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背框以及背光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96495閱讀:15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背框以及背光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以及背光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前框、面板以及背光模組,其中背光模組包括背框、 反射片、導光板以及燈組等。目前,市場上有多種顯示面板尺寸以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例如在電視領域中,液晶面板的尺寸包括31. 5、42、46、48或55寸,需要根據不同尺寸的液晶面板進行設置不同的背框模具。請參見圖1,圖1是現有技術中液晶顯示裝置的背框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背框10均采用整體式的背框,通常通過金屬沖壓或者塑料注射方式生產整體式的背框10,整體式的背框10需要消耗過多的材料,材料成本高。此外大尺寸的背框10需要使用較大的沖壓設備,背框10對應的模具尺寸很大,結構復雜,背框模具的成本高。因此現有技術的背框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背框以及背光系統,能夠降低材料成本和模具成本。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其包括主拼接件、輔拼接件以及可調的支架;主拼接件的數量至少為兩個,至少一個主拼接件的一端設有拼接部,至少兩個主拼接件通過相應拼接部進行拼接,至少其中一個主拼接件的拼接部設有加強結構;輔拼接件與主拼接件拼接;支架固定于主拼接件或輔拼接件上,或同時固定于主拼接件和輔拼接件上,其中支架與主拼接件或輔拼接件之間的可選固定點設有至少兩個,以使得支架可選地設置于背框的不同位置;至少兩個主拼接件中包括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主拼接件,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主拼接件具有第一導熱能力,至少兩個主拼接件中其余不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一個或以上主拼接件具有第二導熱能力,第一導熱能力大于第二導熱能力。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每個主拼接件在拼接部的橫截面為折線形狀,以形成加強結構,折線形狀包括至少兩條相連線段,并且兩個主拼接件的加強結構為凹凸疊置。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加強結構的折線形狀是矩形、梯形、燕尾形、T形、倒T 形、錐形、十字形、叉形或網格形。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每個主拼接件在拼接部的橫截面為弧形,形成加強結構,并且兩個主拼接件的加強結構呈凹凸疊置。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加強結構的弧形是一個或以上的單曲率、雙曲率或多曲率弧形。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支架上沿支架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至少兩個貫穿孔,背框進一步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可設置于該至少兩個貫穿孔中的任意一個中,并將支架固定于拼接件上。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支架上沿支架的長度方向設置有條狀貫穿孔,背框進一步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可設置于條狀貫穿孔中的不同位置,并將支架固定于拼接件上。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支架包括至少兩個支架組件,該至少兩個支架組件拼接形成支架,其中至少一支架組件可沿支架的長度方向固定于另一支架組件的至少兩個不同位置。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該另一支架組件上沿支架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至少兩個貫穿孔,支架進一步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可設置于該至少兩個貫穿孔中的任意一個中, 并將該另一支架組件固定于該至少一支架組件上。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該另一支架組件上沿支架的長度方向設置有條狀貫穿孔,支架進一步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可設置于條狀貫穿孔中的不同位置,并將該另一支架組件固定于該至少一支架組件上。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主拼接件具有第一強度,至少兩個主拼接件中其余不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一個或以上主拼接件具有第二強度,第二強度大于第
一強度。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具有第一導熱能力和第一強度的主拼接件是鋁件,具有第二導熱能力和第二強度的主拼接件是鍍鋅鋼件。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至少兩個主拼接件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其中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表面設有至少兩個沿第一主拼接件的長度方向上間隔排列的拼接部,所述第一主拼接件通過其一拼接部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 以形成不同尺寸的所述背框的主框架。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拼接部是第一主拼接件表面上設置的形狀與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適配的凹部,以收容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拼接部是第一主拼接件表面上設置的凹部,第二主拼接件的表面相應位置設有凸起,凸起嵌入凹部,以拼接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背框包括第三主拼接件以及第四主拼接件;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以及第四主拼接件皆為直條形,并且首尾螺接、扣接或焊接,以圍繞形成背框的矩形主框架。