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片材輸送單元及圖像形成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714302閱讀:170來源:國知局
片材輸送單元及圖像形成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片材輸送單元及圖像形成裝置。所述片材輸送單元包括:阻擋部,其包括抵接部,該抵接部通過在片材輸送方向上在所述輸送輥對的夾持部上游的待機位置抵接于片材的前端,來校正片材的歪斜;以及偏置部,其使所述阻擋部偏置,以使得所述抵接部被定位于所述待機位置。所述偏置部被配置為使得在所述抵接部從所述待機位置被轉動到由所述輸送輥對夾持片材的夾持位置期間從所述偏置部對所述阻擋部施加的偏置力的增加率,小于在所述抵接部通過被由所述輸送輥對夾持的片材推動而從所述夾持位置轉動期間的偏置力的增加率。
【專利說明】 片材輸送單元及圖像形成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被配置為在校正片材的歪斜(skew)的同時輸送該片材的片材輸送單元,以及包括該片材輸送單元的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傳統上,在片材上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裝置配設有如下的片材輸送單元,該片材輸送單元被配置為在校正被輸送到圖像形成部的片材的歪斜的同時輸送該片材,從而沒有傾斜地在該片材上形成圖像。例如,國際公開第2011/048668號公報公開了一種片材輸送單元,該片材輸送單元包括在與片材輸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偏置(bias)的阻擋構件,并且通過使片材的前端抵接于該阻擋構件的抵接面來校正歪斜。
[0003]國際公開第2011/048668號公報中記載的片材輸送單元包括在一個方向上轉動的阻擋構件。阻擋構件在被片材推動而轉動之后,被偏置部偏置,使得抵接面被定位于待機位置。偏置部包括偏置彈簧,在片材的前端抵接于抵接面時在阻擋構件中生成對片材的反作用力,并且在片材的后端通過之后,生成用于將下一抵接面定位于待機位置的力。
[0004]然而,因為上述的片材輸送單元通過偏置彈簧的偏置力,來生成當片材的前端抵接于抵接面時的反作用力,所以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即如果偏置力大,則當片材的前端抵接于抵接面時,片材的前端可能出現凹痕等創傷。還有另一種可能性,即如果偏置力大,則當片材按壓并轉動阻擋構件時,片材的輸送被延遲。同時,優選增大偏置部的偏置力,以便在片材的后端通過之后,將阻擋構件可靠地定位于待機位置。因此,通過由偏置部使阻擋構件偏置的結構,很難既實現防止片材的凹痕及延遲,又實現阻擋構件向待機位置的可靠返回。


【發明內容】

[0005]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片材輸送單兀,該片材輸送單兀包括:輸送棍對,其輸送片材;阻擋部,其包括抵接部,該抵接部通過在片材輸送方向上在所述輸送輥對的夾持部的上游的待機位置抵接于片材的前端,來校正片材的歪斜,所述抵接部通過被片材推動,而轉動到準許片材通過的退回位置;以及偏置部,其使所述阻擋部偏置,使得所述抵接部被定位于所述待機位置,所述偏置部被配置為使得在所述抵接部從所述待機位置被轉動到由所述輸送輥對夾持片材的夾持位置期間從所述偏置部施加至所述阻擋部的偏置力的增加率,小于在所述抵接部通過被由所述輸送輥對夾持的片材推動而從所述夾持位置轉動期間所述偏置力的增加率。
[0006]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片材輸送單元,該片材輸送單元包括:轉動軸;阻擋構件,其被附裝至所述轉動軸,并且包括多個抵接構件,所述多個抵接構件從所述阻擋構件的外周面沿外徑方向突出,并且沿周向以預定間隔配設;凸輪,其被附裝至所述轉動軸,所述凸輪在自身的外周面上與各抵接構件相對應地包括多組抵抗凸輪面和驅動凸輪面,所述抵抗凸輪面在所述阻擋構件通過被抵接于所述抵接構件的片材推動而在轉動方向上轉動時,生成經由所述轉動軸抵抗所述阻擋構件的轉動的力,并且所述驅動凸輪面針對所述阻力凸輪面連續地形成,并生成在所述轉動方向上轉動所述阻擋構件的力;以及偏置機構,其包括與所述凸輪的外周面接觸的凸輪接觸構件,以及使所述凸輪接觸構件向所述凸輪偏置的偏置構件,其中,所述阻力凸輪面包括第一凸輪面及第二凸輪面,所述凸輪接觸構件與所述第一凸輪面滑動接觸,直到所述阻擋構件轉動預定角度為止,并且在所述阻擋構件轉動多于所述預定角度時,所述凸輪接觸構件與所述第二凸輪面滑動接觸,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凸輪面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輪面與所述凸輪接觸構件的壓力角小于所述第二凸輪面與所述凸輪接觸構件的接觸角的方式形成。
