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貼附型投影屏幕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033808閱讀:610來源:國知局
貼附型投影屏幕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一種貼附型投影屏幕(以下有時僅稱為屏幕。),其貼附于窗玻璃等被粘物,用于將從投影儀射出的圖像進行擴大投影。



背景技術:

作為用于背投影顯示器的透射型的投影屏幕,菲涅耳透鏡與雙凸透鏡的組合為人們熟知。

但這種傳統的投影屏幕通常為小面積,且可視的畫面暗,并存在容易在圖像中產生水紋圖樣等問題。

此外,在傳統的投影屏幕中,采取了如下手法:在雙凸透鏡的焦平面配置了黑色條紋,不使所會聚的投影儀光衰減,通過黑色條紋對外部光的一部分進行吸收,抑制外部光導致的對比度的降低。

然而,在實際上,外部光的一部分未在黑色條紋中被吸收,而是侵入到了光學系統內部,故而依然存在對比度降低的問題。

因此,人們提出一種下述樣式的透射型屏幕,其貼附于櫥窗等透明體上,使在背面側的觀眾看到從投影儀中投射的圖像(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更具體而言,該透射型屏幕如圖6所示,由硬涂層、透明體(第一透明體)、向前散射性的光散射層、粘著層、透明體(第二透明體)構成。

并且,該透射型屏幕優選為如下透射型屏幕:向前散射性的光散射層是在透明粘合劑中以規定量添加平均粒徑為1~10μm的球狀微粒而成,相對于透明粘合劑的折射率,球狀微粒的相對折射率(n)為0.91<n<1.09的范圍內的值,更進一步,霧度值為3%以上、圖像清晰度為60%以上。

此外,人們還提出一種環境光除去率高、使用了柔性透射型屏幕的背面投影系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更具體而言,該背面投影系統包括如下步驟:提供能夠呈現圖像的投影儀的步驟;提供柔性屏幕的步驟,該柔性屏幕具有接受來自投影儀的光的背面、在背面的相反側的顯示部、在未用投影儀將圖像投影到屏幕上時周圍為明亮的條件下使屏幕基本不透明的光吸收層;提供可剝離的粘接劑的步驟;選擇位于可視聽位置的基本透明的表面的步驟;用可剝離的粘接劑將屏幕供至基本透明的表面上的步驟;向屏幕的背面側投射來自投影儀的圖像,向觀眾提供信息的步驟。

此外,作為柔性屏幕,優選使用珠式屏幕,其由平均粒徑為約大于20μm小于400μm的玻璃珠單層、不透明黑色基體材料、聚氯乙烯等的基板構成。

此外,作為在透明的表面上粘著屏幕的粘接劑,優選微粒型丙烯酸類粘著劑等為主成分,具有0.5~2磅/英寸(約280~1100mn/25mm)的剝離力、可剝離的粘接劑。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07-34324號公報(權利要求書等)

專利文獻2:特表2004-533636號公報(權利要求書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然而,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透射型屏幕,基本為在透明體(第一透明體)與透明體(第二透明體)之間夾持向前散射性的光散射層而成的構成。

因此,向前散射性的光散射層與粘著劑層獨立地分離,透射型屏幕變得過厚,在投影規定圖像的情況下,發現了圖像中出現模糊的問題。

此外,由于向前散射性的光散射層夾持于透明體(第一透明體)與透明體(第二透明體)之間,因此基本上不考慮對被粘物(玻璃板等)貼附透射型屏幕,發現了使用性差的問題。

此外,在專利文獻2公開的使用了柔性透射型屏幕的背面投影系統中,也是獨立設置含有珠式屏幕等的柔性屏幕與可剝離的粘接劑層。

因此,發現了透射型屏幕整體變得過厚、圖像中出現模糊的問題。更進一步,粘接劑層雖然可剝離,但缺乏粘接性的耐久性,有可能產生不希望的剝落。

此外,不僅珠式屏幕等中的珠平均粒徑過大,難以用作用于投影高清晰圖像的屏幕,還發現了光漫射性差的問題。

即,本發明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屏幕,其以薄到不出現圖像模糊的方式構成,且作為透射型屏幕具有充分的投影性,且對玻璃等被粘物的密合力及其耐久性優異,同時再剝離性也優異,即使在暫時剝離后再度使用時也不因氣泡等的混入而降低可視性。

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手段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貼附型投影屏幕,能夠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該貼附型投影屏幕的特征在于,其含有基材、光漫射層而構成,光漫射層含有硅酮樹脂、平均粒徑為1~10μm的有機微粒,光漫射層的厚度為5~30μm的范圍內的值,光漫射層側的以jisz0237:2009為標準測定的180°剝離力為20~200mn/25mm的范圍內的值,且以jisk7136:2000為標準測定的霧度值為20%以上的值。

即,作為光漫射層的主劑,使用硅酮樹脂的同時,通過使用規定平均粒徑的有機微粒,且將光漫射層的厚度(t)和180°剝離力以及霧度值分別控制在規定的范圍,能夠得到如下貼附型投影屏幕,其薄到沒有圖像模糊的問題(膜片數少),作為屏幕的投影性優異,且能夠不咬入氣泡地貼附,對玻璃等被粘物的密合性及其耐久性優異,在使用后容易剝離,更進一步,即使在再使用時也能夠不咬入氣泡地貼附。

此外,在構成本發明的貼附型投影屏幕時,相對于硅酮樹脂100重量份,有機微粒的添加量(a)優選為1~15重量份的范圍內的值。

通過如此進行構成,可使透光率(總透光率)不過度降低,穩定得到規定以上的霧度值。

此外,在構成本發明的貼附型投影屏幕時,在光漫射層的厚度為t(μm),有機微粒的添加量為a(重量份),有機微粒的平均粒徑為時,以表示的影響因子優選為3~100的范圍內的值。

將如此定義的影響因子設為規定范圍內的值,通過如此進行構成,可以進一步精確且穩定地獲得霧度值和密合力為規定范圍內的貼附型投影屏幕。

此外,在構成本發明的貼附型投影屏幕時,硅酮樹脂與有機微粒的折射率差優選為0.02以上的值。

通過如此進行構成,可以進一步定量且穩定地獲得規定的霧度值。

此外,在構成本發明的貼附型投影屏幕時,基材的厚度優選為50~250μm的范圍內的值。

通過如此進行構成,在基材上涂布硅酮樹脂使其干燥時,即使加熱到規定溫度(例如,130℃以上),基材也可發揮規定的耐熱性,維持良好的平滑性,從而能夠得到光漫射性和總透光率更加良好的貼附型投影屏幕。

此外,在構成本發明的貼附型投影屏幕時,優選對于在150℃、1小時加熱后的md方向及td方向的任一方向,基材的熱收縮率均為2%以下的值。

通過如此進行構成,在基材上涂布硅酮樹脂使其干燥時,即使以規定溫度(例如,130℃以上)進行規定時間的加熱,基材也可發揮規定的耐熱性,維持良好的平滑性。從該角度出發,所述熱收縮率更優選為1.5%以下,特別優選為1.0%以下。

