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投影機系統(tǒng)及其額外加強散熱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微投影機系統(tǒng),包括微投影機本體以及額外可組合在一起的散熱裝置,其中的散熱裝置內(nèi)可包含風扇或更佳的散熱設計。當微投影機本體與其散熱模塊結合后,可藉由其散熱性能而提高投影機的功率,以達到更好的性能表現(xiàn)。
【專利說明】微投影機系統(tǒng)及其額外加強散熱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有關于一種微投影機系統(tǒng)及其額外加強散熱方法。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可另外搭配額外的可拆式散熱模塊來加強散熱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散熱方法。其中額外的散熱模塊里包含風扇或其它更好的散熱鰭片。
【背景技術】
[0002]微投影機中的發(fā)光二極管(LED)光源效率非常差,約有80%的電能轉成廢熱,過高的溫度將會影響微投影機的使用壽命。
[0003]散熱鰭片是常用的散熱工具,然而在高功率的微投影機中,因為廢熱大增,為了加快散熱速度,必須要增加散熱鰭片的面積,只是如此將與微投影機的輕、薄、短、小訴求相互抵觸。
[0004]因此,如何有效解決散熱問題,同時又不增加微投影機的體積,實為一重要課題。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微投影機無法兼顧有效散熱和不增加投影機體積的缺陷,提供一種微投影機系統(tǒng),可有效散熱,且不過多增加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體積。
[0006]本發(fā)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微投影機系統(tǒng),其包括微投影機本體以及額外可拆式的散熱模塊。其中散熱模塊以可拆卸方式由外部連結于微投影機本體,而對微投影機本體進行散熱。
[0007]其中,微投影機本體包括金屬基板、熱管以及散熱鰭片,熱管將金屬基板產(chǎn)生的廢熱傳送至散熱鰭片,散熱模塊對散熱鰭片進行散熱。
[0008]其中,熱管可為直線型。
[0009]本發(fā)明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可更包括支架,沿著金屬基板的輪廓而延伸且接觸金屬基板,熱管焊接于支架。
[0010]其中,支架為L型并同時接觸金屬基板。
[0011]其中,散熱模塊可包括磁鐵,微投影機本體可包括金屬部,磁鐵吸引金屬部,使散熱模塊固定于微投影機本體。
[0012]或者散熱模塊包括金屬部,微投影機本體包括磁鐵,磁鐵吸引金屬部,使散熱模塊固定于微投影機本體。
[0013]或者散熱模塊包括第一磁鐵,微投影機本體包括第二磁鐵,第一磁鐵及第二磁鐵互相吸引,使散熱模塊固定于微投影機本體。
[0014]或者,散熱模塊可包括連接端口,與微投影機本體連接,以利用微投影機本體的電力。
[0015]或者,散熱模塊可包括容置空間,用于以干涉方式容置微投影機本體。
[0016]或者,散熱模塊可包括滑槽,而微投影機本體包括相應的滑塊,藉由滑塊裝入滑槽,使散熱模塊固定于微投影機本體。
[0017]或者,散熱模塊包括滑塊,而微投影機本體包括相應的滑槽,藉由滑塊裝入滑槽,使散熱模塊固定于微投影機本體。
[0018]本發(fā)明同時提供一種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額外加強散熱方法,包括步驟(a)對微投影機本體進行散熱;以及步驟(b)將散熱模塊外部連結于微投影機本體,對微投影機本體進行散熱。
[0019]其中,微投影機本體消耗功率大于既定值時,才將散熱模塊連結于微投影機本體。
[0020]其中,上述既定值大約為2.5瓦特。
[0021]實施本發(fā)明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利用內(nèi)部的熱管以及散熱鰭片來進行散熱,此方式不會增加太多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體積,不但便于攜行,又能維持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性能。對于高功率、高發(fā)熱量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而言,本發(fā)明可進一步搭配額外可拆式散熱模塊來使用,以強化散熱效果,同時額外可拆式散熱模塊還能當作底座來支撐微投影機本體,有利于定點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為使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做詳細說明。
[0023]圖1是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微投影機本體的示意圖。
[0024]圖2顯示本發(fā)明搭配散熱模塊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其中一例。
[0025]圖3顯示本發(fā)明搭配散熱模塊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另一例。
[0026]圖4顯示本發(fā)明搭配散熱模塊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又一例。
[0027]圖5顯示本發(fā)明搭配散熱模塊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再一例。
【具體實施方式】
[0028]請參閱圖1,圖1是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微投影機本體的示意圖。本發(fā)明的微投影機本體10包括光機引擎101及金屬基板102、103,其利用支架104作為導熱的媒介。金屬基板102、103上有作為光源的發(fā)光二極管(LED),經(jīng)過光機引擎101后將含有影像訊息的光線投射出去。其中金屬基板102、103為主要的熱源產(chǎn)生處。支架104沿著金屬基板102、103的輪廓而延伸且接觸于金屬基板102、103,在本實施例中,支架104為L型。
[0029]本發(fā)明的微投影機本體10更包括有熱管105,其一端連結于支架104,另一端連結于散熱鰭片106。金屬基板102、103在操作時所產(chǎn)生的廢熱,可藉由熱管105傳送至散熱鰭片106,利用空氣自然對流加以散熱。在微投影機機殼107上靠近散熱鰭片106附近可設置散熱孔(未圖示),以便空氣自然對流。
[0030]其中支架104與熱管105之間可采焊接方式加以連結,且熱管105為直線型,如此可得到較佳的熱傳導效率。
