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潤滑劑供給裝置,圖像形成裝置及處理卡盒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01106閱讀:122來源:國知局
潤滑劑供給裝置,圖像形成裝置及處理卡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能確實檢測潤滑劑的殘量成為所設定量以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圖像形成裝置,以及處理卡盒。潤滑劑供給裝置包括:潤滑劑;供給部件,將上述潤滑劑供給到潤滑劑供給對象;以及殘量檢測機構,檢測上述潤滑劑的殘量為所設定量以下;上述殘量檢測機構包括設為可回轉的檢測用回轉部件(41),以及伴隨上述潤滑劑的消耗推壓檢測用回轉部件(41)、使得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回轉的推壓部件;在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與推壓部件抵接處的夾著回轉部件的回轉支點的相反側處,檢測潤滑劑為所設定量以下。能使得在相反側處檢測潤滑劑為所設定量以下的機構配置在從供給部件和固形潤滑劑的抵接處附近離開的位置,能抑制殘量的誤檢測。
【專利說明】潤滑劑供給裝置,圖像形成裝置及處理卡盒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潤滑劑供給裝置,圖像形成裝置以及處理卡盒。
【背景技術】
[0002]在打印機、傳真機、復印機等圖像形成裝置中,為了保護感光體或中間轉印帶等像載置體或使其低摩擦化,設有向像載置體表面供給潤滑劑的潤滑劑供給裝置,這為人們所公知。
[0003]若在潤滑劑枯竭狀態下實行圖像形成動作,則潤滑劑保護作用不起作用,因此,像載置體磨耗劣化。在專利文獻I中,記載檢測潤滑劑“接近用盡”(near end)的潤滑劑供給
>J-U ρ?α裝直。
[0004]圖1是表示專利文獻I記載的潤滑劑供給裝置的潤滑劑“接近用盡”檢測部的概略立體圖。
[0005]如圖1所示,用導電性部件構成保持固形潤滑劑140的潤滑劑保持部件143,包括在潤滑劑殘量變少時刻與潤滑劑保持部件143的一端抵接的第一電極部件181以及與另一端抵接第二電極部件182。檢測電路183與第一電極部件181和第二電極部件182連接,檢測電路183對電極部件間施加電壓,檢測是否有電流流過。潤滑劑保持部件143由彈簧142朝沒有圖示的供給部件側賦能。
[0006]使用初始,相對各電極部件,潤滑劑保持部件143離開,在電極部件間沒有電流流過。固形潤滑劑一邊因沒有圖示的供給部件的滑擦逐漸被削減,一邊因彈簧142的賦能力,潤滑劑保持部件143向供給部件側移動。并且,若固形潤滑劑140“接近用盡”,則導電性的潤滑劑保持部件143與第一電極部件181、第二電極部件182抵接。其結果,電極部件間電流流過,用檢測電路183檢測潤滑劑“接近用盡”。
[0007]潤滑劑保持部件143伴隨固形潤滑劑140的消耗,朝沒有圖示的供給部件側移動。并且,當固形潤滑劑140為“接近用盡”時,潤滑劑保持部件143位于沒有圖示的供給部件和固形潤滑劑140的抵接部附近。需要設置第一電極部件181、第二電極部件182,以便使得與處于該位置的潤滑劑保持部件抵接。為此,將第一電極部件181、第二電極部件182配置在沒有圖示的供給部件和固形潤滑劑140的抵接部附近。因此,存在由沒有圖示的供給部件削取的固形潤滑劑140的粉末附著到第一電極部件181、第二電極部件182的危險。若固形潤滑劑140的粉末附著到第一電極部件181、第二電極部件182,則即使潤滑劑保持部件143與電極部件抵接也不成為導通狀態,存在不能檢測潤滑劑“接近用盡”的危險。
[0008]【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平8-314346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9]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提出來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確實檢測潤滑劑的殘量成為所設定量以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圖像形成裝置,以及處理卡盒。
[0010]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技術方案I的發明涉及一種潤滑劑供給裝置,包括:[0011]潤滑劑;
[0012]供給部件,將上述潤滑劑供給到潤滑劑供給對象;以及
[0013]殘量檢測機構,檢測上述潤滑劑的殘量為所設定量以下;
[0014]上述潤滑劑供給裝置的特征在于:
[0015]上述殘量檢測機構包括設為可回轉的回轉部件,以及伴隨上述潤滑劑的消耗推壓上述回轉部件、使得上述回轉部件回轉的推壓部件;
[0016]在上述回轉部件的與上述推壓部件抵接處的夾著上述回轉部件的回轉支點的相反側,設有進行上述檢測的檢測部。
[0017]下面說明本發明的效果:
[0018]按照本發明,在上述回轉部件的與上述推壓部件抵接處的夾著上述回轉部件的回轉支點的相反側處,檢測潤滑劑為所設定量以下,因此,能使得檢測處位于離開固形潤滑劑和供給部件的抵接處附近的位置。由此,能使得在上述相反側處檢測潤滑劑為所設定量以下的機構位于從與供給部件抵接處附近離開的位置。
[0019]這樣,按照本發明,能使得在上述相反側處檢測潤滑劑為所設定量以下的機構配置在從供給部件和固形潤滑劑的抵接處附近離開的位置,能抑制由供給部件削取的潤滑劑飛散附著到上述機構,能抑制殘量的誤檢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表示以往的潤滑劑供給裝置的潤滑劑“接近用盡”檢測部的概略立體圖。
[0021]圖2是表示本發明實施形態涉及的打印機的概略構成圖。
[0022]圖3是表示四個成像單元之一的放大圖。
[0023]圖4A和圖4B是表示第一實施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的長方向一端側的概略構成圖,其中,圖4A是表示固形潤滑劑3b的使用初期狀態的概略構成圖,圖4B是表示固形潤滑劑3b殘存極少狀態(“接近用盡”狀態)的概略構成圖。
[0024]圖5是圖4的A-A截面圖。
[0025]圖6A和圖6B是圖4的B-B截面圖。
[0026]圖7是潤滑劑殘量檢測的控制流程圖。
[0027]圖8是在涂布輥的移動距離以及潤滑劑保持部件和電極部件的導通狀態兩方進行“接近用盡”檢測場合的控制流程。
[0028]圖9表示固形潤滑劑量的推移和“接近用盡”檢測的時間。
[0029]圖1OA和圖1OB是變形例I的潤滑劑供給裝置的概略構成圖。
[0030]圖1lA和圖1lB是變形例I的潤滑劑供給裝置的截面圖。
[0031]圖12A和圖12B是表示第二實施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的長方向一端側的概略構成圖。
[0032]圖13A和圖13B是圖12A和圖12B的A-A截面圖。
[0033]圖14A和圖14B是圖12A和圖12B的B-B截面圖。
[0034]圖15是由殘量檢測部檢測是否設置固形潤滑劑的流程圖。
[0035]圖16A和圖16B是表示殘量檢測部的第一變形例的概略構成圖。
[0036]圖17A和圖17B是圖16A和圖16B的B-B截面圖。[0037]圖18是表示殘量檢測部的第二變形例的概略構成圖。
[0038]圖19是表示壓接機構的變形例的概略構成圖。
[0039]圖20是表示壓接機構的變形例的另一構成的概略構成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0]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在以下實施形態中,雖然對構成要素,種類,組合,位置,形狀,數量,相對配置等作了各種限定,但是,這些僅僅是例舉,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
[0041]說明將本發明適用于作為電子照相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打印機的一實施形態。
[0042][第一實施例]
[0043]圖2是表示本發明實施形態涉及的打印機的概略構成圖。
[0044]該打印機10在其內部的大致中央設有作為像載置體即中間轉印體的中間轉印帶56。中間轉印帶56由聚酰亞胺或聚酰胺等的耐熱性材料構成,是由調整為中電阻的基體構成的環狀帶,架設在四個輥52,53,54,55被支承,驅動其朝著圖示箭頭A方向回轉。在中間轉印帶56的下方,沿著中間轉印帶56的帶面并列設置與黃色(Y)、品紅色(M)、青色(C)、黑色(K)各色調色劑對應的四各成像單元11Y、11M、11C、11K。
[0045]圖3是表示四個成像單元11Y、11M、11C、11K之一的放大圖。
[0046]不管哪個成像單元構成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表示色區別的Y、M、C、K的添附字母。各成像單元11包括作為像載置體的感光體I,在各感光體I的周圍,分別配置作為充電機構的充電裝置2,作為顯影機構的顯影裝置4,潤滑劑供給裝置3,清潔裝置8。所述充電裝置2使得感光體表面均一帶電,成為所希望的電位(負極性),所述顯影裝置4用帶電為負極性的各色調色劑對形成在感光體表面的靜電潛像顯影,使其成為調色劑像,所述潤滑劑供給裝置3通過涂布向感光體表面供給潤滑劑,所述清潔裝置8對轉印調色劑像后殘留在感光體表面的調色劑進行清潔。
[0047]成像單元構成為處理卡盒,能相對圖像形成裝置裝卸,構成為能一下子更換感光體1、充電裝置2、顯影裝置4、清潔裝置8、以及潤滑劑供給裝置3。
[0048]參照圖2,在四個成像單元11Y、11M、11C、11K下方,設有作為靜電潛像形成機構的曝光裝置9,其根據各色圖像數據對帶電的各感光體表面進行曝光,使得曝光部分電位降低,寫入靜電潛像。夾著中間轉印帶56,在與各感光體I對向位置,分別配置作為轉印機構的一次轉印輥51,將形成在感光體I上的調色劑像一次轉印在中間轉印帶56上。一次轉印輥51與沒有圖示的電源連接,由該電源施加所設定的電壓。
[0049]在中間轉印帶56的輥52支承的部分的外側,壓接作為二次轉印機構的二次轉印輥61。二次轉印輥61與沒有圖示的電源連接,由該電源施加所設定的電壓。二次轉印輥61和中間轉印帶56的接觸部是二次轉印部,中間轉印帶56上的調色劑像轉印在作為記錄材料的轉印紙上。在中間轉印帶56的棍55支承的部分的外側,設有中間轉印帶清潔裝置57,其清潔二次轉印后的中間轉印帶56的表面。在二次轉印部的上方,設有將轉印紙上的調色劑像定影在轉印紙的定影裝置70。定影裝置70由環狀定影帶71和加壓輥74構成,所述定影帶71卷繞在內部設有齒素加熱器的加熱棍72和定影棍73,所述加壓棍74通過定影帶71與定影輥73對向壓接配置。在打印機10下部,設有供紙裝置20,其載置轉印紙,向著二次轉印部送出轉印紙。
[0050]感光體I是有機感光體,用聚碳酸脂類的樹脂形成表面保護層。充電裝置2設有充電輥2a作為充電部件,其系在導電性金屬芯的外側包覆中電阻的彈性層構成。充電輥2a與沒有圖示的電源連接,由該電源對其施加所設定的電壓。充電輥2a配設為相對感光體I具有微小間隙。該微小間隙可以通過例如在充電輥2a的兩端部的非圖像形成區域卷繞具有一定厚度的間隔部件等,使得間隔部件表面與感光體I表面抵接,進行設定。
[0051]顯影裝置4在與感光體I對向位置,配置作為顯影劑載置體的顯影套4a,其內部設有磁場發生機構。在顯影套4a下方,設有二個螺旋4b,用于將從沒有圖示的調色劑瓶投入的調色劑與顯影劑混合,一邊攪拌一邊朝顯影套4a汲取。由顯影套4a汲取的調色劑和磁性載體構成顯影劑,該顯影劑由刮板4c限制為所設定的顯影劑層厚度,載置在顯影套4a上。顯影套4a在與感光體I對向位置一邊朝著相同方向移動一邊載置運送顯影劑,將調色劑供給到感光體I上的靜電潛像部分。在圖1中,表示雙組分顯影方式的顯影裝置4的構成,但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即使單組分顯影方式的顯影裝置也能適用。