此外,在構成本發明的貼附型投影屏幕時,優選在基材的表面及背面或者任意一處,進一步設置具有各向異性光漫射性或各向同性光漫射性的光控制構件。

通過如此進行構成,可容易地調整所期望的霧度值,通過擴大觀看者能夠看到圖像的角度、進一步提高屏幕內的光漫射的均勻性,多數的觀看者能夠看到良好且清晰的圖像。

此外,在構成本發明的貼附型投影屏幕時,優選在光漫射層的與基材相反側的表面上層疊有保護膜。

通過如此地含有保護膜而進行構成,能夠防止作為對光漫射層表面的污染的塵埃附著等,同時可使貼附型投影屏幕的操作(搬運性)和光漫射性或貼附性等效果的再現性更加良好。

附圖說明

圖1(a)~(d)為表示貼附型投影屏幕等的構成例的圖;

圖2(a)為分別表示貼附型投影屏幕中有機微粒的平均粒徑與霧度值及密合力的關系的圖,圖2(b)為分別表示貼附型投影屏幕中有機微粒的添加量與霧度值及密合力的關系的圖,圖2(c)為分別表示貼附型投影屏幕中光漫射層的膜厚與霧度值及密合力的關系的圖;

圖3為分別表示貼附型投影屏幕中影響因子與霧度值及密合力的關系的圖;

圖4(a)~(b)為用于說明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的圖;

圖5為用于說明在貼附型投影屏幕的基材側進一步層疊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而成的貼附型復合投影屏幕中,各入射角與霧度值的關系的圖;

圖6為用于說明傳統的光漫射粘著片的形態的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貼附型投影屏幕(屏幕);12:基材;14:光漫射層;14a:硅酮樹脂;14b:有機微粒;16:剝離膜;18:被粘物(窗玻璃或櫥窗等);20:光控制構件(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21:貼附型復合投影屏幕;22:高折射率固化物;23:百葉窗結構;24:低折射率固化物;36:入射光。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為一種貼附型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基材、光漫射層而構成,所述光漫射層含有硅酮樹脂、平均粒徑為1~10μm的有機微粒,所述光漫射層的厚度為5~30μm的范圍內的值,光漫射層側的以jisz0237:2009為標準測定的180°剝離力為20~200mn/25mm的范圍內的值,且以jisk7136:2000為標準測定的霧度值為20%以上的值。

以下,通過參照適當附圖,對本發明的貼附型投影屏幕的實施方式進行具體說明。

1.貼附型投影屏幕的密合力

本實施方式的貼附型投影屏幕的特征在于,在將光漫射層側貼附于作為被粘物的玻璃板上的情況下,以jisz0237:2009為標準所測定的180°剝離力(剝離速度300mm/分鐘)(以下有時僅稱作密合力)被調整至20~200mn/25mm的范圍內。

即,通過所述密合力為20mn/25mm以上,在冷氣或暖氣或者外氣溫的變化中,也能夠耐久性良好地維持貼附狀態,起到作為屏幕的作用。從該角度出發,所述密合力更優選為30mn/25mm以上,進一步優選為35mn/25mm以上。

此外,通過所述密合力為200mn/25mm以下,能夠制成在貼附時氣泡去除優異的屏幕,同時在不需要時容易剝離。更進一步,即使在再度貼附時,也能夠作為氣泡去除性與第一次一樣優異的屏幕使用。此外,屏幕越薄則氣泡越顯眼,且屏幕的投影性越高氣泡越顯眼。

從該角度出發,所述密合力更優選為100mn/25mm以下,特別優選為80mn/25mm以下。

2.貼附型投影屏幕的霧度值

本實施方式的屏幕的特征在于,以jisk7136:2000為標準測定的霧度值為20%以上的值。

此外,屏幕的霧度值(hazevalue)是指,使用積分球式透光率測定裝置,測定屏幕的總透光率及漫射透光率,通過實施例所示式(2)及(3)而求出的值。

即,通過所述霧度值為20%以上,即使在明亮的環境下也具有作為屏幕的投影性。從該角度出發,所述霧度值更優選為50%以上,特別優選為70%以上。

此外,所述霧度值的上限沒有特別限制,若所述霧度值過大,則存在向后散射光增加,總透光率變得不充分的情況。從該角度出發,所述霧度值更優選為99%以下的值,進一步優選為98%以下的值。

3.貼附型投影屏幕的基本構成

如圖1(a)所示,貼附型投影屏幕(以下,有時僅稱作屏幕)10基本上以含有基材12、添加硅酮樹脂14a及有機微粒14b而成的光漫射層14而構成。

此外,在使用前應防止來自周圍的灰塵等附著,如圖1(b)所示,優選在與基材12的相反側的光漫射層14的表面上層疊保護膜16。

此外,如圖1(c)所示,在去除表面的保護膜16后,優選經由光漫射層14,在作為被粘物18的窗玻璃或櫥窗等的玻璃基材上貼附使用屏幕10。

因此,觀看者可以經由貼附于窗玻璃或櫥窗等的貼附型投影屏幕,看到從投影儀中射出的圖像漫射而成的規定大小的動態圖像或文字信息。

此外,在圖1(c)、圖1(d)所示貼附型屏幕的構成中,通常為來自投影儀的光由基材12側入射的形態,也可根據用途為來自投影儀的光由被粘物18側入射的形態。

其中,作為屏幕一部分的基材發揮了充當光漫射層的支持體的功能,提高作為屏幕的操作性、搬運性、易制造性、裝飾性等的同時,優選還具有賦予光漫射層機械保護、紫外線遮蔽性、抗氧化性等功能。

此外,如后述所述,在涂布、干燥含有硅酮樹脂及有機微粒而成的涂布液時,還存在這種基材具有作為耐熱性保持構件的功能的情況。

另一方面,光漫射層基本上具備兩個功能:對被粘物的貼附性;使作為來自投影儀的影像的光發生漫射,使視角特性良好。

即,屏幕中具有:夾持屏幕而從與投影儀的相反側觀察的透射型屏幕,及從投影儀的相同一側觀察的反射型屏幕,在透射型屏幕的情況下,所述光漫射層具有使來自投影儀的圖像直接漫射并透射,使在屏幕的背面側的觀眾看到的功能。

另一方面,在反射型屏幕的情況下,所述光漫射層具有使來自投影儀的圖像漫射并反射,使在屏幕的投影儀側的觀眾看到的功能。

此外,本發明中的屏幕可用于透射型屏幕及反射型屏幕中的任意一種情況,但從最大限度利用本發明的效果的角度出發,更優選用作透射型屏幕。

4.基材

(1)種類

此外,作為基材的種類沒有特別限定,優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以下,有時稱作pet膜)、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膜。