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背框包括設置于主框架內的輔拼接件,輔拼接件與主框架拼接,輔拼接件包括第一輔拼接件和第二輔拼接件,第一輔拼接件的兩端分別與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以及第四主拼接件中的至少兩個拼接件拼接,第二輔拼接件的兩端分別與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以及第四主拼接件中的至少兩個主拼接件拼接。根據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第一輔拼接件的兩端分別與相鄰設置的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拼接,第二輔拼接件的兩端與相鄰設置的第三主拼接件、第四主拼接件拼接;或第一輔拼接件的兩端分別與相對設置的第一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拼接,第二輔拼接件的兩端與相對設置的第一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拼接,第二主拼接件、第四主拼接件、第一輔拼接件以及第二輔拼接件之間平行設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背光系統,其包括光源、勻光機構以及背框;背框承載光源和勻光機構,背框為上述任一項的背框。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發明的背框以及背光系統通過設置至少兩個主拼接件,其中第一主拼接件上設有至少兩個拼接部,第一主拼接件通過其一拼接部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以使背框的模具結構簡單,降低背框模具的成本,并且節省背框的材料,以降低平板顯示裝置的生產成本;通過在主拼接件的拼接位置設置加強結構,能夠提高背框拼接處的強度,進而使背框整體的強度達到要求;進一步,通過在背框設置支架固定于拼接件上,使得支架可選地設置于背框的不同位置,從而使得同一支架能夠滿足不同的安裝需求,進一步降低平板顯示裝置的生產成本;另外,設置發熱源的主拼接件的導熱能力大于其余不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一個或以上主拼接件,據此要求選擇不同的材料,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時保證散熱的需求。


圖1是現有技術中液晶顯示裝置的背框結構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中的兩個主拼接件拼接處的截面示意圖;圖7是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中的第一輔拼接件對角設置在主框架上的示意圖;圖8是根據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中的第一輔拼接件以及第二輔拼接件在主框架上的示意圖;圖9是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圖9中拼接部的第一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圖11是根據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拼接方式的示意圖;圖12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拼接方式的示意圖;圖13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拼接方式的示意圖;圖14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結構示意圖;圖15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利用不同拼接部進行拼接的結構示意圖;圖16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四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結構示意圖;圖17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五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18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六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19是圖18所示的背框的支架組件與拼接件的結合處的放大示意圖;圖20是圖18所示的背框的支架組件與拼接件的結合處的剖視圖;圖21是圖18所示的背框的另一支架組件與另一拼接件的結合處的放大示意圖;圖22是圖18所示的背框的另一支架組件與另一拼接件的結合處的剖視圖;圖23是圖18所示的背框的兩個支架組件的結合處的放大示意圖;圖M是圖18所示的背框的兩個支架組件的結合處的剖視圖;圖25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七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局部結構示意沈是以圖3所示的背框的拼接部的加強結構示意27是圖沈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一實施例沿A-A 意圖;圖觀是圖沈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二實施例沿A-A 意圖;圖四是圖沈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三實施例沿A-A 意圖;圖30是圖沈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四實施例沿A-A 意圖;圖31是圖沈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五實施例沿A-A 意圖;圖32是圖沈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六實施例沿A-A 意圖;圖33是圖沈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七實施例沿A-A 意圖;圖34是圖沈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八實施例沿A-A 意圖;圖35是圖沈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九實施例沿A-A 意圖;圖36是圖沈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第十實施例沿A-A 意圖;圖37是圖沈所示背框的加強結構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圖38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八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結構示意39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九實施例的一種制造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方法的流程圖;圖40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十實施例的一種具有觸摸屏的平板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1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十一實施例的立體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2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十二實施例的等離子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7
