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通道陣列的光功率監測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功率監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通道陣列的光功率監測裝置。包括:光路接入單元,該光路接入單元包括若干光路接入模塊,該光路接入模塊包括相互并列設置的入射光路和出射光路;分光單元,該分光單元包括分光片和陣列聚焦透鏡,入射光從入射光路入射到分光片中;陣列轉換單元,該陣列轉換單元包括若干光感應芯片和若干電流輸出引腳,該光感應芯片與對應的電流輸出引腳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設計一種多通道陣列的光功率監測裝置,實現對多個光路進行光功率監測,便于多通道光功率監測裝置的小型化、集成化,減少多通道光功率監測裝置的占用體積。
【專利說明】
一種多通道陣列的光功率監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功率監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通道陣列的光功率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光通信光路或設備中,需要對其光路中的信號光功率進行監控,其監控原理如圖1所不,主光路中的光信號λο進入分光器11,分出部分光信號λ?并進入光電二極管12,產生相對應的電流I,并被監測到;而分光器11同時分出部分光信號λ2回到主光路中。其中,光信號λ?的功率Pl是光信號λο的功率PO的I?10%,當功率PO有變化時,功率Pl也會按比例變化,該比例變化可根據電流I獲得,從而實現對主光路中的光信號λο的功率PO的監控。
[0003]在現有光通信光路或設備中,參考圖2,一般采用單路光功率監控器件,對某一光路的功率進行監測,單路光功率監控器件的直徑可設計到2.5mm,實現器件微型化。但是,同時有多的光路需要進行光功率監控時,為了便于集成化設計,需要將圖2中的若干單路光功率監控器件拼接上,形成如圖3所示的8路光功率監控器件,其橫向距離可達到20mm,占用很大的橫向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多通道陣列的光功率監測裝置,克服現有多路光功率監控器件占用很大的橫向空間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多通道陣列的光功率監測裝置,該光功率監測裝置設置在光路系統中,該光功率監測裝置包括光路接入單元、分光單元和光電轉換單元,具體地:
[0006]光路接入單元,該光路接入單元包括若干光路接入模塊,該光路接入模塊包括相互并列設置的入射光路和出射光路,該任一相鄰的光路接入模塊均間距設置;
[0007]分光單元,該分光單元包括分光片和陣列聚焦透鏡,入射光從入射光路入射到分光片中,部分入射光經過陣列聚焦透鏡射出,部分入射光進入出射光路;
[0008]陣列轉換單元,該陣列轉換單元包括若干光感應芯片和若干電流輸出引腳,該光感應芯片與對應的電流輸出引腳連接,不同入射光路射出的入射光經過陣列聚焦透鏡后并入射到對應的光感應芯片上,該光感應芯片產生對應的電流并通過對應的電流輸出引腳輸出。
[0009]其中,較佳方案是:該入射光路和出射光路前后并列設置,該光路接入模塊左右并排設置,該任一相鄰的光路接入模塊的間距為100?I OOOym。
[0010]其中,較佳方案是:該光路接入模塊矩形陣列設置,該任一相鄰的光路接入模塊的間距為100?ΙΟΟΟμ??。
[0011 ]其中,較佳方案是:該入射光路為入射光纖,該出射光路為出射光纖。
[0012]其中,較佳方案是:該陣列聚焦透鏡包括若干聚焦透鏡,該聚焦透鏡與對應的光路接入模塊匹配設置。
[0013]其中,較佳方案是:該光感應芯片與對應的聚焦透鏡匹配設置。
[0014]其中,較佳方案是:該光路接入單元包括用于固定光路接入模塊的第一底座,該分光單元包括用于固定分光片和陣列聚焦透鏡的第二底座,該陣列轉換單元包括用于固定光感應芯片和電流輸出引腳的第三底座,該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依次配合安裝。
[0015]其中,較佳方案是:還包括一密封殼體,該光路接入單元、分光單元和陣列轉換單元依次配合安裝并裝配在密封殼體內。
[0016]其中,較佳方案是:該入射光路和出射光路的延長端均從密封殼體的一端伸出,該電流輸出引腳的延長端從密封殼體的另一端伸出。
[001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設計一種多通道陣列的光功率監測裝置,實現對多個光路進行光功率監測,便于多通道光功率監測裝置的小型化、集成化,減少多通道光功率監測裝置的占用體積。
【附圖說明】