其理由在于,若為所述聚酯膜,則透明性、耐熱性、或者機械強度優異且價格較便宜。

更具體而言,在將硅酮樹脂涂布在基材上并使其干燥時,即使以規定溫度(例如,130℃以上)加熱,基材也能夠發揮規定的耐熱性,故而能夠維持良好的平滑性,進而能夠獲得具有穩定的光漫射性和透光率的貼附型投影屏幕。

此外,作為聚酯膜以外的其他塑料膜,可優選以下膜作為適合的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等聚烯烴膜,賽璐玢、二醋酸纖維素膜、三醋酸纖維素膜、醋酸纖維素丁酸酯膜、聚氯乙烯膜、聚偏二氯乙烯膜、聚乙烯醇膜、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膜、聚苯乙烯膜、聚碳酸酯膜、聚甲基戊烯膜、聚砜膜、聚醚醚酮膜、聚醚砜膜、聚醚酰亞胺膜、氟樹脂膜、聚酰胺膜、丙烯酸樹脂膜、聚氨酯樹脂膜、降冰片烯類聚合物膜、環狀烯烴類聚合物膜、環狀共軛二烯類聚合物膜、乙烯基脂環式烴聚合物膜等中的一種或二種以上的組合。

此外,在基材,特別是塑料膜中,出于提高與光漫射層的密合性的目的,優選根據需要在單面或兩面施加底漆處理、氧化法、粗面化處理(凹凸化法)等表面處理。

其中,作為氧化法,例如可列舉出電暈放電處理、鉻酸處理、火焰處理、硅酸化火焰處理、熱風處理、臭氧-紫外線處理等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此外,作為粗面化處理,例如可列舉出噴砂法、溶劑處理法、蝕刻處理法等。

此外,對于基材的形態,可根據用途或目的進行適當變更,但優選具有開口部、例如直徑0.1~10mm的開口部的多孔性膜。若為這樣的形態,則柔性或操作性提高,不僅能夠適用于平面的被粘物,也能夠適用于曲面的被粘物。

(2)厚度

此外,基材的厚度通常優選為50~250μm的范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于,若基材的厚度小于50μm,則存在因形成光漫射層時的加熱,基材上產生微小的波紋,屏幕圖像的清晰度降低的情況。

另一方面,若基材的厚度超過250μm,則存在屏幕中的圖像模糊因基材厚而變大,圖像的清晰度降低的情況。

因此,基材的下限厚度更優選為100μm以上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20μm以上的值。

此外,基材的上限厚度更優選為220μm以下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90μm以下的值。

(3)熱收縮率

此外,基材的熱收縮率可以jisk7133:1999為標準進行測定,優選在對象溫度150℃、加熱小時1小時后,md方向及td方向的任意方向均為2%以下。

其理由在于,通過如此對基材的熱收縮率進行規定,在將硅酮樹脂涂布于基材上并使其干燥時,即使以規定溫度、規定時間進行加熱,基材也能夠發揮規定的耐熱性,維持良好的平滑性。

然而,若基材的熱收縮率過度減小,則存在可使用的基材材料過度受限、用于調整熱收縮率的拉伸熱處理等變復雜、進而制造成本等顯著增高的情況。

因此,該基材的熱收縮率的下限更優選為0.001%以上的值,進一步優選為0.01%以上的值。

此外,該基材的熱收縮率的上限更優選為1.5%以下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0%以下的值。

此外,md方向指基材膜成形時的縱向方向,td方向指基材膜成形時的橫向方向。

(4)透光率(可見光透射率)

此外,在可見光區域中,基材的透光率優選為80%以上。

其理由在于,通過如此限制基材的透光率,限制了基材的光吸收,其結果,觀看者在屏幕背面側能夠看到清晰、明亮的圖像。

然而,若基材的透光率變得過高,則存在可使用的基材材料過度受限、用于調整透光率的拉伸熱處理等變復雜、進一步制造成本等顯著增高的情況。

因此,基材的透光率的下限更優選為82%以上的值,進一步優選為85%以上的值。

此外,該基材的透光率的上限更優選為99.9%以下的值,進一步優選為99%以下的值。

5.光漫射層

(1)硅酮樹脂

(1)-1主成分

光漫射層通過同時含有有機微粒與硅酮樹脂,在將含有其的屏幕貼附于被粘物的同時,能夠進行再剝離、再利用等。

即,以該硅酮樹脂作為主成分的光漫射層具有如下特征:通過其自粘性,在擠出空氣的同時貼附于被粘物上,因此不產生因氣泡混入而導致的光學缺陷。

這是即使屏幕硬也能夠獲得的效果。即,屏幕通過以硅酮樹脂為主成分的光漫射層,能夠在防止氣泡混入的同時在現場進行施工。

此外,以硅酮樹脂為主成分的光漫射層密合于被粘物上,非常牢固地進行貼附,同時能夠無殘膠地進行再剝離。

此外,以硅酮樹脂為主成分的光漫射層用于最靠近窗玻璃等被粘物的部分、即用于外部光照射的最近部分,但通過使用硅酮樹脂,耐光性也優異。

其中,硅酮樹脂例如可含有有機多分子硅醚及其衍生物或者其中任何一種作為主成分。

特別優選含有包含以下述物質作為構成成分的硅酮化合物:作為主成分的、由以硅氧烷鍵為主骨架的具有鏈烯基的有機多分子硅醚及有機氫化多分子硅醚構成的加成型有機多分子硅醚;鉑催化劑。

以該硅氧烷鍵作為主骨架、具有鏈烯基的有機多分子硅醚,具體而言,為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且優選為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鏈烯基的化合物。

r1asio(4-a)/2(1)

式(1)中,r1互為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數1~12的、優選為碳原子數1~8的非取代或取代的一價烴基,a為1.5~2.8,優選為1.8~2.5,更優選為1.95~2.05的范圍的正數。

此外,作為上述的r1所示的結合于硅原子上的非取代或取代的一價烴基,例如可列舉出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異丙烯基、丁烯基、己烯基、環己烯基、辛烯基等鏈烯基,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叔丁基、戊基、新戊基、己基、環己基、辛基、壬基、癸基等烷基,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萘基等芳基,芐基、苯乙基、苯丙基等芳烷基,或這些基團的一部分或全部氫原子被氟、溴、氯等鹵素原子、氰基等取代的基團,如氯甲基、氯丙基、溴乙基、三氟丙基、氰乙基等。

此外,作為有機多分子硅醚中的鏈烯基,從生產性的角度出發,若為乙烯基則固化時間短,因此優選。

此外,有機氫化多分子硅醚在分子中具有sih基,其與以硅氧烷鍵為主骨架、具有鏈烯基的有機多分子硅醚的鏈烯基之間能夠進行加成反應而固化。

(1)-2鉑催化劑

此外,作為用于使硅酮樹脂固化的鉑催化劑,可例示有鉑黑、四氯化鉑、氯鉑酸、氯鉑酸與一價醇的反應物、氯鉑酸與烯烴類的絡合物、二乙酰乙酸鉑等。

此外,相對于加成型有機多分子硅醚100重量份,該鉑催化劑的使用量優選為0.01~3.0重量份的范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于,若該鉑催化劑的使用量小于0.01重量份,則存在因固化不足而再剝離性差的情況。