’方向的橫截面的放大示 ’方向的橫截面的放大示 ’方向的橫截面的放大示 ’方向的橫截面的放大示 ’方向的橫截面的放大示 ’方向的橫截面的放大示 ’方向的橫截面的放大示 ’方向的橫截面的放大示 ’方向的橫截面的放大示 ’方向的橫截面的放大
請參見圖2-3,圖2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 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20包括背光系統21以及顯示面板22,背光系統21設置于顯示面板22的背面,并且為顯示面板22提供光源。在本實施例中,背光系統21包括光源25、勻光機構M以及背框23。其中,背框23 承載光源25和勻光機構24。在背光系統21為側光式時,勻光機構M是導光板;在背光系統21為直下式時,勻光機構M是擴散板。背框23包括至少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 至少第一、第二兩個主拼接件形成背框23的主框架27。—起參閱圖3,背框23的第一實施例包括第一主拼接件以及第二主拼接件 262 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與第二主拼接件沈2的一端拼接,第一主拼接件的另一端與第二主拼接件262的另一端拼接,以形成背框23的主框架27。第一主拼接件261和第二主拼接件262均為鋁件或鍍鋅鋼件。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261和第二主拼接件 262為L形。一起參閱圖4,背框23的第三實施例包括第一主拼接件觀1、第二主拼接件觀2以及第三主拼接件觀3。三個主拼接件觀1、觀2以及283拼接形成背框23的主框架27。三個主拼接件觀1、觀2以及283均為鋁件或鍍鋅鋼件。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與第二主拼接件282的一端拼接,第二主拼接件282的另一端與第三主拼接件283的一端拼接,第三主拼接件觀3的另一端與第一主拼接件的另一端拼接。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281為L形,第二、三主拼接件觀2、283均為直條形。此外,背框23還可以包括設置于主框架27內并與之拼接的輔拼接件。以下以四個主拼接件和兩個輔拼接件詳細說明本發明平板顯示裝置20的背框 23。請參見圖5,圖5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結構示意圖。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背框23包括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 233、第四主拼接件234、第一輔拼接件235、第二輔拼接件236以及支架2371、2372、2373、 2374、2375、2376及2377。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234通過首尾拼接形成背框23的主框架27。第一輔拼接件235和第二輔拼接件236作為輔拼接件,設置于主框架27內,并且與主框架27拼接。具體而言,第一主拼接件231的一端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拼接,第二主拼接件232的另一端與第三主拼接件233的一端拼接,第三主拼接件233的另一端與第四主拼接件234的一端拼接,第四主拼接件234的另一端與第一主拼接件231的另一端拼接,以形成長方形的主框架27。其中,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234均為鋁件或鍍鋅鋼件。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 232、第三主拼接件23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234均為直條形,在其他實施例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將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 234全部設置為L形,或部分設置為直條形,剩余的設置為L形。例如,在圖3中,第一主拼接件261和第二主拼接件262全部設置為L形;在圖4中,第一主拼接件281設置為L形, 第二、三主拼接件觀2以及283設置為直條形。請參見圖6,圖6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中的兩個主拼接件拼接處的截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平板顯示裝置20的背框23均采用拼接連接方式進行拼接固定。如圖6所示,以第一主拼接件231的一端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拼接連接方式為例,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拼接在第一主拼接件231的一端上,比如,采用螺接、 扣接或焊接等方式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拼接在第一主拼接件231的一端上。請參見圖7,圖7是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中的第一輔拼接件對角設置在主框架上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輔拼接件235和第二輔拼接件236設置于背框23的主框架27內。第一輔拼接件235的一端與第一主拼接件231拼接,第一輔拼接件235的另一端與第三主拼接件233拼接,第二輔拼接件236的一端與第一主拼接件231 拼接,第二輔拼接件236的另一端與第三主拼接件233拼接,并且第二主拼接件232、第四主拼接件234、第一輔拼接件235以及第二輔拼接件236之間平行設置。在其它實施例中, 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主框架27內設置至少一個輔拼接件,例如在主框架27內僅僅設置第一輔拼接件235。此外,第一輔拼接件235的兩端可以分別與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234中的至少兩個主拼接件拼接,例如第一輔拼接件235對角設置在主框架27內,如圖7所示。同理可知,第二輔拼接件236的兩端亦可以分別與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234 中的至少兩個主拼接件拼接。請參見圖8,圖8是根據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中的第一輔拼接件以及第二輔拼接件在主框架上的示意圖。