[0007]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本發明進一步的特征將變得清楚。被并入說明書并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例示了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特征及方面,并且與文字描述一起用來說明本發明的原理。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打印機的總體結構的截面圖。
[0009]圖2是本實施例的歪斜校正部的透視圖。
[0010]圖3是圖2中所示的歪斜校正部的側面圖。
[0011]圖4A例示了本實施例的偏置部(bias port1n)的偏置凸輪。
[0012]圖4B是例示凸輪的高度與轉動角度之間的關系的圖。
[0013]圖5A例示了通過使片材抵接于阻擋構件的抵接構件而將阻擋構件轉動了角度Θ I的狀態。
[0014]圖5B例示了阻擋構件被轉動角度Θ 2的狀態。
[0015]圖6A例示了本實施例的輸送導向件被剛度低的片材轉動的狀態。
[0016]圖6B例示了輸送導向件被剛性片材轉動的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將參照圖1至圖6,來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圖像形成裝置諸如復印機、打印機、傳真機及多功能打印機等包括片材輸送單元,該片材輸送單元具有歪斜校正單元,該歪斜校正單元被配置為校正片材的歪斜。下面的實施例將通過例示電子照相彩色激光束打印機(以下簡稱為“打印機”)10來進行說明,該電子照相彩色激光束打印機10包括具有歪斜校正部(歪斜校正單元)的片材輸送部(片材輸送單元)。首先,將參照圖1來說明該實施例的打印機10的總體結構。
[0018]如圖1所示,打印機10包括給送片材S的片材給送部2、輸送從片材給送部2給送的片材S的片材輸送部3,以及圖像形成部4,該圖像形成部4在由片材輸送部3輸送來的片材S上形成圖像。打印機10還包括排出形成有圖像的片材S的排出輥對11、用以堆疊排出的片材S的排出托盤12、能夠讀取原稿的圖像的圖像讀取單元13,以及控制上述這些部分和單元的控制部14。
[0019]片材給送部2包括儲存片材S的片材給送盒20、給送儲存在片材給送盒20中的片材S的給送棍21,以及分離輸送部22,該分離輸送部22在逐張分離的同時輸送由給送棍21給送的片材S。
[0020]片材輸送部3包括輸送由分離輸送部22輸送來的片材S的第一輸送棍對(片材輸送部)30,以及歪斜校正部100,該歪斜校正部100校正由第一輸送輥對30輸送來的片材S的歪斜。請注意,稍后將詳細描述歪斜校正部100。此外,雖然在本實施例中,將通過例示第一輸送棍對30來說明片材輸送部3,但是,片材輸送部并不限于棍對,只要片材輸送部被配置為能夠輸送片材即可。
[0021]圖像形成部4包括形成黃色(Y)、品紅色(M)、青色(C)及黑色(K)4種顏色圖像的4個處理盒40Y、40M、40C及40Κ,以及基于圖像信息來照射激光束的激光掃描器單元41。處理盒40Y包括用以形成靜電潛像的感光鼓42Y,以及使在感光鼓42Y上的靜電潛像顯影的顯影器43Y。請注意,因為除了要形成的圖像的顏色之外,4個處理盒40Y至40K是以相同的方式構造的,所以,在此將省略對處理盒40M至40K的說明。圖像形成部4還包括用以對感光鼓42Y至42K的調色劑圖像進行一次轉印的中間轉印帶44,以及將感光鼓42Y至42K上的調色劑圖像一次轉印至中間轉印帶44的一次轉印輥45Y、45M、45C及45K。圖像形成部4還包括將一次轉印的調色劑圖像二次轉印到片材S上的二次轉印輥46,以及對二次轉印的調色劑圖像進行加熱和定影的定影部47。
[0022]接下來,將說明在按上述方式構造的打印機10的控制部14的控制下的打印作業(圖像形成作業)。