[0052]潤滑劑供給裝置3包括收納在固定殼體的固形潤滑劑3b,以及作為供給部件的涂布輥3a,所述涂布輥3a構成涂布機構,將從固形潤滑劑3b削取的粉體狀的潤滑劑涂布到感光體I表面。涂布棍3a可以使用刷棍,聚氨酯泡沫棍。使用刷棍作為涂布棍3a場合,較好的是,將碳黑等的電阻控制材料添加在尼龍,丙烯等樹脂,將體積電阻率調整在I X IO3 Ω cm以上,IXlO8Qcm以下的范圍內,用這樣的材料形成刷輥。涂布輥3a的回轉方向相對感光體I為逆方向。即,在感光體I和涂布輥3a的抵接部,涂布輥3a的表面移動方向與感光體I的表面移動方向為逆方向。
[0053]固形潤滑劑3b形成為長方體狀,通過后述的推壓機構3c,朝涂布輥3a側推壓。作為固形潤滑劑3b的潤滑劑,使用至少含有脂肪酸金屬鹽的潤滑劑。脂肪酸金屬鹽,可以使用例如氟系樹脂,硬脂酸鋅,硬脂酸鈣,硬脂酸鋇,硬脂酸鋁,硬脂酸鎂等具有層晶體結構的脂肪酸金屬鹽,或月桂酰賴氨酸(lauroyl lysine),混和磷酸鈉(monocetyl sodiumphosphate),月桂酰牛磺酸|丐(lauroyl taurine calcium)等物質。上述脂肪酸金屬鹽之中,較好的是,使用硬脂酸鋅。這是由于硬脂酸鋅在感光體I表面上的伸展性非常好,而且吸濕性低,再有,具有即使濕度變化也難以損害潤滑性的特性的緣故。因此,難以受環境變化影響,能形成保護感光體表面能力高的膜化潤滑劑保護層,能良好地保護感光體表面。由于具有難以損害潤滑性的特性,能良好地得到減少清潔不良的效果。除了上述脂肪酸金屬鹽之外,還可以添加硅油或氟系油、天然蠟等液狀材料、氣體狀材料,作為外添加劑。
[0054]較好的是,固形潤滑劑3b的潤滑劑包含作為無機潤滑劑的氮化硼。作為氮化硼的晶體結構可以列舉六方晶系的低壓相(h-BN)或六方晶系的高壓相(c-BN)等。上述結構的氮化硼之中,六方晶系的低壓相的氮化硼的晶體具有層狀結構,是容易劈開的物質,因此,摩擦系數在接近400°C前能維持約0.2以下,難以因放電而特性變化,即使受到放電,與其它潤滑劑相比,也不會失去潤滑性。通過添加這種氮化硼,供給到感光體I表面薄膜化的潤滑劑不會因充電裝置2或一次轉印輥51動作時發生的放電而早期劣化。氮化硼難以因放電而特性變化,即使受到放電,與其它潤滑劑相比,也不會失去潤滑性。而且,還能防止因感光體I的感光體層放電引起氧化、蒸發。氮化硼即使添加量極少也能發揮其潤滑性,因此,對于因潤滑劑向充電輥2a等附著引起的不良狀態,或清潔刮板8a的板顫動很有效。[0055]本實施形態的固形潤滑劑3b使用將含有硬脂酸鋅和氮化硼的潤滑劑原料壓縮成型者。固形潤滑劑3b的成型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熔融成型等其它成型方法。由此,能得到上述硬脂酸鋅的效果和上述氮化硼的效果。
[0056]固形潤滑劑3b因涂布輥3a削取而消耗,其厚度經時減少,但是,通過壓接機構3c常時與涂布輥3a壓接。涂布輥3a—邊回轉一邊將削取的潤滑劑涂布在感光體表面。此后,通過感光體I的表面和清潔刮板8a的接觸,涂布的潤滑劑被推壓擴展,成為薄膜狀。由此,感光體I表面的摩擦系數降低。附著在感光體I表面的潤滑劑膜非常薄,因此,不會阻害充電輥2a的充電。
[0057]清潔裝置8包括作為清潔部件的清潔刮板8a,支持部件Sb,以及調色劑回收螺旋Sc。清潔刮板8a將聚氨酯橡膠、硅酮橡膠等橡膠形成為板狀,設為其邊緣與感光體I表面抵接,除去轉印后殘留在感光體I上的調色劑。清潔刮板8a粘接支承在由金屬、塑料、陶瓷等構成的支持部件8b,相對感光體I表面以所設定角度設置。作為清潔部件,除了利用清潔刮板之外,可以廣泛利用清潔刷等公知部件。
[0058]在本實施形態中,潤滑劑供給裝置3配置在清潔裝置8的下游側。由潤滑劑供給裝置3涂布在感光體表面的潤滑劑,此后,通過通過均一刮板8d滑擦感光體表面,得到伸展,能粗略使得涂布在感光體表面的潤滑劑涂布不勻變得均勻。
[0059]下面,更詳細地說明潤滑劑供給裝置3。
[0060]圖4A和圖4B是表示潤滑劑供給裝置3的長方向一端側的概略構成圖,其中,圖4A是表示固形潤滑劑3b的使用初期狀態的概略構成圖,圖4B是表示固形潤滑劑3b殘存極少狀態(“接近用盡”狀態)的概略構成圖,圖5是圖4的A-A截面圖,圖6A和圖6B是圖4的B-B截面圖。潤滑劑供給裝置3的長方向的另一端側與一端側構成相同。
[0061]如圖5、圖6A、圖6B所示,固形潤滑劑3b的下側的面與涂布輥3a抵接,設有潤滑劑保持部件3d,沿著固形潤滑劑3b的長方向,保持固形潤滑劑3b的與所述下側的面相反側的部分。潤滑劑保持部件3d在收納殼體3e中設為可相對涂布輥3a接離。在收納殼體3e的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圖中上部空間,設有作為壓接機構的加壓彈簧3c,將固形潤滑劑3b朝著供給部件推壓。由于該加壓彈簧3c,固形潤滑劑3b與涂布輥壓接。
[0062]在固形潤滑劑3b的長方向兩端附近,設有作為殘量檢測機構的殘量檢測部40。如圖5、圖6A、圖6B所示,沿著涂布輥3a的回轉方向,殘量檢測部40設在收納殼體3e的涂布輥3a和固形潤滑劑3b的抵接部的下游側的側面。殘量檢測部40如圖4A和圖4B所示,包括檢測用回轉部件41,以及檢測所述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回轉、作為回轉檢測機構的回轉檢測部42。回轉檢測部42包括第一電極部件42a,與該第一電極部件42a對向配置的第二電極部件42b,以及電阻檢測部42c等。電阻檢測部42c與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連接,對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之間施加電壓,檢測電阻。電阻檢測部42c與控制部100連接。檢測用回轉部件41,第一電極部件42a,以及第二電極部件42b定位保持在覆蓋上述部件的蓋部件43。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配置在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鉛垂方向上方。
[0063]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呈金屬薄板等導電性部件構成的板狀形狀。第二電極部件42b配置在第一電極部件42a的鉛垂下方,第二電極部件42b的圖示左側端部(固形潤滑劑長方向中央部側端部)側保持在蓋部件43,能朝第一電極部件42a側撓曲變形。第二電極部件42b的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側(圖4A,圖4B的左側端部)配置為與第一電極部件42a平行接近。如圖4A,圖4B所示,第一電極部件42a的固形潤滑劑長方向中央部側端部位于第二電極部件42b的端部的中央部側。如圖5所示,第一電極部件42a的相對蓋部件43正交方向的長度比第二電極部件42b長。由此,至少在第二電極部件42b的接點部(圖4A,圖4B的左側端)附近,成為第一電極部件42a大的形狀。
[0064]沿著涂布棍回轉方向,在收納殼體3e的涂布棍3a和固形潤滑劑3b的抵接部的下游側的側面,設有朝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移動方向延伸的開口部31e。設在作為推壓部件的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抵接突起部31d貫通該開口部31e(參照圖6A和圖6B)。在蓋部件43設有分隔壁43b,將用蓋部件43覆蓋的空間分隔為配置開口部31e的空間,以及配置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的空間。
[0065]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回轉自如地支承在蓋部件43的回轉軸43c。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回轉支點(回轉軸43c)的圖示左側(固形潤滑劑長方向中央部側)為板狀形狀的承受部41b,其朝圖示左側延伸,前端與抵接突起部3Id對向。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回轉支點(回轉軸43c)的圖示右側(固形潤滑劑長方向端部側)成為四方筒形狀,比回轉支點的圖示左側的承受部41b重量重。因此,檢測用回轉部件41構成為因自重朝圖示順時鐘方向回轉。
[0066]在蓋部件43,設有限制突起43a,與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四方筒形狀部的內周面抵接,限制因檢測用回轉部件41自重引起的回轉。在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四方筒形狀部的上面部的圖示右側端部,設有朝鉛垂上方延伸的鉤狀被檢測部41a。
[0067]如圖4A所示,在使用初期,設在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抵接突起部31d離開檢測用回轉部件的承受部41b,檢測用回轉部件41與限制突起43a抵接。這時,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被檢測部41a離開第二電極部件42b,第二電極部件42b以所設定的間隙與第一電極部件42a對向。因此,這時,即使通過電阻檢測部42c,將電壓施加在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間,在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間也沒有電流流過,為不能測定電阻值的狀態。
[0068]若固形潤滑劑3b被削取,潤滑劑消耗,固形潤滑劑高度變低,則潤滑劑保持部件3d向涂布輥3a側靠近。接著,若固形潤滑劑3b高度成為所設定值,設在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抵接突起部31d與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承受部41b抵接。若固形潤滑劑3b進一步被削取,高度變低,則通過抵接突起部31d推壓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承受部41b,檢測用回轉部件41朝與因自重回轉方向逆方向(圖示逆時鐘方向)回轉。若固形潤滑劑3b進一步被削取,則檢測用回轉部件41進一步按逆時鐘方向回轉,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被檢測部41a與第二電極部件42b抵接。若固形潤滑劑3b進一步被削取,檢測用回轉部件41進一步按逆時鐘方向回轉,則被檢測部41a將第二電極部件42b的圖示左側端部附近朝第一電極部件42a側推壓。于是,第二電極部件42b的圖示左側端部靠近第一電極部件42a。接著,如圖4B、圖6B所示,若潤滑劑的量殘存極少(“接近用盡”),則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回轉所設定角度,第二電極部件42b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若第二電極部件42b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則第二電極部件42b和第一電極部件42a從非導通狀態切換為導通狀態。由此,若通過電阻檢測部42c將電壓施加在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之間,則電流流過電極部件之間。其結果,能用電阻檢測部42c檢測電阻值,檢測所述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被檢測部41a,能檢測所述檢測用回轉部件41伴隨固形潤滑劑3b的消耗而回轉。