另一方面,若鉑催化劑的使用量超過3.0重量份,則貼附性變差,此外,因加成反應導致的凝膠化快,存在難以穩定進行涂布作業的情況。

因此,該鉑催化劑的使用量的下限更優選為0.05重量份以上的值,進一步優選為0.1重量份以上的值。

此外,該鉑催化劑的使用量的上限更優選為2.5重量份以下的值,進一步優選為2重量份以下的值。

(1)-3其他的聚有機硅氧烷

此外,主成分的加成型有機多分子硅醚中,為了進一步提高密合力,優選添加在分子內含有3官能性或者4官能性的硅氧烷單元的聚有機硅氧烷。

此外,在添加該聚有機硅氧烷的情況下,相對于加成型有機多分子硅醚100重量份,其添加量優選為50重量份以下的值。

其理由在于,若該聚有機硅氧烷的添加量超過50重量份,則存在密合力上升,難以再剝離的情況。

但若該聚有機硅氧烷的添加量變得過少,則存在難以體現添加效果的情況。

因此,對于該聚有機硅氧烷的添加量的下限,更優選為1重量份以上的值,進一步優選為5重量份以上的值。

此外,對于該聚有機硅氧烷的添加量的上限,更優選為30重量份以下的值,進一步優選為20重量份以下的值。

此外,硅酮樹脂中,作為上述以外的成分,可適當添加例如反應延遲劑、抗氧化劑、抗靜電劑等公知的添加劑。

此外,在添加了這些添加劑的情況下,其添加量因添加劑的種類而定,相對于加成型有機多分子硅醚100重量份,其添加量優選為0.01~10重量份的范圍內的值。

(1)-4折射率

此外,硅酮樹脂的折射率優選為1.35~1.48的范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于,若該硅酮樹脂的折射率為超過1.48的值,則因與有機微粒的折射率的關系,存在所得到的霧度值過小的情況。

另一方面,若硅酮樹脂的折射率為小于1.35的值,則存在在獲得適當的硅酮樹脂時,所使用的單體種類過度受限的情況。

因此,硅酮樹脂的折射率的下限更優選為1.38以上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40以上的值。

此外,硅酮樹脂的折射率的上限更優選為1.47以下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45以下的值。

(2)有機微粒

(2)-1平均粒徑

此外,光漫射層的特征在于有機微粒的平均粒徑為1~10μm的范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于,若有機微粒的平均粒徑為小于1μm的值,則存在光漫射層中霧度值急劇降低、或凝集變容易而難以均勻地進行分散混合的情況。

另一方面,若有機微粒的平均粒徑為超過10μm的值,則存在光漫射層的密合力急劇降低、或難以凝集而同樣難以均勻地進行分散混合的情況。

更進一步而言,若為如此的有機微粒的平均粒徑,則容易將后述作為影響因子的控制在規定范圍內的值,進而能夠更加穩定且定量地獲得規定范圍的霧度值和密合力。

因此,有機微粒的平均粒徑的下限更優選為2μm以上的值,進一步優選為3μm以上的值。

此外,有機微粒的平均粒徑的上限更優選為8μm以下的值,進一步優選為6μm以下的值。

此外,有機微粒的平均粒徑可通過激光衍射散射法求出。

在此,對圖2(a)所述的有機微粒的平均粒徑對于光漫射層(可與屏幕同樣看待)的霧度值(特性曲線a)及密合力(特性曲線b)的影響進行說明。

即,在圖2(a)的橫軸上表示有機微粒的平均粒徑(μm),左縱軸上表示霧度值(%),右縱軸上表示密合力(mn/25mm)。

此外,由圖2(a)中的特性曲線a的動向可知,隨著有機微粒的平均粒徑由2μm增大至10μm,霧度值表現出有稍許上升的傾向,更具體而言,從約52%上升至約63%。

此外,由特性曲線b的動向可知,隨著有機微粒的平均粒徑同樣地增大,密合力表現出有一些降低的傾向,更具體而言,從約54mn/25mm降低至約49mn/25mm。

因此,有機微粒的平均粒徑雖無較強的影響,但對于光漫射層的霧度值和密合力而言有規定的影響,因此在對這些數值進行微小的調整時,其可謂有效的影響因子。

(2)-2種類1

此外,作為有機微粒的種類(單體種類),只要與硅酮樹脂之間產生折射率差例如0.02以上的差,可獲得規定的霧度值,則沒有特別限定,但優選為來自(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二醇化合物等單體的(甲基)丙烯酸樹脂類。

其理由在于,若有機微粒為硅酮樹脂顆粒或二氧化硅顆粒,則與硅酮樹脂的折射率差過度減小,例如,變為小于0.02的值,存在所得到的霧度值顯著減小的情況。

反過來說,選擇有機微粒的種類,使其與硅酮樹脂之間的折射率差優選為0.02以上的值,特別優選為0.05以上的值。

除此之外,作為有機微粒的種類,已知有聚碳酸酯樹脂類或聚酯樹脂類,但它們的縮聚物容易水解,因此存在耐久性或透光性顯著降低的情況。

因此,對于有機微粒的種類,進一步優選為來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等單體中的至少一種的(甲基)丙烯酸樹脂類。

(2)-3種類2

此外,對于有機微粒的種類2(交聯劑),由于提高了該有機微粒的耐久性、機械強度、玻璃化轉變溫度、耐光性等,在聚合有機微粒時的單體中,優選以規定量添加二乙烯基苯等交聯劑,然后聚合有機微粒。

即,優選相對于單體整體量(100重量%),通常以成為0.1~10重量%的范圍的方式添加交聯劑后,使其進行溶液聚合或滴定聚合等,規整平均粒徑,成為耐熱性等高的交聯有機微粒。

(2)-4折射率

此外,有機微粒的折射率優選考慮與硅酮樹脂的折射率差而決定,通常優選為1.42~1.65的范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于,若該有機微粒的折射率為小于1.42的值,則由于其與硅酮樹脂的折射率的關系,存在所得到的霧度值過度減小的情況。此外,還存在在獲得適當的有機微粒時所使用的單體種類過度受限、有機微粒的制造成本增高的情況。

另一方面,若有機微粒的折射率為超過1.65的值,也存在在獲得適當的有機微粒時所使用的單體種類過度受限、有機微粒的制造成本增高的情況。

因此,有機微粒的折射率的下限更優選為1.45以上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48以上的值。

此外,有機微粒的折射率的上限更優選為1.60以下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55以下的值。

