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光通信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光模塊。
背景技術:
光收發一體模塊,簡稱光模塊,是用于光通訊領域的設備中的一種標準模塊。此模塊一般作為光路由器等設備的一種標準配件。近年來,隨著用戶對帶寬的要求越來越高,光纖到戶的普及等,光模塊市場突飛猛進。
現有的光模塊通常為雙光纖光接口結構,通常會導致光纖使用效率低,傳輸寬帶低,光模塊的結構不緊湊。在光纖通信中,光纖的成本在總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果能改變現有光纖的使用方式,采用一根光纖實現光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必將大大降低光通信成本,節省設備投資,減少光纖用量,提高系統可靠性,具有很高的產業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模塊,以解決現有的光模塊的光纖使用效率和傳輸帶寬低,光模塊的結構不緊湊的缺陷。
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模塊,包括光收發組件和殼體,所述光收發組件設置在所述殼體內部;所述光模塊具有一個單光纖接口,所述光模塊還包括尾纖,所述光收發組件通過所述尾纖傳輸光收發信號;所述尾纖包括環形器、光纜、第一連接器、第二連接器和第三連接器,所述環形器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器和所述第二連接器相連,所述環形器的另一端與所述光纜的一端相連,所述光纜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連接器相連;所述環形器、所述第一連接器和所述第二連接器設置在所述殼體內部,所述光纜和所述第三連接器設置在所述殼體外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模塊,包括光收發組件和殼體,光收發組件設置在殼體內部;光模塊具有一個單光纖接口,光模塊還包括尾纖,光收發組件通過尾纖傳輸光收發信號;尾纖包括環形器、光纜、第一連接器、第二連接器和第三連接器;環形器、所述第一連接器和第二連接器設置在殼體內部,光纜和第三連接器設置在殼體外部。本發明的光模塊具有一個單光纖接口,光模塊為單光纖接口結構,使用一根光纖既可以實現光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從而可以提高光纖使用效率和傳輸帶寬,可以實現高速率傳輸,節省一半光纖資源,大大降低系統成本,提高了系統可靠性;同時,還可以降低光模塊的網絡布線的復雜程度,使得光模塊的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有利于光模塊在高密度集成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結合附圖閱讀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后,本發明的其他特點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光模塊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光模塊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分解圖;
圖3是本發明光模塊的一種實施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光模塊的第一殼體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光模塊的一種實施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光模塊的第二殼體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光模塊的尾纖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光模塊的光收發組件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分解圖;
圖1-圖8中,附圖標記及其對應的部件名稱如第二:
1.第一殼體;11.第一電路板限位槽;12.第一光發射模塊安裝板;13.第一光接收模塊安裝板;14.第一光接收模塊限位槽;15.第一光發射模塊限位槽;16.第一環形器限位槽;17.第一尾管限位槽;18.第一尾纖連接器限位槽;2.第二殼體.21.第二電路板限位槽;22.第二光發射模塊安裝板;23.第二光接收模塊安裝板;24.第二光發射模塊限位槽;25.第二光接收模塊限位槽;26.電連接器限位槽;27.第二尾纖連接器限位槽;28.第二尾管限位槽;3.尾纖;31.第一連接器;32.第二連接器;33.第三連接器;34.環形器;35.光纜;36.保護套;37.尾管;4.光收發組件;41.電路板;42.光發射模塊;43.光接收模塊;44.電連接器;45.第一電連接柔板;46.第二電連接柔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如圖1-圖8所示,本發明的光模塊包括光收發組件4和殼體,光收發組件4設置在殼體內部;本發明的光模塊具有一個單光纖接口,光模塊還包括尾纖3,光收發組件4通過尾纖3傳輸光收發信號;尾纖3包括環形器34、光纜35、第一連接器31、第二連接器32和第三連接器33,環形器34的一端與第一連接器31和第二連接器32相連,環形器34的另一端與光纜35的一端相連,光纜35的另一端與第三連接器33相連;環形器34、第一連接器31、第二連接器32設置在殼體內部,光纜35和第三連接器33設置在殼體外部。
光收發組件4包括電路板41、光發射模塊42、光接收模塊43和電連接器44,光發射模塊42和光接收模塊43設置在電路板41的一端,電連接器44固定連接在電路板41的底部;第一連接器31與光發射模塊42相連,第二連接器32與光接收模塊43相連,第三連接器33用于連接外部光信號。