[0023]響應于依照通過未示出的操縱部進行的設置而執行的打印作業的開始,激光掃描器單元41基于通過圖像讀取單元13或外部個人計算機等輸入的圖像信息,將激光束照射至感光鼓42Y至42K。此時,預先以負電位使感光鼓42Y至42K帶電,并且通過激光束的照射,在感光鼓42Y至42K上形成靜電潛像。靜電潛像被顯影器43Y至43K反轉顯影,并且帶負電的調色劑附著在靜電潛像上。由此,在感光鼓42Y至42K上,形成黃色(Y)、品紅色(M)、青色(C)及黑色⑷的調色劑圖像。
[0024]通過向一次轉印輥45Y至45K施加正偏壓,將感光鼓42Y至42K上形成的各個顏色的調色劑圖像,依次從感光鼓42Y疊加并轉印至中間轉印帶44。由旋轉驅動的中間轉印輥44,把被疊加并轉印至中間轉印帶44的4種顏色的調色劑圖像,輸送到二次轉印輥46。
[0025]與調色劑圖像形成操作并行地,由給送輥21及分離輸送部22,將儲存在片材給送盒20中的片材S逐張地給送到第一輸送輥對30,并且第一輸送輥對30以預定的定時,將由此給送的片材S輸送到歪斜校正部100。歪斜校正部100在校正片材S的歪斜的同時,將片材S輸送到二次轉印棍46與中間轉印帶44之間的轉印夾持部(transfer nip)。通過向二次轉印輥46施加正偏壓,將中間轉印帶44上的4種顏色的調色劑圖像二次轉印至由此輸送到轉印夾持部的片材S。轉印了調色劑圖像的片材S被輸送到定影部47,并且通過在定影部47處施加的熱量及壓力來定影調色劑圖像。
[0026]之后,由排出輥對11將定影有調色劑圖像的片材S排出到排出托盤12。請注意,在片材S的兩面均形成圖像的情況下,在片材S被反轉輥對15反轉的狀態下,將片材S輸送到雙面輸送路徑16。在通過雙面輸送路徑16之后,片材S被再次輸送到圖像形成部4,并且重復上述的圖像形成操作。
[0027]接下來,將參照圖2至圖6來具體說明上述的歪斜校正部(歪斜校正單元)100。首先,將參照圖2至圖4來說明歪斜校正部100的結構。
[0028]如圖2及圖3所示,歪斜校正部100包括導向從第一輸送輥對30輸送的片材S的輸送導向部(導向部)110,以及校正被導向來的片材S的歪斜的旋轉阻擋部120。歪斜校正部100還包括使旋轉阻擋部120偏置的偏置部130,以及輸送歪斜已經被校正的片材S的第二輸送棍對(輸送棍對)140。
[0029]輸送導向部110包括能夠以旋轉軸114為中心轉動的導向體111、使導向體111偏置的導向偏置彈簧112,以及限制導向體111的轉動的制動件113。導向體111在輸送方向上的上游包括轉動軸114,該轉動軸114在與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轉動軸114被打印機10的機架17可轉動地支撐。導向偏置彈簧112使導向體111從導向體111的片材導向面Illa的相反側偏置。制動件113以面向片材導向面Illa的方式被配設在機架上,并且通過抵接于片材導向面111a,來限制被導向偏置彈簧112偏置的導向體111的轉動,從而將導向體111定位于其初始位置。
[0030]在預定方向上轉動的旋轉阻擋部120包括多個阻擋構件(在本實施例中為4個)121,以及用以將多個阻擋構件121固定的阻擋軸123。多個阻擋構件121大致以相等的間隔被固定至阻擋軸123,并且在其圓周方向上配設有3個抵接構件124a、124b及124c。多個阻擋構件121以使得各個阻擋構件121的抵接構件124a至124c間的間隔(相位)同步的方式被固定至阻擋軸123。亦即,抵接構件124a至124c在圓周方向上以預定間隔被配設,使得抵接構件124a至124c從阻擋構件121的外周面在外徑方向上突出。3個抵接構件124a至124c分別配設有被片材S的前端抵接的抵接面125a、125b及125c。抵接面125a至125c以如下的方式被配設,即,使得當抵接構件124a至124c各自位于后述的待機位置時,抵接面125a至125c位于第二輸送棍對140的夾持部的片材輸送方向上的上游。請注意,雖然通過例示具有3個抵接構件124a至124c的阻擋構件121來說明本實施例,但是,抵接構件的數量并不限于3個。請注意,在本實施例中,由多個抵接構件124a至124c形成被片材抵接的阻擋構件121的抵接部。此外,阻擋軸123即旋轉軸以阻擋軸承129為媒介,被機架17可旋轉地支撐。
[0031]亦即,待機位置是阻擋構件121/抵接構件124a至124c的如下角位置,在該角位置,抵接面125a位于第二輸送棍對140的夾持部的輸送方向上的上游,并且沿輸送導向部110被導向的片材S的前端能夠抵接于抵接面125a,如圖3中所示。夾持(nip)位置是阻擋構件121/抵接構件124a至124c的如下角位置,在該角位置,片材S的前端被第二輸送輥對140夾持,并且,退回(recede)位置是阻擋構件121/抵接構件124a至124c的如下角位置,在該角位置,抵接構件從片材輸送路徑退回,使得片材S能夠通過。凸輪部136b及136c被形成為與凸輪部136a相同的形狀,因而在下文中將省略其說明。