(2)-5添加量

此外,相對于硅酮樹脂(固體成分)100重量份,光漫射層的有機微粒的添加量控制為1~15重量份的范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于,若有機微粒的添加量為小于1重量份的值,則存在光漫射層的霧度值急劇降低的情況。

另一方面,若有機微粒的添加量為超過15重量份的值,則存在光漫射層的密合力急劇降低的情況。

更進一步而言,若為上述有機微粒的添加量,則可容易地將后述作為影響因子的控制在規定范圍內的值,進而能夠更加穩定且定量地得到規定范圍的霧度值和密合力。

因此,有機微粒的添加量的下限更優選為3重量份以上的值,進一步優選為8重量份以上的值。

此外,有機微粒的添加量的上限更優選為13重量份以下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2重量份以下的值。

在此,對圖2(b)所述的有機微粒的添加量對于光漫射層(可與屏幕同樣看待)的霧度值(特性曲線a)及密合力(特性曲線b)的影響進行說明。

即,在圖2(b)的橫軸上表示相對于硅酮樹脂100重量份的有機微粒的添加量(重量份),左縱軸上表示霧度值(%),右縱軸上表示密合力(mn/25mm)。

此外,由圖2(b)中的特性曲線a的動向可知,隨著有機微粒的添加量從1重量份增大至17重量份,霧度值表現出顯著上升的傾向,更具體而言,從約24%上升至約98%。

此外,由特性曲線b的動向可知,隨著有機微粒的添加量同樣地增大,密合力表現出緩緩降低的傾向,更具體而言,從約54mn/25mm降低至約16mn/25mm。

因此,由于有機微粒的添加量對光漫射層的霧度值和密合力有較強影響,在想要較大地變動該數值的情況下,其可謂有效的影響因子。

(3)厚度

光漫射層的特征在于光漫射層的厚度為5~30μm的范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于,若該光漫射層的厚度為小于5μm的值,則不僅難以獲得所期望的密合力或保持力,還存在霧度值過度降低的情況。

另一方面,若該光漫射層的厚度超過30μm,則固化時間變長,在經濟上不利,此外還存在使基材等的光學特性變差的情況。

因此,光漫射層的厚度的下限更優選為8μm以上的值,進一步優選為10μm以上的值。

此外,光漫射層的厚度的上限更優選為25μm以下的值,進一步優選為20μm以下的值。

在此,對圖2(c)所述的該光漫射層的厚度對于光漫射層(可與屏幕同樣看待)的霧度值(特性曲線a)及密合力(特性曲線b)的影響進行說明。

即,在圖2(c)的橫軸上表示光漫射層的膜厚(μm),左縱軸上表示霧度值(%),右縱軸上表示密合力(mn/25mm)。

此外,由圖2(c)中的特性曲線a的動向可知,隨著光漫射層的膜厚由10μm增厚為25μm,霧度值表現出上升的傾向,更具體而言,由約41%上升至約72%。

此外,由特性曲線b的動向可知,隨著光漫射層的膜厚同樣地增厚,密合力表現出緩緩增加的傾向,更具體而言,由約55mn/25mm增加至約65mn/25mm。

因此,由于光漫射層的膜厚對光漫射層的霧度值有較強影響,在希望控制該數值進行較大變動的情況下,其可謂有效的影響因子。

更進一步,光漫射層的膜厚對光漫射層的密合力有微小的影響,因此在希望以微小的范圍內對該數值進行變動的情況下,其也可謂有效的影響因子。

(4)影響因子

在光漫射層的厚度為t(μm),其所含的有機微粒的添加量為a(重量份),且有機微粒的平均粒徑為時,所表示的影響因子優選為3~100的范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于,通過將影響因子控制在該范圍內,能夠更容易且穩定地獲得霧度值和密合力在所期望范圍內的貼附型投影屏幕。

因此,所表示的影響因子的下限更優選為10以上的值,進一步優選為30以上的值。

此外,所表示的影響因子的上限更優選為80以下的值,進一步優選為60以下的值。

在此,對圖3所述的所表示的影響因子對于光漫射層(可與屏幕同樣看待)的霧度值及密合力的影響進行說明。

即,在圖3的橫軸上表示光漫射層中所表示的影響因子的值(-),左縱軸上表示霧度值(%),右縱軸上表示密合力(mn/25mm)。

其中,由圖3中的特性曲線a的動向可知,隨著的值增大,霧度值表現出顯著上升的傾向。

更具體而言,在為5的情況下,霧度值為約20%的低值,若當為10時,霧度值上升至約40%。更進一步,若當為20時,霧度值為約80%,當為50時,霧度值為約95%,出現飽和的傾向。

另一方面,由特性曲線b的動向可知,隨著光漫射層的的值的增大,密合力表現出緩緩降低的傾向。

更具體而言,在為5~25的情況下,密合力為約50~60mn/25mm的范圍內的值,若為30,則密合力降低至小于約50mn/25mm的值。更進一步,若為40,則密合力降低至約40mn/25mm,若為60以上,則出現密合力小于約20mn/25mm的值的傾向。

因此,光漫射層的對霧度值有較強影響,因此在希望較大地變動、控制該數值的情況下,其可謂有效的影響因子。

更進一步,光漫射層的對該密合力有相應的影響,因此,在希望在微小的范圍內變動、控制該數值的情況下,其可謂有效的影響因子。

6.光控制構件1

作為光控制構件的一種,優選在基材的表面(沒有光漫射層的一側)進一步層疊圖4(a)~(b)所示的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例如,百葉窗型光漫射膜)20。

更具體而言,如圖1(d)所示,優選在光漫射層14的表面側(光入射側),經由基材12間接層疊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20,制成貼附型復合投影屏幕21,或者不經由基材直接層疊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20,制成貼附型復合投影屏幕。

此外,在不經由基材直接層疊而成的情況下,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起到作為基材的作用。

此外,在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20與基材12之間,通常,優選形成有粘接劑層或粘著劑層,由此粘接兩者。

即,如圖5中的特性曲線a所示,可知在單獨使用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作為屏幕的情況下,表示霧度值的曲線取決于入射角而較急劇地變化。

其中,在光漫射層的投影儀的光入射的一側層疊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制成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與各向同性光漫射性組合而成的復合投影屏幕,由此如特性曲線b所示,表示霧度值的曲線能夠更加平緩。

由此,根據如此使霧度值變化平緩的復合投影屏幕,視角特性(光漫射入射角區域)不因觀看者看到圖像的角度或來自投影儀的光對屏幕的入射角而變寬,大多數觀看者可由屏幕的背面側看到良好且清晰的圖像。

此外,若為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與光漫射層組合而成的復合投影屏幕,則即使在暴露于外部光中而性能劣化的情況下,也存在能夠通過僅更換光漫射層來對成本較高的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進行再利用的優點。

更進一步,若為這種復合投影屏幕,即使在僅光漫射層中霧度值尚較低的情況下,由于起因于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的光霧效果,可將總體的霧度值控制在較高的值。

