,如果能復原成像位置的每一個像素的色彩和像距,反向投影的話將再 現原場景每一部分的色彩和距離。因此,如果能得到視頻文件的成像距離數據,然后在 圖像色彩重現的時候,通過實時調制調焦鏡物距的方式實現對成像距離的再現,則能恢 復原立體實景的成像色彩和成像像距。如上所述,通過對其再次投影來再現立體實景。動態調焦混光鏡是一種放大像距而不放大面積或對面積放大很小的鏡片組,可 通過微小的電調來實現大范圍的像距變化,簡稱混光鏡。混光鏡包括前端的可動態調焦 或變焦的透鏡和后端的柱形平透鏡,兩個透鏡光軸重合,為便于描述,把可動態調焦或 變焦的透鏡簡稱調焦鏡,把柱形平透鏡簡稱柱鏡。柱鏡截面面積和原始圖像像素單元面 積相同,調焦鏡面積略小,以便于運動。對于兩種不同的原始圖像,有不同的調焦成像 方法對使用顯示器件顯示的平面圖像,可以用凸透鏡對其調焦成像;對使用投影產生 的實像圖像,可以用凸透鏡或凹透鏡對其調焦成像。本說明將以使用顯示器件的方案進 行分析。調焦鏡和原始圖像的距離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調焦鏡對原始圖像的成像在 柱鏡內或穿過柱鏡。在柱鏡內成像時,其中碰到柱鏡壁的光線被一次或多次全反射后在 柱鏡的截面內成像,其成像距離并不改變,多次全反射的光線在成像平面實現混光,由 于原始圖像和所成的實像面積相同,因此,混光鏡實現了對物距的放大,而不放大原始 圖像的面積。混光鏡矩陣通過對每個調焦鏡微小的電調,分別會聚成的實像像素單元組 合成大景深的立體實像。如果成像距離超出混光鏡,成像面積相對于像距而有一定的放 大,但是由于受到混光鏡末端截面面積的限制,在較近距離內成像的像素面積也只會有 微弱的變化。在成像的同時,動態調整調焦鏡的物距,則混光成像的像距相應變化,其 距離變化規律符合透鏡的成像公式l/u+1/v = 1/f。混光鏡矩陣對一個平面圖像的每個像素分別調焦投影成像。在調焦鏡沒有被調 制的時候,成像距離V = fu/(u-f),在這個平面上,原始圖像像素單元會聚成等大的實像 并被混光。當根據圖像的內容驅動調焦鏡調整物距時,其對應的像素所成的實像像距將 在靜態成像位置前后變化,其成像面積等于柱鏡截面等于原像素單元面積,成像的光線 由于多次全反射而在匯聚時被混光。調整調焦鏡的控制程度,使這種像距的變化對應于 原始圖像內容的實際成像距離時,平面圖像通過混光鏡所成的像將是立體實像。改變混 光鏡和平面圖像的距離,實像可位于混光鏡內或鏡外。當需要直接觀看立體實像時,可使用透鏡對立體實像成像,如望遠鏡或顯微鏡 的目鏡原理,透鏡可以采用凸透鏡、凹透鏡、菲涅爾透鏡等單個或多種組合。例如采用 單個大凸透鏡或與混光鏡對應的微型凸透鏡矩陣,調整凸透鏡和混光鏡的距離,以達到 全景深范圍最大的清晰度,這時可以用裸眼通過凸透鏡看到立體實像所成的虛像。如果把立體實像進一步投影到顯像鏡片上,讓立體實像位于投影鏡頭的焦距和 二倍焦距之間,讓二次投影后的像距變化在顯像鏡片的成像范圍內,則可以用裸眼在顯 像鏡片上看到立體圖像,這種通過混光鏡對平面圖像的每個像素分別調焦,在混光鏡的另一端再現原景實物的色彩和距 離的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可以用于制造立體顯示器和立體投影機,或者 其它需要立體顯示的儀器、設備、系統。這種可通過裸眼直接觀看的立體成像系統,其立體實像的成像距離可以完全等 于或正比于攝像時的實物成像距離,因此產生的立體效果也最接近真實場景。并且其光 路完全由光學鏡片組成,因此亮度和對比度非常高,是一種最理想的成像方式。下面參照附圖來說明工作原理一、系統構成參照圖1,動態調焦混光鏡矩陣由四部分組成1、平面成像器 件;2、可分別動態調焦或變焦的凸透鏡矩陣;3、柱形平透鏡矩陣;4、存儲和驅動電 路。下面將分別說明。二、混光鏡的結構和控制原理參照圖2,圖2(a) (b)分別是使用顯示器件和 投影實像產生平面圖像作為原始圖像的光路原理圖。對于兩種不同的原始圖像,有不同 的調焦成像方法對使用顯示器件顯示的平面圖像,可以用凸透鏡對其調焦成像,如圖 2(a);對使用投影產生的實像圖像,可以用凸透鏡或凹透鏡對其調焦成像,如圖2(b)。 本說明將以使用顯示器件的方案進行分析。