[0031]若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功率更高(例如大于2.5瓦特),產(chǎn)生的廢熱更多,則本發(fā)明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還可另外加裝散熱模塊(內(nèi)含風扇及/散熱鰭片),以強制對流方式提高散熱效果,詳如下述:
[0032]請參閱圖2,圖2顯示本發(fā)明搭配散熱模塊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其中一例,如圖所示,在微投影機本體IOa上設置有金屬部108a,而在散熱模塊20a上設置有磁鐵208a,利用磁鐵208a吸引金屬部108a,即可使散熱模塊20a固定于微投影機本體IOa上,而對微投影機本體IOa內(nèi)部的散熱鰭片(未圖示)以強制對流方式進行散熱。
[0033]可以了解到,上述磁鐵亦可設置在微投影機本體上,而金屬部則設置于散熱模塊上,或者是在微投影機本體及散熱模塊上皆設置磁鐵,仍可同樣達到吸附固定的目的。
[0034]請參閱圖3,圖3顯示本發(fā)明搭配散熱模塊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另一例,其中,在散熱模塊20b上設置有活動式連接端口 208b,平時隱藏于散熱模塊20b內(nèi),使用時可將其推出(如圖所示),而與微投影機本體IOb連接,使散熱模塊20b能利用微投影機本體IOb提供的電力來運轉,以強制對流方式對于微投影機本體IOb內(nèi)部的散熱鰭片(未圖示)進行散熱。
[0035]請參閱圖4,圖4顯示本發(fā)明搭配散熱模塊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又一例,其中,在散熱模塊20c上設置有容置空間208c,微投影機本體IOc可插置其中,并且藉由干涉來固定,散熱模塊20c可以利用風扇采強制對流方式對于微投影機本體IOc內(nèi)部的散熱鰭片(未圖示)進行散熱。
[0036]請參閱圖5,圖5顯示本發(fā)明搭配散熱模塊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再一例,其中,在散熱模塊20d上設置有滑槽(例如鳩尾槽)208d,而在微投影機本體IOd上設置有相應的滑塊108d,利用滑塊108d裝入滑槽208d中,可使散熱模塊20d固定于微投影機本體IOd上,而對微投影機本體IOd內(nèi)部的散熱鰭片(未圖示)以強制對流方式進行散熱。
[0037]可以了解到,上述滑塊亦可設置在微投影機本體,而相應的滑槽則設置在散熱模塊,同樣可使散熱模塊固定于微投影機本體上。
[0038]以上所列舉的散熱模塊,除了可對微投影機本體進行散熱外,還可兼作微投影機本體的底座。
[0039]本發(fā)明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可利用內(nèi)部的熱管以及散熱鰭片來進行散熱,此方式不會增加太多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體積,不但便于攜行,又能維持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性能。對于高功率、高發(fā)熱量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而言,本發(fā)明可進一步搭配散熱模塊來使用,以強化散熱效果,同時散熱模塊還能當作底座來支撐微投影機本體,有利于定點使用。
[0040]雖然本發(fā)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本【技術領域】的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仍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當視權利要求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微投影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投影機本體; 散熱模塊,以可拆卸方式由外部連結于該微投影機本體,而對該微投影機本體進行散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微投影機本體包括金屬基板、熱管以及散熱鰭片,該熱管將該金屬基板產(chǎn)生的廢熱傳送至該散熱鰭片,該散熱模塊對該散熱鰭片進行散熱。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熱管為直線型。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支架,沿著該金屬基板的輪廓而延伸且接觸該金屬基板,該熱管焊接于該支架。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支架為L型并同時接觸該金屬基板。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散熱模塊和該微投影機本體的其中一者包括磁鐵,另一者包括金屬部,該磁鐵吸引該金屬部,使該散熱模塊固定于該微投影機本體。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散熱模塊包括第一磁鐵,該微投影機本體包括第二磁鐵,該第一磁鐵及該第二磁鐵互相吸引,使該散熱模塊固定于該微投影機本體。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散熱模塊包括連接端口,與該微投影機本體連接,以利用該微投影機本體的電力。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散熱模塊包括容置空間,用于以干涉方式容置該微投影機本體。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散熱模塊和該微投影機本體的其中一者包括滑槽,另一者包括相應的滑塊,藉由該滑塊裝入該滑槽,使該散熱模塊固定于該微投影機本體。
11.一種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額外加強散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對微投影機本體進行散熱; 將散熱模塊外部連結于該微投影機本體,對該微投影機本體進行散熱。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額外加強散熱方法,其特征在于,當該微投影機本體消耗功率大于一既定值時,才將該散熱模塊連結于該微投影機本體。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微投影機系統(tǒng)的額外加強散熱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既定值為2.5瓦特。
【文檔編號】G03B21/16GK103869588SQ201210530143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11日
【發(fā)明者】溫國良 申請人: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