[0069]控制部100監視電阻檢測部42c的測定結果,若檢測得知電阻檢測部42c檢測到的電阻值為所設定值以下,則控制部100判定為潤滑劑“接近用盡”。接著,在沒有圖示的操作顯示部報知潤滑劑殘量少的信息,督促用戶更換固形潤滑劑。也可以使用沒有圖示的通信手段,向服務中心通知需要更換潤滑劑。在本發明中,上述“檢測到的電阻值為所設定值以下”表示“檢測到的電阻值 < 所設定值”(其它亦如此)。
[0070]潤滑劑向感光體I的涂布量并不一定,因形成在感光體表面的圖像面積率等而不同。若具體說明,形成在涂布潤滑劑的感光體表面的調色劑像在一次轉印部轉印到中間轉印帶56,這時,感光體表面的潤滑劑有時與調色劑一起移到中間轉印帶。因此,高圖像面積率的圖像與低圖像面積率的圖像相比,感光體表面的潤滑劑量變少。其結果,高圖像面積率圖像方供給感光體表面的潤滑劑多。因此,頻繁輸出文字等低圖像面積率的圖像的用戶和頻繁輸出照片等高圖像面積率的圖像的用戶,潤滑劑的減少程度不同。因此,與本實施形態不同,僅僅以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等動作期間判定“接近用盡”場合,不能在全部使用條件下精度良好地檢測“接近用盡”。具體地說,將潤滑劑消耗多的使用條件時潤滑劑成為“接近用盡”的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用于判定“接近用盡”場合,在潤滑劑消耗量少的使用條件下使用的用戶中,在固形潤滑劑3b沒有用盡的狀態下,進行潤滑劑更換。與此相反,將潤滑劑消耗量少的使用條件時潤滑劑成為“接近用盡”的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用于判定“接近用盡”場合,在潤滑劑消耗量多的使用條件時,存在檢測到“接近用盡”前潤滑劑枯竭的危險。
[0071]另一方面,如本實施形態那樣,通過殘量檢測部40根據固形潤滑劑的高度檢測潤滑劑是否“接近用盡”,與根據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檢測“接近用盡”場合相比,與使用條件無關,能精度良好地檢測“接近用盡”。
[0072]在本實施形態中,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姿勢(回轉角度)成為與潤滑劑“接近用盡”對應的姿勢前,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成為非通電狀態,即使對電極部件間施加電壓,也沒有電流流動。由此,每當檢測“接近用盡”時,不消耗電力,因此,能減少電力消耗。用金屬薄板等比較廉價的材料構成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能使得進行檢測潤滑劑殘量的裝置設為廉價。
[0073]在本實施形態中,將作為殘量檢測機構的殘量檢測部40分別設在固形潤滑劑3b長方向兩端部附近。因此,即使固形潤滑劑3b在長方向潤滑劑消耗量不同場合,在潤滑劑消耗量多側的端部成為“接近用盡”時刻,配置在潤滑劑消耗量多側的端部側的檢測用回轉部件41成為與潤滑劑“接近用盡”對應的姿勢,第二電極部件42b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導通。由此,即使固形潤滑劑3b在長方向潤滑劑消耗量不同場合,也能正確檢測潤滑劑“接近用盡”。由此,能防止發生消耗量多側的潤滑劑枯竭,不能保護感光體,損傷感光體表面等不良狀況。
[0074]本實施形態的殘量檢測部40使用伴隨固形潤滑劑3b消耗而回轉的檢測用回轉部件41,相對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與抵接突起部31d抵接處,夾著回轉支點,設有被檢測部41a,通過用回轉檢測部42檢測被檢測部41a來到所設定的位置,檢測潤滑劑的“接近用盡”。通過這樣構成,如圖4A所示,能將作為用于檢測潤滑劑的“接近用盡”的手段的回轉檢測部42設在從固形潤滑劑3b和涂布輥3a的抵接處離開的位置。由此,能抑制由涂布輥3a削取的潤滑劑粉附著到第一電極部件42a的與第二電極部件42b的抵接部,或第二電極部件42b的與第一電極部件42a的抵接部。由此,能抑制因附著在各電極部件的潤滑劑引起電極部件間導通不良,能精度良好地檢測潤滑劑的“接近用盡”。
[0075]在本實施形態中,將殘量檢測部40設在收納殼體3e的外部,因此,能抑制飛散的潤滑劑粉附著到第一電極部件42a或第二電極部件42b。
[0076]在本實施形態中,將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被檢測部41a配置在承受部41b的鉛垂方向上方等,將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配置在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鉛垂上方。由此,能抑制從開口部31e進入的潤滑劑粉附著到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通過將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被檢測部41a配置在承受部41b的鉛垂方向上方,即使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回轉量少,也能將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充分地配置在鉛垂上方。
[0077]板狀的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的上面部易附著飛散的潤滑劑。第二電極部件42b的上面部是與第一電極部件42a的抵接處,因此,需要使得潤滑劑盡可能不附著到第二電極部件42b的上面部。在本實施形態中,將第二電極部件42b的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的固形潤滑劑3b長方向中央側端部附近靠近第一電極部件42a配置。由此,第二電極部件42b的固形潤滑劑3b長方向中央側端部附近和第一電極部件42a的間隙變狹,能抑制潤滑劑附著到第二電極部件42b的固形潤滑劑長方向中央側端部附近的上面部。
[0078]如圖4A及圖4B所示,第一電極部件42a的固形潤滑劑長方向中央側端部與第二電極部件42b相比,位于中央側。如圖5所示,第一電極部件42a的相對收納殼體3e的設有檢測開口部31e的側面正交方向的長度比第二電極部件42b長。由于具有這種構成,第一電極部件42a恰好起著遮檐那樣的作用,在第一電極部件42a的上面部接受從鉛垂方向上方落下來的潤滑劑。由此,能抑制潤滑劑附著在第二電極部件42b的上面部。潤滑劑即使堆積在第一電極部件42a的上面部,也不會對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的導通狀態給予什么影響。
[0079]再有,在本實施形態中,通過分隔壁43b將用蓋部件43覆蓋的空間分隔為設有開口部31e的空間和設有各電極部件的空間。由此,能更進一步抑制從開口部31e進入的潤滑劑粉附著到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較好的是,用樹脂一體成形蓋部件43和分隔壁43b。由此,與用各自部件構成蓋部件43和分隔壁43b場合相比,能減少零件數,能使得裝置廉價。也可以將分隔壁43b設在收納殼體3e。這種場合也可以用樹脂一體成形收納殼體3e和分隔壁43b,能減少零件數,能使得裝置廉價。也可以在蓋部件43、收納殼體3e分別設有分隔壁,通過組合,將用蓋部件43覆蓋的空間分隔為設有開口部31e的空間和設有各電極部件的空間。
[0080]在本實施形態中,用蓋部件43覆蓋開口部31e,第一電極部件42a,以及第二電極部件42b。由此,能抑制潤滑劑從開口部31e向潤滑劑供給裝置3外飛散,能抑制裝置污臟。能抑制飛散調色劑等附著到第一電極部件42a或第二電極部件42b,能抑制在電極部件間產生導通不良。
[0081]在本實施形態中,將因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自重引起的回轉方向設為與伴隨固形潤滑劑3b的消耗而回轉的方向逆方向。與本實施形態不同,將因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自重引起的回轉方向設為與伴隨固形潤滑劑3b的消耗而回轉的方向同方向場合,由彈簧等賦能機構構成限制部件,限制使得檢測用回轉部件41不因自重而回轉,需要預先朝與因自重引起的回轉方向逆方向賦能。上述構成場合,若設在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抵接突起部31d推壓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承受部41b,使得檢測用回轉部件41伴隨潤滑劑消耗而回轉,則彈簧賦能力增加。其結果,隨著固形潤滑劑3b的殘量靠近“接近用盡”(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回轉角度為所設定角度),固形潤滑劑3b的對于涂布輥3a的抵接壓力減少,向感光體I的潤滑劑供給量降低。
[0082]另一方面,如本實施形態那樣,通過將因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自重引起的回轉方向設為與伴隨固形潤滑劑3b的消耗而回轉的方向逆方向,上述那樣的彈簧不需要。因此,能抑制固形潤滑劑3b的對于涂布輥3a的抵接壓力的變化。由此,與將因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自重引起的回轉方向設為與伴隨固形潤滑劑3b的消耗而回轉的方向同方向場合相t匕,能抑制向感光體I的潤滑劑供給量的變化。
[0083]在本實施形態中,在蓋部件43定位保持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以及檢測用回轉部件41。這樣,通過在同一部件定位保持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以及檢測用回轉部件41,能將零件公差抑制到最小限度。由此,能精度良好地提供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以及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各自的位置關系。由此,當固形潤滑劑3b處于“接近用盡”狀態時,能確實使得第二電極部件42b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能精度良好地檢測潤滑劑的“接近用盡”狀態。僅僅從收納殼體3e卸下蓋部件43,能將殘量檢測部40從潤滑劑供給裝置卸下,能容易地進行殘量檢測部40的更換作業。
[0084]如圖6B所示,潤滑劑涂布動作中時,涂布輥3a回轉,滑擦固形潤滑劑3b。因此,固形潤滑劑3b在涂布輥3a的表面移動方向(圖示左側)受到力。潤滑劑保持部件3d需要構成為在收納殼體3e內部能移動,因此,以相對收納殼體3e具有某種程度松動狀態收納在收納殼體3e。因此,若固形潤滑劑3b在涂布輥3a的表面移動方向(圖示左側)受到力,則潤滑劑保持部件3d朝涂布輥3a的滑擦固形潤滑劑3b的方向(圖示左側)移動。其結果,沿著涂布輥3a回轉方向,將殘量檢測部40與本實施形態不同,設在收納殼體3e的涂布輥3a與固形潤滑劑3b的抵接部的上游側的側面場合,若潤滑劑保持部件3d朝涂布輥3a的滑擦固形潤滑劑3b的方向(圖示左側)移動,則存在抵接突起部31d與檢測用回轉部件41不抵接的危險。其結果,存在檢測用回轉部件41不回轉的危險。
