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sc單聯一體適配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纖活動連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SC單聯一體適配器。
背景技術:
隨著光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光纖及附屬配套產品已經被廣泛應用到生產和生活中,從光纖線路鋪設到終端產品應用,各節點環節中均需要用到光纖適配器;現有的光纖適配器有殼體、兩個內軸套和一個陶瓷或金屬套管組成,各部件采用獨立加工,裝配后部件之間存在一定的同心度誤差,需要對現有結構進行創新和改進以提高精度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緊湊、使用方便的SC單聯一體適配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SC單聯一體適配器,包括一體成型的連接板和殼體,所述殼體對稱設置于連接板兩側,連接板其中一側的殼體內固定設有內芯,連接板另一側殼體內設有可拆卸的內芯,所述內芯外端設有軸套,軸套內設有與之配合連接的套管。進一步地,所述殼體外端設有防塵帽,所述防塵帽內設有避位孔,避位孔與軸套配合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另一側的殼體外側設有機械扣。進一步地,所述 連接板上設有若干固定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內芯和殼體一體成型,避免四件套組裝的繁瑣,提聞了廣品的同心度,從而有效的提聞了廣品的質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部件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殼體局部結構示意圖。圖中:1、連接板;2、內芯;3、防塵帽;4、套管;11、殼體;12、機械扣; 13、固定孔; 21、軸套;31、避位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SC單聯一體適配器,包括一體成型的連接板I和殼體11,所述殼體11對稱設置于連接板I兩側,連接板I其中一側的殼體11內固定設有內芯2,連接板I另一側殼體11內設有可拆卸的內芯2,具體而言,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板1、兩側殼體11和一側固定的內芯2為一體成型,因此上述部件之間的同心度更高,另一側的可拆卸內芯2與殼體11之間可采用螺接或卡接,所述內芯2外端設有軸套21,軸套21內設有與之配合連接的套管4。所述兩側殼體11外端均設有防塵帽3,所述防塵帽3內設有避位孔31,避位孔31套設于軸套21上,且防塵帽3上的凸起部與內芯2上的機械扣配合連接。所述另一側的殼體11外側設有機械扣12,以便于本實用新型有效連接固定。所述連接板I上設有若干固定孔13,用以與其他設備固定連接。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SC單聯一體適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體成型的連接板(I)和殼體(11),所述殼體(11)對稱設置于連接板(I)兩側,連接板(I)其中一側的殼體(11)內固定設有內芯(2),連接板⑴另一側殼體(11)內設有可拆卸的內芯(2),所述內芯⑵外端設有軸套(21),軸套(21)內設有與之配合連接的套管(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C單聯一體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1)外端設有防塵帽(3),所述防塵帽(3)內設有避位孔(31),避位孔(31)與軸套(21)配合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C單聯一體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側的殼體(11)外側設有機械扣(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SC單聯一體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I)上設有若干固定孔(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纖活動連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SC單聯一體適配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SC單聯一體適配器,包括一體成型的連接板和殼體,所述殼體對稱設置于連接板兩側,連接板其中一側的殼體內固定設有內芯,連接板另一側殼體內設有可拆卸的內芯,所述內芯外端設有軸套,軸套內設有與之配合連接的套管;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內芯和殼體一體成型,避免四件套組裝的繁瑣,提高了產品的同心度,從而有效的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文檔編號G02B6/38GK203069834SQ20122068472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3日
發明者林軍亮 申請人:奉化市宇達高科光電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