例如,第一輔拼接件235的兩端分別與相鄰設置的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拼接,第二輔拼接件236的兩端分別與相鄰設置的第三主拼接件233、第四主拼接件234拼接。在本實施例中,背框23包括七個支架2371、2372、2373、2374、2375、2376及2377。 其中,支架2371固定于第四主拼接件234上,支架2372、2373分別固定于第一輔拼接件 235上,支架2374固定在第二輔拼接件236上,支架2375固定在第二主拼接件232上,支架2376、2377的兩端分別固定于第一輔拼接件235和第二輔拼接件236上。實際上,支架可以固定于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第四主拼接件234、第一輔拼接件235以及第二輔拼接件236之一或以上。在其他實施例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在背框23上設置其他數量的支架,比如一個支架或以上。此外,支架可以拆卸固定于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第四主拼接件234、第一輔拼接件235以及第二輔拼接件236之一或以上。在支架2371、2372、2373、2374、2375、2376及2377上均設有凸包(未標示),背框 23可以通過該凸包固定電路板等器件。以下進一步說明上述背框23相應的模具。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231和第三主拼接件233的尺寸相同,形狀相同,使用相同的模具沖壓制得。第二主拼接件232、第四主拼接件234、第一輔拼接件235以及第二輔拼接件236的尺寸相同,形狀相同,使用相同的模具沖壓制得,實現模具共用。因此,本發明的背框23可以通過使用兩種小尺寸模具沖壓制得,相比于現有技術中背框10需要大尺寸模具,本發明的背框23的模具結構簡單且小, 進而降低背框23模具的成本。此外,本發明的背框23相對于現有技術中背框10的整體背框,能夠大幅節省材料,以降低平板顯示裝置20的生產成本。請參見圖9,圖9是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9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設有兩個拼接部,拼接部的結構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部的一端適配,以使第一主拼接件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具體而言,第一主拼接件231的一端表面至少設有拼接部2311、2312,拼接部 2311、2312沿第一主拼接件231的長度方向上間隔排列,拼接部2311、2312是在第一主拼接件231設置的形狀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適配的凹部,以收容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參見圖10,圖10是圖9中拼接部的第一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如圖10所示,拼接部2311、2312為未貫穿第一主拼接件231的一端相對兩側面的凹部,凹部的形狀為矩形,第二主拼接件232為一直條形。在拼裝較大尺寸背框23時,首先選擇較鄰近第一主拼接件231的端部的拼接部 2311,并選擇相應寬度的第二主拼接件232。隨后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設置在拼接部 2311的凹部上。隨后通過螺接、扣接或焊接等方式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拼接固定在拼接部2311上。在拼裝較小尺寸背框23時,首先選擇較遠離第一主拼接件231的端部的拼接部2312,并選擇相應寬度的第二主拼接件232。隨后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設置在拼接部2312的凹部上。隨后通過螺接、扣接或焊接等方式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拼接固定在拼接部M12上。請參見圖11,圖11是根據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拼接方式的示意圖。如圖11所示,為方便另一方向上背框23尺寸的可選,例如在第二主拼接件232的表面相應位置設有凸起,其中第二主拼接件232的凸起嵌入第一主拼接件 231相對應位置的凹部,以拼接第一主拼接件231和第二主拼接件232。此外,所述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表面可以設有至少兩個沿第二主拼接件232長度方向上間隔排列的凸起, 比如兩個、三個或四個等。更進一步,如圖12所示,圖12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拼接方式的示意。第一主拼接件231的凹部為多階梯結構的凹部,第二主拼接件232相對應位置設有與凹部適配的多階梯結構的凸部,如圖12所示。此外,如圖13所示,圖13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拼接方式的示意圖。以拼接部2311為例,第一主拼接件231的凹部底部設有第一貫穿孔2313,第二主拼接件232相應于拼接部2311的位置上設有第二貫穿孔2321,背框 23進一步包括固定件M0,固定件MO穿過第一貫穿孔2313和第二貫穿孔2321,以將第一主拼接件231和第二主拼接件232拼接。如圖14,圖14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結構示意圖。在本發明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另一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231的拼接部2311、2312的凹部形狀為圓形。但是,在其他實施例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將凹部的形狀設置成三角形等其他多邊形形狀。如圖15,圖15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利用不同拼接部進行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拼接部2311、2312為貫穿第一主拼接件231的相對兩側的凹部,以使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在拼接部2311、2312上移動。比如在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穿出拼接部2312并拼接固定后,可裁切掉穿出部分,進而調節第二主拼接件232在作為背框主拼接件時的長度,從而得到不同尺寸的背框。在實際應用中,第一主拼接件231的另一端以及第三主拼接件233的兩端均設有兩個拼接部,其結構與拼接部2311、2312的結構相同;而在第二主拼接件232的兩端和第四主拼接件234的兩端,對應于不同的情況,也相應進行設計或不設計,比如1)第一種情況,如圖10所示,第二主拼接件232的兩端和第四主拼接件234的兩端可以不進行任何設計,即端部與其他部位的結構相同,這時候在選擇第一主拼接件231 一端的不同拼接部2311031 進行拼接時(另一端同樣處理),若想背框23的寬度相應變化,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232和第四主拼接件234的長度也作相應的選擇。