[0018]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0019]圖1是現有信號光功率監控的原理示意圖;
[0020]圖2是現有單路光功率監控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3是現有多路光功率監控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是本實用新型光路接入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5是本實用新型光路接入單元的部分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4]圖6是本實用新型分光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7是本實用新型陣列轉換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作詳細說明。
[0027]如圖4、圖5、圖6和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通道陣列的光功率監測裝置的優選實施例。
[0028]—種多通道陣列的光功率監測裝置,其設置在光路系統中,接收光路系統中的多路入射光,并檢測該入射光的光功率,實現多通道陣列的光路的光功率實時監測。
[0029]其中,多通道陣列的光功率監測裝置包括光路接入單元21、分光單元22和光電轉換單元23,光路系統中的多路入射光通過光路接入單元21射入,并經過分光單元22入射到光電轉換單元23中,光電轉換單元23將不同的入射光轉換成對應的電流,并進行實時檢測,從而根據電流的變換比例,實現對光路系統中的入射光的光功率的監控。
[0030]在本實施例的光路接入單元21中,并參考圖4和圖5,光路接入單元21包括若干光路接入模塊211,該光路接入模塊211包括相互并列設置的入射光路2111和出射光路2112,該任一相鄰的光路接入模塊211均間距設置。其中,不同的入射光通過入射光路2111入射到分光單元22中,部分光進入分光單元22,部分光入射到出射光路2112,通過對進入分光單元22的光信號的檢測,實現對入射光或出射光的光功率監測。
[0031 ]優選地,入射光路2111和出射光路2112前后并列設置,該光路接入模塊211左右并排設置,該任一相鄰的光路接入模塊211的間距為100?100ym。其中,入射光路2111和出射光路2112前后并列設置是便于入射光通過分光單元22反射到出射光路2112,而光路接入模塊211的間距設置是保證相鄰兩光路接入模塊211不會相互干擾。其中,任一相鄰的光路接入模塊211的間距優選為50(^111左右。
[0032]或者,光路接入模塊211矩形陣列設置,該任一相鄰的光路接入模塊211的間距為100?ΙΟΟΟμ??。光路接入模塊211的設置位置有多種選擇,必須保證任一相鄰的光路接入模塊211的間距足夠大。
[0033]進一步地,入射光路2111為入射光纖,該出射光路2112為出射光纖。
[0034]在本實施例的分光單元22中,并參考圖6,該分光單元22包括分光片221和陣列聚焦透鏡222,入射光從入射光路2111入射到分光片221中,部分入射光經過陣列聚焦透鏡222射出,部分入射光進入出射光路2112,具體是,部分光作為反射光反射回出射光路2112中,部分光作為檢測光經過分光片221后入射到陣列聚焦透鏡222中。
[0035]其中,入射光的光功率為PO,檢測光的光功率為Pl,P1是PO的I?10%。
[0036]進一步地,陣列聚焦透鏡222包括若干聚焦透鏡2221,該聚焦透鏡2221與對應的光路接入模塊211匹配設置。即不同的入射光經過分光片221后射出的檢測光,入射到對應的聚焦透鏡2221中,光在陣列轉換單元上實現的聚焦,提高光功率監測的精確度。
[0037]在本實施例的陣列轉換單元中,并參考圖7,該陣列轉換單元包括若干光感應芯片231和若干電流輸出引腳232,該光感應芯片231與對應的電流輸出引腳232連接,不同入射光路2111射出的入射光穿過分光單元22并入射到對應的光感應芯片231上,該光感應芯片231產生對應的電流并通過對應的電流輸出引腳232輸出。
[0038]其中,光感應芯片231與對應的聚焦透鏡2221匹配設置。
[0039]根據上述對多通道陣列的光功率監測裝置的各部件描述,光路接入單元21、分光單元22和光電轉換單元23必須為配合安裝設置,保證不同的入射光通過分光片221后,入射到陣列聚焦透鏡222上對應的聚焦透鏡2221中,并聚焦到對應的感應芯片,從而產生對應的電流信號。
[0040]在本實施例中,光路接入單元21包括用于固定光路接入模塊211的第一底座212,該分光單元22包括用于固定分光片221和陣列聚焦透鏡222的第二底座223,該陣列轉換單元包括用于固定光感應芯片231和電流輸出引腳232的第三底座233,該第一底座212、第二底座223和第三底座233依次配合安裝。
