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投影設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投影儀。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多數的微型投影儀的外部形狀都較為簡單,投影儀機身多為箱體狀,現有的光機的投影通道與光機的大小相匹配,由于光機投影為扇形分布,投影通道與光機的大小相匹配時,容易導致光線受阻,需要延長投影儀和屏幕之間的距離才能獲得較大面積的投影效果,現有的投影儀在移動范圍受限的情況下,投影效果欠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投影儀,其能夠避免投影光線受阻擋,從而獲得較佳的投影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投影儀,包括殼體和底座,殼體的底部與底座連接,殼體為球形,殼體包括投影部,投影部設置有投影凹面,投影凹面的底部設置有與殼體內部連通的第一通孔,殼體內設置有光機,光機的一端從第一通孔伸出,投影凹面向著第一通孔傾斜。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上述殼體上設置有第一開口,殼體位于第一開口的部分與投影凹面遠離通孔的一側邊緣連接。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上述投影凹面的內徑沿著第一開口到第一通孔的方向逐漸縮小。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上述投影凹面的底部還設置有與殼體內部連通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并排設置,殼體內還設置有投影光源,投影光源的一端伸出第二通孔,投影凹面向著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傾斜。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上述殼體還包括散熱部,散熱部與投影部相連,散熱部與投影凹面相對設置,且散熱部傾斜于投影凹面。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上述散熱部距離投影凹面的距離沿著散熱部的頂部到底部的方向逐漸增大。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上述散熱部為球形網狀結構。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上述殼體還包括出音部,出音部與散熱部連接,散熱部上設置有第二開口,出音部的一端伸出第二開口,且與散熱部位于第二開口的部分連接.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上述出音外殼為圓形平板,出音外殼的圓周與散熱部位于第二開口的部分通過圓形套環連接。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上述底座為圓板,殼體設置有與底座匹配的連接面。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置投影凹面,并且在投影凹面的底部設置第一通孔,使光機能夠從第一通孔內穿出,光機在投影時,由于其投影光線呈扇形分布,投影凹面由于向著第一通孔傾斜,且配合光機的投影光線的扇形分布,使得投影光線在扇形分布時不會受到阻擋,同時投影凹面還能起到分散投影光線的作用,進而使投影儀的投影光線的投影范圍廣,加強了投影儀的投影效果,即使在移動范圍受限的情況下,也能擁有較佳的投影效果。同時投影凹面配合殼體的球形結構,使投影儀的整體結構更加簡潔、美觀,有利于提高消費者的用戶體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投影儀的正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投影儀的后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投影儀的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投影儀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
投影儀100;殼體101;底座102;連接面103;
投影部110;投影凹面111;第一通孔112;光機113;第一開口114;第二通孔115;投影光源116;
散熱部120;第二開口121;圓形套環122;
出音部130。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豎直”、“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實用新型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慣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
請參照圖1和圖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投影儀100,其包括殼體101和底座102,殼體101和底座102連接。
殼體101為圓球形,底座102為圓板狀,殼體101的底部與底座102連接,為了增強殼體101與底座102的連接,可以在底座102內設置與殼體101球形相匹配的面,也可以將殼體101的底部設計為與底座102的圓板匹配的面。
本實施例中,優選在殼體101的底部設置有與底座102匹配的連接面103,該連接面103為圓形平面,底座102和殼體101通過該連接面103連接,連接面103使得底座102和殼體101的接觸面積變大,連接效果變好,穩定性變強。
參見圖1和圖2,具體地,殼體101包括投影部110、散熱部120和出音部130,投影部110和散熱部120連接且相對設置,出音部130與散熱部120連接。
殼體101內設置有光機113和投影光源116,光機113和投影光源116分別與殼體101的內部連接,且伸出殼體101。
