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學膜及其制造方法、使用該光學膜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単元(BLU)的光學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該光學片的液晶顯示裝置。更具體地講,本發明涉及液晶顯示裝置中使用非印刷式導光板的邊光式背光単元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并且涉及制造該光學片的方法以及使用該光學片的液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可用于LCD的邊光式背光単元中的導光板通常分成兩種種類,即,只利用光折射的棱鏡導光板和使用光的散射和聚集的非印刷式導光板。圖I示意性示出使用棱鏡導光板的背光単元。如圖I中所示,背光単元包括棱鏡導光板11,在其底表面上形成有棱鏡圖案
10;和反向棱鏡片(reverse prism sheet) 13,其置于棱鏡導光板11上并且在該反向棱鏡片底表面上形成有棱鏡圖案12。雖然可以使用圖I中所示的棱鏡導光板實現棱鏡導光板上的單個片,但視角太窄并且難以制造棱鏡導光板,并且使用得并沒有更多反而使用得更少。圖2示意性示出使用無印刷式導光板的背光単元。如圖2中所示,這個單元包括無印刷式導光板20 ;擴散片21,其結合到無印刷式導光板20的上表面;棱鏡片22,其結合到擴散片21的上表面并且在棱鏡片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棱鏡圖案23 ;以及保護片24,其結合到棱鏡片22的上表面。另外,使用無印刷式導光板的背光単元可以被構造成沒有保護片24。就比棱鏡導光板更容易制造的利用光的散射和聚集的無印刷式導光板而言,提供了一種如圖2中所示的包括擴散片/棱鏡片或擴散片/棱鏡片/保護片的兩個或三個片之組合的光學片。圖3示出由使用兩個片(上棱鏡片和下棱鏡片)的背光単元造成的光的行進方向。如圖3中所示,擴散片31用于篩選導光板30的圖案,散射光并且還使從導光板30發射的斜向的光能夠在垂直方向上行進一定程度。棱鏡片32用于聚焦已通過擴散片31在垂直方向上行進一定程度的光,使得光在垂直方向上發送。如圖3中所示,筆記本PC的背光単元使用包括下垂直棱鏡片32和上水平棱鏡片33的兩個片,在完全垂直的方向上聚集光。然而,IXD-TV的背光單元使用單個水平棱鏡片,因為使用兩個棱鏡片會增加亮度,但會減小從兩側觀看的視角。棱鏡片是存在問題的,因為棱鏡形狀的脊暴露于表面并且因此在操縱時或者在組裝后可能容易產生刮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或者增大視角,可以在棱鏡面上設置保護片。然而,在LCD-TV的背光單元中采用無印刷式導光板的情況是存在問題的,因為使用了多個光學片,所以使得不可能實現薄型,從而降低了組裝產率并且增加了背光単元的成本,這是不期望發生的。因此,為了實現薄型,提高組裝產率并且降低制造成本,IXD-TV中使用無印刷式導光板的背光単元需要單個片。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因此,本發明致力于相關技術中出現的以上問題,并且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光學片,該光學片可以設置成LCD-TV中的使用無印刷式導光板的背光単元的單片形式,由此實現薄型,提高組裝產率并且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制造該光學片的方法以及使用該光學片的液晶顯示裝置。技術解決方法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ー種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該光學片包括第一基底層,其包括第一聚對苯ニ甲酸こニ醇酯(PET)膜;第一功能層,其具有在第一基底層的上表面上沿著第一方向形成的棱鏡圖案;第二基底層,其包括第二 PET膜;粘合劑層,其用于將第一功能層的棱鏡圖案粘附于第二基底層的底表面;以及第ニ功能層,其具有在第二基底層的上表面上沿著第一方向形成的棱鏡圖案。另外,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ー種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該光學片包括第一基底層,其包括第一 PET膜;第一功能層,其具有在第一基底層的上表面上沿著第一方向形成的棱鏡圖案;第二基底層,其包括第二 PET膜;粘合劑層,其用于將第一功能層的棱鏡圖案粘附于第二基底層的底表面;第二功能層,其具有在第二基底層的上表面上沿著第一方向形成的棱鏡圖案;第三基底層,其包括第三PET膜;第二粘合劑層,其用于將第二功能層的棱鏡圖案粘附于第三基底層的底表面;以及第三功能層,其具有在第三基底層的上表面上的微透鏡圖案或擴散圖案。另外,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ー種液晶顯示裝置,在該液晶顯示裝置中,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可以應用于背光単元。另外,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制造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UV樹脂涂布在第一 PET膜的上表面上以沿著第一方向形成棱鏡圖案,并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下棱鏡片JfUV樹脂薄薄地涂布在第二PET膜的下表面上,由此形成粘合劑層;在使該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脊緊密接觸粘合劑層的同時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平板棱鏡片;以及將UV樹脂涂布在該平板棱鏡片的上表面上以沿著第一方向形成棱鏡圖案,并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上棱鏡片。