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顯示及車載HUD智能終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HUD成像屏及車載HUD智能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車載HUD智能終端已廣泛應用于汽車上,車載HUD智能終端具有導航的功能,目前出現了汽車抬頭顯示系統(HUD),將汽車當前的行駛速度、方向、導航信息、路況等信息,通過HUD顯示在駕駛員的前方,避免駕駛員低頭查看相關信息,做到目不離路,從而讓駕駛更安全。
為了保證汽車抬頭顯示系統(HUD)在強烈陽光下的顯示效果,通常需要強光源配合成像系統(DLP投影成像系統等),多采用激光光源或DLP投影儀配合凹面鏡(HUD成像屏)成像,但是目前的HUD成像屏的成像效果白色背景噪點比較明顯,圖像沒有懸浮感,且成本較高,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低成本HUD成像屏。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HUD成像屏,包括透明基材,在所述透明基材帶有率形成凹面,在所述凹面內表面鍍有氧化硅和氧化鈦膜形成凹面鏡。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透明基材為PC料或玻璃或透明亞克力材料。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凹面內表面交替鍍有各3層氧化硅和氧化鈦膜。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凹面鏡外表面(凸面)鍍有增透膜, 由多層氟化鎂或者氧化鈦膜構成。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凹面鏡內表面和外表面鍍有防污防油脂的納米層。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將氟硅材料用蒸鍍的方法鍍膜于所述凹面鏡內表面和外表面,從而形成納米層。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包括所述HUD成像屏的車載HUD智能終端,該車載HUD智能終端包括主機,該車載HUD智能終端還包括能夠使所述HUD成像屏在所述主機上進行角度調節的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包括在所述主機上進行旋轉的轉軸機構,所述HUD成像屏與所述轉軸機構相連。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機設有空腔,所述轉軸機構置于所述空腔內。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轉軸機構包括轉軸、以及與所述轉軸相連的轉軸蓋體,所述轉軸蓋體置于所述空腔內,所述HUD成像屏安裝在所述轉軸蓋體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空腔設有孔,所述轉軸一端與所述轉軸蓋體相連,所述轉軸另一端穿過所述孔伸入至所述主機內部,所述轉軸另一端設有擋片。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轉軸蓋體包括轉軸上蓋和轉軸下蓋,所述轉軸一端與所述轉軸下蓋相連,所述HUD成像屏安裝在所述轉軸下蓋上,所述轉軸上蓋安裝在所述轉軸下蓋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發明的HUD成像屏,觀察者可以看到放大的,帶有空間景深的,與凹面鏡背后實景疊加在一起的圖像,成像效果理想,滿足用戶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A處放大圖。
圖4是本發明的原理框圖。
圖5是本發明的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的HUD成像屏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6所示,本發明公開了一種HUD成像屏7,包括透明基材,在所述透明基材帶有曲率形成凹面,在所述凹面內表面鍍有氧化硅和氧化鈦膜形成凹面鏡。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所述透明基材為PC料或玻璃或透明亞克力材料。
在所述凹面內表面交替鍍有各3層氧化硅和氧化鈦膜,從而形成帶有放大作用和遠視效果、同時帶有反射和透過特性的凹面鏡。
交替鍍有各3層氧化硅和氧化鈦膜是指:按照氧化硅、氧化鈦膜、氧化硅、氧化鈦膜、氧化硅、氧化鈦膜的次序進行鍍。
為了改進車載HUD智能終端放置于汽車中控臺上時,駕駛員在看信息時,視覺效果更為透通,在所述凹面鏡的外表面(凸面)鍍有增強光線透過作用的增透膜,材料可為氟化鎂或者氧化鈦膜。
為了防止指紋附著,將氟硅材料用蒸鍍的方法鍍膜于所述凹面鏡內表面和外表面,從而形成防污防油脂的納米層,達到抗指紋的目的。
通過本發明的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與本發明的HUD成像屏7(凹面鏡)配合,將車載HUD智能終端放置于汽車中控臺上,從而形成抬頭顯示系統(HUD)。
如圖1至3所示,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包括HUD成像屏的車載HUD智能終端,該車載HUD智能終端包括主機1、HUD成像屏7,該車載HUD智能終端還包括能夠使所述HUD成像屏7在所述主機1上進行角度調節的調節機構。
所述調節機構包括在所述主機1上進行旋轉的轉軸機構,所述HUD成像屏7與所述轉軸機構相連。
所述主機1設有空腔11,所述轉軸機構置于所述空腔11內。
所述轉軸機構包括轉軸3、以及與所述轉軸3相連的轉軸蓋體,所述轉軸蓋體置于所述空腔11內,所述HUD成像屏7安裝在所述轉軸蓋體上。
所述空腔11設有孔12,所述轉軸3一端與所述轉軸蓋體相連,所述轉軸3另一端穿過所述孔12伸入至所述主機1內部,所述轉軸3另一端設有擋片4。
所述轉軸蓋體包括轉軸上蓋6和轉軸下蓋8,所述轉軸3一端與所述轉軸下蓋8相連,所述HUD成像屏7安裝在所述轉軸下蓋8上,所述轉軸上蓋6安裝在所述轉軸下蓋8上。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HUD成像屏7通過螺絲固定在轉軸下蓋8上,轉軸3一端通過螺絲固定在轉軸下蓋8上。