[0085]另一方面,如本實施形態那樣,沿著涂布輥3a回轉方向,設在收納殼體3e的涂布輥3a與固形潤滑劑3b的抵接部的下游側的側面,能使得抵接突起部31d確實與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承受部41b抵接。因此,能確實檢測“接近用盡”狀態。潤滑劑保持部件3d、固形潤滑劑3b朝涂布輥3a的表面移動方向(圖示左側)移動,能堵塞開口部31e。由此,能抑制堆積在收納殼體3e內的潤滑劑粉從開口部31e飛散。
[0086]在本實施形態中,檢測不是潤滑劑將要枯竭前的所謂固形潤滑劑用盡狀態,而是檢測能向感光體I表面供給所設定次數的潤滑劑量的殘量(“接近用盡”狀態)。檢測潤滑劑的用盡狀態場合,若在檢測后進行圖像形成動作,因潤滑劑枯竭產生不良狀態,因此,在潤滑劑更換作業結束前必須禁止圖像形成動作,產生停機時間。
[0087]與此相反,在本實施形態中,檢測潤滑劑的“接近用盡”狀態,因此,即使檢測后實行所設定次數的圖像形成動作,也能向感光體表面涂布潤滑劑,能保護感光體表面。由此,從檢測后準備固形潤滑劑,到開始更換作業期間,也能進行圖像形成動作,能抑制產生裝置停機時間。若在準備期間,實行所設定次數以上的圖像形成動作,則潤滑劑枯竭,產生因潤滑劑枯竭引起的不良狀態。因此,若檢測到“接近用盡”,則監視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回轉數)或圖像形成動作次數等。并且,若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或圖像形成動作次數成為所設定值,則判定為潤滑劑用盡狀態,禁止圖像形成動作。
[0088]潤滑劑涂布動作中時,涂布輥3a回轉,滑擦固形潤滑劑3b。因此,固形潤滑劑3b在涂布輥3a的表面移動方向(圖示左側)受到力。潤滑劑保持部件3d需要構成為在收納殼體3e內部能移動,因此,以相對收納殼體3e具有某種程度松動狀態收納在收納殼體3e。因此,若固形潤滑劑3b在涂布輥3a的表面移動方向(圖示左側)受到力,則潤滑劑保持部件3d存在朝涂布輥3a的滑擦固形潤滑劑3b的方向(圖示逆時鐘方向)傾斜的危險。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6A及圖6B所示,抵接突起部31d設在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涂布輥3a回轉方向下游側的側面。因此,若潤滑劑保持部件3d傾斜,則抵接突起部31d以固形潤滑劑量充分有的狀態壓入檢測用回轉部件,電極部件間導通,有時控制部100誤檢測為“接近用盡”。
[0089]潤滑劑涂布動作時的潤滑劑保持部件3d因與涂布輥3a在固形潤滑劑3b的滑擦部的負荷變化,相對涂布輥3a的回轉,成為固形潤滑劑3b振動的狀態。尤其,如本實施形態那樣,固形潤滑劑3b的重力方向為與涂布輥3a相對固形潤滑劑3b的滑擦方向相反側場合,上述負荷變化弓I起的振動變大。再有,涂布輥自身回轉動作產生振動場合,與其相對應,固形潤滑劑振動。其結果,例如,潤滑劑涂布動作時,即使沒有產生上述傾斜,因上述振動,“接近用盡”時,抵接突起部31d相對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壓入力也變化。其結果,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相對第二電極部件42b的壓入力變化,第二電極部件42b和第一電極部件42a的抵接狀態成為不穩定,成為反復導通及非導通的狀況。因此,存在以下可能性:盡管因振動,固形潤滑劑已經消耗到“接近用盡”狀態,但沒有檢測到電極部件間導通,沒有通知“接近用盡”。另外,為了考慮因潤滑劑振動產生的接觸狀態的不穩定化引起的噪聲等對導通狀態帶來影響,需要設為不受噪聲影響那樣的電力量等的對應(構成為具有必要以上的電力)。于是,在本實施形態中,在潤滑劑涂布動作停止中進行殘量檢測。
[0090]圖7是潤滑劑殘量檢測的控制流程圖。
[0091]如圖7所示,控制部100確認潤滑劑涂布動作是否結束(步驟SI)。驅動涂布輥3a回轉場合,通過檢測用于驅動涂布輥3a回轉的驅動電機從接通(ON)切換為斷開(0FF),能檢測潤滑劑涂布動作結束。涂布輥3a隨感光體I帶動回轉場合,可以通過例如檢測用于驅動感光體I回轉的驅動電機從接通(ON)切換為斷開(OFF),能檢測潤滑劑涂布動作結束。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過用編碼器等檢測涂布輥3a停止,檢測潤滑劑涂布動作結束。
[0092]當潤滑劑涂布動作結束(步驟SI的“是”),進入步驟S2,判斷是否檢測到“接近用盡”狀態,沒有檢測到“接近用盡”狀態時(步驟S2的“否”),進入步驟S3,在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之間施加電壓,用電阻檢測部42c測定電阻值。接著,進入步驟S4,判斷電阻值是否為所設定值以下。當用電阻檢測部42c測定的電阻值為所設定值以下場合(步驟S4的“是”),判定潤滑劑為“接近用盡”狀態,將該信息向用戶報知(步驟S5)。
[0093]另一方面,當檢測到“接近用盡”狀態時(步驟S2的“是”),進入步驟S6,判斷“接近用盡”后,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是否成為所設定值Bt以上,當成為所設定值Bt以上時(步驟S6的“是”),檢測為潤滑劑用盡(步驟S7),禁止圖像形成動作。在本發明中,上述“移動距離成為所設定值Bt以上”表示“移動距離>所設定值Bt”(其它亦如此)。[0094]這樣,在潤滑劑涂布動作結束后,潤滑劑涂布動作停止中,通過檢測潤滑劑殘量,能在潤滑劑保持部件3d不傾斜的狀態下檢測殘量,能進行正確的潤滑劑殘量檢測。能在固形潤滑劑3b不振動的狀態下檢測殘量。因此,在固形潤滑劑“接近用盡”時,能在第二電極部件42b與第一電極部件42a穩定接觸的狀態下進行檢測。其結果,能正確地檢測固形潤滑劑的“接近用盡”。即使在潤滑劑保持部件3d和電極部件之間不施加高電壓,也能良好地檢測導通狀態,消耗電力也能抑制到必要的最低限度。在上述說明中,在潤滑劑涂布動作結束后進行殘量檢測,但是,也可以在潤滑劑涂布動作開始前進行殘量檢測。也可以在“接近用盡”后常時進行“用盡”檢測。
[0095]頻繁地輸出低圖像面積率的使用條件場合,削取成粉體狀的潤滑劑之中,在收納殼體3e中堆積沒有涂布到感光體的潤滑劑。其結果,堆積在收納殼體的潤滑劑的一部分從開口部31e飛散。因此,通過分隔壁43b的用于連通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承受部41b的連通部,進入蓋部件43的配置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的空間的潤滑劑粉也變多。因此,附著在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的潤滑劑粉也變多。由此,在電極部件間產生導通不良,存在不能檢測潤滑劑的“接近用盡”的危險。其結果,存在固形潤滑劑枯竭、不能用潤滑劑保護感光體表面的危險。于是,也可以在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以及電極部件間的導通狀態雙方檢測潤滑劑的“接近用盡”。
[0096]圖8是在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以及殘量檢測部40雙方檢測潤滑劑的“接近用盡”場合的控制流程圖。
[0097]如圖8所示,在步驟Sll判斷潤滑劑涂布動作是否結束,若潤滑劑涂布動作結束(步驟Sll的“是”),進入步驟S12,判斷是否檢測到“接近用盡”,殘量檢測部40沒有檢測至IJ “接近用盡”(步驟S12的“否”)場合,進入步驟S13,判斷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是否成為所設定值BI以上。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不足所設定值BI (步驟S13的“否”)場合,進入步驟S14,用電阻檢測部42c測定電阻值,接著,在步驟S15,判斷電阻值是否為所設定值以下。電阻值為所設定值以下(步驟S15的“是”)場合,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間導通,因此,判斷為潤滑劑“接近用盡”(步驟S16),向用戶報知。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為所設定值BI以上(步驟S13的“是”)場合,也判斷為潤滑劑“接近用盡”(步驟S16),向用戶報知。
[0098]圖9表示固形潤滑劑量的推移以及檢測為“接近用盡”的時刻。
[0099]在圖9中,縱座標表示固形潤滑劑高度,當固形潤滑劑高度成為Al時,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之間成為導通狀態。
[0100]如圖9所示,通常使用條件時(圖示X),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成為所設定值BI前,電極部件間導通,在Xl檢測到“接近用盡”。另一方面,頻繁地輸出低圖像面積率那樣的使用條件場合(圖示Y),在電極部件間導通前,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成為所設定值BI,在Yl檢測到“接近用盡”。并且,檢測到“接近用盡”后,若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成為上限值Bt,貝IJ作為“潤滑劑用盡”狀態,禁止圖像形成動作。
[0101]這樣,當擔心產生不能檢測“接近用盡”事態的頻繁地輸出低圖像面積率的圖像的使用條件場合,可以用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檢測“接近用盡”。由此,不在殘量檢測部40檢測“接近用盡”,能防止這樣持續使用下去。由此,能確實用潤滑劑保護感光體表面。
[0102]除了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之外,也可以通過檢測涂布輥3a的回轉時間等檢測“接近用盡”。在驅動涂布輥3a回轉的構成中,搭載控制使得潤滑劑涂布輥的轉速根據環境變化等變化場合,檢測移動距離能精度更好地預測“接近用盡”。
[0103]下面,說明殘量檢測部42的變形例。
[0104]圖1OA和圖1OB是第一變形例的殘量檢測部42的概略構成圖,圖1lA和圖1lB是第一變形例的截面圖。圖1lA和圖1lB省略分隔壁43b。
[0105]如圖10A、圖10B、圖11A、圖1lB所示,該第一變形例的殘量檢測部將檢測用回轉部件41設為導電性部件,取消第二電極部件42b。
[0106]如圖1OA所示,在使用初始,檢測用回轉部件41與分隔壁43b碰接,因自重引起的回轉受到限制。這時,如圖10A、圖1lA所示,檢測用回轉部件41與第一電極部件42a離開。因此,這時,即使通過電阻檢測部42c,將電壓施加在第一電極部件42a和檢測用回轉部件41間,在第一電極部件42a和檢測用回轉部件41間也沒有電流流過,為不能測定電阻值的狀態。
[0107]與上述說明相同,若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抵接突起部31d推壓檢測用回轉部件41,使得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回轉,固形潤滑劑3b的高度成為所設定值以下(“接近用盡”狀態),則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圖示左側前端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由此,檢測用回轉部件41和第一電極部件42a從非導通狀態切換為導通狀態。其結果,若通過電阻檢測部42c,將電壓施加在第一電極部件42a和檢測用回轉部件41間,則在第一電極部件42a和檢測用回轉部件41間電流流過。由此,能用電阻檢測部42c檢測電阻值,能檢測固形潤滑劑3b成為“接近用盡”,能檢測到所述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回轉所設定角度。