即,若選鄰近第一主拼接件231 —端的拼接部2311進行拼接,則不對第二主拼接件232和第四主拼接件 234進行裁剪,或裁剪掉的部分較短;若選擇較遠離第一主拼接件231 —端的拼接部2312 進行拼接時,則對第二主拼接件232和第四主拼接件234均進行裁剪,按照拼接部距離第一主拼接件231 —端的遠近,裁剪掉的部分也較長或較短;2)第二種情況,類似前述第一種情況,如圖11所示,只不過第二主拼接件232和第四主拼接件234以不同的凸起來分別與第一主拼接件231和第三主拼接件233配合,實現背框23的寬度變化;同樣,若選擇除離第一主拼接件231 —端最近的第一拼接部2311之外的其他拼接部2312進行拼接時,在拼接后或拼接前,將多出的第二主拼接件232和第四主拼接件234部分進行裁剪。以上情況也適用于僅用兩個L形主拼接件進行拼接而得到背框23的主框架27。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背框23的第一主拼接件上設有至少兩個拼接部,根據用戶需求進行設置拼接部的數量,在本實施例中選取兩個拼接部2311、2312進行描述。因此,在設置背框23的模具時,僅需設置兩組模具,即第一主拼接件的模具以及第二主拼接件的模具,在第一主拼接件上設置多個拼接部以拼接得到各種尺寸的背框23。在拼裝背框23時, 可以根據背框23的尺寸,選擇相應的拼接部,通過拼接部將第二主拼接件拼接在第一主拼接件的拼接部上,并將第一主拼接件中位于第二主拼接件的拼接位置外側的其他拼接部裁切掉,以獲取所需尺寸的背框23。相對于現有技術中根據不同尺寸的背框10設置不同背框模具,本發明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23僅需設置第一主拼接件的模具和第二主拼接件觀的模具,實現滿足各種尺寸產品要求的模具共用,并且模具結構簡單,能夠降低背框模具的成本。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制造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模具,該背框的模具設有用于形成背框的主拼接件的主圖案,主圖案設有上設有用于在主拼接件的一端形成至少兩個拼接部的子圖案。其中,主拼接件為上述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對應上述的主圖案;拼接部為上述第一主拼接件的拼接部,對應上述的子圖案,在此不再贅述。請參見圖16-17,圖16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四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結構示意圖,圖17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五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下面以四個主拼接件和兩個輔拼接件為例,說明本發明平板顯示裝置20的背框23在主拼接件設置有發熱源時,該主拼接件和其它未設置發熱源的拼接件在材料選擇上的不同。四個主拼接件和兩個輔拼接件中,至少兩個主拼接件中包括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主拼接件,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主拼接件具有第一導熱能力,至少兩個主拼接件中其余不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一個或以上主拼接件具有第二導熱能力;其中,第一導熱能力大于第二導熱
11能力。發熱源可以為發光二級管(LED)、印制電路板(PCB)或其他發熱的電子器件,在此處以LED為例。表征導熱能力的參數可以是導熱系數,也就是說設置于發熱源的主拼接件的導熱系數大于其余不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一個或以上主拼接件的導熱系數。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主拼接件具有第一強度,至少兩個主拼接件中其余不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一個或以上主拼接件具有第二強度,第二強度大于第一強度。具有第一導熱能力和第一強度的主拼接件是鋁件,具有第二導熱能力和第二強度的主拼接件是鍍鋅鋼件。當然,除了鋁件外,散熱能力較高的還可以是銅件、鎂合金或開口泡沫鋁合金等;而除了鍍鋅鋼件外,強度高的還可以是有機片或馬口鐵等,另外,在要求成本低時可以選擇塑膠。下面再以四個主拼接件和兩個輔拼接件組成的背框為例,如圖16-17,第一主拼接件四1、第二主拼接件四2、第三主拼接件四3、第四主拼接件四4、第一輔拼接件四5以及第二輔拼接件296組成背框。其中設置發熱源25的主拼接件是第二主拼接件292和第四主拼接件四4,第二主拼接件292和第四主拼接件四4由鋁件Ml制作,其它未設置發熱源25 的第一主拼接件四1、第三主拼接件四3、第一輔拼接件四5以及第二輔拼接件四6由鍍鋅鋼件M2制作。此外,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主拼接件也可以是層疊的第一層和第二層結構,其中第一層鄰近發熱源設置,第一層的導熱能力大于第二層的導熱能力。第一層鄰近發熱源設置,第一層的材料可以選擇導熱能力大于第二層的材料,例如第一層是鋁件,或者銅件、鎂合金或開口泡沫鋁合金等,第二層是鍍鋅鋼件,或者有機片、 馬口鐵等,另外,在要求成本低時可以選擇塑膠。當然,設置發熱源25的主拼接件可以是只有一層,材料用上述第一層的材料制作。鋁件、銅件等具有較好的散熱效果,有利于提高產品的壽命;鍍鋅鋼板、塑膠等散熱效果較差,但價格相對便宜,強度較高。背框的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的比重最大。如果背框全部使用鋁件等具有較好的散熱效果的材料,成本太高,且結構強度較差;全部使用鍍鋅鋼板等散熱效果較差的材料,則散熱不好,降低產品性能。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根據需要,不同位置的各部分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比如鋁件和鍍鋅鋼板搭配,可以使產品成本最低化, 同時保證散熱和強度滿足需求。減少材料成本,從而降低產品成本。當然,上述拼接件在材料選擇上不同的實施例,也同樣適用于采用兩個L型主拼接件來拼接得到主框架的情況。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可應用于上述各實施例所揭示的背框的支架,其中,支架固定于主拼接件或輔拼接件上,或同時固定于主拼接件和輔拼接件上,支架與主拼接件或輔拼接件之間的可選固定點設有至少兩個,以使得支架可選地設置于背框的不同位置,從而滿足背框的不同裝配需求。請參閱圖18,圖18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六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支架60由支架組件601、602拼接而成,支架60的兩端分別固定于拼接件61、62上。拼接件61、62可沿支架60的長度方向固定于支架60的至少兩個不同位置,其中,拼接件61、62可以是上述各實施例中的主拼接件或輔拼接件。在其他備選實施例中,支架60可以僅一端固定于拼接件上,另一端懸空設置,且支架60也可以是一體設計。進一步如圖19-20所示,在支架組件601與拼接件61相互固定的端部,在支架組件601上沿支架60的長度方向上設置有條狀貫穿孔6011。