混光鏡矩陣是由多個獨立的混光鏡組件組合 成的矩陣,每一個混光鏡組件包括平面像素(1)、可動態調焦的透鏡或電控變焦鏡(2)、 柱鏡(3)、存儲和驅動電路部分,每個調焦鏡(2)的物距都可以單獨被動態調制。沒被調 制時,調焦鏡(2)對平面像素(1)投影成實像(4)在柱鏡(3)的截面內一個固定位置。當 調焦鏡被信號調制時,投影實像的像距產生變化,參照圖3,圖3是一種由混光鏡矩陣和 液晶顯示器制作的3D立體顯示器的側面結構圖,所看到的一列混光鏡的成像像距對應調 焦鏡的位置變化而有不同,物距變小時像距增大,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對平面 圖像的像素單元分別調焦,使像距等于或正比于原立體實景相對定焦鏡頭的成像距離, 根據光路可逆原理,這種立體實像通過定焦鏡頭再次投影將能再現原景的色彩和距離。 對調焦鏡的驅動方法有很多,比如電場力調制、電磁調制、熱變形調制等等,凡是能 實現可控制微變形的技術大都能用于對調焦鏡的物距進行實時調制。也可以采用電控變 焦鏡通過變焦來實現對像距的調制。具體結構和實現方法將在下面作分別說明。矩陣中 調焦鏡的調制頻率高于視頻顯示的場掃描頻率,現有的以上所說的調制技術都遠遠超過 這個參數,技術上很容易實現。三、混光鏡矩陣的顯示方法1:參照圖3,在混光鏡矩陣后端制作凸透鏡矩陣, 令混光鏡成像距離在凸透鏡能清晰放大的范圍內,這樣,在凸透鏡正面就可以用裸眼看 到混光鏡矩陣所成的立體實像。這種技術可用于制造立體顯示器,混光鏡對顯示器的 RGB三色光色塊像素單元進行調焦成像并混光,混光后將成為一個混合色光像素單元, 不再是獨立的RGB色塊,顏色更自然。四、混光鏡矩陣的顯示方法2:參照圖4,在圖4(a)中,光源(7)對平面顯示器 件(1)通過混光鏡矩陣(2、3)的成像(4)再次投影,令混光鏡所成的立體實像(4)位于 混光鏡矩陣出口處,使立體實像像距變化范圍在定焦投影鏡頭(6)的焦距和二倍焦距范 圍內,這樣就組成了一套3D立體投影機,由3D投影機投射出的3D立體動態實像,再經 一組顯像鏡片顯示成像,人們即能通過裸眼來看到3D立體動態影像,顯像鏡片可以是凹 面鏡、凹透鏡、菲涅爾透鏡、凸透鏡、凸面鏡等單個鏡片或鏡片組合。照圖4(b)是一個 使用凹面鏡作為顯像鏡片的實例,凹面鏡有放大作用,投射到凹面鏡焦距內的3D立體實像被放大成正立的虛像。3D投影機投射出的會聚光點分別位于凹面鏡的焦點和鏡面之間 不同位置,所成的虛像點也將對應地被放大到不同位置,根據凹面鏡成像公式l/u+1/v =Ι/f,投影的像點相對于焦點f的距離u不同,所成的虛像距離ν也不同,距離焦點越 近,所成的虛像像點越遠,凹面鏡內所成的圖像是觀看者可以用裸眼看到的放大的3D立 體虛像。調整投影鏡頭的物距和調焦鏡的控制電流或電壓,使最終成像在預定的成像范 圍內清晰顯示。每個觀看者所處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 圖像大小角度也略有差異,本發 明真實地實現了原景再現。由于全部光路采用鏡片成像的方式顯像而不是通過投影屏幕 的漫反射來顯示圖像,因此所看到的立體圖像更加真實、自然。五、混光鏡矩陣的加工混光鏡矩陣的加工工藝可以采用集成電路制作工藝, 或者其他微機電加工工藝,這種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混光鏡矩陣的結構簡單,容易加工。六、混光鏡矩陣的結構和驅動方法混光鏡的結構參照圖5,混光鏡包括調焦 鏡⑵和柱鏡(3)。調焦鏡(2)包括鏡片和彈簧(11),調焦鏡(2)通過彈簧(11)安裝 于顯示器件(1)上或者柱鏡(3)上,圖5(b) (C)分別是彈簧收縮和展開的結構圖。對調 焦鏡的驅動方法有很多,比如電場力調制、電磁調制、熱變形調制或電控變焦等等, 凡是能實現可控制微變形的技術大都能用于對調焦鏡的投影像距進行實時調制。調焦鏡 (2)的形狀可以做成圓形、矩形、多邊形或其他適合的形狀,彈簧部分可以做成單層、多 層、螺旋或其它結構形狀,可位于調焦鏡片的周圍、兩側、下方。由于柱鏡、調焦鏡、 平面顯示器件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可能會造成微量的光染,可以通過增加一個吸光的護 套來解決,其結構類似光導纖維的護套,不同的是此護套此護套可能是方形并吸光不反 光。