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手調式長波紅外測溫鏡頭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術:
:
紅外測溫技術作為非接觸式測溫技術,它與傳統測溫技術相比有很多優點,首先,它的測量不干擾測溫場,不影響溫度分布,準確度和精度上較高;其次,紅外測溫測試速度快,且能實時觀測,測量優勢大;再次,紅外測溫可近可遠,并且可以夜間作業,適應性強;最后,紅外測溫的范圍廣,理論上無測試上限。這就使得紅外測溫技術電力工業、航天航空、質量檢測、冶金等領域均得到了廣范應用,紅外測溫鏡頭就應運而生。由于紅外光學材料和機械材料在溫度變化時會產生熱形變,因此工作溫度的劇烈變化會引起光學系統的焦距變化、像面飄逸、成像質量下降等影響。為了消除或降低溫度變化對光學系統成像的影響,必須采用相應的補償技術,使光學系統在一個較大的溫差范圍內保持焦距不變,確保成像質量的良好。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調式長波紅外測溫鏡頭及其工作方法,經濟實用,成像效果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手調式長波紅外測溫鏡頭,包括主鏡筒、設置在主鏡筒內的光學系統,所述光學系統包括沿光線入射方向依次設的負月牙形透鏡A、正月牙形透鏡B以及正月牙形透鏡C;所述負月牙形透鏡A和正月牙形透鏡B之間的空氣間隔為20mm,所述正月牙形透鏡B和正月牙形透鏡C之間的空氣間隔為1mm。
進一步的,所述主鏡筒內套設有與其滑動連接的鏡座,所述負月牙形透鏡A、正月牙形透鏡B以及正月牙形透鏡C安裝于鏡座中,所述負月牙形透鏡A的邊沿頂抵在鏡座前端的凸緣上,負月牙形透鏡A與正月牙形透鏡B之間設置有第一隔圈,正月牙形透鏡B與正月牙形透鏡C之間設置有第二隔圈,所述鏡座的后端螺接有壓圈,所述壓圈的內圈頂著正月牙形透鏡C的后端邊沿;所述主鏡筒的外側套設有用于帶動鏡座前后移動的凸輪。
進一步的,所述凸輪通過導釘帶動鏡座前后移動,所述凸輪上開設有直槽,主鏡筒上開設有斜槽,所述導釘的一端穿過主鏡筒上的斜槽與鏡座固聯,導釘的另一端與凸輪上的直槽滑動配合,轉動凸輪以通過導釘帶動鏡座前后移動;所述凸輪上還穿設有用以鎖緊凸輪的鎖緊螺釘。
進一步的,所述主鏡筒外側套設有位于凸輪前側的裝飾環;所述主鏡筒后端連接有連接座,連接座的后端具有與攝像機配合連接的外螺紋。
本發明一種手調式長波紅外測溫鏡頭的工作方法:當溫度變化引起鏡片R值發生改變,焦平面發生偏移時,松開鎖緊螺釘,手動旋轉凸輪,通過導釘帶動鏡座的前后運動,手動調節補償R值變化引起的偏移量,調節完畢后擰緊鎖緊螺釘。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效果:本發明具備大相對孔徑、低畸變、可手動調節、經濟實用等優點;手動調節使得光軸穩定成像更清晰,可靠性高,在滿足用戶對產品成像性能的要求上,結構上也更方便客戶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光學系統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機械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外觀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中主鏡筒的構造示意圖。
圖中:
1-主鏡筒;101-斜槽;2-裝飾環;3-導釘;4-凸輪;5-沉頭螺絲;6-壓圈;7-第二隔圈;8-連接座;9-第一隔圈;10-鎖緊螺釘;11-鏡座;A-負月牙形透鏡A;B-正月牙形透鏡B;C-正月牙形透鏡C。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4所示,本發明一種手調式長波紅外測溫鏡頭,包括主鏡筒1、設置在主鏡筒1內的光學系統,所述光學系統包括沿光線入射方向依次設的負月牙形透鏡A、正月牙形透鏡B以及正月牙形透鏡C;所述負月牙形透鏡A和正月牙形透鏡B之間的空氣間隔為20mm,所述正月牙形透鏡B和正月牙形透鏡C之間的空氣間隔為1mm。
本實施例中,所述主鏡筒1內套設有與其滑動連接的鏡座11,所述負月牙形透鏡A、正月牙形透鏡B以及正月牙形透鏡C安裝于鏡座11中,所述負月牙形透鏡A的邊沿頂抵在鏡座11前端的凸緣上,負月牙形透鏡A與正月牙形透鏡B之間設置有第一隔圈9,正月牙形透鏡B與正月牙形透鏡C之間設置有第二隔圈7,所述鏡座11的后端螺接有壓圈6,所述壓圈6的內圈頂著正月牙形透鏡C的后端邊沿;所述主鏡筒1的外側套設有用于帶動鏡座11前后移動的凸輪4。
本實施例中,所述凸輪4通過導釘3帶動鏡座11前后移動,所述凸輪4上開設有直槽,主鏡筒1上開設有斜槽101,所述導釘3的一端穿過主鏡筒1上的斜槽101與鏡座11固聯,導釘3的另一端與凸輪4上的直槽滑動配合,轉動凸輪4以通過導釘3帶動鏡座11前后移動;導釘3的運動軌跡由凸輪4上的直槽401和主鏡筒1上的斜槽共101同限制,即導釘3帶動鏡11座前后移動。
本實施例中,所述凸輪4上還穿設有用以鎖緊凸輪4的鎖緊螺釘10,以便調焦后對凸輪4進行固定,保證調焦完成后鏡座11的位置不發生偏移。
本實施例中,所述主鏡筒1外側套設有位于凸輪4前側的裝飾環2,裝飾環2鍍涂紅色標示旋轉結構,并有美觀的作用。
本實施例中,所述主鏡筒1后端連接有連接座8,連接座8通過沉頭螺絲5與主鏡筒1固聯,考慮到連接座的耐磨特性,連接座材料選用Hpb59-1并鍍涂鉻層,連接座的后端具有與攝像機配合連接的外螺紋,外螺紋為M32X0.75-6g。
本實施例中,鏡頭光學系統組成的3個透鏡6個面都為球面,加工較簡單,有利于批量生產,人工成本大大降低,這就降低了鏡頭的成本,是款經濟型鏡頭。
本實施例中,所述凸輪4的外表面為咬花結構,增加旋轉調焦的摩擦力,方便調焦。
在本實施例中,補償調節包括以下步驟:
(1)溫度變化引起鏡片R值發生改變,焦平面發生偏移
(2)手動旋轉凸輪,通過導釘帶動鏡座的前后運動,手動調節補償R值變化引起的偏移量。
本實施例的鏡頭中,在光學設計時,對8~12μm的寬光譜范圍進行像差校正和平衡,使鏡頭在寬光譜范圍都具有優良的像質,實現了寬光譜共焦,這樣鏡頭在中長波范圍都能清晰成像;選用高折射、低色散的光學玻璃材料,通過設計和優化,校正了光學鏡頭的各種像差,使鏡頭實現高分辨率、大相對孔徑、低畸變等優點;畸變較小,在1%以下,相對于舊的結構畸變有了更好的控制;在結構設計時,既保證鏡頭的同心度、精度和軸向位置的準確, 又使鏡頭的結構輕便、美觀。通過凸輪帶動鏡座運動的方式,實現了在不同溫度情況下通過鏡座移動調整光學系統的成像性能,實現在不同溫度下的高質成像。
在本實施例中,由上述鏡片組構成的光學系統達到了如下的光學指標:
(1)焦距:f′=7.71mm;
(2)相對孔徑F:1.0;
(3)視場角:2w≥56°;
(4)分辨率:可與80*80 34μm探測器攝像機適配;
(5)光路總長∑≤45mm,光學后截距l′≥14mm;
(6)適用譜線范圍:8μm~12μm;
(7)各鏡片參數,如表一所示:
在表一中,曲率半徑是指鏡片每個表面的曲率半徑,間距是指兩相鄰表面間的距離,舉例說明:S1、S2分別是負月牙形透鏡A遠離與鄰近正月牙形透鏡B的表面,S1的間距是指S1與S2表面之間的中心間距,其它依此類推。
本發明一種手調式長波紅外測溫鏡頭的工作方法:當溫度變化引起鏡片R值發生改變,焦平面發生偏移時,松開鎖緊螺釘10,手動旋轉凸輪4,通過導釘3帶動鏡座11的前后運動,手動調節補償R值變化引起的偏移量,調節完畢后擰緊鎖緊螺釘10。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