使用時,通過轉軸3的轉動帶動轉軸蓋體進行轉動,從而使HUD成像屏7能夠進行轉動,從而為不同身高的客戶提供不同的視角,方便使用者更好的體驗成像效果的交互性,達到成像最佳效果。
并且,本發明的轉軸蓋體是置于空腔11內,即采用了下沉式設計,這樣便可以降低HUD成像屏7在主機1上的高度。
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位于凹面鏡內側,可以將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的顯示信息經過光學放大后在凹面鏡中成虛像,當觀察者在凹面鏡的內側時,在觀察者的前方呈現透明背景疊加在一起的圖像,即觀察者可以看到放大的,帶有空間景深的,與凹面鏡背后實景疊加在一起的圖像。
如圖5所示,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包括LED面光源51、液晶顯示器52,在所述LED面光源51與所述液晶顯示器52之間設置有增亮膜。
在所述LED面光源51與所述液晶顯示器52之間設置的是兩層方向各異的的增亮膜。
增亮膜是由用于調制光的折射和反射方向的棱鏡構成,兩層方向各異的增亮膜是指:第一層棱鏡排列方向是水平的,第二層棱鏡排列方向是垂直的;或者,第一層棱鏡排列方向是垂直的,第二層棱鏡排列方向是水平的。
該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還包括勻光膜53,所述勻光膜53設置于所述LED面光源51與所述增亮膜之間。
該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還包括散熱片54,所述散熱片54設置于所述LED面光源51背面。
所述LED面光源51為LED點陣式面光源。
為了解決LED燈芯部位亮度過高,所以在LED面光源51上面放置一層勻光膜53,從而使背光源光線更加均勻一致。
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在勻光膜53上面放置兩層方向各異的增亮膜,這樣可以把透過勻光膜的散射光,經過增亮膜的多次反射調制為方向一致的直射光,從而提高光能利用率,進一步提高背光源的亮度。
經過加強亮度的LED面光源51,透過高透過率的液晶顯示器52,成為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從而達到HUD成像亮度要求,達到以低成本的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替代DLP顯示模塊的目的。
將LED面光源51、散熱片54、勻光膜53和液晶顯示器52安裝在膠框55內。
本發明的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采用LED點陣式面光源,功率大,亮度亮,散熱好,從而大大提高液晶顯示器52的亮度,能有效滿足HUD的亮度要求,而且該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采用液晶顯示器,從而實現低成本汽車HUD方案,易于推廣和普及。
如圖1至4所示,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包括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能夠翻轉的車載HUD智能終端,該車載HUD智能終端包括主機1,所述主機1上設有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所述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通過翻轉機構安裝在所述主機1上,所述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安裝有磁鐵103,所述主機1設有霍爾效應開關101,所述主機1設有主板102、及功能模塊,所述霍爾效應開關101與所述主板102輸入端相連,所述主板102輸出端與所述功能模塊相連,所述霍爾效應開關101用于通過所述磁鐵103檢測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是否翻轉,且霍爾效應開關101將檢測信號發送給所述主板102,所述主板102根據接收到的檢測信號控制所述功能模塊。
作為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翻轉機構為轉軸6,通過轉軸6可實現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的翻轉,這樣可以在車主不需要HUD顯示的時候,通過翻轉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的方法,將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收起。
所述功能模塊包括音頻模塊,所述音頻模塊與所述主板102輸出端相連。
所述音頻模塊包括音頻功放模塊104、喇叭105,所述音頻功放模塊104輸入端與所述主板102相連,所述音頻功放模塊104輸出端與所述喇叭105相連。
所述功能模塊包括顯示屏背光模塊106,所述主板102輸出端與所述顯示屏背光模塊106相連,具體為該顯示屏背光模塊106為LED面光源。
所述主機1上設有用于接收所述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投影圖像的HUD成像屏7,該HUD成像屏7為凹面鏡,使用時,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將圖像投射到凹面鏡上,從而實現HUD顯示。
當車主不需要HUD顯示的時候,將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收起,霍爾效應開關101接近磁鐵103,霍爾效應開關101輸出低電平到主板102,主板102關掉顯示屏背光模塊106和音頻功放模塊104,實現關顯示和關聲音。當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打開時,霍爾效應開關101遠離磁鐵103,霍爾效應開關101輸出高電平到主板102,主板102打開顯示屏背光模塊106和音頻功放模塊104,實現開顯示和開聲音。
本發明的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能夠翻轉,并且隨著高亮度液晶顯示模塊5的翻轉,聲間和顯示能夠隨之進行打開和關閉,給用戶的使用帶來了便利。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