其中,圖4(a)為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20的俯視圖(平面圖),圖4(b)為將圖4(a)所示的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20沿點線a-a以垂直方向切斷,從箭頭方向觀看切斷面時的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20的截面圖。

如該圖4(a)所示,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20優選具有在膜面方向上交替平行配置折射率相對高的線狀高折射率固化物22與折射率相對低的線狀低折射率固化物24而成的百葉窗結構。

此外,如圖4(b)所示,優選高折射率固化物22與低折射率固化物24分別具有規定厚度,即使在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20的垂直方向也保持交替平行配置的狀態。

此外,高折射率固化物指具有多個聯苯環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等的紫外線固化物,作為一例,優選折射率為1.5~1.65的范圍內的值。

此外,低折射率固化物指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等的聚合物,作為一例,優選其重均分子量為3,000~20,000的范圍內的值,優選折射率為1.4~1.5的范圍內的值。

由此,在入射角為光漫射入射角區域內的情況下,該入射光通過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20,以顯示各向異性的方式進行光漫射。

即,如圖4(b)所示,在相對于百葉窗結構23的邊界面23’,入射光對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20的入射角為基本上接近平行的規定范圍內的角度(光漫射入射角區域內的角度)的情況下,入射光(32、34)改變方向并沿膜厚方向穿過百葉窗結構內的高折射率固化物22的內部,出光面側的光的行進方向變得不同。

其結果,在入射角為光漫射入射角區域內的情況下,入射光(32’、34’)通過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20,僅在規定方向進行漫射。

另一方面,在入射光(36’)對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20的入射角從光漫射入射角區域偏離的情況下,入射光36不通過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20發生光漫射而直接透過。

7.光控制構件2

此外,作為光控制構件的一種,光漫射層還優選在基材的表面(不與光漫射層接觸的一側)進一步層疊其他種類的各向同性光漫射性膜(例如,柱型光漫射膜)。

即,通過經由粘接劑或粘著劑在基材的表面(不與光漫射層接觸的一側)層疊各向同性光漫射性膜,或者將各向同性光漫射性膜代替基材直接與光漫射層層疊,可制成復合投影屏幕。由此,即使在僅光漫射層中的霧度值較低的情況下,由于起因于各向同性光漫射性膜的光霧效果,也可將總體的霧度值控制在較高的值。

此外,若為這種復合投影屏幕,即使在大多暴露在外部光中、性能劣化的情況下,也存在能夠通過僅替換光漫射層即可對成本較高的柱型光漫射膜進行再利用的優點。

此外,雖未圖示,作為上述的柱型光漫射膜,可列舉出具有在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中,在膜的膜厚方向上豎立多個折射率相對高的柱狀物的內部結構的光漫射膜等。

更具體而言,在柱型光漫射膜的垂直方向上切斷的截面上,優選折射率相對高的柱狀物與折射率相對低的區域為分別具有規定的寬度且呈交替配置的狀態。

由此,在入射角為光漫射入射角區域內的情況下,可推測入射光通過在膜內具有柱結構的光漫射膜,以各向同性進行漫射。

即,使入射光對在膜內具有柱結構的光漫射膜的入射角為相對于柱結構的邊界面從平行到規定角度范圍的值(光漫射入射角區域內的值)

如此,該入射光改變方向并沿膜厚方向穿過柱結構內的折射率相對高的柱狀物的內部,由此,出光面側的光的行進方向變得不同。

其結果,在入射角為光漫射入射角區域內的情況下,入射光通過在膜內具有柱結構的光漫射膜而進行漫射,成為漫射光。

另一方面,在入射光對在膜內具有柱結構的光漫射膜的入射角從光漫射入射角區域偏離的情況下,入射光不通過光漫射膜擴散,而是直接透過光漫射膜,成為透射光。

8.其他層疊構件

(1)保護膜

此外,優選對屏幕中光漫射層的與基材相反側的表面層疊保護膜。

其理由在于,通過如上所述層疊保護膜,能夠防止污染物對光漫射層的附著,同時使屏幕的操作(搬運性)、密合力或光漫射性的效果的再現性更加良好。

其中,作為保護膜,可列舉出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烴膜、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膜、聚偏二氟乙烯膜、聚四氟乙烯膜、硅酮樹脂膜等中的至少一種。

此外,保護膜的與光漫射層接觸的一側的面優選通過氟樹脂等進行剝離處理,還優選不進行表面處理而直接使用上述膜。

此外,保護膜的厚度通常優選為1~1000μm的范圍內的值。

其理由在于,若保護膜變得過薄,則存在操作性惡化、保護光漫射層的功能降低的情況。此外,若保護膜變得過厚,則同樣存在操作困難、在貼附于屏幕的光漫射層時難以成卷的情況。

因此,保護膜的厚度的下限更優選為10μm以上,進一步優選為20μm以上。

此外,剝離膜的厚度的上限更優選為200μm以下,進一步優選為100μm以下。

(2)防反射層

此外,在屏幕中,優選在投影儀的光的入射側設置防反射層。

具體而言,優選設置有涂布了防反射層(ar)或低反射層(lr)的塑料膜或蛾眼膜。

此外,防反射層不具有僅使來自特定角度范圍的入射光選擇性散射、而使除此之外的角度的入射光透過的功能,從該方面來看其與光漫射控制層不同。

此外,對于防反射層及低反射層,只要通過在將傳統公知的材料涂布在作為上述基材的塑料膜上而形成即可。此外,優選將通過傳統配方而形成的蛾眼膜作為基材。

(3)其他

此外,在不損害本發明效果的范圍內,可根據需要在基材的至少一側設置加強板、硬涂層、抗靜電層、紫外線吸收層、紫外線反射層及色相調整層、反射板等,也可賦予基材本身該功能。

9.制造方法

本實施方式的屏幕可使用上述的各種材料,例如通過以下方式制作。

(1)第一工序

第一工序為制備涂布液的工序,所述涂布液含有硅酮樹脂與有機微粒。

因此,首先,將規定量的甲苯或甲乙酮等的有機溶劑放入帶有攪拌裝置的容器內。

然后,加入規定量的有機微粒,使用攪拌裝置,對容器內進行攪拌直至均勻分散。

然后,對于由規定的有機多分子硅醚及有機氫化多分子硅醚構成的加成型有機多分子硅醚,加入規定量的鉑催化劑及根據需要的含有3官能性或者4官能性的硅氧烷單元的聚有機硅氧烷,使用攪拌裝置,對容器內進行攪拌直至呈均勻狀態。