另外,本發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制造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UV樹脂涂布在第一 PET膜的上表面上以沿著第一方向形成棱鏡圖案,并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下棱鏡片;將UV樹脂薄薄地涂布在第二 PET膜的下表面上,由此形成第一粘合劑層;在使該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脊緊密接觸第一粘合劑層的同時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第一平板棱鏡片;將UV樹脂涂布在第一平板棱鏡片的上表面上以沿著第一方向形成棱鏡圖案并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上棱鏡片;將ぴ樹脂薄薄地涂布在第三PET膜的下表面上,由此形成第二粘合劑層;在使上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脊緊密接觸第ニ粘合劑層的同時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第二平板棱鏡片;以及使用UV樹脂,在第ニ平板棱鏡片的上表面上形成微透鏡圖案或擴散圖案,并使用UV光將其固化,由此形成透鏡片。有益效果根據本發明,光學片可以設置成LCD-TV中使用無印刷式導光板的背光単元的單片形式,由此實現薄型,提高組裝產率并且降低制造成本。
圖I是示出使用棱鏡導光板的傳統背光単元的示意圖;圖2是示出使用無印刷式導光板的傳統背光単元的示意圖;圖3是示出由背光單元造成的光的行進方向的示意圖;圖4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背光単元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的示意圖;圖5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另ー個實施方式的背光単元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的不意圖;圖6是示出常規復合光學片的示意圖;圖7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造背光単元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
片的過程的流程圖;以及圖8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另ー個實施方式的制造背光単元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的過程的流程圖。附圖中附圖標記說明100、200 :第一基底層110、210 :第一功能層120,220 :第二基底層130、230 :第二功能層140 :粘合劑層240 :第一粘合劑層250 :第三基底層260:第三功能層270 :第二粘合劑層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文中,將參照附圖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圖4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背光単元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的示意圖。如圖4中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包括第一基底層100,其包括作為聚對苯ニ甲酸こニ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膜的第一 PET膜;第一功能層110,其具有在第一基底層100的上表面上沿著第一方向形成的棱鏡圖案;第二基底層120,其包括第二 PET膜;粘合劑層140,其將第一功能層110的棱鏡圖案粘附于第二基底層120的底部;以及第ニ功能層130,其具有在第二基底層120的上表面上沿著第一方向形成的棱鏡圖案。根據本發明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還可以包括在第一基底層100的底表面上形成的背涂層。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膜被構造成使得在包括薄得達到30 μ m至60 μ m水平的第一 PET膜的第一基底層100的上表面上,沿著第一方向形成具有20 μ m至50 μ m的小節距的下棱鏡圖案,以形成第一功能層110,同時,在薄得達到30 μ m至60 μ m水平的第二 PET膜的下表面上薄薄地涂布UV樹脂,以形成粘合劑層140,并且當使第一功能層110的棱鏡圖案的脊接觸粘合劑層140時,使用UV光將它們固化,由此制造出具有平板棱鏡片形狀的第二基底層120。在具有平板棱鏡片形狀的第二基底層120的上表面上,沿著與第一功能層110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形成具有51 ym至IOOym的節距的上棱鏡圖案,以形成第二功能層130。優選地,第一基底層100包括厚度為50 μ m的PET膜,并且對于第一功能層110還優選地具有在第一基底層100的上表面上包括高度為10 μ m至20 μ m且節距為20 μ m至50 μ m的棱鏡脊的棱鏡圖案。第二基底層120包括厚度為50 μ m的PET膜,并且在第二基底層120的上表面上設置有第二功能層130,第二功能層130具有包括高度為21 μ m至40 μ m且節距為51 μ m至100 μ m的棱鏡脊的棱鏡圖案。附接這些層,以形成總厚度為140 μ m至180 μ m的單片結構。將第一功能層110的棱鏡圖案的脊的高度和節距形成為小于第二功能層130的棱鏡圖案的脊的高度和節距的原因在干,當通過粘合劑層140將第一功能層110的棱鏡圖案的脊和第二基底層120的底表面彼此粘附時,形成更小的棱鏡脊的節距,從而容易控制粘合力。另外,將第一功能層110的棱鏡圖案的節距設置成不同于第二功能層130的棱鏡圖案的節距的原因在干,減小單片的總厚度并且防止由于光干涉導致出現莫爾條紋現象(Moirephenomenon)。