[0032]偏置部130包括偏置彈簧131,以及將偏置彈簧131的偏置力轉換為轉動力的轉換部132。轉換部132包括被機架17可擺動地支撐的偏置臂133、在偏置臂133的前端被可轉動地支撐的凸輪從動件134,以及與凸輪從動件134接觸(摩擦接觸)的偏置凸輪(凸輪)135。偏置臂133以被大致配設在偏置臂133的長度方向上的中心部的轉動軸133a為中心,被機架17可擺動地支撐,并且被配置為使得隨著偏置臂133的基端部被偏置彈簧131偏置,被配設在偏置臂133的前端的凸輪從動件134與偏置凸輪135接觸。亦即,偏置臂133及偏置彈簧131組成偏置機構,該偏置機構使凸輪從動件134(即與凸輪的外周面接觸的凸輪接觸構件)向偏置凸輪135的外周面偏置。
[0033]偏置凸輪135被固定至阻擋軸123,并且與多個阻擋構件121 —起轉動。亦即,偏置凸輪135與多個阻擋構件121同軸,并且與多個阻擋構件121 —起轉動。如圖4A所示,偏置凸輪135包括與抵接構件124a至124c相同數量的凸輪部136a、136b及136c。凸輪部136a至136c形成在圓周方向上,使得凸輪部136a至136c的相位與抵接構件124a至124c等同。亦即,抵接構件124a至124c以如下的方式被布置,即使得抵接構件124a至124c隨凸輪部136a至136c的形狀聯動地轉動。具體而言,抵接構件124a與凸輪部136a聯動地轉動,抵接構件124b與凸輪部136b聯動地轉動,并且抵接構件124c與凸輪部136c聯動地轉動。
[0034]凸輪部136a包括第一凸輪面137a、第二凸輪面138a及第三凸輪面139a,并且通過改變凸輪的各個面的高度來改變偏置彈簧131的偏置力。具體而言,圍繞作為凸輪部136a的偏置凸輪135的外周面,與各個抵接構件124a至124c相對應地配設了多組凸輪面,即作為阻力凸輪面的上述第一及第二凸輪面137a及138a,以及作為驅動凸輪面的第三凸輪面139a。
[0035]亦即,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凸輪面137a及138a形成阻力凸輪面,該阻力凸輪面在片材抵接于抵接構件124a至124c時,在抵抗阻擋構件121通過阻擋軸123的轉動的方向上生成力。第三凸輪面139a從阻力凸輪面連續地形成,并且形成驅動凸輪面,該驅動凸輪面在轉動方向上生成轉動阻擋構件121的力。換言之,第一及第二凸輪面137a及138a是抵抗凸輪面,該抵抗凸輪面在阻擋構件被輸送的片材推動而在預定轉動方向上轉動時,將偏置彈簧131的力轉換為抵抗阻擋構件121的轉動的力,并且,第三凸輪面139a是驅動凸輪面,該驅動凸輪面把偏置彈簧131的力轉換為在預定轉動方向上轉動阻擋構件121的力。
[0036]在此,第一凸輪面137a是從凹部h0到改變點M的凸輪面。第二凸輪面138a是從改變點M到頂點部(上止點(dead point))h3的凸輪面。當凸輪從動件134與第一凸輪面137a接觸時的偏置力的增加率,小于當凸輪從動件134與第二凸輪面138a接觸時的偏置力的增加率。亦即,第一凸輪面137a的凸輪面的傾角小于第二凸輪面138a的傾角。請注意,偏置力的增加率是相對于凸輪部136a的轉動量(角度)、由偏置彈簧131施加至阻擋構件121的力的增加率。第三凸輪面139a是從頂點部h3到下一凹部h0的凸輪面。亦即,在阻擋構件121轉動預定角度(在本實施例中為后述的角度Θ I)期間與凸輪從動件134滑動接觸的第一凸輪面137a以如下的方式形成,即,使得當阻擋構件121轉動多于預定角度時,第一凸輪面137a與凸輪從動件134的壓力角(最大壓力角)β (參見圖5Α)小于第二凸輪面138a與凸輪從動件134滑動接觸的壓力角。在此請注意,壓力角β是凸輪和從動件(凸輪從動件)的公法線相對于從動件的運動方向的角(在從動件的運動方向與凸輪被推進的方向之間形成的角)。亦即,第一凸輪面137a是如下的凸輪面,該凸輪面在進入第二輸送輥對140的夾持部之前可能歪斜的片材通過抵接于阻擋構件121而被校正時,與凸輪從動件134接觸,并且第二凸輪面138a是如下的凸輪面,該凸輪面在該校正之后、阻擋構件121通過被由第二輸送輥對140輸送的片材推動而轉動時,與凸輪從動件134接觸。然后,第一凸輪面137a以使得與第二凸輪面138a相比需要更小的轉動力矩來轉動凸輪部136a/阻擋構件121的方式形成。
[0037]具體而言,在直到抵接構件124a從待機位置轉動到夾持位置為止的、阻擋構件121的轉動角度Θ I期間,凸輪從動件134與第一凸輪面137a接觸。如圖4A及圖4B所示,因為在阻擋構件121從待機位置(對應于凹部h0處的凸輪高度)轉動到夾持位置(對應于hi處的凸輪高度)期間,第一凸輪面137a與凸輪從動件134接觸,所以傾角α I (參見圖4Β)小。亦即,當阻擋構件121在轉動角度Θ I之內、通過被第一輸送輥對30輸送的片材S推動而轉動時,從偏置部130對阻擋構件121施加的偏置力的增加率降低,使得偏置力適度增加。請注意,如果凸輪從動件134位于凹部h0處,則抵接構件124a被定位于待機位置,使得偏置凸輪135不因偏置彈簧131的偏置力而轉動。