支架組件601通過螺釘63固定在背框的拼接件61上。螺釘63可以設置于條狀貫穿孔6011的不同位置。因此,在安裝時,將條狀貫穿孔6011與拼接件61的螺孔611重疊,并根據安裝需要沿支架60的長度方向調節支架組件601在拼接件61上的位置,進而調節支架組件601的凸包6012相對于拼接件61的位置。在將支架組件601的凸包6012調節到適當位置后,將螺釘63設置到條狀貫穿孔6011的相應位置,并鎖定到拼接件61的螺孔611中,進而并將支架組件601固定到拼接件61上。同理,進一步如圖21-22所示,在支架組件602的與拼接件62相互固定的端部,沿支架60的長度方向上設置有條狀貫穿孔6021,可以設置螺釘64于條狀貫穿孔6021的不同位置,并通過將螺釘64鎖定到拼接件62的螺孔621內,進而將支架組件602固定于拼接件 62上,由此實現凸包6022相對拼接件62的位置調節。進一步如圖23-M所示,在支架組件601與支架組件602相互固定的端部,在支架組件601上沿支架60的長度方向上設置有條狀貫穿孔6013,而在支架組件602上沿支架 60的長度方向上設置有條狀貫穿孔6023。支架組件601通過螺釘65固定于支架組件602。 其中,螺釘65可設置于條狀貫穿孔6013、6023的不同位置。在安裝時,將條狀貫穿孔6013、 6023重疊,并根據安裝需要沿支架60的長度方向調節支架組件601和602的位置,而進調節凸包6012、6022相對于拼接件61、62(見圖18)的位置以及支架60的長度。在位置調節后,將螺釘65設置到條狀貫穿孔6013和6023的相應位置,并進行鎖定,以將支架組件601 固定到支架組件602上。在其他備選實施例中,螺釘63、64、65可以由鉚釘或螺栓等其他固定件代替。如圖25所示,圖25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七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在支架上沿支架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至少兩個貫穿孔來取代上述實施例的條狀貫穿孔。具體而言,在支架組件701的與拼接件71相互固定的端部,沿支架70的長度方向上設置有多個貫穿孔7014、7015、7016。螺釘(未繪示)可以設置于貫穿孔7014、7015、7016中的一者內,并鎖定于拼接件71的螺孔711內,從而將支架組件701 固定于拼接件71上,由此實現凸包7012相對拼接件71的位置調節。同樣地,在支架組件702的與拼接件72相互固定的端部,沿支架70的長度方向上設置有多個貫穿孔70對、7025、7(^6。螺釘(圖未示)可以設置于貫穿孔70M、7025、7(^6 中的一者內,并鎖定于拼接件72的螺孔721內,從而將支架組件702固定于拼接件72上, 由此實現凸包7022相對拼接件72的位置調節另外,在支架組件701與支架組件702相互固定的端部,在支架組件701上沿支架 70的長度方向上設置有多個貫穿孔7017、7018、7019,而在支架組件702上沿支架70的長度方向上設置有多個貫穿孔7027、7028、70四。螺釘(圖未示)可設置于多個貫穿孔7017、 7018,7019中的任意一者與多個貫穿孔7027、7028、70四的任意一者內。在安裝時,根據安裝需要沿支架的長度方向調節支架組件701和702的位置,并將對應的貫穿孔重疊,從而調節凸包7012、7022相對于拼接件71、72的位置以及支架70的長度。在位置調節后,將螺釘設置到對應的貫穿孔重疊位置上,并進行鎖定,以將支架組件701固定到支架組件702上。以上實施方式中,利用螺釘將支架固定于拼接件,但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可以輕易聯想到可用鉚釘等固定件進行固定,本發明對此不作具體限定。
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可應用于上述各實施例所揭示的背框的加強結構,背框的主拼接件數量至少為兩個,至少一個主拼接件的一端設有拼接部,至少兩個主拼接件通過相應拼接部拼接,至少其中一個主拼接件的拼接部設有加強結構以使背框整體的強度達到要求。具體而言,請參閱圖26,圖沈是以圖3所示的背框為例說明拼接部的加強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261包括拼接部沈11,第二主拼接件262包括拼接部沈21,第一主拼接件與第二主拼接件沈2中的至少一個在其拼接部設有加強結構(圖未示),即至少在拼接部或拼接部沈21設有加強結構。下面以拼接部沈11與拼接部沈21均設有加強結構為例進行說明。拼接部沈11和拼接部沈21沿A-A’方向的橫截面為折線形狀,以形成加強結構, 折線形狀包括至少兩條相連線段,比如加強結構的折線形狀是矩形(如圖27所示,其中虛線圖內為兩加強結構的凹凸疊置結構)、梯形(如圖觀所示)、燕尾形(如圖四所示)、倒 T形(如圖30所示)、錐形(如圖31所示)、波紋形(如圖32所示)或網格形(如圖33所示),還可以是T形、十字形或叉形等。第一主拼接件261的拼接部沈11的加強結構和第二主拼接件沈2的拼接部沈21的加強結構之間凹凸疊置。或者,拼接部沈11和拼接部沈21沿A-A’方向的橫截面為弧形,以形成加強結構。 橫截面為弧形時,弧形是一個或以上的單曲率(如圖;34所示)、雙曲率(如圖35所示)或多曲率弧形(如圖36所示)。第一主拼接件261的拼接部沈11的加強結構和第二主拼接件沈2的拼接部沈21的加強結構之間凹凸疊置。當然形成加強結構沿A-A’方向的橫截面的形狀不僅限于此,只要能加強拼接部的強度即可。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圖27-圖37所示主拼接件的拼接部所有實施例中,除圖27 示出拼接部2611的加強結構和拼接部沈21的加強結構的形狀以及兩加強結構的凹凸疊置結構之外,其余均只示出拼接部2611或拼接部其中之一的加強結構的形狀而并未示出其凹凸疊置的結構。參閱圖37,其是在拼接部沈21設有加強結構的另一結構示意圖。該加強結構是板層沈23,該板層沈23是對拼接部沈21的加厚,并且拼接部沈11和拼接部沈21疊置。以上可以了解,本發明實施例,通過拼接方式形成背框,使背框的結構簡單,并且節省背框的材料,可降低背光顯示裝置的生產成本;同時,通過在主拼接件的拼接位置設置加強結構,能提高背框拼接處的強度,進而使背框整體的強度達到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前述加強結構的各個實施例也適用于下述各背框、背光系統或平板顯示裝置的實施例。綜上所述,本發明提出了另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請參閱圖38,圖38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八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結構示意圖。圖38是本實施例綜合了背框拼接、可調節支架、加強結構以及多材料的所有特征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四1、第二主拼接件四2、第三主拼接件四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四4(圖未示)組成背框的主框架,第一輔拼接件四5、第二輔拼接件四6與主框架拼接。第二主拼接件292包括拼接部四21,第二輔拼接件296包括拼接部四61,第二主拼接件四2與第二輔拼接件四6中的至少一個在其拼接部設有加強結構(圖未示),即至少在拼接部四11或拼接部四31設有加強結構。加強結構可采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加強結構。支架60固定于第一輔拼接件四5、第二輔拼接件296上,其中支架與輔拼接件之間的可選固定點設有至少兩個,以使得支架可選地設置于背框的不同位置。