如以上所提及的,通過將包括第一基底層100和第一功能層110的第一棱鏡片與PET膜層合,根據本發明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膜被設置成單片形式。因為棱鏡片不能附接到擴散片,所以第二棱鏡片附接到具有沿著第一方向形成的棱鏡圖案的第一棱鏡片上,第ニ棱鏡片包括第二基底層120和第二功能層130并且具有沿著與第一棱鏡片相同的方向形成的棱鏡圖案。位于靠下位置的第一棱鏡片使從導光板發射的斜向的光能夠如同在擴散片中一祥在垂直方向上行進一定程度,并且第二棱鏡片用于聚集光,使得該光在更接近垂直方向的方向上行進。此外,第一棱鏡片和第二棱鏡片可以按一定方式附接,使得第一棱鏡片的棱鏡脊的峰被埋入粘合劑中。圖5示意性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另ー個實施方式的背光単元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如圖5中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包括第一基底層200,其包括第一 PET膜;第一功能層210,其具有在第一基底層200的上表面上沿著第一方向形成的棱鏡圖案;第二基底層220,其包括第二 PET膜;第一粘合劑層240,其將第一功能層210的棱鏡圖案粘附于第二基底層220的底表面;第二功能層230,其具有在第二基底層220的上表面上沿著第一方向形成的棱鏡圖案;第三基底層250,其包括第三PET膜;第二粘合劑層270,其將第二功能層230的棱鏡圖案粘附于第三基底層250的底表面;以及第三功能層260,其在第三基底層250的上表面上具有微透鏡圖案或擴散圖案。根據本發明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還可以包括在第一基底層200的底表面上形成的背涂層。另外,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膜被構造成使得,包括第一基底層200和第一功能層210并且具有沿著第一方向形成的棱鏡圖案的第一棱鏡片附接到包括第二基底層220和第二功能層230并且具有沿著與第一棱鏡片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形成的棱鏡圖案的第二棱鏡片,使得第二棱鏡片位于第一棱鏡片上,并且通過粘合劑層將第二功能層230的棱鏡圖案的脊粘附于上面具有微透鏡圖案的透鏡片或者上面具有擴散圖案的擴散片的第三基底層250的底表面,使得它們彼此附接。第一棱鏡片與第二棱鏡片、以及第二棱鏡片與透鏡片或擴散片可以按使得棱鏡片的棱鏡脊的峰被埋入粘合劑中的方式附接。
圖5示出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該單片結構是通過當在圖4的實施方式中使用保護片時將透鏡片層合在第二棱鏡片上而形成的。在這種情況下,透鏡片或擴散片的厚度可以是160μπι至170 μ m。透鏡片具有相當于棱鏡片的約80%的聚光功能以及如同擴散片的擴散功能。圖6示意性示出通常的復合光學片。如圖6中所示,通過將透鏡片層合在棱鏡片上,得到復合光學片。以下的表I示出測量32寸2H LED背光単元中的光學片特性的結果。圖6的復合光學片具有低亮度,這種低亮度不足以取代如表I中看到的透鏡片/棱鏡片/保護片,并且具有可以只取代兩個透鏡片而沒有實際被視為單片的單片結構。常規復合光學片具有低亮度的原因在于,雖然下棱鏡片使斜向的光能夠如同在擴散片中一祥向上行進一定程度,但上透鏡片聚集光的能力比棱鏡片弱。[表 I]
保護片透鏡片復合片單片· 棱鏡片透鏡片
透鏡片亮度(cd/m2) 2,213 1,907 1,946 2,050
X0.2521 0.2520 0.2508 0.2535
y0.2273 0.2251 0.2245 0.2277
亮度(相對比)116.0% 100.0% 102.0% 107.5%
厚度850μηι 600μιη 260μιη 300μηι在本發明中,為了減小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的厚度,使用薄PET膜執行層合,從而解決由于復合結構而在使用厚PET膜的光學片中出現的熱變形和片起皺這些問題。另夕卜,在本發明中,為了解決使用薄PET膜進行層合時出現的困難,形成較小的棱鏡圖案的節距,由此有助于控制粘合力。根據以上實施方式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可以應用于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單
J Li ο圖7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制造背光単元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的過程的流程圖。如圖7中所示,制造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的方法包括將UV樹脂涂布在第一 PET膜的上表面上以沿著第一方向形成棱鏡圖案,并且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制成下棱鏡片(S100);將UV樹脂薄薄地涂布在第二 PET膜的下表面上,由此形成粘合劑層(SllO);在使下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脊緊密接觸粘合劑層的同時使用UV光執行固化,因此制成平板棱鏡片(S120);將UV樹脂涂布在平板棱鏡片的上表面上以沿著第一方向形成棱鏡圖案,并且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制成上棱鏡片(S130)。圖8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另ー個實施方式的制造背光単元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的過程的流程圖。