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于鏡頭的電動聚焦裝置。
背景技術:
市面上現有的電動聚焦裝置都是底座類模組,規格種類繁多,無法自動變焦。面對日趨繁多的定焦鏡頭往往需要多種底座配合。有些底座結構設計復雜,整體體積偏大,導致部分攝像機無法裝配,使用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于鏡頭的電動聚焦裝置,不僅結構緊湊,而且使用方便。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在于:一種應用于鏡頭的電動聚焦裝置,包括座板,所述座板上設置有鏡座套管,所述鏡座套管一側部設置有豎向導槽,位于豎向導槽的外側設置有豎向導桿,所述鏡座套管內設置有用于與鏡頭相連接的鏡座,所述鏡座上設置有穿出豎向導向槽并套置于豎向導桿上的導向板,鏡座的另一側部具有穿出鏡座套管與設置于座板另一側部的驅動機構相連接實現鏡座升降的連接板。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置于座板另一側部的立式驅動電機,所述立式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與設置于其旁側的減速箱相連接,所述減速箱的輸出端設置有豎向螺桿,所述豎向螺桿與連接板相螺接用于實現驅動鏡座升降。
進一步地,所述座板上設置有立式驅動電機的連接端頭。
進一步地,所述鏡座套管上位于豎向導槽的上、下部對應設置有用于固定豎向導桿上、下端的固定板,鏡座套管的另一側部設置有用于連接板定位的導向定位槽。
進一步地,所述鏡座內設置有與鏡頭相連接的內螺紋,鏡座上端面上還對稱設置有槽口。
進一步地,所述座板由上板和下板組成,所述下板的底部設置有鎖附底座,所述鎖附底座內設置有雙濾光片切換器,所述座板上設置有雙濾光片切換器的連接端頭。
進一步地,所述座板、鏡座套管、豎向導桿、鏡座分別由塑膠制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該裝置便于鏡頭自動變焦,實現調焦和IR日夜變焦切換一體化;整體結構由塑膠制作更輕便,相對金屬結構更加輕便小巧、美觀,成本很低,能適用所有M12接口的鏡頭;鏡頭鎖附后,可根據成像情況自動調焦,省去了人工調焦;減速箱采用齒輪調桿作動,整體結構更加穩定;座板分為上下兩板,可用于不同客戶的攝像機芯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中:11-上板 12-下板 13-鎖附底座 20-鏡座套管 21-豎向導槽 22-豎向導桿 23-固定板 30-鏡座 31-導向板 32-連接板 33-槽口 41-立式驅動電機 42-減速箱 43-豎向螺桿 44-連接端頭 50-雙濾光片切換器 51-連接端頭。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但本發明并不限于此。
參考圖1至圖3
一種應用于鏡頭的電動聚焦裝置,包括座板,所述座板上設置有鏡座套管20,所述鏡座套管一側部設置有豎向導槽21,位于豎向導槽的外側設置有豎向導桿22,所述鏡座套管內設置有用于與鏡頭相連接的鏡座30,所述鏡座上設置有穿出豎向導向槽并套置于豎向導桿上的導向板31,鏡座的另一側部具有穿出鏡座套管與設置于座板另一側部的驅動機構相連接實現鏡座升降的連接板32,從而控制鏡座升降。
本實施例中,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置于座板另一側部的立式驅動電機41,所述立式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與設置于其旁側的減速箱42相連接,所述減速箱的輸出端設置有豎向螺桿43,所述豎向螺桿與連接板相螺接,從而實現豎向螺桿轉動帶動鏡座升降。
本實施例中,所述座板上設置有立式驅動電機的連接端頭44,從而與電源相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鏡座套管上位于豎向導槽的上、下部對應設置有用于固定豎向導桿上、下端的固定板23,鏡座套管的另一側部設置有用于連接板定位的導向定位槽,從而實現限定鏡座的升降定位。
本實施例中,所述鏡座內設置有與鏡頭相連接的內螺紋,鏡座上端面上還對稱設置有槽口33,從而便于與所有M12接口的鏡頭相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座板由上板11和下板12組成,所述下板的底部設置有鎖附底座13,所述鎖附底座內設置有雙濾光片切換器50,所述座板上設置有雙濾光片切換器的連接端頭51,從而便于夜變焦切換。
本實施例中,所述座板、鏡座套管、豎向導桿、鏡座分別由塑膠制成,從而使整體結構更加輕便小巧、美觀,且降低成本。
該裝置的工作原理:通過立式驅動電機驅動減速箱,減速箱帶動豎向螺桿,通過連接板與豎向螺桿的螺紋配合,使得鏡座在鏡座套管內升降,從而配合鏡頭完成調焦。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根據本發明的教導,設計出不同形式的電動聚焦裝置并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