支架60為上述各實施例描述的支架之一。在本實施例中,以貫穿孔601和貫穿孔602為例,說明支架可選地設置于背框的不同位置,這里所說的貫穿孔即是可選固定點。支架60可通過貫穿孔601、 602沿支架60的長度方向移動以調節位置,當位置調節好后,將固定件如螺釘、鉚釘或螺栓等其他固定件設置到貫穿孔601和貫穿孔602的相應位置,并進行鎖定,以將支架60固定到背框的另一位置。。另外,第三主拼接件四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294 (圖未示)設置有發熱源H,其制作材料為具有第一導熱能力的鋁件M1,其它沒有設置發熱源的第一主拼接件四1、第二主拼接件四2、第一輔拼接件四5以及第二輔拼接件296均為具有第二導熱能力的鍍鋅鋼件M2。發明還提供一種制造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方法,如圖39所示,圖39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九實施例的一種制造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方法的流程圖。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501 制作至少兩個主拼接件,至少一個所述主拼接件的一端設有拼接部,所述至少兩個主拼接件通過相應拼接部進行拼接以形成背框的主框架,至少其中一個所述主拼接件的拼接部設有加強結構; 步驟502 在至少兩個主拼接件中,制作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主拼接件,所述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主拼接件具有第一導熱能力,所述至少兩個主拼接件中其余不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一個或以上主拼接件具有第二導熱能力,所述第一導熱能力大于第二導熱能力;步驟503:在背框設置可調的支架,所述支架固定于主拼接件或輔拼接件上,或同時固定于主拼接件和輔拼接件上,其中所述支架與主拼接件或輔拼接件之間的可選固定點設有至少兩個,以使得支架可選地設置于背框的不同位置。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二主拼接件的拼接位置與第一主拼接件的相鄰端部之間存在其他拼接部時,在根據背框的尺寸選擇至少兩個拼接部的一拼接部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的步驟之前或之后,將第一主拼接件中位于第二主拼接件的拼接位置外側的其他拼接部裁切掉。其中第一主拼接件為上述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為上述第二主拼接件,在此不再贅述。參閱圖40,圖40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十實施例的一種具有觸摸屏的平板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本發明的平板顯示裝置20進一步包括一觸摸屏四,觸摸屏四設置在平板顯示裝置20的顯示面板22的出光面上。其中,平板顯示裝置20包括背光系統21以及上述的顯示面板22,背光系統21設置于顯示面板22的背面,并且為顯示面板22提供光源。背光系統21包括光源25、勻光機構M以及背框23。其中,背框23承載光源25 和勻光機構24。在背光系統21為側光式時,勻光機構M是導光板;在背光系統21為直下式時,勻光機構M是擴散板。背框23包括至少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至少第一、 第二兩個主拼接件形成背框23的主框架27。當然,背光系統21還可以是前述任一背光系統實施例中的結構。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的平板顯示裝置20可以為液晶顯示裝置或液晶電視機。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立體顯示裝置30,如圖41所示,圖41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十一實施例的立體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立體顯示裝置30包括液晶透鏡光柵31、背光系統32以及顯示面板33。其中,液晶透鏡光柵31設置于顯示面板33的出光面上。背光系統32為上述各實施例的背光系統,比如背光系統32包括背框23。其中,背框23包括至少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至少第一、第二兩個主拼接件形成背框的主框架。背光系統32還可以是前述任一背光系統實施例中的結構,在此不再贅述。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等離子顯示裝置40,如圖42所示,圖42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十二實施例的等離子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等離子顯示裝置40包括等離子顯示面板41以及背框42,背框42設置在等離子顯示面板41的背面。其中,背框42可以為前述任一實施例的背框,在此也不再贅述。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平板顯示裝置、立體顯示裝置以及等離子顯示裝置的背框模具結構簡單,降低背框模具的成本,并且節省背框的材料,以降低平板顯示裝置的成本。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1權利要求
1.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框包括主拼接件、輔拼接件以及可調的支架;所述主拼接件的數量至少為兩個,至少一個所述主拼接件的一端設有拼接部,所述至少兩個主拼接件通過相應拼接部進行拼接,至少其中一個所述主拼接件的拼接部設有加強結構;所述輔拼接件與所述主拼接件拼接;所述支架固定于主拼接件或輔拼接件上,或同時固定于主拼接件和輔拼接件上,其中所述支架與主拼接件或輔拼接件之間的可選固定點設有至少兩個,以使得支架可選地設置于背框的不同位置;所述至少兩個主拼接件中包括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主拼接件,所述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主拼接件具有第一導熱能力,所述至少兩個主拼接件中其余不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一個或以上主拼接件具有第二導熱能力,所述第一導熱能力大于第二導熱能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主拼接件在拼接部的橫截面為折線形狀,以形成所述加強結構,所述折線形狀包括至少兩條相連線段,并且所述兩個主拼接件的加強結構為凹凸疊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結構的折線形狀是矩形、梯形、燕尾形、T形、倒T形、錐形、十字形、叉形或網格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主拼接件在拼接部的橫截面為弧形,形成所述加強結構,并且所述兩個主拼接件的加強結構為凹凸疊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