如圖8中所示,制造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的方法包括將UV樹脂涂布在第一 PET膜的上表面上以沿著第一方向形成棱鏡圖案,并且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制成下棱鏡片(S200);將UV樹脂薄薄地涂布在第二 PET膜的下表面上,由此形成第一粘合劑層(S210);在使下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脊緊密接觸第一粘合劑層的同時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第一平板棱鏡片(S220);將UV樹脂涂布在第一平板棱鏡片的上表面上以沿著第一方向形成棱鏡圖案,并且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上棱鏡片(S230);將UV樹脂薄薄涂布在第三PET膜的下表面上,由此形成第二粘合劑層(S240);在使上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脊緊密接觸第二粘合劑層的同時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第二平板棱鏡片(S250);以及使用UV樹脂,在第二平板棱鏡片的上表面上形成微透鏡圖案或擴散圖案并且使用UV光將其固化,由此制成透鏡片(S260)。如上描述的實施方式對應于并入本發明精神內的各種實施方式中的一些實施方式。本發明的范圍還并入通過將下棱鏡片與上棱鏡片層合而形成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的
各種實施方式,其中該上棱鏡片具有沿著與下棱鏡片相同的方向形成的棱鏡圖案。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所述光學片包括 第一棱鏡片,在其上表面上形成有棱鏡圖案; 第二棱鏡片,在其上表面上形成有棱鏡圖案, 其中,通過粘合劑,將所述第一棱鏡片的棱鏡脊附接到所述第二棱鏡片的底表面,使得所述第一棱鏡片的棱鏡圖案和所述第二棱鏡片的棱鏡圖案沿著相同方向取向。
2.一種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所述光學片包括 第一棱鏡片,在其上表面上形成有棱鏡圖案; 第二棱鏡片,在其上表面上形成有棱鏡圖案;以及 透鏡片,在其上表面上形成有微透鏡圖案, 其中,通過粘合劑,將所述第一棱鏡片的棱鏡脊附接到所述第二棱鏡片的底表面,使得所述第一棱鏡片的棱鏡圖案和所述第二棱鏡片的棱鏡圖案沿著相同方向取向,并且通過粘合劑,將所述第二棱鏡片的棱鏡脊附接到所述透鏡片的底表面。
3.一種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所述光學片包括 第一棱鏡片,在其上表面上形成有棱鏡圖案; 第二棱鏡片,在其上表面上形成有棱鏡圖案;以及 擴散片,在其上表面上形成有擴散圖案, 其中,通過粘合劑,將所述第一棱鏡片的棱鏡脊附接到所述第二棱鏡片的底表面,使得所述第一棱鏡片的棱鏡圖案和所述第二棱鏡片的棱鏡圖案沿著相同方向取向,并且通過粘合劑,將所述第二棱鏡片的棱鏡脊附接到所述擴散片的底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學片,其中,所述第一棱鏡片和所述第二棱鏡片均包括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和形成在所述PET膜的上表面上的棱鏡圖案層。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學片,其中,使用UV樹脂形成所述棱鏡圖案層。
6.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學片,其中,所述第一棱鏡片和所述第二棱鏡片按使得所述第一棱鏡片的所述棱鏡脊的峰被埋入所述粘合劑中的方式附接。
7.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學片,其中,所述粘合劑由UV樹脂組成。
8.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學片,其中,所述第一棱鏡片的與具有棱鏡圖案的表面相反的表面被背涂。
9.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學片,其中,所述第一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脊的高度不同于所述第二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脊的高度。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光學片,其中,所述第一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脊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脊的高度。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光學片,其中,所述第一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脊的高度是10 μ m至20 μ m,并且所述第二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脊的高度是21 μ m至40 μ m。
12.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學片,其中,所述第一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節距不同于所述第二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節距。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學片,其中,所述第一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節距小于所述第二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節距。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學片,其中,所述第一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節距是20μ m至50 μ m,所述第二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節距是51 μ m至100 μ m。
