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光纖固定用毛細管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平臺式單孔雙纖毛細管。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在相對光波導型元件等光學部件的光軸調心固定光纖的情況下,使用形成有插入固定光纖的插入孔的光纖固定用毛細管(以下,也簡稱為玻璃毛細管)。該玻璃毛細管以呈正確地定位該插入孔的中心軸和光學部件的光軸的狀態的方式串行狀固定在光學部件的端面,在此種情況下,通常,光學部件和玻璃毛細管兩者都設置在襯底(或殼體或保持架)的同一平面上。
作為其具體例,專利文獻:特開平2-236508號公報公開了如下情況:將截面大致圓形的光波導元件、和保持光纖的截面大致圓形的套圈,以在單一的套筒的內孔中使兩者的端面彼此接合的方式嵌合保持,并且在從該套圈的中心偏離(偏心)的位置上形成套圈的光纖插入固定用的插入孔。雖然套圈的插入孔從套圈的中心偏離了與光波導元件的芯部的偏心量對應的量,但是套圈的外面大致是圓形,不具有平面部。因此,如上述的專利文獻的情況所述,若光波導元件的粘接端面是矩形或大致矩形,則在確保套圈和光波導元件的粘接面積上及進行與光波導元件的調心作業上產生最不利的致命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實用新型目的: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平臺式單孔雙纖毛細管。
技術方案:一種平臺式單孔雙纖毛細管,包括毛細管本體,所述毛細管本體上設有可插入雙光纖的單孔道,所述單孔道由直管道和長喇叭口管道貫通連接組成,所述雙光纖并排插入,光纖的直徑大小均為0.125mm,所述長喇叭口管道的開口孔徑大小為0.7 mm-0.9mm,所述長喇叭口管道的開口角度為6°,所述長喇叭口管道的長度大小為3.0 mm -4.0 mm,所述雙光纖上設有包層,所述包層膠結在毛細管本體內的深度要求為>0.5mm;所述長喇叭口管道的端部外側還設有與所述長喇叭口管道相互連通的臺階孔,所述直管道的端部側邊還設有平臺。
作為優化:所述毛細管本體的長度為6.95mm-7.05mm。
作為優化:所述毛細管本體的直徑大小為1.795mm-1.805mm。
作為優化:所述直管道的孔徑大小為0.250mm-0.252mm。
作為優化:所述毛細管本體由高硼硅玻璃制成。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可同時插入兩根光纖,通過喇叭口的形狀、尺寸的控制達到單個圓孔內孔的毛細管有效固定雙光纖的目的,消除光纖產生纏繞的缺陷,膠的使用量合理,且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同時臺階以及平臺的設計使得光纖更容易插入,且該毛細管也更容易固定方向定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單孔道的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長喇叭口管道的開口孔徑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毛細管本體;2、單孔道;21、直管道;22、長喇叭口管道;3、臺階孔;4、平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如圖1-3所示,一種平臺式單孔雙纖毛細管,包括毛細管本體1,所述毛細管本體1上設有可插入雙光纖的單孔道2,所述單孔道2由直管道21和長喇叭口管道22貫通連接組成,所述雙光纖并排插入,光纖的直徑大小均為0.125mm,所述直管道21的孔徑大小為0.250mm-0.252mm,所述長喇叭口管道22的開口孔徑大小為0.7 mm-0.9mm,所述長喇叭口管道22的開口角度為6°,所述雙光纖上設有包層,所述包層膠結在毛細管本體1內的深度要求為>0.5mm;所述長喇叭口管道22的端部外側還設有與所述長喇叭口管道22相互連通的臺階孔3,所述直管道21的端部側邊還設有平臺4。所述毛細管本體1的長度為6.95mm-7.05mm。所述毛細管本體1的直徑大小為1.795mm-1.805mm。所述長喇叭口管道22的長度大小為3.0 mm -4.0 mm。所述毛細管本體1由高硼硅玻璃制成。
本實用新型可同時插入兩根光纖,通過喇叭口的形狀、尺寸的控制達到單個圓孔內孔的毛細管有效固定雙光纖的目的,消除光纖產生纏繞的缺陷,膠的使用量合理,且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同時臺階以及平臺的設計使得光纖更容易插入,且該毛細管也更容易固定方向定位。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