最后,對容器內進行攪拌,同時進一步添加規定量的甲苯或甲乙酮等有機溶劑,進行稀釋以使固體成分濃度成為規定值(例如,20重量%),制成涂布液。

(2)第二工序

第二工序為在規定基材上涂布獲得的涂布液、使其干燥的工序。

即,使用涂布裝置,例如使用刮刀涂布機或涂布器、以及輥式涂布機等,在基材表面涂布獲得的硅酮樹脂溶液涂布液,形成涂膜。

然后,以規定條件對涂膜進行加熱處理,使有機溶劑(甲苯或甲乙酮等)消散而干燥的同時,使硅酮樹脂成分反應,在基材上形成均勻含有有機微粒的規定光漫射層。

作為此時的加熱處理條件,其因硅酮樹脂的種類或催化劑的添加量等而改變,通常,優選加熱溫度120~160℃、加熱時間0.5~10分鐘左右,更優選為加熱溫度125~140℃、加熱時間1~5分鐘左右。

即,經過所述涂布、干燥處理等,基本能夠形成由規定基材與規定光漫射層構成的貼附型投影屏幕。

實施例

以下,參照實施例,進一步對本發明的貼附型投影屏幕(屏幕)進行詳細說明。

其中,很顯然,本發明的范圍無特殊理由則不受這些實施例等中的記載的限制。

[實施例1]

1.屏幕的制作

向帶有攪拌裝置的容器內中,作為硅酮樹脂,相對于100重量份(表示固體成分換算值,以下相同)的加成型有機多分子硅醚(信越化學工業(株)制,ks-847h,折射率:1.43),添加0.03重量份鉑催化劑(信越化學工業(株)制,pl-50t)、交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顆粒(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制,ssx-104,平均粒徑:4μm,折射率:1.49),所述加成型有機多分子硅醚由以硅氧烷鍵為主骨架且具有乙烯基的有機多分子硅醚及有機氫化多分子硅醚構成。

然后,攪拌容器內的添加成分即硅酮樹脂等,同時進一步添加規定量的甲乙酮,對其進行稀釋以使固體成分濃度為20重量%,制成涂布液。

然后,使用涂布器對pet膜(toray(株)制,lumirroru48,厚度:125μm,可見光透射率:89%)的易粘接處理面側涂布獲得的涂布液,進行130℃、2分鐘的加熱處理,得到在基材的單面具有厚度15μm的光漫射層的屏幕。

此外,所述pet膜在150℃、1小時加熱后的md方向及td方向的熱收縮率分別為0.9%及0.4%。

2.屏幕的評價

(1)總透光率及霧度值

以jisk7136:2000為標準,使用霧度計ndh-5000(日本電色工業(株)制,積分球式透光率測定裝置),以使光漫射層側為入射光側的方式設置屏幕,測定屏幕的霧度值(hazevalue,%)。

即,使用積分球式透光率測定裝置,分別測定屏幕的總透光率及漫射透光率,通過下述式(2)及(3)計算霧度值。

霧度值(%)=漫射透光率(%)/總透光率(%)×100(2)

漫射透光率(%)=總透光率(%)-平行光線透射率(%)(3)

(2)密合力

以jisz0237:2000為標準,使用拉伸試驗機,測定屏幕(寬:25mm)對玻璃板的密合力(180°剝離力,剝離速度300mm/分鐘)。

(3)投影性

按照以下的標準評價屏幕的投影性。

即,將屏幕裁切為10cm×10cm的正方形,將其貼附于玻璃板,得到在玻璃板上貼附有屏幕的樣品。

然后,使用迷你投影儀pp-d1(onkyodigitalsolutions(株)制),從屏幕的基材側對樣品投影規定圖像。此時,相對于所述樣品平面的法線,從投影儀射出的光線以向下30°的角度入射的方式照射。

然后,從玻璃板的屏幕非貼附面側、樣品平面的法線方向(0°)、或者樣品平面的法線方向向下30°的方向(30°),以目視觀察規定圖像,按照以下的標準評價屏幕的投影性。

此外,以下的標準中,明亮的環境是指:在裝有熒光燈的房間,在樣品位置使測定器朝向熒光燈的方向進行測定時顯示800勒克司,同樣對樣品進行配置而測定時顯示400勒克司的環境。此外,黑暗環境是指關掉熒光燈的暗室狀態。

◎:即使在明亮的環境下也能夠非常清晰地看到圖像;

○:即使在明亮的環境下也能清晰地看到圖像;

△:在明亮的環境下圖像不清晰,但在黑暗環境下能清晰地看到圖像;

×:即使在黑暗環境下圖像也不清晰。

(4)貼附性

按照以下的標準評價屏幕的貼附性,

即,將屏幕裁切成橫6cm、縱14cm的長方形尺寸,目視觀察在將其貼附于玻璃板時的空氣去除狀態,按照以下的標準評價。

◎:即使為手工作業,也能夠簡單地去除空氣;

○:手工作業中空氣去除不充分,但通過使用刮除器(squeegee)也能夠簡單地去除空氣;

△:通過使用刮除器,能夠去除空氣;

×:空氣去除困難。

(5)再剝離性

按照以下的標準評價屏幕的再剝離性

即,在上述屏幕進行貼附性評價后,從玻璃板上剝離,目視觀察屏幕的狀態,包括光漫射層,按照以下的標準評價再剝離性。

◎:以手工作業即可簡單地從玻璃板剝離,光漫射層無變形,即使進行再貼附空氣也不混入;

○:以手工作業即可從玻璃板剝離,光漫射層無變形,通過使用刮除器進行再貼附,空氣不混入;

△:可從玻璃板剝離,但光漫射層變形,再貼附后的空去去除性降低;

×:無法從玻璃板剝離,或剝離時光漫射層受到破壞,光漫射層的一部分殘留于玻璃板。

(6)密合耐久性(熱循環試驗)

按照以下的標準評價屏幕的密合耐久性。

即,將屏幕裁剪成10cm×10cm的正方形,將其光漫射層側貼附于玻璃板,得到在玻璃板上貼附有屏幕的樣品。準備10片同樣的樣品,

然后,對10片樣品分別進行-35℃、70℃各30分鐘交替重復的熱循環試驗250小時后,以以下的標準評價樣品,作為密合耐久性的評價。獲得的結果如表1所示。

◎:10片樣品中未發現屏幕的剝落。

○:1~2片樣品中發現屏幕的剝落。

△:3~5片樣品中發現屏幕的剝落。

×:6~10片樣品中發現屏幕的剝落。

[實施例2~4]

在實施例2~4中,研究了有機微粒的添加量對硅酮樹脂的影響。

即,除了在實施例2中,將有機微粒的添加量設為10重量份,在實施例3中,將有機微粒的添加量設為15重量份,在實施例4中,將有機微粒的添加量設為1重量份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成屏幕,測定霧度值等。各自獲得的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5~6]

在實施例5~6中,研究了光漫射層的厚度的影響。

即,除了在實施例5中將光漫射層的厚度設為10μm,在實施例6中將光漫射層的厚度設為25μm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成屏幕,測定霧度值等。各自獲得的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7~9]