護套連接到顯示器件表面,隔離每個像素單元,調焦鏡安裝于護套內。整個混光鏡 矩陣可以封裝于透明真空環境中,以減少空氣的影響。調焦鏡有很多種適合的結構和驅 動方法,說明如下1.靜電場驅動①參照圖6(a),調焦鏡包括鏡片(2)和彈簧(11),鏡片連接 有多個彈簧,彈簧另一端安裝于顯示器件或柱鏡上,鏡片采用駐極的方法充入高壓負電 荷,在顯示器件(1)和柱鏡(3)的相對表面分別有透明導電層(14)和(12),(14)和(12) 組成近似勻強電場,對(14)和(12)通入對稱的正負電壓,則帶負電的駐極鏡片將被推離 負電壓端而靠近正電壓端,因此造成相對顯示像素的物距的變化,從而實現像距的放大 變化,驅動電路如圖6(b)所示。也可以為實現調焦而在此結構、形式或驅動原理上采用 不同變化的驅動方式。通過對每個像素進行相應調制,實現如圖3所示的成像規律。即 通過微小的電調,實現了大景深的立體實像投影。2.靜電場驅動②不采用駐極的方法,在調焦鏡片上涂覆透明電極并通入調制 電壓。導電膜(12)和(14)間施加恒定對稱正負高電壓,則調焦鏡片攜帶著被調制的電 荷將在電場中被驅動到與彈簧達成的平衡位置。以此實現對整個矩陣的調焦。也可以為 實現調焦而在此結構、形式或驅動原理上采用不同變化的驅動方式。3.熱變形驅動參照圖6(c),調焦鏡包括鏡片(2)和雙金屬彈簧(11),調焦鏡 片連接多個雙金屬片,雙金屬片另一端安裝于顯示器件上或柱鏡上,雙金屬片受熱后向 上或向下彎曲變形,變形時推遠或拉近調焦鏡片和像素單元的距離,雙金屬片做成偶數 條阻抗性元件,對雙金屬片對稱通入調制的電流,雙金屬片產生電阻熱而變形,驅動調焦鏡片移動,從而實現對像素像距的調制。圖6(d)是驅動電路原理。4.電控變焦鏡如圖7,電控變焦鏡(2)是一個固定形狀的結構,通過施加的電 壓或電流來改變透鏡的焦距,同時實現了對像距的調制。電控變焦鏡沒有宏觀的運動部 件,因此可以和柱鏡(3)結合為一體。護套(15)包圍整個光路,防止像素單元間產生光 染。采用電控變焦鏡將使混光鏡矩陣變得簡單,計算好各元件間的距離和厚度,把顯示 屏、變焦鏡、柱鏡一同制造連接成一個實體,從而提高整個器件的可靠性。上述優選實施例并不對本發明構成任何限制,相反,利用本發明揭示的立體顯 示原理采用其他各種有效元件組合成的立體顯示器件都應落入本發明的范圍內。雖然參考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但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并不局限 于所揭示的實施例或結構。相反,本發明意在包含各種不同的改變和等同裝置。此外, 雖然以各種不同組合及結構顯示出了所揭示的發明的各個不同元件,但這僅是示意性 質,包括更多、更少或單個元件的其它組合及結構也落入本發明的范圍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顯示效果真實;2、不需要佩戴眼鏡;3、顯示立體 視場范圍寬;4、采用自然成像原理,觀看時感覺自然、愉悅,不存在合成立體圖像產生 的不適感;5、實現成本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發明一個實例的構造原理圖。圖2是兩種混光鏡的光路原理圖。圖3是一種3D立體顯示器的構造原理圖。圖4是一種3D立體投影機的構造原理圖。圖5是一種混光鏡的構造圖。圖6是兩種驅動方式的調焦鏡構造原理圖。圖7是一種采用電控變焦鏡的混光鏡構造圖。在圖1中1.顯示屏或投影圖像;2.調焦鏡;3.柱鏡。在圖2中4.混光實像。在圖3中5.顯像透鏡矩陣。在圖4中6.投影鏡頭;7.光源;8.3D立體投影機;9.顯像鏡片;10.觀眾。在圖5中11.彈簧。在圖6中12.驅動電極;13.調焦鏡片;14.驅動電極。在圖7中15 吸光護套;16 空氣或透明物質。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一種采用恒壓勻強電場驅動帶調制電荷的透鏡方式的3D 立體顯示器。