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反射式大口徑光學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反射式大口徑光學系統,可應用于各種場合的照明、瞄準等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光源系統,如圖1所示,是將透鏡或透鏡組I直接加在各種光源2的前方。需要提供或產生較大口徑的光源時,透鏡或透鏡組I的外形尺寸增大、系統長度也相應變長,不便攜,且大口徑的透鏡加工難度和成本極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傳統的光源系統在提供或產生較大口徑的光源時,需要大尺寸的透鏡導致的系統尺寸變大、不便攜以及增加系統制造難度和成本的問題。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反射式大口徑光學系統,包括光源和設置在該光源的出射光路上的透鏡或透鏡組,其特征在于:該系統還包括設置在該透鏡或透鏡組的出射光路上的第一反射鏡、設置在該第一反射鏡與該透鏡或透鏡組之間的第二反射鏡,該第二反射鏡上設置有供所述透鏡或透鏡組的出射光傳輸至所述第一反射鏡上的中心孔,使得所述透鏡或透鏡組的出射光經該中心孔傳輸至所述第一反射鏡上并被該第一反射鏡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鏡上,最后由該第二反射鏡反射成出射光。上述出射光平行于所述透鏡或透鏡組的光軸。上述第一反射鏡是全反式或半反半透式的。上述第一反射鏡和第二反射鏡的曲率是球面的或非球面的。上述第二反射鏡由鋁或銅或鋼或聚碳酸脂PC或丙烯腈ABS或聚碳酸脂或有機玻璃或玻璃制成。上述的反射式大口徑光學系統,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反射鏡的出射光路上的平板保護玻璃,所述第一反射鏡固定在該平板保護玻璃的內表面上。上述第一反射鏡膠合在所述平板保護玻璃的內表面上。上述光源、第一反射鏡和第二反射鏡均設置在所述透鏡或透鏡組的光軸上。上述第一反射鏡和第二反射鏡的中心線均與所述透鏡或透鏡組的光軸重合。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通過第一反射鏡和第二反射鏡的配合,在不增加透鏡尺寸和系統長度的情況下延長了光程,增大了輸出光尺寸,降低了系統制造難度和成本,有利于含有該系統的照明設備的便攜。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傳統的光源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式大口徑光學系統的結構示意圖。[0017]圖中:1、透鏡或透鏡組;2、光源;3、第一反射鏡;4、第二反射鏡;5、中心孔;6、平板保護玻璃。
具體實施方式
為解決傳統的光源系統在提供或產生較大口徑的光源時,需要大尺寸的透鏡導致的系統尺寸變大、不便攜以及增加系統制造難度和成本的問題,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圖2所示的反射式大口徑光學系統,包括光源2和設置在該光源的出射光路上的透鏡或透鏡組1,還包括設置在該透鏡或透鏡組I的出射光路上的第一反射鏡3、設置在該第一反射鏡3與該透鏡或透鏡組I之間的第二反射鏡4,該第二反射鏡4上設置有供透鏡或透鏡組I的出射光傳輸至第一反射鏡3上的中心孔5。如此以來,使得透鏡或透鏡組I的出射光經第一反射鏡3反射到第二反射鏡4上,最后通過第二反射鏡4反射成出射光,由圖2不難看出該出射光是平行于透鏡或透鏡組I的光軸,當然,實際中出射光可以以任意角度出射,根據需要自行設計。本實施例中提及的第一反射鏡3是全反式或半反半透式的;第一反射鏡3和第二反射鏡4的曲率是球面的或非球面的,該第二反射鏡4由金鋁或銅或鋼或聚碳酸脂PC或丙烯腈ABS或有機玻璃或玻璃等制成。由圖2不難看出,本實施例提供的反射式大口徑光學系統,還包括設置第二反射鏡4的出射光路上的平板保護玻璃6,第一反射鏡3固定在該平板保護玻璃6的內表面上,如膠合在平板保護玻璃6的內表面上。光源2、第一反射鏡3和第二反射鏡4均設置在透鏡或透鏡組I的光軸上;第一反射鏡3和第二反射鏡4的中心線均與透鏡或透鏡組I的光軸重合。軸向調整透鏡或透鏡組
1、第一反射鏡3、第二反射鏡4及光源2中的任一位置,均可改變輸出光斑的大小。本實施例提供的反射式大口徑光學系統通過第一反射鏡3和第二反射鏡4的配合,在不增加透鏡尺寸和系統長度的情況下延長了光程,增大了輸出光尺寸,降低了系統制造難度和成本,有利于含有該系統的照明設備的便攜。以上例舉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舉例說明,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的限制,凡是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設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反射式大口徑光學系統,包括光源和設置在該光源的出射光路上的透鏡或透鏡組,其特征在于:該系統還包括設置在該透鏡或透鏡組的出射光路上的第一反射鏡、設置在該第一反射鏡與該透鏡或透鏡組之間的第二反射鏡,該第二反射鏡上設置有供所述透鏡或透鏡組的出射光傳輸至所述第一反射鏡上的中心孔,使得所述透鏡或透鏡組的出射光經該中心孔傳輸至所述第一反射鏡上并被該第一反射鏡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鏡上,最后由該第二反射鏡反射成出射光。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大口徑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光平行于所述透鏡或透鏡組的光軸。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射式大口徑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鏡是全反式或半反半透式的。
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式大口徑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鏡和第二反射鏡的曲率是球面的或非球面的。
5.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射式大口徑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鏡由招或銅或鋼或聚碳酸脂PC或丙烯腈ABS或有機玻璃或玻璃制成。
6.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射式大口徑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反射鏡的出射光路上的平板保護玻璃,所述第一反射鏡固定在該平板保護玻璃的內表面上。
7.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反射式大口徑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鏡膠合在所述平板保護玻璃的內表面上。
8.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射式大口徑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第一反射鏡和第二反射鏡均設置在所述透鏡或透鏡組的光軸上。
9.按權利要求8所述的反射式大口徑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鏡和第二反射鏡的中心線均與所述透鏡或透鏡組的光軸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反射式大口徑光學系統,包括光源和設置在該光源的出射光路上的透鏡或透鏡組,設置在該透鏡或透鏡組的出射光路上的第一反射鏡、設置在該第一反射鏡與該透鏡或透鏡組之間的第二反射鏡,該第二反射鏡上設置有供透鏡或透鏡組的出射光傳輸至第一反射鏡上的中心孔,使得透鏡或透鏡組的出射光經該中心孔傳輸至第一反射鏡上并被該第一反射鏡反射至第二反射鏡上,最后由該第二反射鏡反射成出射光。通過第一反射鏡和第二反射鏡的配合,在不增加透鏡尺寸和系統長度的情況下延長了光程,增大了輸出光尺寸,降低了系統制造難度和成本,并有利于含有該系統的設備的便攜。
文檔編號G02B17/06GK202929282SQ20122057360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4日
發明者孫建華, 張哲子, 楊英姿 申請人:西安華科光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