[0108]在該第一變形例中,能取消第二電極部件42b,能減少部件數,能降低裝置成本。
[0109][第二實施例]
[0110]下面說明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3。
[0111]圖12A和圖12B是表示第二實施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的長方向一端側的概略構成圖,圖13A和圖13B是圖12A和圖12B的A-A截面圖,圖14A和圖14B是圖12A和圖12B的B-B截面圖。圖12A、圖13A、圖14A是表示固形潤滑劑3b的使用初期狀態的概略構成圖,圖12B、圖13B、圖14B是表示固形潤滑劑3b殘存極少狀態(“接近用盡”狀態)的概略構成圖。潤滑劑供給裝置3的長方向的另一端側與一端側構成相同。
[0112]如圖13A、圖13B、圖14A、圖14B所示,固形潤滑劑3b與涂布輥3a抵接的面為圖示下側的面,設有潤滑劑保持部件3d,其沿著固形潤滑劑3b的長方向,保持固形潤滑劑3b的與所述下側的面相反側的部分。潤滑劑保持部件3d在收納殼體3e中設為可相對涂布輥3a接離。在收納殼體3e的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圖中上部空間,設有作為壓接機構的加壓彈簧3c,將固形潤滑劑3b朝著供給部件推壓。由于該加壓彈簧3c,固形潤滑劑3b與涂布棍壓接。
[0113]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呈金屬薄板等導電性部件構成的板狀形狀,第二電極部件42b的圖示右側端部(固形潤滑劑長方向端部)側保持在蓋部件43,能朝第一電極部件42a側撓曲變形。第二電極部件42b的圖示右側端部側朝第一電極部件42a側折曲。
[0114]沿著涂布棍回轉方向,在收納殼體3e的涂布棍3a和固形潤滑劑3b的抵接部的下游側的側面,設有朝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移動方向延伸的開口部31e。在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一端(圖示右端)設有抵接部41b,其貫通上述開口部31e與潤滑劑保持部件3d抵接。在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另一端設有被檢測部41a,檢測推壓第二電極部件42b使得第二電極部件42b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回轉。
[0115]抵接部41b如圖13A、圖13B所示,由從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軸部向開口部31e側延伸所設定長度的部分,以及從該部分的前端朝鉛垂方向延伸、與固形潤滑劑長方向正交的平面部分構成。通過將抵接部41b設為上述構成,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因自重朝圖示逆時鐘方向回轉。在本實施形態中,潤滑劑供給裝置3相對鉛垂方向(圖示上下方向)按圖示順時鐘方向傾斜。因此,通過將殘量檢測部40設在位于收納殼體3e的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上方的側面,通過檢測用回轉部件41自重引起的回轉,能使得抵接部41b與潤滑劑保持部件3d抵接。
[0116]在蓋部件43設有分隔壁43b,將用蓋部件43覆蓋的空間分隔為配置開口部31e的空間,以及配置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的空間。檢測用回轉部件41如圖12A、圖12B所示,貫通設在分隔壁43b的貫通孔43c。并且,設有抵接部41b的一端部位于配置開口部31e的空間。設有被檢測部41a的另一端部位于配置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的空間。
[0117]在蓋部件43的側壁部,設有作為限制手段的回轉限制部43d,限制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回轉。回轉限制部43d從蓋部件43的固形潤滑劑長方向中央側的側壁部(圖示左側的側壁部)朝檢測用回轉部件41側延伸,如圖14A所示,前端部與被檢測部41a具有所設定的間隙對向。
[0118]如圖13A所示,在使用初始,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抵接部41b與潤滑劑保持部件3d碰接,限制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因自重引起的回轉。這時,如圖12A、圖14A所示,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被檢測部41a不推壓第二電極部件42b,第二電極部件42b與第一電極部件42a離開。因此,這時,即使將電壓施加在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間,在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間也沒有電流流過,為不能測定電阻值的狀態。
[0119]若固形潤滑劑3b被削取,潤滑劑消耗,固形潤滑劑高度變低,則潤滑劑保持部件3d向涂布輥3a側靠近。接著,若固形潤滑劑3b高度成為所設定值以下(“接近用盡”狀態),則抵接部41b從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側面離開。于是,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因自重回轉,被檢測部41a推壓第二電極部件42b。由此,第二電極部件42b朝第一電極部件42a側撓曲,如圖12B所示,第二電極部件42b的前端(圖示右側端部)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若第二電極部件42b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則第二電極部件42b和第一電極部件42a從非導通狀態切換為導通狀態。由此,若通過電阻檢測部42c將電壓施加在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之間,則電流流過電極部件之間。其結果,能用電阻檢測部42c檢測電阻值,固形潤滑劑3b成為“接近用盡”,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回轉。
[0120]控制部100監視電阻檢測部42c的測定結果,若檢測得知電阻檢測部42c檢測到的電阻值為所設定值以下,則控制部100判定為潤滑劑“接近用盡”。接著,在沒有圖示的操作顯示部報知潤滑劑殘量少的信息,督促用戶更換固形潤滑劑。也可以使用沒有圖示的通信手段,向服務中心通知需要更換潤滑劑。
[0121]在本實施形態中,固形潤滑劑3b成為“接近用盡”前,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成為非通電狀態,即使對電極部件間施加電壓,也沒有電流流動。由此,每當檢測“接近用盡”時,不消耗電力,因此,能減少電力消耗。能用金屬薄板等比較廉價的材料構成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構成回轉檢測部42,能使得回轉檢測部42設為廉價。
[0122]在本實施形態中,將作為殘量檢測機構的殘量檢測部40分別設在固形潤滑劑3b長方向兩端部附近。因此,即使固形潤滑劑3b在長方向潤滑劑消耗量不同場合,在潤滑劑消耗量多側的端部成為“接近用盡”時刻,配置在潤滑劑消耗量多側的端部側的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回轉,第二電極部件42b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導通。由此,即使固形潤滑劑3b在長方向潤滑劑消耗量不同場合,也能正確檢測潤滑劑“接近用盡”。由此,能防止發生消耗量多側的潤滑劑枯竭,不能保護感光體,損傷感光體表面等不良狀況。
[0123]在本實施形態中,將殘量檢測部40設在收納殼體3e的外部,因此,能抑制飛散的潤滑劑粉附著到第一電極部件42a或第二電極部件42b。
[0124]使得抵接部41b與潤滑劑保持部件3d抵接,也可以使其與固形潤滑劑3b抵接。但是,固形潤滑劑3b易崩塌,因此,使得抵接部41b與固形潤滑劑3b抵接場合,因與抵接部41b的滑擦,存在固形潤滑劑3b削除或缺損的危險。因此,使得抵接部41b與潤滑劑保持部件3d抵接,不會產生上述那樣的不良狀況,較合適。
[0125]在本實施形態的殘量檢測部40中,檢測用回轉部件41朝著固形潤滑劑3b的長方向延伸,使得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一端的抵接部41b與潤滑劑保持部件3d抵接,在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另一端設有被檢測部41a,用回轉檢測部42檢測被檢測部41a的回轉,檢測潤滑劑“接近用盡”。通過這樣構成,如圖12A所示,能將用于檢測潤滑劑的“接近用盡”的檢測部(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的抵接部)設置在從開口部31e離開的位置。由此,能抑制由涂布輥3a削取的潤滑劑粉附著到第一電極部件42a的與第二電極部件42b的抵接部或第二電極部件42b的與第一電極部件42a的抵接部。由此,能抑制因附著在各電極部件的潤滑劑引起電極部件間產生導通不良,能精度良好地檢測潤滑劑的“接近用盡”。
[0126]通過使得檢測用回轉部件41朝固形潤滑劑3b的長方向延伸,與使得檢測用回轉部件41朝短方向延伸場合相比,能不占空間地使得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另一端(被檢測部41a)從開口部31e離開所設定的距離。
[0127]在本實施形態中,通過分隔壁43b,將用蓋部件43覆蓋的空間分隔為配置開口部31e的空間,以及配置各電極部件的空間。由此,能防止從開口部31e進入的潤滑劑粉附著到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分隔壁43b既可以設在蓋部件43,也可以設在收納殼體3e。也可以在蓋部件43、收納殼體3e分別設有分隔壁,通過組合,將用蓋部件43覆蓋的空間分隔為設有開口部31e的空間和設有各電極部件的空間。
[0128]在本實施形態中,用蓋部件43覆蓋開口部31e,第一電極部件42a,以及第二電極部件42b。由此,能抑制潤滑劑從開口部31e向潤滑劑供給裝置3外飛散,能抑制裝置污臟。能抑制飛散調色劑等附著到第一電極部件42a或第二電極部件42b,能抑制在電極部件間產生導通不良。
[0129]在本實施形態中,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因自重引起回轉,因此,沒有必要用彈簧等賦能手段將檢測用回轉部件的抵接部41b朝潤滑劑保持部件3d賦能,當抵接部41b從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側面離開時,其朝圖13A、圖13B的順時鐘方向回轉。由此,能減少部件數,能使得裝置廉價。