[0038]第二凸輪面138a對應于阻擋構件121的轉動角度Θ2,在該轉動角度Θ2期間,抵接構件124a從夾持位置(對應于hi處的凸輪高度),轉動到片材S的后端通過的剛好之前的位置(對應于h2處的凸輪高度)。如圖4A及圖4B所示,到頂點部h3的第二凸輪面138a的傾角α 2大于轉動角度Θ I期間的傾角(α 2> α I),使得在抵接構件124a被由第二輸送輥對140夾持的片材S推動期間,凸輪的頂點部h3變高。亦即,與轉動角度Θ I期間相比,在轉動角度Θ 2期間偏置部130施加至阻擋構件121的偏置力的增加率增大,以便在片材S的后端通過時,將下一抵接構件124b可靠地定位于待機位置。
[0039]請注意,無需多言,偏置力(轉動力)在凸輪的頂點部h3處增加最多,并且偏置彈簧131的偏置方向從頂點部h3發生改變。當凸輪從動件134位于第一凸輪面137a或第二凸輪面138a時,偏置部130對抵接阻擋構件121的片材生成反作用力。當凸輪從動件134與第三凸輪面139a接觸時,偏置部130的偏置力依據阻擋構件121的轉動方向而作用于阻擋構件121的方向,從在此之前的方向逆轉。亦即,在阻擋構件121 —直被片材推動而轉動的方向上,阻擋構件121被轉動。
[0040]在從片材S的后端通過的剛好之前的位置起直到下一抵接構件124b位于待機位置為止、阻擋構件121的轉動角度是Θ 3期間,凸輪從動件134與第三凸輪面139a接觸。如圖4A及圖4B所示,第三凸輪面139a的凸輪高度從剛好之前的位置(h2處的凸輪的高度)返回到待機位置(h0處的凹部處的凸輪高度),使得下一抵接構件124b被定位于待機位置。亦即,如果第三凸輪面的傾角被假設為- α 3,則α 2>a D-a 3的關系成立。
[0041]第二輸送輥對140被配設在第一輸送輥對30的片材輸送方向上的下游,并且包括被劃分為多個棍的輸送棍141,以及被劃分為與輸送棍141相同數量的多個輸送滾動構件142,并且與輸送輥141壓力接觸。多個輸送輥141被安裝至與阻擋軸123平行運轉的旋轉軸143。旋轉軸143被機架17可轉動地支撐。多個輸送滾動構件142被阻擋軸123可轉動地支撐,并且跟從多個輸送輥141的旋轉。請注意,在多個輸送滾動構件142之間,布置了上述的多個阻擋構件121。
[0042]接下來,將參照圖3及圖5,來說明由按上述方式構造的歪斜校正部100進行的校正片材S的歪斜的操作。
[0043]當片材S被第一輸送棍對30輸送時,片材S與導向體111的片材導向面Illa接觸,并且在片材導向面Illa上滑動的同時,被導向阻擋構件121的抵接構件124a。此時,導向體111的位置由以下兩者之間的關系來確定,其中一者是當片材S的前端與片材導向面Illa接觸時施加至導向體111的片材S的接觸力,另一者是導向偏置彈簧112的偏置力。由此,片材S的前端對抵接構件124a的抵接面125a的抵接位置也被確定。亦即,與片材S的剛度相對應地,來確定片材S對抵接面125a的抵接位置。請注意,稍后將詳細描述與片材S的剛度相對應的片材S的抵接位置。
[0044]接下來,當片材S的前端抵接于位于待機位置的抵接構件124a的抵接面125a時,片材S形成環,如圖3所示。通過形成環,片材S的前端與抵接面125a —致,并且片材S的歪斜由此被校正。然后,當片材S的壓力超過由偏置部130在圖5A中所示的箭頭A的方向上生成的偏置力時,阻擋構件121開始在圖5A中所示的箭頭B的方向上轉動。
[0045]此時,偏置凸輪135的第一凸輪面137a以使得在轉動角度Θ I期間、由偏置部130引起的并被施加至阻擋構件121的偏置力的增加率降低的方式形成。因此,當片材S的前端抵接于抵接面125a時,阻擋構件121在抵抗偏置力的同時變得容易在箭頭B的方向上轉動,使得對片材S的前端的沖擊被緩和。這種布置使得能夠防止片材S的前端出現凹痕等缺陷。這種布置還使得在片材S的前端抵接于抵接面125a時,阻擋構件121能夠被容易地轉動到夾持位置,從而使得能夠防止片材S的輸送被延遲,或者防止片材S停滯。
[0046]當阻擋構件121在箭頭B的方向上轉動、并且片材S被第二輸送輥對140夾持時,阻擋構件121被由第二輸送輥對140夾持的片材S按壓,并且在抵抗偏置部130的偏置力的同時,進一步在箭頭B的方向上轉動。第二凸輪面138a以如下的方式形成,S卩,使得直到凸輪從動件134通過被由第二輸送輥對140夾持的片材S推動而到達頂點部h3為止的偏置力的增加率,大于直到片材S被第二輸送輥對140夾持為止的偏置力的增加率。第二凸輪面138a還以如下的方式形成,S卩,使得在轉動角度Θ 2期間由偏置部130引起的并被施加至阻擋構件121的偏置力的增加率,比在轉動角度Θ I期間大。因此,能夠在阻擋構件121被片材S按壓期間,增大轉動阻擋構件121的轉動力(對偏置力的阻力)。這種布置使得能夠在凸輪從動件134跨越頂點部h3之后,增大由偏置部130引起的、用于將下一抵接構件124b定位于待機位置的轉動力。