采用集成電路制作工藝或其他微機電加工工藝,在一個液晶顯示屏上對應每一 個顯像單元面積制作透明電極層、彈簧、調焦鏡片和驅動電路,組成調焦鏡矩陣,完全 對應每一個液晶顯像單元,調焦鏡片表面有導電膜,導電膜連接存儲和驅動電路。在調焦鏡矩陣上方一定距離安裝柱鏡矩陣,距離可以等于或小于透鏡焦距,每個柱鏡截面積 等于一個液晶顯像單元面積,柱鏡矩陣的高度根據試驗確定,一般選取大于三倍透鏡焦 距,柱鏡矩陣與調焦鏡矩陣一一對應。在柱鏡矩陣上方一定距離安裝凸透鏡矩陣或單個 大凸透鏡,用以放大觀看混光鏡所成的實像。其距離根據實驗確定,如果成像在柱鏡 內,則放大鏡可以直接安裝與柱鏡表面,如果成像在柱鏡外,則根據成像位置安裝凸透 鏡,使3D立體實像被清晰放大顯示。 存儲驅動電路可以采用液晶顯示器的基本電路,只對一路像距視頻進行存儲和驅動,以實現對調焦鏡的調制。顯示器件本身顯示彩色動態圖像,通過混光鏡矩陣對視 頻像素調焦后混光成像,即可通過放大鏡矩陣觀看混光鏡矩陣正面形成的3D立體彩色動 態圖像。
權利要求
1.一種3D立體顯示技術方案,其特征是一種3D立體成像的方法,其依據是在實 際的凸透鏡成像的光路中,立體場景中每一個點成像的像距是不同的,根據光路可逆原 理,通過復原成像位置的每一個像素的色彩和像距并進行反向投影的方法來再現原場景 每一部分的色彩和距離的方法,其實現方法可通過動態調焦混光鏡矩陣對顯示或投影的 平面圖像的像素分別調焦投影到其對應的實景的實際成像像距,投影后所成實像像距不 同并被混光,所有實像組合成一個完整的3D立體實像,對此立體實像通過透鏡顯示后可 以組合成3D立體顯示器,或者再次投影到顯像鏡片成像則組合成3D立體投影機,所有 顯示方式都可以顯示出可通過裸眼直接觀看的3D立體影像,其基本硬件包括平面顯示器 件或投影機、混光鏡矩陣、單焦點投影鏡頭、顯像透鏡矩陣或顯像鏡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3D立體顯示技術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的動態調焦混光鏡是 一種放大像距而不放大面積或對面積放大很小的鏡片組,可通過微小的電調來實現大范 圍的像距變化,由可動態調焦或變焦的透鏡、柱形平透鏡和可選的吸光套管組成,每個 調焦鏡根據像距數據對鏡片進行調焦,以使所成實像的像距等于或正比于原始場景對應 定焦鏡頭所成的像距,成像過程中光線被柱鏡壁多次全反射后會聚成混光實像。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3D立體顯示技術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的顯示或投影的平面 圖像可以是各種平板顯示器件顯示的平面圖像或者投影機投影出的平面實像,其調焦透 鏡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對所要調焦的圖像進行調制,可以選擇但不限于當采用平面顯示 圖像時,可以使用動態調焦凸透鏡對其成像,當采用投影實像時,可以使用動態調焦凸 透鏡或凹透鏡對其成像。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3D立體顯示技術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的3D立體顯示器是 在平面顯示器表面安裝動態調焦混光鏡矩陣對其像素單元分別混光成像,所成3D立體實 像通過顯像透鏡或透鏡矩陣顯示,即可通過裸眼觀看到3D立體影像,其顯像透鏡可以是 凸透鏡、凹透鏡、菲涅爾透鏡或其它能對3D立體實像成像并可供裸眼觀看的光學鏡片。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3D立體顯示技術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的3D立體投影機是 把平面圖像通過動態調焦混光鏡所成的3D立體實像再次投影到顯像鏡片上的設備,所述 的顯像鏡片可以是凹面鏡、凹透鏡、菲涅爾透鏡、凸透鏡、凸面鏡等單鏡片或多鏡片組 合,是一種能把3D立體投影機投射的立體實像顯示出來,并能通過裸眼觀看的鏡片。