[0041 ] 進一步地,包括一密封殼體,該光路接入單元21、分光單元22和陣列轉換單元依次配合安裝并裝配在密封殼體內。
[0042]其中,入射光路2111和出射光路2112的延長端均從密封殼體的一端伸出,該電流輸出引腳232的延長端從密封殼體的另一端伸出。
[0043]在本實用新型中,多通道陣列的光功率監測裝置優選為4?12通道陣列的光功率監測裝置。
[0044]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皆為本實用新型所涵蓋。
【主權項】
1.一種多通道陣列的光功率監測裝置,該光功率監測裝置設置在光路系統中,其特征在于,該光功率監測裝置包括光路接入單元、分光單元和光電轉換單元,具體地: 光路接入單元,該光路接入單元包括若干光路接入模塊,該光路接入模塊包括相互并列設置的入射光路和出射光路,該任一相鄰的光路接入模塊均間距設置; 分光單元,該分光單元包括分光片和陣列聚焦透鏡,入射光從入射光路入射到分光片中,部分入射光經過陣列聚焦透鏡射出,部分入射光進入出射光路; 陣列轉換單元,該陣列轉換單元包括若干光感應芯片和若干電流輸出引腳,該光感應芯片與對應的電流輸出引腳連接,不同入射光路射出的入射光經過陣列聚焦透鏡后并入射到對應的光感應芯片上,該光感應芯片產生對應的電流并通過對應的電流輸出引腳輸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功率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入射光路和出射光路前后并列設置,該光路接入模塊左右并排設置,該任一相鄰的光路接入模塊的間距為100?ΙΟΟΟμmD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功率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光路接入模塊矩形陣列設置,該任一相鄰的光路接入模塊的間距為100?ΙΟΟΟμπι。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光功率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入射光路為入射光纖,該出射光路為出射光纖。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光功率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陣列聚焦透鏡包括若干聚焦透鏡,該聚焦透鏡與對應的光路接入模塊匹配設置。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功率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光感應芯片與對應的聚焦透鏡匹配設置。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功率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光路接入單元包括用于固定光路接入模塊的第一底座,該分光單元包括用于固定分光片和陣列聚焦透鏡的第二底座,該陣列轉換單元包括用于固定光感應芯片和電流輸出引腳的第三底座,該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依次配合安裝。8.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光功率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密封殼體,該光路接入單元、分光單元和陣列轉換單元依次配合安裝并裝配在密封殼體內。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光功率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入射光路和出射光路的延長端均從密封殼體的一端伸出,該電流輸出引腳的延長端從密封殼體的另一端伸出。
【文檔編號】H04B10/079GK205691823SQ201620425665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1日 公開號201620425665.1, CN 201620425665, CN 205691823 U, CN 205691823U, CN-U-205691823, CN201620425665, CN201620425665.1, CN205691823 U, CN205691823U
【發明人】廖勇, 周紅英, 周國初, 華一敏
【申請人】昂納信息技術(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