[0047]當阻擋構件121通過被由第二輸送輥對140夾持的片材S推動而轉動、并且沿偏置凸輪135的第二凸輪面138a移動的凸輪從動件134移動過頂點部h3時,偏置彈簧131的偏置力依據阻擋構件121的旋轉方向而作用于阻擋構件121的方向,從箭頭A的方向改變為箭頭B的方向。當作用于阻擋構件121的偏置力的方向改變為箭頭B的方向時,通過偏置彈簧131的偏置力,已在箭頭B的方向上被片材S推動并轉動的阻擋構件121在箭頭B的方向上轉動。此時,因為第二凸輪面138a以使得在轉動角度Θ 2期間偏置力的增加率提高的方式形成,所以,頂點部h3處的凸輪高度增高,并且偏置力增加,如圖5B所示。由于這一原因,在跨越頂點部h3之后,阻擋構件121利用由偏置彈簧131的偏置力產生的強的轉動力,而在箭頭B的方向上轉動。
[0048]當阻擋構件121通過偏置彈簧131的偏置力而在箭頭B的方向上轉動時,抵接構件124a向退回位置轉動,并且下一抵接構件124b向待機位置轉動。然后,下一抵接構件124b在與片材S的表面接觸的狀態下待機,直到片材S通過為止。請注意,下一抵接構件124b在與片材S的表面接觸的狀態下待機的狀態對應于如下的狀態,即抵接構件124b從待機位置起轉動轉動角度Θ 1+ Θ 2,并且凸輪從動件134與凸輪高度h2的位置接觸(參見圖4A及圖4B)。之后,隨著片材S的后端通過下一抵接構件124b,阻擋構件121通過偏置彈簧131的偏置力而在箭頭B的方向上轉動。然后,隨著凸輪從動件134與凹部h0接合,抵接構件124b被定位于待機位置。歪斜校正部100在每次片材S被輸送來時重復該操作,并且在校正片材S的歪斜的同時輸送片材S。
[0049]接下來,將參照圖6A及圖6B,來說明與片材S的剛度相對應的片材抵接位置。
[0050]如圖6A及圖6B中所示,從阻擋構件121的旋轉中心到抵接面125a的抵接位置的距離rb,長于從阻擋構件121的旋轉中心到抵接面125a的抵接位置的距離rc (rb>rc)。此夕卜,當隨著片材S抵接于距離rb的抵接位置、抵接構件124a已從待機位置轉動到夾持位置時的轉動角度Θ b,小于當隨著片材S抵接于距離rc的抵接位置、抵接構件124a已轉動到夾持位置時的轉動角度Θ c ( Θ c> Θ b)。
[0051]在此,在距離rb(前端側)處的抵接位置將稱為第一抵接位置126b,并且在距離rc (基端側)處的抵接位置將稱為第二抵接位置126c。在片材S抵接于第一抵接位置126b的情況下的片材給送位置的凸輪高度hb,低于在片材S抵接于第二抵接位置126c的情況下的片材給送位置的凸輪高度hc(hc>hb)。因此,在片材S抵接于第二抵接位置126c的情況下,相對于待機位置(凹部h0的凸輪高度被假設為h0)的凸輪高度的變動量大(he - h0>hb - h0)。
[0052]用凸輪高度的變動量與偏置彈簧131的彈簧常數的乘積,來表示阻擋構件121的壓力。由于這一原因,在片材S抵接于第一抵接位置126b的情況下的在夾持位置的阻擋壓力F1,小于在片材S抵接于第二抵接位置126c的情況下的在夾持位置的阻擋壓力F2(F2>F1)。
[0053]通過這種布置,在片材S剛性較小(剛度低)的情況下,因為導向體111的轉動量小,所以隨著片材S抵接于第一抵接位置126b的附近,能夠以弱的力來轉動阻擋構件121。結果,能夠防止片材S或片材S的輸送停滯。同時,通過這種布置,在片材剛性大(剛度高)的情況下,因為導向體111的轉動量大,所以隨著片材S抵接于第二抵接位置126c的附近,能夠以強的力來轉動阻擋構件121。由此,能夠通過配設按上述方式構造的輸送導向部110,來適當地校正片材S的歪斜,而無需改變如下的設置,諸如待輸送的片材S的每單位剛度(例如,基重)的片材導向位置(抵接位置)等。
[0054]如上所述,通過在進行歪斜校正的、從待機位置到夾持位置過程中緩慢地增加偏置力,本實施例的打印機10能夠防止片材S的前端出現凹痕等缺陷。打印機10還能夠防止片材S由于偏置力的突然增加而被輸送到夾持位置。此外,因為能夠通過緩慢地增加偏置力來增大初始偏置力,所以能夠剛好在待機位置之后校正歪斜。通過從夾持位置到片材S通過的剛好之前的位置增大偏置力的增加率,還能夠確保將阻擋構件121的抵接構件124a可靠地定位于待機位置所需的偏置力。