[0130]在本實施形態中,在蓋部件43定位保持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以及檢測用回轉部件41。這樣,通過在同一部件定位保持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以及檢測用回轉部件41,能將零件公差抑制到最小限度。由此,能精度良好地提供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以及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各自的位置關系。由此,當固形潤滑劑3b處于“接近用盡”狀態時,能確實使得第二電極部件42b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能精度良好地檢測潤滑劑的“接近用盡”狀態。
[0131 ] 殘量檢測部40使得第二電極部件42b撓曲,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因此,存在經時使用后第二電極部件42b的初始形狀變形的危險。還存在電極部件因接觸產生腐蝕或污臟固結引起誤檢測的危險。因此,需要更換殘量檢測部40。在本實施形態中,在蓋部件43定位保持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以及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因此,僅僅從收納殼體3e卸下蓋部件43,能從潤滑劑供給裝置卸下殘量檢測部40,能容易地進行殘量檢測部40的更換作業。
[0132]在本實施形態中,檢測不是潤滑劑將要枯竭前的所謂固形潤滑劑用盡狀態,而是檢測能向感光體I表面供給所設定次數的潤滑劑量的殘量(“接近用盡”狀態)。檢測潤滑劑的用盡狀態場合,若在檢測后進行圖像形成動作,因潤滑劑枯竭產生不良狀態,因此,在潤滑劑更換作業結束前必須禁止圖像形成動作,產生停機時間。
[0133]與此相反,在本實施形態中,檢測潤滑劑的“接近用盡”狀態,因此,即使檢測后實行所設定次數的圖像形成動作,也能向感光體表面涂布潤滑劑,能保護感光體表面。由此,從檢測后準備固形潤滑劑,到開始更換作業期間,也能進行圖像形成動作,能抑制產生裝置停機時間。若在準備期間,實行所設定次數以上的圖像形成動作,則潤滑劑枯竭,產生因潤滑劑枯竭引起的不良狀態。因此,若檢測到“接近用盡”,則監視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回轉數)或圖像形成動作次數等。并且,若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或圖像形成動作次數成為所設定值,則判定為潤滑劑用盡狀態,禁止圖像形成動作。
[0134]潤滑劑向感光體I的涂布量并不一定,因形成在感光體表面的圖像面積率等而不同。若具體說明,形成在涂布潤滑劑的感光體表面的調色劑像在一次轉印部轉印到中間轉印帶56,這時,感光體表面的潤滑劑有時與調色劑一起移到中間轉印帶。因此,高圖像面積率的圖像與低圖像面積率的圖像相比,感光體表面的潤滑劑量變少。其結果,高圖像面積率圖像方供給感光體表面的潤滑劑多。因此,頻繁輸出文字等低圖像面積率的圖像的用戶和頻繁輸出照片等高圖像面積率的圖像的用戶,潤滑劑的減少程度不同。因此,與本實施形態不同,僅僅以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等動作期間判定“接近用盡”場合,不能在全部使用條件下精度良好地檢測“接近用盡”。具體地說,將潤滑劑消耗多的使用條件時潤滑劑成為“接近用盡”的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用于判定“接近用盡”場合,在潤滑劑消耗量少的使用條件下使用的用戶中,在固形潤滑劑3b沒有用盡的狀態下,進行潤滑劑更換。與此相反,將潤滑劑消耗量少的使用條件時潤滑劑成為“接近用盡”的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用于判定“接近用盡”場合,在潤滑劑消耗量多的使用條件時,存在檢測到“接近用盡”前潤滑劑枯竭的危險。
[0135]另一方面,如本實施形態那樣,通過殘量檢測部40根據固形潤滑劑的高度檢測潤滑劑是否“接近用盡”,與根據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檢測“接近用盡”場合相比,與使用條件無關,能精度良好地檢測“接近用盡”。[0136]在本實施形態中,設有限制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回轉的回轉限制部43d,限制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過剩回轉。與本實施形態不同,沒有設置回轉限制部43d場合,當更換殘量檢測部40時,存在檢測用回轉部件41過剩回轉,抵接部41b位于鉛垂下方的危險。這樣,若在抵接部41b位于下方的狀態下,安裝殘量檢測部40,則不能正確檢測潤滑劑的“接近用盡”。因此,當將殘量檢測部40組裝到殼體3e側面時,需要一邊確認抵接部41b位于鉛垂上方,確實與潤滑劑保持部件3d抵接,一邊安裝,存在更換作業性差的不良狀態。另外,更換作業時,存在因被檢測部41a將第二電極部件42b朝第一電極部件42a推壓必要以上,第一電極部件42a或第二電極部件42b發生塑性變形的危險。若第一電極部件42a塑性變形,則固形潤滑劑3b成為“接近用盡”,即使第二電極部件42b受被檢測部41a推壓彈性變形為所設定形狀,有時第一電極部件42a也不與第二電極部件42b抵接,不能檢測“接近用盡”。若第二電極部件42b塑性變形,則即使被檢測部41a不推壓第二電極部件42b,第二電極部件42b也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存在不能檢測“接近用盡”的危險。
[0137]另一方面,在本實施形態中,設有回轉限制部43d。因此,當更換殘量檢測部40時,若檢測用回轉部件41欲朝圖13A、圖13B、圖14A、圖14B所示順時鐘方向過剩回轉,則被檢測部41a與回轉限制部43d碰接,限制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回轉。由此,更換殘量檢測部40時,抵接部41b確實位于鉛垂上方。因此,即使不實行一邊確認抵接部41b位于鉛垂上方一邊組裝,也能使得抵接部41b與潤滑劑保持部件3d抵接進行組裝。其結果,能提高殘量檢測部40的更換作業性。通過回轉限制部43d限制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回轉,能抑制第二電極部件42b朝第一電極部件42a過剩壓入。由此,能抑制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的塑性變形。
[0138]根據裝置構成,有時不能使得檢測用回轉部件41在固形潤滑劑3b長方向充分延伸,不能確保設有分隔壁43b的空間。這種場合,存在從收納殼體3e的開口部31e飛散的潤滑劑粉附著到第一電極部件42a或第二電極部件42b的危險。尤其,頻繁地輸出低圖像面積率的使用條件場合,削取成粉體狀的潤滑劑之中,在收納殼體3e中堆積沒有涂布到感光體的潤滑劑。其結果,堆積在收納殼體3e的潤滑劑的一部分通過開口部31e,附著在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的潤滑劑粉也變多。其結果,在電極部件間產生導通不良,存在不能檢測潤滑劑的“接近用盡”的危險。其結果,存在固形潤滑劑枯竭、不能用潤滑劑保護感光體表面的危險。于是,也可以在涂布輥3a的移動距離以及電極部件間的導通狀態雙方檢測潤滑劑的“接近用盡”。
[0139]可以通過本實施形態的殘量檢測部40檢測是否設置固形潤滑劑3b。S卩,本實施形態的殘量檢測部40當沒有正確設置固形潤滑劑3b或沒有設置固形潤滑劑3b場合,抵接部41b與潤滑劑保持部件3d不抵接。因此,上述場合,為被檢測部41a推壓第二電極部件42b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狀態。因此,當沒有正確設置固形潤滑劑3b或沒有設置固形潤滑劑3b場合,用電阻檢測部42c檢測導通。因此,更換處理卡盒或潤滑劑供給裝置3時,通過由電阻檢測部42c確認導通狀態,能檢測是否設置固形潤滑劑3b。
[0140]圖15是由殘量檢測部40檢測是否設置固形潤滑劑3b的流程圖。
[0141]如圖15所示,若第二電極部件42b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電阻檢測部42c檢測到導通,檢測到固形潤滑劑3b的“接近用盡”(步驟S21的“是”),則進入步驟S22,控制部100在沒有圖示的操作顯示部表示督促更換固形潤滑劑的信息。接著,在步驟S23,控制部100檢測是否裝卸處理卡盒。可以例如通過檢測更換卡盒時進行開閉的開閉蓋的開閉,檢測是否裝卸卡盒。設置檢測有無處理卡盒的檢測手段,通過檢測從沒有處理卡盒時狀態切換為有時狀態,也可以檢測處理卡盒裝卸。并且,若進行處理卡盒裝卸(步驟S23的“是”),則進入步驟S24,消去需要更換固形潤滑劑的信息。接著,在步驟S25,用電阻檢測部42c判斷是否檢測到非導通。當電阻檢測部42c檢測到非導通場合(步驟S25的“是”),則固形潤滑劑3b得到更換,正確設置,處理結束。另一方面,若電阻檢測部42c檢測到導通場合(步驟S25的“否”),則固形潤滑劑3b沒有得到更換,或沒有正確設置。因此,將該信息表示在沒有圖示的操作顯示部(步驟S26),然后,再次回到步驟S23,判斷是否裝卸處理卡盒。由此,能防止忘記更換固形潤滑劑3b等。
[0142]下面,說明殘量檢測部40的變形例。
[0143]圖16A和圖16B是表示殘量檢測部40的第一變形例的概略構成圖,圖17A和圖17B是圖16A和圖16B的B-B截面圖。
[0144]如圖16A、圖16B、圖17A、圖17B所示,該第一變形例的殘量檢測部將檢測用回轉部件41設為導電性部件,取消第二電極部件42b。
[0145]如圖16A所示,在使用初始,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抵接部41b與潤滑劑保持部件3d碰接,因檢測用回轉部件41自重引起的回轉受到限制。這時,如圖16A、圖17A所示,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被檢測部41a與第一電極部件42a離開。因此,這時,即使通過電阻檢測部42c,將電壓施加在第一電極部件42a和檢測用回轉部件41間,在第一電極部件42a和檢測用回轉部件41間也沒有電流流過,為不能測定電阻值的狀態。
[0146]與上述說明相同,若固形潤滑劑3b的高度成為所設定值以下(“接近用盡”狀態),則抵接部41b從潤滑劑保持部件3d側面離開,若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因自重回轉,則被檢測部41a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由此,檢測用回轉部件41和第一電極部件42a從非導通狀態切換為導通狀態。其結果,若通過電阻檢測部42c,將電壓施加在第一電極部件42a和檢測用回轉部件41間,則在第一電極部件42a和檢測用回轉部件41間電流流過。由此,能用電阻檢測部42c檢測電阻值,能檢測固形潤滑劑3b成為“接近用盡”,能檢測到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回轉。
[0147]在該第一變形例中,能取消第二電極部件42b,能減少部件數,能降低裝置成本。在上述說明中,用導電性部件構成檢測用回轉部件41,但是,也可以僅僅將被檢測部41a設為導電性部件,或用導電性部件僅僅形成被檢測部41a的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處。也可以用導電性部件形成回轉限制部件43d,使用回轉限制部件43d作為第一電極部件42a。
[0148]圖18是第二變形例的殘量檢測部的概略構成圖。