15.一種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所述光學片包括 第一基底層,其包括第一 PET膜; 第一功能層,其具有在所述第一基底層的上表面上沿著第一方向形成的棱鏡圖案; 第二基底層,其包括第二 PET膜; 粘合劑層,其用于將所述第一功能層的棱鏡圖案粘附于所述第二基底層的底表面;以及 第二功能層,其具有在所述第二基底層的上表面上沿著所述第一方向形成的棱鏡圖案。
16.一種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所述光學片包括 第一基底層,其包括第一 PET膜; 第一功能層,其具有在所述第一基底層的上表面上沿著第一方向形成的棱鏡圖案; 第二基底層,其包括第二 PET膜; 第一粘合劑層,其用于將所述第一功能層的棱鏡圖案粘附于所述第二基底層的底表面; 第二功能層,其具有在所述第二基底層的上表面上沿著第一方向形成的棱鏡圖案; 第三基底層,其包括第三PET膜; 第二粘合劑層,其用于將所述第二功能層的棱鏡圖案粘附于所述第三基底層的底表面;以及 第三功能層,其具有在所述第三基底層的上表面上的微透鏡圖案或擴散圖案。
17.—種液晶顯示裝置,所述液晶顯示裝置包括權利要求I至3、15和1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
18.—種制造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UV樹脂涂布在第一 PET膜的上表面上以沿著第一方向形成棱鏡圖案,并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下棱鏡片; 將UV樹脂薄薄地涂布在第二 PET膜的下表面上,由此形成粘合劑層; 在使所述下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脊緊密接觸所述粘合劑層的同時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平板棱鏡片;以及 將UV樹脂涂布在所述平板棱鏡片的上表面上以沿著所述第一方向形成棱鏡圖案,并使 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上棱鏡片。
19.一種制造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UV樹脂涂布在第一 PET膜的上表面上以沿著第一方向形成棱鏡圖案,并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下棱鏡片; 將UV樹脂薄薄地涂布在第二 PET膜的下表面上,由此形成第一粘合劑層; 在使所述下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脊緊密接觸所述第一粘合劑層的同時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第一平板棱鏡片; 將UV樹脂涂布在所述第一平板棱鏡片的上表面上以沿著所述第一方向形成棱鏡圖案,并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上棱鏡片; 將UV樹脂薄薄地涂布在第三PET膜的下表面上,由此形成第二粘合劑層; 在使所述上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脊緊密接觸所述第二粘合劑層的同時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第二平板棱鏡片;以及 使用UV樹脂,在所述第二平板棱鏡片的上表面上形成微透鏡圖案,并使用UV光將其固化,由此形成透鏡片。
20. 一種制造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UV樹脂涂布在第一 PET膜的上表面上以沿著第一方向形成棱鏡圖案,并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下棱鏡片; 將UV樹脂薄薄地涂布在第二 PET膜的下表面上,由此形成第一粘合劑層; 在使所述下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脊緊密接觸所述第一粘合劑層的同時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第一平板棱鏡片; 將UV樹脂涂布在所述第一平板棱鏡片的上表面上以沿著所述第一方向形成棱鏡圖案,并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上棱鏡片; 將UV樹脂薄薄地涂布在第三PET膜的下表面上,由此形成第二粘合劑層; 在使所述上棱鏡片的棱鏡圖案的脊緊密接觸所述第二粘合劑層的同時使用UV光執行固化,由此形成第二平板棱鏡片;以及 使用UV樹脂,在所述第二平板棱鏡片的上表面上形成擴散圖案并使用UV光將其固化,由此形成擴散片。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膜及其制造方法、使用該光學膜的液晶顯示裝置。本發明涉及背光單元的光學片、制造該光學片的方法和使用該光學片的液晶顯示裝置,更具體地講,涉及使用無印刷式導光板的邊光式背光單元的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制造該光學片的方法和使用該光學片的液晶顯示裝置。具有單片結構的光學片包括第一棱鏡片,在其上表面上形成有棱鏡圖案;以及第二棱鏡片,在其上表面上形成有棱鏡圖案,其中,通過粘合劑,將第一棱鏡片的棱鏡脊附接到第二棱鏡片的底表面,使得第一棱鏡片的棱鏡圖案和第二棱鏡片的棱鏡圖案沿著相同方向取向。
文檔編號G02F1/13357GK102866441SQ20121023480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6日
發明者成耆骕, 金昌建 申請人:高樂泰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