[0055]如上所述,通過配設阻擋構件121,并且通過采用用以改變偏置力的增加率的偏置凸輪135,打印機10能夠校正片材S的歪斜而不會在片材的前端出現凹痕等缺陷,并且能夠將下一抵接構件124可靠地定位于待機位置。
[0056]雖然上面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實施例。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所記載的效果,僅僅是例舉了本發明帶來的最合適的效果,并且,本發明產生的效果并不限于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所記載的。
[0057]例如,雖然通過例示偏置彈簧131及轉換部132作為偏置部而說明了本實施例,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這種配置。偏置部還可以被配置為如下,即通過使用彈簧常數不同的多個偏置彈簧,而由多個偏置彈簧減小施加至阻擋構件的偏置力的增加率。
[0058]此外,雖然在本實施例中,通過使用偏置臂133、凸輪從動件134及偏置凸輪135而說明了轉換部,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這種配置。轉換部可以被配置為使得通過使用連桿及齒輪等,將偏置彈簧的偏置力轉換為轉動力。
[0059]此外,雖然在本實施例的說明中,例示了通過在一個方向上轉動而將抵接構件移動到待機位置的阻擋構件,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這種配置。阻擋構件還可以被配置為使得已從待機位置移動到退回位置的抵接構件往復移動,以返回到待機位置。
[0060]雖然參照示例性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是應當理解,本發明并不限于所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應當對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給予最寬的解釋,以使所述范圍涵蓋所有的此類變形例以及等同結構和功能。
【權利要求】
1.一種片材輸送單兀,該片材輸送單兀包括: 輸送棍對,其輸送片材; 阻擋部,其包括抵接部,該抵接部通過在片材輸送方向上在所述輸送輥對的夾持部的上游的待機位置抵接于片材的前端,來校正片材的歪斜,所述抵接部通過被片材推動而轉動到準許片材通過的退回位置;以及 偏置部,其使所述阻擋部偏置,以使得所述抵接部被定位于所述待機位置,所述偏置部被配置為使得在所述抵接部從所述待機位置被轉動到由所述輸送輥對夾持片材的夾持位置期間從所述偏置部對所述阻擋部施加的偏置力的增加率,小于在所述抵接部通過被由所述輸送輥對夾持的片材推動而從所述夾持位置轉動期間所述偏置力的增加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輸送單元,其中,所述偏置部對抵接于所述抵接部并使所述阻擋部轉動的片材生成反作用力,并且隨著片材的后端通過所述阻擋部,施加轉動所述阻擋部的力,以使得所述抵接部被定位于所述待機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輸送單元,其中,所述偏置部包括偏置彈簧,以及將所述偏置彈簧的偏置力轉換為轉動所述阻擋部的力的轉換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輸送單元,其中,轉換部包括與所述阻擋部一起轉動的凸輪,以及在被所述偏置彈簧偏置的同時與所述凸輪接觸的凸輪從動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輸送單元,其中,所述凸輪包括第一凸輪面及第二凸輪面,所述第一凸輪面對應于所述阻擋部從所述待機位置到所述夾持位置的轉動角度,并且所述第二凸輪面對應于在所述抵接部通過被由所述輸送輥對夾持的片材推動而從所述夾持位置轉動期間所述阻擋部的轉動角度;并且 所述第一凸輪面的傾角被減小為小于所述第二凸輪面的傾角。