本發明的光模塊具有一個單光纖接口,光模塊為單光纖接口結構,使用一根光纖既可以實現光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從而可以提高光纖使用效率和傳輸帶寬,可以實現高速率傳輸,節省一半光纖資源,大大降低系統成本,提高了系統可靠性;同時,還可以降低光模塊的網絡布線的復雜程度,使得光模塊的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有利于光模塊在高密度集成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光模塊的光收發組件4通過尾纖3傳輸光收發信號,即光收發組件4通過尾纖3進行光信號的輸出和接收;光發射模塊42可實現多路光信號并行輸出,光接收模塊43可實現多路光信號并行接收;第一連接器31與光發射模塊42相連,第二連接器32與光接收模塊43相連,第三連接器33用于連接外部光信號;本發明的光模塊的光信號傳輸路徑為:第三連接器33接收外部光信號,經過光纜35和環形器34傳輸至第二連接器32,第二連接器32將光信號傳輸至光接收模塊43,使得光接收模塊43接收光信號;光發射模塊42輸出光信號至第一連接器31,經過環形器34和光纜35將光信號傳輸至第三連接器33,第三連接器33將光信號輸出至外部;由此,使得光收發組件4通過尾纖3進行光信號的輸出和接收。
尾纖3還包括尾管37和保護套36,保護套36設置在光纜35的一端,尾管37連接環形器33的另一端和保護套36。
殼體包括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通過螺栓連接。
第一殼體1包括第一電路板限位槽11、第一光發射模塊安裝板12和第一光接收模塊安裝板13,第一電路板限位槽11設置在第一殼體1的一端,第一光發射模塊安裝板12和第一光接收模塊安裝板13平行設置,第一光發射模塊安裝板12的一端和第一光接收模塊安裝板13的一端與第一電路板限位槽11相鄰,第一光發射模塊安裝板12的另一端設有第一光發射模塊限位槽14,第一光接收模塊安裝板13的另一端設有第一光接收模塊限位槽15;第一殼體1還包括第一尾纖連接器限位槽18、第一環形器限位槽16和第一尾管限位槽17,第一尾纖連接器限位槽18設置在第一殼體1的另一端并與第一光發射模塊限位槽14和第一光接收模塊限位槽15相鄰,第一環形器限位槽16設置在第一光發射模塊安裝板12和第一光接收模塊安裝板13之間,第一尾管限位槽17設置在第一殼體1的殼壁上。
第二殼體2包括第二電路板限位槽21、第二光發射模塊安裝板22和第二光接收模塊安裝板23,第二電路板限位槽21設置在第二殼體2的一端,第二電路板限位槽21上設有電連接器限位槽26,第二光發射模塊安裝板22和第二光接收模塊安裝板23平行設置,第二光發射模塊安裝板22的一端和第二光接收模塊安裝板23的一端與第二電路板限位槽21相鄰,第二光發射模塊安裝板22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光發射模塊限位槽24,第二光接收模塊安裝板23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光接收模塊限位槽25;第二殼體2還包括第二尾纖連接器限位槽27和第二尾管限位槽28,第二尾纖連接器限位槽27設置在第二殼體2的另一端并與第二光發射模塊限位槽24和第二光接收模塊限位槽25相鄰,第二尾管限位槽28設置在第二殼體2的殼壁上。
光收發組件4設置在殼體內部,其中,電路板41設置在第一電路板限位槽11和第二電路板限位槽21圍成的空間中,電連接器44設置在電連接器限位槽26中;光發射模塊42設置在第一光發射模塊安裝板12和第二光發射模塊安裝板22圍成的空間中,光發射模塊42的與第一連接器31相連的一端設置在第一光發射模塊限位槽14和第二光發射模塊限位槽24圍成的空間中;光接收模塊43設置在第一光接收模塊安裝板13和第二光接收模塊安裝板23圍成的空間中,光接收模塊43的與第二連接器32相連的一端設置在第一光接收模塊限位槽15和第二光接收模塊限位槽25圍成的空間中。本發明的殼體結構可以提高光收發組件4在殼體內部的安裝精度和安裝穩固性,可以使得光收發組件4穩固設置在殼體內部,可以使得光模塊的結構緊湊,可以提高光模塊的結構穩固性。
環形器34設置在第一環形器限位槽16中,尾管設置在第一尾管限位槽17和第二尾管限位槽28圍成的空間中;第一連接器31和第二連接器32設置在第一尾纖連接器限位槽18和第二尾纖連接器限位槽27圍成的空間中,第一連接器31與光發射模塊42的一端相連,第二連接器32與光接收模塊43的一端相連。本發明的殼體結構可以提高環形器34、第一連接器31和第二連接器32殼體內部的安裝精度和安裝穩固性,還可以降低光模塊的網絡布線的復雜程度,使得光模塊的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有利于光模塊在高密度集成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殼體包括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通過螺栓連接扣裝在一起,包裹住光收發組件4以及尾纖3的環形器34、第一連接器31和第二連接器32,殼體可以起到支撐、固定和保護的作用。本發明的殼體與外部光纖只有一個連接接口,即殼體只通過第一尾纖連接器限位槽18和第二尾纖連接器限位槽27組成的一個通孔與外部光纖進行連接,可以降低光模塊的網絡布線的復雜程度,使得光模塊的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有利于光模塊在高密度集成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尾管37為金屬尾管,尾管37設置在第一尾管限位槽17和第二尾管限位槽24中,即尾管37設置在殼體的殼壁上,可以起到支撐、固定和保護的作用,尾管37可以用于保護光纜35,可以防止殼體對光纜35造成損壞。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保護套36為橡膠保護套,保護套36可以用于保護光纜35。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殼體為金屬殼體,可以起到良好的散熱作用。
光收發組件4還包括第一電連接柔板45和第二電連接柔板46,第一電連接柔板45和第二電連接柔板46焊接在電路板41上;光發射模塊42與第一電連接柔板45相連,光接收模塊43與第二電連接柔板46相連。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第一連接器31、第二連接器32和第三連接器33可以為MT連接器,也可以為MPO連接器。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進行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