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纜快速匹配裝配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纜,具體涉及的是一種光纜快速匹配裝配結構。
技術背景目前的光纜連接器通常是與直徑為2mm的光纜匹配對應裝配的,對于直徑為4mm的光纜則無法直接與常用光纜連接器裝配在一起,需要特種光纜連接器才能對應裝配,其不但制作難度大,而且成本高,兼容性差。
發明內容為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纜快速匹配裝配結構,以解決目前光纜連接器無法與直徑為4_的光纜裝配匹配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光纜快速匹配裝配結構,包括光纜和連接器,所述光纜由光纖和包裹于光纖的護套構成,所述護套由外護套和內護套構成,所述外護套由中心分隔線和位于該中心分隔線兩側的上折邊和下折邊構成,所述內護套的外徑與連接器孔的孔徑對應匹配。其中所述連接器的連接器孔對應套置在內護套上,所述上折邊和下折邊將連接器上下包覆,且所述包覆處通過套管套緊固定。其中所述外護套的外徑為4_,內護套的外徑為2_,上折邊和下折邊的厚度均為Imm0其中所述光纖外側包裹有鋼鎧,所述鋼鎧外側設置有芳紗,芳紗外側包裹有內護套,所述內護套外側包裹有外護套。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光纜的護套分成外護套和內護套,且使內護套的外徑與連接器的孔徑對應匹配一致,使外護套由中心分隔線分割成上折邊和下折邊,在裝配時,將連接器對應套在內護套上,然后將上折邊和下折邊對應壓在連接器上,之后將套管套置在上折邊和下折邊處,將連接器與光纜固定連接在一起。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制作簡單,成本低,兼容性好等優點。
圖為本實用新型光纜快速匹配裝配結構的示意圖。圖中標識說明外護套I、中心分隔線101、上折邊102、下折邊103、內護套2、芳紗
3、鋼鎧4、光纖5、連接器6、連接器孔601、套管7。
具體實施方式
為闡述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所示,圖為本實用新型光纜快速匹配裝配結構的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種光纜快速匹配裝配結構,主要用于解決目前光纜連接器無法與直徑為4_的光纜裝配匹配的問題。其中該光纜快速匹配裝配結構包括光纜和連接器6,所述光纜由光纖5、包裹于光纖5外側的鋼鎧4,設置于鋼鎧4外側的芳紗3,以及包裹在芳紗3外側的護套構成,所述護套包括內護套2和外護套I。外護套I由中心分隔線101和位于該中心分隔線101上側的上折邊102以及位于中心分隔線101下側的下折邊103構成,所述內護套2的外徑與連接器孔601的孔徑對應匹配,以使內護套2能夠對應插入到連接器孔601中。其中本實施例中外護套I的外徑為4mm,內護套的外徑為2mm,上折邊102和下折邊103的厚度均為1_,所采用的連接器6為與2_光纜匹配對應裝配的連接器,其可以對應裝配到外徑為2mm的內護套上,且通過外護套I的上折邊102和下折邊103將其壓住,并
由套管7套緊。本實用新型不限于直徑為4_的光纜與連接器快速匹配裝配,只需要保證光纜的內護套外徑與連接器的裝配位置對應匹配即可,以此類推可知,直徑大于4_的光纜也同樣可以按照這種裝配結構實現,其只需要保證內護套外徑與常規連接器匹配即可,同時可以沿著外護套的中心分隔線將外護套分成上下兩部分。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是首先將光纜外護套的前端部分沿著中心分隔線分割成上折邊和下折邊,且將上折邊和下折邊翻起,露出內部的內護套,然后將連接器對應套在內護套上,接著將上折邊和下折邊壓在連接器上,將連接器前端包覆,然后將套管對應套在上述包覆部位,夾緊即可。本實用新型無需制作特種光纖連接器,只需在加工時,將內護套對應與常規光纖連接器對應裝配即可,其制作方式簡單,而且成本低,兼容性好。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光纜快速匹配裝配結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光纜快速匹配裝配結構,包括光纜和連接器(6),所述光纜由光纖(5)和包裹于光纖(5)的護套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套由外護套(I)和內護套(2)構成,所述外護套(I)由中心分隔線(101)和位于該中心分隔線(101)兩側的上折邊(102)和下折邊(103)構成,所述內護套(2)的外徑與連接器孔(601)的孔徑對應匹配。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光纜快速匹配裝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器(6)的連接器孔(601)對應套置在內護套(2)上,所述上折邊(102)和下折邊(103)將連接器(6)上下包覆,且所述包覆處通過套管(7 )套緊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光纜快速匹配裝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護套(I)的外徑為4mm,內護套的外徑為2mm,上折邊(102)和下折邊(103)的厚度均為1mm。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光纜快速匹配裝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5)外側包裹有鋼鎧(4),所述鋼鎧(4)外側設置有芳紗(3),芳紗(3)外側包裹有內護套(2),所述內護套(2)外側包裹有外護套(I)。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光纜快速匹配裝配結構,包括光纜和連接器,所述光纜由光纖和包裹于光纖的護套構成,所述護套由外護套和內護套構成,所述外護套由中心分隔線和位于該中心分隔線兩側的上折邊和下折邊構成,所述內護套的外徑與連接器孔的孔徑對應匹配。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光纜的護套分成外護套和內護套,且使內護套的外徑與連接器的孔徑對應匹配一致,使外護套由中心分隔線分割成上折邊和下折邊,在裝配時,將連接器對應套在內護套上,然后將上折邊和下折邊對應壓在連接器上,之后將套管套置在上折邊和下折邊處,將連接器與光纜固定連接在一起。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制作簡單,成本低,兼容性好等優點。
文檔編號G02B6/44GK202748505SQ201220353658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0日
發明者陳俊杰 申請人:深圳市恒捷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