[0149]如圖18所示,在該第二變形例中,設有檢測用回轉部件41,使其貫通收納殼體3e的與固形潤滑劑長方向端部對向的面。通過設為上述構成,由于可以在收納殼體3e僅僅設置用于貫通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孔,因此,能抑制潤滑劑粉從收納殼體3e飛散。由此,能抑制潤滑劑粉附著到第一電極部件42a或第二電極部件42b。也可以將殘量檢測部40設在收納殼體3e的位于潤滑劑保持部件3d下方的側面。這種場合,因彈簧等賦能手段,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抵接部41b朝潤滑劑保持部件3d側賦能。由此,當抵接部41b從固形潤滑劑3b離開時,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因賦能手段的賦能力而回轉,能使得被檢測部41a推壓第二電極部件42b與第一電極部件42a抵接。[0150]圖19是表示壓接機構的變形例的概略構成圖。
[0151]該變形例的壓接機構300c包括擺動部件301a以及作為賦能機構的彈簧301b,所述擺動部件301a分別設在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長方向兩端部附近,擺動自如地安裝在收納殼體3e。彈簧301b的各端部分別安裝在擺動部件301a。各擺動部件301a從該彈簧301b得到朝著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長方向中心的圖示箭頭D方向的賦能力。由于該賦能力,圖示右側的擺動部件301a被賦能,使其朝著圖示逆時鐘方向擺動,圖示左側的擺動部件301a被賦能,使其朝著圖示順時鐘方向擺動。由此,各擺動部件301a的與潤滑劑保持部件3d抵接的圓弧狀抵接部311如圖10A、圖1OB所示,朝潤滑劑保持部件3d側被賦能。
[0152]在使用初始時,各擺動部件301a的擺動端部反抗彈簧301b的賦能力,成為朝著接近收納殼體3e的上面部的內周面32的方向擺動的狀態。通過這種構成,二個擺動部件301a受到彈簧301b的賦能力以互相均等的力推壓潤滑劑保持部件3d,使得保持在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固形潤滑劑3b與涂布輥3a壓接。因此,固形潤滑劑3b在其長方向均一推壓涂布輥3a。其結果,通過涂布輥3a回轉滑擦削取的潤滑劑的量在長方向成為均一,能均勻地涂布在感光體I表面。
[0153]在該變形例的壓接機構300c中,即使因經時使用固形潤滑劑3b高度減少,也能抑制固形潤滑劑3b的加壓力減少。因此,能從初始到經時將供給到感光體I表面的粉末潤滑劑量的變化抑制為較小。
[0154]能得到這樣的結果理由如下:
[0155]一般,從初始到固形潤滑劑3b用盡期間,彈簧的伸長量變化,對于該彈簧的伸長變化量,彈簧整體的長度越長,相對彈簧伸長變化量的彈簧賦能力的變化越小。如圖3所示,以收縮狀態配置作為壓接機構的加壓彈簧3c,使得其賦能力(推出力)的方向與固形潤滑劑3b相對涂布輥3a的壓接方向一致。在該構成中,彈簧整體的長度越長,使得彈簧賦能力方向與固形潤滑劑3b相對涂布輥3a的壓接方向一致很困難,因此,使得彈簧整體的長度長也有限度。加之,在圖3的壓接機構3c中,在涂布輥3a的徑向,必須確保相當于彈簧長度的配置空間,引起裝置大型化。根據上述理由,在圖3的壓接機構中,不得不使用比較短的彈簧,經時后,彈簧的賦能力變化大。
[0156]與此相反,在該變形例的壓接機構300c中,如圖19所示,以使得彈簧301b伸展狀態進行配置,能以其賦能力(拉伸力)使得固形潤滑劑3b相對涂布輥3a壓接。因此,即使彈簧整體的長度長,也不會產生圖2的壓接機構3c那樣的問題。而且,在變形例的壓接機構300c中,配置彈簧301b,使得彈簧301b的長度方向與固形潤滑劑3b的長方向、即涂布輥3a的軸向一致。因此,即使彈簧301b長度長,在涂布輥3a的徑向,也不會擴展配置空間,沒有必要使得裝置大型化。因此,該變形例的壓接機構300c可以采用比圖2所示壓接機構3c使用的加壓彈簧3c長度長得多的彈簧301b。其結果,能將經時后彈簧的賦能力變化抑制為較小。
[0157]如圖20所示,也可以將各擺動部件301a擺動自如地安裝在潤滑劑保持部件3d。在該圖20的構成中,各擺動部件301a從彈簧301b得到朝著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長方向中心的賦能力,由于該賦能力,各擺動部件301a的擺動端部朝著從潤滑劑保持部件3d離開的方向被賦能,各擺動部件301a的擺動端部與收納殼體3e的上面部的內周面32抵接。
[0158]在本實施形態中,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在鉛垂方向對向配置。因此,如上所述,存在潤滑劑等堆積在電極部件上面的危險。因此,也可以使得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在水平方向對向配置。這樣,通過使得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在水平方向對向配置,潤滑劑等不會堆積在各電極部件的面上,能抑制在電極部件間產生導通不良,能精度良好地檢測潤滑劑的“接近用盡”。
[0159]在上述說明中,作為檢測所述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被檢測部41a的回轉檢測手段,列舉回轉檢測部42,但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形態,也可以例如設為按鈕開關代替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這種場合,若檢測用回轉部件41成為與潤滑劑“接近用盡”時對應的姿勢,則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被檢測部41a推壓按鈕開關,檢測“接近用盡”。
[0160]也可以用光電斷路器檢測所述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被檢測部41a。若檢測用回轉部件41成為與潤滑劑“接近用盡”時對應的姿勢,則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被檢測部41a因遮光,檢測到被檢測部41a,檢測“接近用盡”。也可以使用光電反射器檢測潤滑劑“接近用盡”。該場合,在與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光電反射器對向處,設有反射板。若檢測用回轉部件41成為與潤滑劑“接近用盡”時對應的姿勢,則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被檢測部41a反射來自光電反射器的光,通過在光電反射器受光,檢測到被檢測部41a,能檢測“接近用盡”。
[0161]也可以將上述潤滑劑供給裝置適用于將潤滑劑涂布在中間轉印帶56的潤滑劑供給裝置。
[0162]上述說明不過是一例,本發明在以下(I)?(17)各形態具有特有的效果:
[0163](I) 一種潤滑劑供給裝置3,包括:
[0164]潤滑劑;
[0165]涂布輥3a等的供給部件,將上述潤滑劑供給到感光體I等的潤滑劑供給對象;以及
[0166]殘量檢測部40等的殘量檢測機構,檢測上述潤滑劑的殘量為所設定量以下;
[0167]上述潤滑劑供給裝置的特征在于:
[0168]上述殘量檢測機構包括設為可回轉的檢測用回轉部件41等的回轉部件,以及伴隨上述潤滑劑的消耗推壓上述回轉部件、使得上述回轉部件回轉的推壓部件(在本實施形態中,為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抵接突起部31d);
[0169]在上述回轉部件的與上述推壓部件抵接處(在本實施形態中,為承受部41b)的夾著上述回轉部件的相反側處,檢測潤滑劑為所設定量以下。
[0170]通過設有上述構成,如在實施形態所說明那樣,能將檢測所述檢測用回轉部件41回轉的回轉檢測部42等的回轉檢測機構配置在從涂布輥3a等的供給部件和潤滑劑的抵接部離開的位置。由此,能抑制由供給部件削取的潤滑劑飛散附著到回轉檢測手段,能抑制殘量的誤檢測。
[0171](2)在上述(I)記載的形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3中,
[0172]將檢測用回轉部件41等的上述回轉部件的自重引起的回轉方向設為與伴隨上述潤滑劑消耗而回轉的方向逆方向。
[0173]通過設有上述構成,如在實施形態所說明那樣,與將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自重引起的回轉方向設為與伴隨上述潤滑劑消耗而回轉的方向同方向場合相比,能抑制向感光體I的潤滑劑供給量的變化。
[0174](3)在上述(2)記載的形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3中,檢測用回轉部件41等的回轉部件的與上述推壓部件的抵接處設為板狀形狀,與推壓部件抵接處的夾著上述回轉部件的回轉支點的相反側設為筒形狀,使得與推壓部件抵接處的夾著上述回轉部件的回轉支點的相反側的重量比與推壓部件抵接處重。
[0175]通過設有上述構成,如在實施形態所說明那樣,能將檢測用回轉部件41等的上述回轉部件的自重引起的回轉方向設為與伴隨上述潤滑劑消耗而回轉的方向逆方向。
[0176](4)在上述(3)記載的形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3中,設有限制突起43a,與檢測用回轉部件41等的回轉部件的筒形狀的內周面抵接,限制因上述回轉部件自重引起的回轉。
[0177]通過設有上述構成,能限制回轉部件回轉。
[0178](5)在上述(I)至(4)任一個記載的形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3中,在檢測用回轉部件41等的回轉部件的與上述推壓部件(在本實施形態中,為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抵接突起部31d)抵接處的鉛垂方向上方,配置上述相反側處。
[0179]通過設有上述構成,如在實施形態所說明那樣,能抑制潤滑劑附著在上述回轉檢測部42等的回轉檢測機構。
[0180](6)在上述(5)記載的形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3中,設有收納上述潤滑劑的收納殼體3e,將上述殘量檢測部40等的殘量檢測機構設在收納殼體3e外。
[0181]通過設有上述構成,如在實施形態所說明那樣,能抑制潤滑劑附著到上述回轉檢測部42等的回轉檢測機構。
[0182](7)在上述(6)記載的形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3中,在上述收納殼體3e設有上述推壓部件(在本實施形態中,為潤滑劑保持部件3d的抵接突起部31d)貫通的開口部34a,在上述收納殼體3e的外側,上述推壓部件與上述檢測用回轉部件41等的回轉部件抵接。
[0183]通過設有上述構成,如在實施形態所說明那樣,能使得配置在收納殼體3e外的回轉部件回轉,檢測潤滑劑為所設定量以下。
[0184](8)在上述(7)記載的形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3中,設有覆蓋殘量檢測部40等的殘量檢測機構和上述開口部34a的蓋部件43。
[0185]通過設有上述構成,如在實施形態所說明那樣,能防止從開口部31e飛散的潤滑劑污染裝置。能防止飛散的調色劑附著到回轉檢測部42等的回轉檢測機構。
[0186](9)在上述(7)或⑶記載的形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3中,設有分隔壁43b等的分隔機構,分隔為配置上述開口部31e的空間和配置上述殘量檢測部40等的殘量檢測機構的空間。
[0187]通過設有上述構成,如在實施形態所說明那樣,能抑制從開口部31e進入蓋部件43內的潤滑劑粉附著到回轉檢測部42等的回轉檢測機構。
