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光纖到戶的樓宇通信管道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光纖到戶的樓宇通信管道系統,涉及通信【技術領域】,該通信管道系統包括室外通信管道、樓宇集束管、外掛式交接箱、樓層集束微管道、微管分歧盒、室內微管道和光纖插座;所述室外通信管道采用懸掛式安裝于排水管道內,所述室外通信管道包括第一外包層和第二外包層,所述第一外包層緊密包裹在第二外包層的外側,還包括設置在室外通信管道中心位置的支撐件,所述支撐件外周面上均勻環設多個圓弧凹槽,每個圓弧凹槽內分別設置通信線束。本發明提供一種光纖到戶的樓宇通信管道系統,適用于光纖到戶的樓宇通信管道系統,充分利用了樓宇內現有的通道資源,以獲得大量的光纜通道,節省建筑成本。
【專利說明】 一種光纖到戶的樓宇通信管道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纖到戶的樓宇通信管道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過去,辦公樓、寫字樓、住宅樓在設計時都同時設計了有線電視同軸電纜、固定電話電纜通道,在施工時也同時布放了有線電視同軸電纜和固定電話電纜(線)。
[0003]近年來,由于智能網通信的需要,光纜到大樓、光纖到戶、光纖到桌面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有線電視隨著電視網數字化發展,也需要組建光纖到戶的傳輸網絡。目前,通信運營商對有潛在需求的地方都采用沿樓道布放光纜的辦法預放光纖光纜,顯然會產生浪費和資金的積壓。同時,通信網入戶的這一段光纜線路將要經過的路由,可能已是定型的園區、樓宇,在此重新施工大型通信管道會有困難,大量架空敷設不僅會破壞優美的景觀環境,線路也不安全。目前室外通信管道都是單獨地下鋪設管道,施工工程量大,對已建成的小區破壞性比較大,鋪設后修復的成本也較大。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纖到戶的樓宇通信管道系統,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一種光纖到戶的樓宇通信管道系統,其特征在于:該通信管道系統包括室外通信管道、樓宇集束管、外掛式交接箱、樓層集束微管道、微管分歧盒、室內微管道和光纖插座;所述的室外通信管道通過樓宇地下室進入地下室設備間;所述的樓宇集束管置于樓宇弱電井中,樓宇集束管的一端與地下室設備間的充氣型光纜交接箱相連通,所述的外掛式交接箱置于樓宇的每一需連接通信管道的樓層,所述的樓層集束微管道置于每一需連接通信管道的樓層中,樓層集束微管道的端部與本樓層的外掛式交接箱相連通;所述的微管分歧盒、室內微管道和光纖插座置于每一需連接通信管道的房間內,微管分歧盒連接在室內微管道和樓層集束微管道之間,光纖插座通過室內微管道與微管分歧盒相連;
[0007]所述室外通信管道采用懸掛式安裝于排水管道內,所述室外通信管道包括第一外包層和第二外包層,所述第一外包層緊密包裹在第二外包層的外側,還包括設置在室外通信管道中心位置的支撐件,所述支撐件外周面上均勻環設多個圓弧凹槽,每個圓弧凹槽內分別設置通信線束。
[0008]所述通信線束由線芯和包裹在線芯外側的第一包覆層和第二包覆層構成,所述第一包覆層包裹在第二包覆層外側。
[0009]本發明的室外通信管道采用懸掛式安裝于排水管道內,可減小施工的工程量,降低施工成本,但對室外通信管道及通信線束的防水、防腐性能要求比較高,本發明提供的室外通信管道及通信線束的結構,具有很好的防水、防腐性能,通信線束通過支撐件支撐固定,不僅可以提高室外通信管道的強度,還可以避免施工過程中對通信線束造成損壞。
[001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發明提供一種光纖到戶的樓宇通信管道系統,適用于光纖到戶的樓宇通信管道系統,充分利用了樓宇內現有的通道資源,以獲得大量的光纜通道,節省建筑成本。
[0012]本發明的樓宇通信管道系統,施工方式靈活,施工周期短,通信系統的綜合造價低。
[0013]本發明的樓宇通信管道系統,可針對有需求的用戶以氣吹方式向該用戶室內吹入室內微纜,可為通信運營商、有線電視運營商提供較大的彈性擴容能力,大大滿足城市寬帶業務對光纖的突發性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室外通信管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進一步闡述本發明,但下述實施例僅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實施方式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17]一種光纖到戶的樓宇通信管道系統,其結構如圖1所示,該通信管道系統包括室外通信管道1、樓宇集束管5、外掛式交接箱6、樓層集束微管道7、微管分歧盒8、室內微管道9和光纖插座10。室外通信管道I通過樓宇地下室2進入地下室設備間3。樓宇集束管5置于樓宇弱電井4中,樓宇集束管5的一端與地下室設備間的充氣型光纜交接箱相連通,外掛式交接箱6置于樓宇的每一需連接通信管道的樓層,樓層集束微管道7置于每一需連接通信管道的樓層中,樓層集束微管道7的端部與本樓層的外掛式交接箱6相連通。微管分歧盒8、室內微管道9和光纖插座10置于每一需連接通信管道的房間內,微管分歧盒8連接在室內微管道9和樓層集束微管道7之間,光纖插座10通過室內微管道9與微管分歧8相連。
[0018]如圖2所示,室外通信管道采用懸掛式安裝于排水管道內,室外通信管道包括第一外包層11和第二外包層14,第一外包層11緊密包裹在第二外包層14的外側,還包括設置在室外通信管道中心位置的支撐件13,支撐件13外周面上均勻環設多個圓弧凹槽,每個圓弧凹槽內分別設置通信線束12。
[0019]通信線束12由線芯123和包裹在線芯外側的第一包覆層121和第二包覆層122構成,第一包覆層121包裹在第二包覆層122外側。
[0020]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僅為本發明的優選例,并不用來限制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光纖到戶的樓宇通信管道系統,其特征在于:該通信管道系統包括室外通信管道、樓宇集束管、外掛式交接箱、樓層集束微管道、微管分歧盒、室內微管道和光纖插座;所述的室外通信管道通過樓宇地下室進入地下室設備間;所述的樓宇集束管置于樓宇弱電井中,樓宇集束管的一端與地下室設備間的充氣型光纜交接箱相連通,所述的外掛式交接箱置于樓宇的每一需連接通信管道的樓層,所述的樓層集束微管道置于每一需連接通信管道的樓層中,樓層集束微管道的端部與本樓層的外掛式交接箱相連通;所述的微管分歧盒、室內微管道和光纖插座置于每一需連接通信管道的房間內,微管分歧盒連接在室內微管道和樓層集束微管道之間,光纖插座通過室內微管道與微管分歧盒相連; 所述室外通信管道采用懸掛式安裝于排水管道內,所述室外通信管道包括第一外包層和第二外包層,所述第一外包層緊密包裹在第二外包層的外側,還包括設置在室外通信管道中心位置的支撐件,所述支撐件外周面上均勻環設多個圓弧凹槽,每個圓弧凹槽內分別設置通信線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纖到戶的樓宇通信管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線束由線芯和包裹在線芯外側的第一包覆層和第二包覆層構成,所述第一包覆層包裹在第二包覆層外側。
【文檔編號】G02B6/44GK104280847SQ201410555440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0日
【發明者】常安, 賈榮, 朱少東, 張鑫 申請人:寧夏信友通信監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