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態調焦混光鏡,其特征是所述的動態調焦或變焦透鏡可 以通過多種方法實現調制,比如但不限于電場力調制、電磁調制、熱變形調制等等,凡 是能實現可控制微變形的技術大都能用于對調焦鏡的物距進行實時調制,進而實現對像 距的調制,當使用電控變焦鏡片時,通過變焦來實現對像距的調制,調焦鏡的形狀可以 做成圓形、矩形、多邊形或其他適合的形狀,彈簧部分可以做成單層、多層、螺旋或其 它結構形狀,位于調焦鏡片的周圍、兩側、下方,一個優選的方案是用一個吸光護套來 解決像素間的微量光染,護套連接到顯示器件表面,隔離每個像素單元,調焦鏡安裝于 護套內,整個混光鏡矩陣可以封裝于透明真空環境中,以減少空氣的影響。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態調焦混光鏡,其特征是所述的電場力調制方式,一種 優選的結構包括調焦鏡、上下透明電極和存儲驅動電路部分,調焦鏡包括駐極調焦鏡片 和彈簧部分,駐極調焦鏡片儲存有高壓負電荷,在柱鏡和顯示器件的相對表面做有和像 素單元大小相同的透明導電電極,上下兩個電極形成近似勻強電場,存儲和驅動電路對上下兩個導電平面分別通入對稱正負電壓,靜電調焦鏡片攜帶的負電荷在兩個導電平面 形成的電場中受到電場力作用,驅動靜電調焦鏡片向上或向下移動,從而實現對像素像 距的調制,也可以為實現調焦而在此結構、形式或原理上采用不同變化的驅動方式。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態調焦混光鏡,其特征是所述的電場力調制方式,一 種優選的結構包括調焦鏡、上下電極和存儲驅動電路部分,在調焦鏡片上涂覆透明電極 并通入調制電壓,在柱鏡和顯示器件的相對表面做有和像素單元大小相同的透明導電電 極,上下兩個電極形成近似勻強電場,對兩電極施加恒定對稱正負高電壓,則調焦鏡片 攜帶著被調制的電荷將在電場中被驅動到與彈簧達成的平衡位置,以此實現對整個矩陣 的調焦,也可以為實現調焦而在此結構、形式或原理上采用不同變化的驅動方式。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態調焦混光鏡,其特征是所述的熱變形驅動方式,一種 優選的結構包括調焦鏡和存儲驅動電路部分,調焦鏡包括調焦鏡片和雙金屬彈簧,調焦 鏡片連接多個雙金屬片,雙金屬片另一端安裝于顯示器件上或柱鏡上,雙金屬片受熱后 向上或向下彎曲變形,變形時推遠或拉近調焦鏡片和像素單元的距離,雙金屬片做成偶 數條阻抗性元件,對雙金屬片對稱通入調制的電流,雙金屬片產生電阻熱而變形,驅動 調焦鏡片移動,從而實現對像素像距的調制,也可以為實現調焦而在此結構、形式或原 理上采用不同變化的驅動方式。
全文摘要
一種適合裸眼觀看的可以真實再現實物場景的3D立體顯示技術方案,通過動態調焦混光鏡矩陣對平面圖像的像素進行動態調焦投影成混光實像,使所成的像距等于或正比于圖像的實景對應定焦鏡頭所成的像距,所有像素實像像距不同共同組成立體實像,通過凸透鏡放大觀看或者再次投射到顯像鏡片上成像來實現真實場景還原的3D立體顯示技術和設備。
文檔編號G02B27/22GK102023393SQ20091019045
公開日2011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21日
發明者王曉光 申請人:王曉光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汾县| 上高县| 揭西县| 精河县| 车险| 天等县| 弋阳县| 绥德县| 汉寿县| 前郭尔| 丽水市| 河池市| 沙田区| 大田县| 崇州市| 驻马店市| 阿勒泰市| 蓬溪县| 灵寿县| 遂昌县| 乐陵市| 巴中市| 拉萨市| 犍为县| 图片| 察雅县| 永和县| 大名县| 登封市| 桂东县| 红河县| 台东市| 大城县| 土默特右旗| 邮箱| 金塔县| 丰原市| 台东市| 布拖县| 会理县| 永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