在實施例7~9中,研究了硅酮樹脂中添加的有機微粒的種類(包含平均粒徑的差異)。

即,除了在實施例7中將有機微粒的種類從pmma顆粒(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制,ssx-104,平均粒徑:4μm,折射率:1.49)設為pmma顆粒(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制,ssx-102,平均粒徑:2μm,折射率:1.49),在實施例8中同樣地將有機微粒的種類設為pmma顆粒(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制,ssx-108,平均粒徑:8μm,折射率:1.49),在實施例9中同樣地將有機微粒的種類設為交聯聚苯乙烯顆粒(綜研化學(株)制,sx-350,平均粒徑:3.5μm,折射率:1.60)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成屏幕,測定霧度值等。各自獲得的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10]

在實施例10中,制成設有光控制構件的貼附型復合投影屏幕,研究了其影響,所述光控制構件在基材與光漫射層之間具有各向異性光漫射性。

即,作為具有各向異性光漫射性的光控制構件,準備了圖4所示的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

此外,該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通過以下的順序制成。

<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用組合物的制備>

在帶有攪拌裝置的容器內使聚丙二醇、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反應,得到重均分子量為9,900的聚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波長589nm的折射率為1.46)。

然后,在相對于100重量份獲得的聚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添加了100重量份鄰苯基苯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學(株)制,nk酯a-len-10;波長589nm的折射率為1.58)、5重量份作為光聚合引發劑的2-羥基-2-甲基苯丙酮(2-hydroxy-2-methylpropiophenone)后,在80℃的條件下進行混合至均勻,得到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用組合物。

<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用組合物的涂布>

然后,使用涂布器將獲得的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用組合物涂布在作為工藝片的pet膜上,得到膜厚200μm的光固化性樹脂層。

<光固化性樹脂層的固化>

然后,將由獲得的pet膜與光固化性樹脂層構成的層疊體在輸送裝置上以pet膜側與輸送裝置接觸的方式進行設置,同時在光固化性樹脂層的上方,以輸送裝置的運動方向與線狀紫外線燈的縱向方向所成的角為直角的方式,設置內置有線狀紫外線燈的紫外線照射裝置(igrafx(株)制,ecs-4011gx)。此外,將紫外線照射裝置至與其對應的輸送裝置部分以不使外部光進入的方式盒裝,同時,以從紫外線照射裝置發出的紫外線在輸送裝置的運動方向(光固化性樹脂層的運動方向)成略平行光的方式,通過2片遮光板調整光固化性樹脂層的運動方向的紫外線照射寬度。此時,在從線狀紫外線燈的縱向方向看到照射在光固化性樹脂層的表面的紫外線時,在將光固化性樹脂層的法線方向設為0°的情況下,以使來自燈的直接的紫外線的照射角度為30°的方式進行設定。此外,設置紫外線燈以使其縱向方向與所述層疊體的縱向方向所成的角為直角。

然后,在空氣氣氛下照射紫外線,以使光固化性樹脂層表面的峰照度為10mw/cm2,累積光量為80mj/cm2,同時通過輸送裝置使層疊體以0.2m/分鐘的速度在其縱向方向上移動。

<后處理>

然后,在光固化性樹脂層的表面上層疊剝離膜(lintec(株)制,sp-pet382050),除此之外,以與上述工序相同的條件進行紫外線照射。

由此,得到總厚度200μm、截面線狀的固化物的傾斜角度22°(膜平面的法線方向為0°)、百葉窗結構厚度方向的長度為165μm的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此外,總厚度通過恒壓厚度測定器(寶制作所(株)制,teclockpg-02j)測定,截面線狀的固化物的傾斜角度及長度則根據電子顯微鏡照片測定。

然后,從其工藝片剝離準備的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用市場出售的丙烯酸類粘接劑將該露出面貼附于在實施例2中獲得的屏幕的基材側,制作以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基材(pet膜)、及光漫射層的順序層疊而成的貼附型復合投影屏幕。

然后,剝離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上的剝離膜,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進行霧度值等的各種試驗的測定。

然而,對于屏幕的投影性的評價,以使投影儀的光線與截面線狀的固化物的傾斜角度為最淺角度(各向異性光漫射性膜制作時的紫外線照射方向與投影儀的光線的照射方向為大致一致的方向)的方式,調整屏幕與玻璃的層疊體的上下左右來進行。獲得的結果如表1所示。

[比較例1]

在比較例1中,除了在光漫射層的硅酮樹脂中完全不添加有機微粒即其添加量為0重量份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成屏幕,測定霧度值等。獲得的結果如表1所示。

[比較例2]

在比較例2中,除了將有機微粒對光漫射層的硅酮樹脂的添加量設為17重量份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成屏幕,測定霧度值等。獲得的結果如表1所示。

[比較例3]

在比較例3中,除了將光漫射層中有機微粒的種類從ssx-104設為tospearl145(toray(株)制,平均粒徑:4.5μm,折射率:1.43),將其添加量設為5重量份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成屏幕,測定霧度值等。獲得的結果如表1所示。

[比較例4]

向帶有攪拌裝置的容器內,相對于100重量份含有98.5重量%丙烯酸丁酯與1.5重量%丙烯酸2-羥基乙酯而形成的重均分子量200萬的丙烯酸共聚物,加入0.2重量份三羥甲基丙烷改性苯二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綜研化學(株)制,產品名“td-75”)、0.2重量份3-環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學工業(株)制,產品名“kbm-403”)、及3重量份pmma顆粒(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制,ssx-104,平均粒徑:4μm,折射率:1.49),將它們分別在乙酸乙酯中混合,由此得到涂布液。

然后,將獲得的涂布液對pet膜(toray(株)制,lumirroru48,厚度:125μm)的易粘接處理面側進行涂布,進行90℃、1分鐘的加熱處理,之后在室溫下養護一周。由此,制成在基材的單面具有由丙烯酸樹脂構成的厚度15μm的光漫射層的屏幕。

然后,以與實施例1測定所得屏幕的霧度值等。獲得的結果如表1所示。

[比較例5]

在比較例5中,除了將微粒的種類從ssx-104設為tospearl145(toray(株)制,平均粒徑:4.5μm,折射率:1.43),且進一步將微粒的添加量設為4.45重量份以外,依照比較例4制作屏幕,測定霧度值等。獲得的結果如表1所示。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市| 西昌市| 河西区| 鸡东县| 平遥县| 固安县| 北碚区| 宁蒗| 天等县| 广东省| 宁晋县| 冷水江市| 周宁县| 宜兰县| 乐平市| 龙山县| 绥德县| 正镶白旗| 彭州市| 馆陶县| 射洪县| 沂水县| 商洛市| 平泉县| 亳州市| 邛崃市| 富源县| 万全县| 白朗县| 嘉义县| 台南市| 兴隆县| 澳门| 灵川县| 中卫市| 镇沅| 灵石县| 西乌珠穆沁旗| 镇宁| 武定县| 康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