結構的弧形是一個或以上的單曲率、雙曲率或多曲率弧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沿所述支架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至少兩個貫穿孔,所述背框進一步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設置于所述至少兩個貫穿孔中的任意一個中,并將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拼接件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沿所述支架的長度方向設置有條狀貫穿孔,所述背框進一步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設置于所述條狀貫穿孔中的不同位置,并將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拼接件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至少兩個支架組件,所述至少兩個支架組件拼接形成支架,其中至少一支架組件可沿所述支架的長度方向固定于另一支架組件的至少兩個不同位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支架組件上沿所述支架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至少兩個貫穿孔,所述支架進一步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設置于所述至少兩個貫穿孔中的任意一個中,并將所述另一支架組件固定于所述至少一支架組件上。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支架組件上沿所述支架的長度方向設置有條狀貫穿孔,所述支架進一步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設置于所述條狀貫穿孔中的不同位置,并將所述另一支架組件固定于所述至少一支架組件上。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主拼接件具有第一強度,所述至少兩個主拼接件中其余不用于設置發熱源的一個或以上主拼接件具有第二強度,所述第二強度大于第一強度。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第一導熱能力和第一強度的主拼接件是鋁件,所述具有第二導熱能力和第二強度的主拼接件是鍍鋅鋼件。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兩個主拼接件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其中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表面設有至少兩個沿第一主拼接件的長度方向上間隔排列的拼接部,所述第一主拼接件通過其一拼接部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以形成不同尺寸的所述背框的主框架。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部是第一主拼接件表面上設置的形狀與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適配的凹部,以收容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部是第一主拼接件表面上設置的凹部,所述第二主拼接件的表面相應位置設有凸起,所述凸起嵌入凹部,以拼接所述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
16.根據權利要求13至15任一項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框包括第三主拼接件以及第四主拼接件;所述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以及第四主拼接件皆為直條形,并且首尾螺接、扣接或焊接,以圍繞形成所述背框的矩形主框架。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框包括設置于主框架內的輔拼接件,所述輔拼接件與主框架拼接,所述輔拼接件包括第一輔拼接件和第二輔拼接件,所述第一輔拼接件的兩端分別與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以及第四主拼接件中的至少兩個主拼接件拼接,所述第二輔拼接件的兩端分別與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以及第四主拼接件中的至少兩個主拼接件拼接。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背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輔拼接件的兩端分別與相鄰設置的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拼接,第二輔拼接件的兩端與相鄰設置的第三主拼接件、第四主拼接件拼接;或所述第一輔拼接件的兩端分別與相對設置的第一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拼接,第二輔拼接件的兩端與相對設置的第一主拼接件、第三主拼接件拼接,所述第二主拼接件、第四主拼接件、第一輔拼接件以及第二輔拼接件之間平行設置。
19.一種背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系統包括光源、勻光機構以及背框;所述背框承載所述光源和勻光機構,所述背框為權利要求1-15中任一項所述的背框。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其包括主拼接件、輔拼接件以及可調的支架;主拼接件的數量至少為兩個,至少一個所述主拼接件的一端設有拼接部,拼接部設有加強結構,使背框的整體強度達到要求;所述背框可根據實際應用在不同的拼接件設置不同的材料,降低了材料成本;此外,在背框上設置有可調的支架,所述支架可選地設置于背框的不同位置,從而使得同一支架能夠滿足不同的安裝需求。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背光系統。本發明背框以及背光系統的背框模具結構簡單,能夠降低背框模具的成本,并且節省背框的材料,以降低平板顯示裝置的成本。
文檔編號G02F1/13357GK102392989SQ20111036662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8日
發明者李全, 楊流洋, 程加河, 蕭宇均, 郭儀正, 闕成文, 黃沖 申請人: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首市| 昌江| 伊春市| 鲁甸县| 磐石市| 洪湖市| 富裕县| 揭东县| 新源县| 攀枝花市| 互助| 漯河市| 泽库县| 公安县| 潞城市| 三原县| 晴隆县| 平塘县| 新化县| 奇台县| 安泽县| 汕头市| 黑龙江省| 桐柏县| 澄江县| 汉沽区| 平度市| 大同市| 渝北区| 林西县| 加查县| 永定县| 个旧市| 台东县| 凯里市| 潢川县| 桃园市| 天镇县| 广南县| 奉贤区| 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