[0188](10)在上述(7)至(9)記載的形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3中,沿著供給部件表面移動方向,將殘量檢測部40等的殘量檢測機構配置在涂布輥3a等的供給部件和上述潤滑劑的抵接部的下游側。
[0189]通過設有上述構成,如在實施形態所說明那樣,能使得抵接突起部31d等的推壓部件確實與檢測用回轉部件41等的回轉部件抵接。
[0190](11)在上述(I)至(10)任一個記載的形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3中,殘量檢測部40等的殘量檢測機構設在上述潤滑劑長方向兩端部附近。
[0191]通過設有上述構成,如在實施形態所說明那樣,即使潤滑劑在長方向潤滑劑消耗量不同場合,也能檢測消耗量多側的端部的潤滑劑量成為“接近用盡”狀態。由此,能防止潤滑劑一側端部枯竭損傷感光體表面等的不良狀況。
[0192](12)在上述(I)至(11)任一個記載的形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3中,殘量檢測部40等的上述殘量檢測機構設有第一電極部件42a以及第二電極部件42b,上述第二電極部件42b與該第一電極部件42a對向配置,由上述檢測用回轉部件41等的回轉部件朝上述第一電極部件42a側推壓,根據上述第一電極部件42a和上述第二電極部件42b之間有否導通,檢測上述潤滑劑的殘量為所設定量以下。
[0193]通過設有上述構成,如在實施形態所說明那樣,能用金屬薄板等比較廉價的材料構成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能用上述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構成殘量檢測機構,因此,與用光電傳感器等比金屬薄板貴的部件構成殘量檢測機構場合相比,能使得裝置廉價。在潤滑劑成為“接近用盡”狀態前,相對第一電極部件42a,第二電極部件42b處于離開的位置。因此,每當檢測“接近用盡”時不會消耗電力。其結果,與潤滑劑成為“接近用盡”前,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抵接成為導通狀態,若成為“接近用盡”,第一電極部件42a和第二電極部件42b離開,成為非導通狀態場合相比,能抑制電力消耗。
[0194](13)在上述(I)至(12)任一個記載的形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3中,殘量檢測部40等的殘量檢測機構檢測上述潤滑劑的結束前的“接近用盡”狀態。
[0195]通過設有上述構成,如在實施形態所說明那樣,從檢測到“接近用盡”后到準備潤滑劑開始更換作業期間也能向上述感光體I等的潤滑劑供給對象供給潤滑劑,能抑制產生裝置停機時間。
[0196](14)在上述(I)至(13)任一個記載的形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3中,上述檢測用回轉部件41等的回轉部件由軸部、從軸部向上述潤滑劑側延伸的延伸部、以及從延伸部前端朝鉛垂方向延伸的平面部構成。
[0197]通過設有上述構成,如在實施形態所說明那樣,能用檢測用回轉部件41的自重賦與回轉力。
[0198](15)在上述(I)至(14)任一個記載的形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3中,上述潤滑劑為固形潤滑劑。
[0199](16) —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
[0200]感光體I等的像載置體;以及
[0201]潤滑劑供給機構,向像載置體表面供給潤滑劑;
[0202]將像載置體上的圖像轉移到記錄材料上,在該記錄材料上形成圖像;
[0203]所述圖像形成裝置的特征在于:
[0204]使用上述(I)至(15)任一個記載的形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作為上述潤滑劑供給機構。
[0205]通過設有上述構成,能良好地檢測潤滑劑的“接近用盡”,能抑制在潤滑劑枯竭狀態下實行圖像形成動作。由此,能抑制感光體經時劣化。
[0206](17) —種處理卡盒,包括:
[0207]感光體I等的像載置體;以及
[0208]潤滑劑供給機構,向該像載置體表面供給潤滑劑;[0209]構成為能相對圖像形成裝置本體裝卸;
[0210]所述處理卡盒的特征在于:
[0211]使用上述(I)至(15)任一個記載的形態的潤滑劑供給裝置,作為上述潤滑劑供給機構。
[0212]通過設有上述構成,能良好地檢測潤滑劑的“接近用盡”,能抑制在潤滑劑枯竭狀態下實行圖像形成動作。由此,能提供能抑制感光體經時劣化的處理卡盒。
[0213]上面參照【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了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形態。在本發明技術思想范圍內可以作種種變更,它們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潤滑劑供給裝置,包括: 潤滑劑; 供給部件,將上述潤滑劑供給到潤滑劑供給對象;以及 殘量檢測機構,檢測上述潤滑劑的殘量為所設定量以下; 上述潤滑劑供給裝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殘量檢測機構包括設為可回轉的回轉部件,以及伴隨上述潤滑劑的消耗推壓上述回轉部件、使得上述回轉部件回轉的推壓部件; 在上述回轉部件的與上述推壓部件抵接處的夾著上述回轉部件的回轉支點的相反側處,檢測潤滑劑為所設定量以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潤滑劑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將上述回轉部件的自重引起的回轉方向設為與伴隨上述潤滑劑消耗而回轉的方向逆方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潤滑劑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回轉部件的與上述推壓部件的抵接處設為板狀形狀,與上述推壓部件抵接處的夾著上述回轉部件的回轉支點的相反側設為筒形狀,使得與上述推壓部件抵接處的夾著上述回轉部件的回轉支點的相反側的重量比與上述推壓部件抵接處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潤滑劑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設有限制突起,與上述回轉部件的筒形狀的內周面抵接,限制因上述回轉部件自重引起的回轉。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個所述的潤滑劑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回轉部件的與上述推壓部件抵接處的鉛垂方向上方,配置上述相反側處。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個所述的潤滑劑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設有收納上述潤滑劑的收納殼體; 將上述殘量檢測機構設在收納殼體外。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潤滑劑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收納殼體設有上述推壓部件貫通的開口部,在上述收納殼體的外側,上述推壓部件與上述回轉部件抵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潤滑劑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設有覆蓋上述殘量檢測機構和上述開口部的蓋部件。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潤滑劑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設有分隔機構,分隔為配置上述開口部的空間和配置上述殘量檢測機構的空間。
10.根據權利要求7至9任一個所述的潤滑劑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沿著上述供給部件表面移動方向,將上述殘量檢測機構配置在上述供給部件和上述潤滑劑的抵接部的下游側。
11.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任一個所述的潤滑劑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殘量檢測機構設在上述潤滑劑長方向兩端部附近。
12.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任一個所述的潤滑劑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殘量檢測機構設有第一電極部件以及第二電極部件,上述第二電極部件與該第一電極部件對向配置,由上述回轉部件朝上述第一電極部件側推壓,根據上述第一電極部件和上述第二電極部件之間有否導通,檢測上述潤滑劑的殘量為所設定量以下。
13.根據權利要求1至12任一個所述的潤滑劑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殘量檢測機構檢測上述潤滑劑的結束前的“接近用盡”狀態。
14.根據權利要求1至13任一個所述的潤滑劑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回轉部件由軸部、從軸部向上述潤滑劑側延伸的延伸部、以及從延伸部前端朝鉛垂方向延伸的平面部構成。
15.根據權利要求1至14任一個所述的潤滑劑供給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潤滑劑為固形潤滑劑。
16.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 像載置體;以及 潤滑劑供給機構,向該像載置體表面供給潤滑劑; 將該像載置體上的圖像 轉移到記錄材料上,在該記錄材料上形成圖像; 所述圖像形成裝置的特征在于: 使用權利要求1-15中任一個記載的潤滑劑供給裝置,作為上述潤滑劑供給機構。
17.一種處理卡盒,包括: 像載置體;以及 潤滑劑供給機構,向該像載置體表面供給潤滑劑; 構成為能相對圖像形成裝置本體裝卸; 所述處理卡盒的特征在于: 使用權利要求1-15中任一個記載的潤滑劑供給裝置,作為上述潤滑劑供給機構。
【文檔編號】G03G15/00GK103576522SQ201310309984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1日
【發明者】上西裕之, 新谷剛史, 本城賢二, 唐澤信哉, 富田大輔, 山本幸輔, 工藤經生 申請人:株式會社理光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密市| 四会市| 邢台县| 馆陶县| 铜陵市| 革吉县| 石屏县| 中宁县| 双柏县| 武冈市| 天门市| 汤原县| 昌平区| 白朗县| 同江市| 红原县| 黄浦区| 那曲县| 利津县| 牙克石市| 景东| 西平县| 娄烦县| 郧西县| 周口市| 台东县| 拉孜县| 永城市| 博客| 永春县| 淳化县| 湖口县| 桃园市| 沾化县| 宁德市| 凯里市| 河津市| 会宁县| 耒阳市| 彭水| 郧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