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眼科檢驗光學成像系統,特別涉及一種眼瞼板腺的CCD成像光學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眼底檢測主要通過人眼進行現場觀測,無法實現現場數據記錄或者成像放大處理,檢測數據存在人為誤差,測量數據容易丟失,嚴重影響醫生對患者眼睛健康狀況的判斷。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眼瞼板腺的CCD成像光學系統,結構簡單,消除在可見光不同波段的色差,使在整個可見光及紅外波段范圍內均有良好的成像質量,通過拍照錄像將觀測數據進行記錄,方便醫生分析處理病人眼睛疾病問題,主要應用于檢測眼睛瞼板腺健康狀況等眼科檢測。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設計方案,一種眼瞼板腺的CCD成像光學系統,沿光軸從物面到像面依次至少設有前透鏡組和后透鏡組,所述前透鏡組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所述后透鏡組包括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一透鏡為彎月透鏡,其物面側為凸面,像面側為凹面,通光孔口徑d1滿足25mm≤d1≤35mm;第二透鏡為凹透鏡,其物面側為凹面,像面側為凹面,通光孔口徑d2滿足10mm≤d2≤20mm;第三透鏡為雙凸透鏡,通光孔口徑d3滿足15mm≤d3≤25mm,第二透鏡的像面側與第三透鏡的物面側膠合固定;第四透鏡為彎月透鏡,其物面側為凹面,其像面側為凸面,通光孔口徑d4滿足20mm≤d4≤30mm;第五透鏡為雙凸透鏡,通光孔口徑d5滿足18mm≤d5≤25mm;第六透鏡為平凹透鏡,通光孔口徑d6滿足10mm≤d6≤20mm。
上述的,第一透鏡焦距f1滿足35.45mm≤f1≤40.55mm;第二透鏡焦距f2滿足-32.53mm≤f2≤-25.63mm;第三透鏡焦距f3滿足16.78mm≤f3≤25.98mm;第四透鏡焦距f4滿足-176.95mm≤f4≤-130.65mm;第五透鏡焦距f5滿足25.47mm≤f5≤36.47mm;第六透鏡焦距f6滿足-36.63mm≤f6≤-25.61mm。
上述的,第一透鏡采用H-LAK7玻璃;第二透鏡采用ZF2重火石玻璃;第三透鏡采用H-LAK7玻璃;第四透鏡采用ZF2重火石玻璃;第五透鏡采用H-QK3L玻璃;第六透鏡采用ZF2重火石玻璃。
上述的,六片透鏡從物面到像面兩兩之間的中心距依次為6.85mm、0mm、5.11mm、80mm、5.60mm,沿光軸同軸中心偏差為±0.05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設計新穎、合理,結構簡單緊湊,利用CCD成像光學,將傳統瞼板腺通過人眼觀察及放大來判斷病理改進為利用光學系統進行拍照錄像,并通過紅外對比處理,判斷人眼瞼板腺病理,方便數據記錄保存,大大提高了實效性、準確率,通過從物面到像面依次設置六面透鏡且光學鏡面面形優化處理,盡量消除可見光不同波段的色差,使其在整個可見光及紅外波段范圍內均有良好的成像質量,使得在可見光及紅外波段內的透過率>90%,具有良好的透光性,眼科檢查更加方便,且使用效果好,適用于觀測人眼瞼板腺是否缺失、是否存在病癥等眼科疾病問題的檢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光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中標號1代表第一透鏡,標號2代表第二透鏡,標號3代表第三透鏡,標號4代表第四透鏡,標號5代表第五透鏡,標號6代表第六透鏡。
下面結合附圖和技術方案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并通過優選的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實施例一,參見圖1所示,一種眼瞼板腺的CCD成像光學系統,沿光軸從物面到像面依次至少設有前透鏡組和后透鏡組,所述前透鏡組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所述后透鏡組包括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一透鏡為彎月透鏡,其物面側為凸面,像面側為凹面,通光孔口徑d1滿足25mm≤d1≤35mm;第二透鏡為凹透鏡,其物面側為凹面,像面側為凹面,通光孔口徑d2滿足10mm≤d2≤20mm;第三透鏡為雙凸透鏡,通光孔口徑d3滿足15mm≤d3≤25mm,第二透鏡的像面側與第三透鏡的物面側膠合固定;第四透鏡為彎月透鏡,其物面側為凹面,其像面側為凸面,通光孔口徑d4滿足20mm≤d4≤30mm;第五透鏡為雙凸透鏡,通光孔口徑d5滿足18mm≤d5≤25mm;第六透鏡為平凹透鏡,通光孔口徑d6滿足10mm≤d6≤20mm,將傳統瞼板腺通過人眼觀察及放大來判斷病理改進為利用光學系統進行拍照錄像,并通過紅外對比處理,判斷人眼瞼板腺病理,大大提高了實效性、準確率。
上述的,第一透鏡焦距f1滿足35.45mm≤f1≤40.55mm;第二透鏡焦距f2滿足-32.53mm≤f2≤-25.63mm;第三透鏡焦距f3滿足16.78mm≤f3≤25.98mm;第四透鏡焦距f4滿足-176.95mm≤f4≤-130.65mm;第五透鏡焦距f5滿足25.47mm≤f5≤36.47mm;第六透鏡焦距f6滿足-36.63mm≤f6≤-25.61mm。
上述的,第一透鏡采用H-LAK7玻璃;第二透鏡采用ZF2重火石玻璃;第三透鏡采用H-LAK7玻璃;第四透鏡采用ZF2重火石玻璃;第五透鏡采用H-QK3L玻璃;第六透鏡采用ZF2重火石玻璃,通過從物面到像面依次設置六面透鏡且光學鏡面面形優化處理,盡量消除可見光不同波段的色差,使其在整個可見光及紅外波段范圍內均有良好的成像質量,具有良好的透光性。
上述的,六片透鏡從物面到像面兩兩之間的中心距依次為6.85mm、0mm、5.11mm、80mm、5.60mm,沿光軸同軸中心偏差為±0.05mm。
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本光學熊焦距f為55.9mm,各個透鏡的參數如下表1所示:
表1為六片透鏡參數:
六片透鏡均對可見光波段鍍及850nm波段鍍增透膜,單面透過率>98%,該光學系統在可見光及紅外波段范圍內整體透過率>90%。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據此做出多種變化,但任何與本實用新型等同或者類似的變化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