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輸送單元,其中,所述凸輪包括第三凸輪面,在通過所述阻擋部被由所述輸送輥對夾持的片材按壓、所述凸輪從動件移動過上止點之后,所述凸輪從動件與所述第三凸輪面接觸,并且 其中,所述凸輪轉換所述偏置彈簧的偏置力,以使得在所述凸輪從動件與所述第三凸輪面接觸的狀態下所述偏置彈簧的、就所述阻擋部的轉動方向作用在所述阻擋部上的偏置力的方向,與在所述凸輪從動件與所述第一凸輪面及所述第二凸輪面接觸的狀態下所述偏置彈簧的、就所述阻擋部的轉動方向作用于所述阻擋部的偏置力的方向相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輸送單元,其中,所述阻擋部的所述抵接部包括沿所述阻擋部的周向配設并與片材接觸的多個抵接構件,并且 其中,當位于所述待機位置的一個抵接構件通過被片材施壓而開始轉動時,所述阻擋部轉動,直到下一抵接構件被定位于所述待機位置時為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輸送單元,其中,在片材的前端抵接于所述一個抵接構件并且該抵接構件轉動之后,所述阻擋部進入所述抵接構件與片材的表面接觸的狀態,并且阻擋部轉動直到隨著片材的后端通過所述阻擋部、下一抵接構件通過所述偏置部的偏置力而被定位于所述待機位置時為止。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輸送單元,該片材輸送單元還包括導向部,該導向部將片材的前端導向至位于所述待機位置的所述抵接部,所述導向部以使得片材的剛度越低、則越接近所述抵接部的前端的方式導向片材。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片材輸送單元,其中,所述導向部包括能夠以與片材輸送方向正交的旋轉軸為中心轉動的導向體、使所述導向體從所述導向體的導向片材的片材導向面的相反側偏置的導向偏置彈簧以及制動件,該制動件抵接于所述片材導向面并限制被所述導向偏置彈簧偏置的所述導向體的轉動, 其中,通過由片材按壓所述導向體的片材導向面,所述導向體在抵抗所述導向偏置彈簧的偏置力的同時轉動,由此確定片材導向位置。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輸送單元,其中,偏置部包括與所述阻擋部一起轉動的凸輪、偏置彈簧以及在被所述偏置彈簧偏置的同時與所述凸輪接觸的凸輪從動件, 其中,所述凸輪包括抵抗凸輪面和驅動凸輪面,所述抵抗凸輪面在所述阻擋部通過被輸送的片材推動而在預定轉動方向上轉動時,將所述偏置彈簧的力轉換為抵抗所述阻擋部的轉動的力,并且所述驅動凸輪面將所述偏置彈簧的力轉換為在所述預定轉動方向上轉動所述阻擋部的力。
12.—種片材輸送單兀,該片材輸送單兀包括: 轉動軸; 阻擋構件,其被附裝至所述轉動軸,并且包括多個抵接構件,所述多個抵接構件從所述阻擋構件的外周面沿外徑方向突出并且沿周向以預定間隔配設; 凸輪,其被附裝至所述轉動軸,所述凸輪在自身的外周面上與各抵接構件相對應地包括多組抵抗凸輪面和驅動凸輪面,所述抵抗凸輪面在所述阻擋構件通過被抵接于所述抵接構件的片材推動而在轉動方向上轉動時,生成經由所述轉動軸抵抗所述阻擋構件的轉動的力,并且所述驅動凸輪面針對所述阻力凸輪面連續地形成,并生成在所述轉動方向上轉動所述阻擋構件的力;以及 偏置機構,其包括與所述凸輪的外周面接觸的凸輪接觸構件,以及使所述凸輪接觸構件向所述凸輪偏置的偏置構件, 其中,所述阻力凸輪面包括第一凸輪面及第二凸輪面,所述凸輪接觸構件與所述第一凸輪面滑動接觸,直到所述阻擋構件轉動預定角度為止,并且在所述阻擋構件轉動多于所述預定角度時,所述凸輪接觸構件與所述第二凸輪面滑動接觸,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凸輪面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輪面與所述凸輪接觸構件的壓力角小于所述第二凸輪面與所述凸輪接觸構件的接觸角的方式形成。
13.一種圖像形成裝置,該圖像形成裝置包括: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輸送單元;以及 圖像形成部,其被配置為在從所述片材輸送單元給送的片材上形成圖像。
【文檔編號】G03G15/00GK104345602SQ201410366723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日
【發明者】中村淳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市| 江安县| 交口县| 崇州市| 五大连池市| 淮北市| 汽车| 昭觉县| 保靖县| 沂水县| 宁国市| 彭山县| 神池县| 奉节县| 松桃| 永川市| 峨边| 印江| 虹口区| 云阳县| 惠水县| 汉中市| 康乐县| 富阳市| 潼南县| 左贡县| 精河县| 凤城市| 肥城市| 吉木乃县| 明水县| 高要市| 天祝| 沾化县| 泸州市| 英吉沙县| 平阴县| 辛集市| 乌兰浩特市| 柞水县|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