投影部110設置有投影凹面111,投影凹面111的底部設置有與殼體101內部連通的第一通孔112,本實施例中,光機113與殼體101的內部固定連接,光機113的一端從第一通孔112伸出,光機113的端部位于該投影凹面111內,投影凹面111與殼體101的外部連通,光機113的投影光源能夠通過投影凹面111投影到屏幕上,本實施例中投影凹面111向著第一通孔112傾斜,由于投影凹面111的傾斜設置,使得投影凹面111不會阻擋投影光線的扇形分布,使得投影光線的投影面積廣,投影效果佳。
投影凹面111可以設置在殼體101內,也可以設置在殼體101外。本實施例中,優選投影凹面111設置在殼體101內,且殼體101上設置有第一開口114,殼體101位于第一開口114的部分與投影凹面111遠離第一通孔112的一側邊緣連接。即投影凹面111向著殼體101的內部凹陷,并且凹陷與殼體101的表面形成的開口即第一開口114。投影凹面111通過第一開口114與殼體101的外部連通,便于光機113的投影光線投影。第一通孔112位于投影凹面111的底部,光機113通過第一通孔112伸出,由于投影凹面111向著第一通孔112傾斜,所以光機113在投影時,其光線不會受到投影凹面111的阻擋,同時投影凹面111還能起到擴散其光線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投影效果。
參見圖3,具體地,第一開口114為圓形,投影凹面111為碗狀結構或喇叭狀結構,其內徑沿著第一開口114到第一通孔112的方向逐漸縮小,光機113的光線從較小的第一通孔112射出,并從較大的第一開口114投影出去,投影凹面111的設置有利于投影光線的扇形投影,且不會對投影光線起到阻擋作用,有利于加強光機113的投影效果。
參見圖1,在本實施中,投影凹面111的底部還設置有與殼體101內部連通的第二通孔115,殼體101內的投影光源116的一端伸出第二通孔115,該第一通孔112和第二通孔115并排設置,光機113和投影光源116的配合投影效果更好。第一通孔112和第二通孔115可以為兩個通孔,也可以為連通的一個較大的通孔,同時供光機113和投影光源116伸出。本實施例中,優選第一通孔112和第二通孔115為兩個相互獨立的通孔,便于分別對光機113和投影光源116進行安裝。本實施例中,投影凹面111向著第一通孔112和第二通孔115傾斜。投影凹面111不僅僅能夠擴散光機113的投影光線,同時還能擴散投影光源116的光線,有利于提高投影儀100的投影效果。
參見圖1、圖2和圖3,散熱部120主要用于對投影儀100在工作過程中產生的熱量進行散熱,以保證投影儀100的正常工作。本實施例中,散熱部120與投影部110相連。為了達到最佳的投影效果,本實施例中,投影部110的投影凹面111與殼體101相交的平面,即第一開口114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放置投影儀100的桌面,也就是說,第一開口114所在的平面為豎直面,本實施例提供的散熱部120與投影凹面111相對設置,且散熱部120傾斜于投影凹面111。
具體而言,散熱部120傾斜于第一開口114所在的平面,且散熱部120距離投影凹面111的距離沿著散熱部120的頂部到底部的方向逐漸增大。散熱部120的傾斜設置,使散熱部120朝向遠離底座102或桌面的方向進行散熱,避免在工作過程中,散熱部120的散熱被桌面阻擋,無法及時散熱。本實施例中,通過將散熱部120朝向遠離底座102的方向傾斜設置,使散熱部120的散熱更容易,散熱效果更好。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提及的頂部為遠離底座102的一端,底部為靠近底座102的一端,在投影儀100的使用過程中,底座102與桌面接觸,即頂部為遠離桌面的一端,而底部為靠近桌面的一端。
由于本實施例中提供的殼體101為球形,該散熱部120對應為球形網狀結構,散熱部120的網狀結構便于其散熱,且散熱效果好。
參見圖2和圖3,同時,殼體101的出音部130與散熱部120連接,散熱部120上設置有第二開口121,出音部130的一端伸出第二開口121,出音部130的另一端固定在殼體101的內部,其伸出第二開口121的一端與散熱部120位于第二開口121的部分連接。
出音部130在出音時會產生一定的熱量,將出音部130通過第二開口121與散熱部120連接,便于散熱部120對出音部130產生的熱量及時排出,有利于維持投影儀100的正常工作。
具體地,本實施例中出音部130為圓形平板,在該圓形平板上設置有多個出音孔便于投影儀100出音,出音部130的圓周與散熱部120位于第二開口121的部分通過圓形套環122連接。圓形套環122的內側與出音部130連接,外側與散熱部120連接,通過圓形套環122將出音部130和散熱部120連接,且形成一個整體,由于出音部130為圓形平板,而殼體101為球形,該出音部130所在的平面可以看做是殼體101的一個截面,出音部130將殼體101位于出音部130的部分截成圓形平面,使得出音部130以圓形平面的范圍進行出音,而非以弧形面的方式進行出音,而弧形面距離出音部130的距離存在差異,導致部分出音強、部分出音弱,出音效果不均勻,而本實施例中通過將出音部130設計為圓形平面,確保圓形平面與出音部130距離均一,出音效果更均勻。
參見圖3,本實施例中提供的殼體101并非是一個完整的球形結構,在殼體的球形結構上,投影凹面111、出音部130和連接面103均形成截面,使殼體101的球形結構上存在三個平面,其中投影凹面111向著殼體101的內部凹陷,而出音部130和連接面103均形成圓形截面。通過本實施例中投影凹面111、出音部130和連接面103的截面的設計,使得殼體101的結構棱角更加凸出,線條感更強,用戶的感官體驗更好。
參見圖1和圖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投影凹面111,并且在投影凹面111的底部設置第一通孔112,使光機113能夠從第一通孔112內穿出,光機113在投影時,由于其投影光線呈扇形分布,本實施例中提供的投影凹面111由于向著第一通孔112傾斜,且配合光機113的投影光線的扇形分布,使得投影光線在扇形分布時不會受到阻擋,同時投影凹面111還能起到分散投影光線的作用,進而使投影儀100的投影光線的投影范圍廣,加強了投影儀100的投影效果,即使在移動范圍受限的情況下,也能擁有較佳的投影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