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全自動機械領域,具體為一種醫療用成像打印一體化顯微鏡。
背景技術:
醫療顯微鏡是醫生的眼睛,在醫學研究中能夠通過顯微鏡觀察出病菌的內部結構,現在市面上存在的顯微鏡,外形設計古板,各構件連接不緊湊,沒有根據人體學進行設計,不方便持握,操作不方便,沒有集醫療成像和檢測結果打印于一體,不能實現一機多用,且設備沒有采用多物鏡切換,轉鏡頭轉換連續性弱,放大倍數較小,使得現階段用戶使用起來非常的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療用成像打印一體化顯微鏡,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醫療用成像打印一體化顯微鏡,包括設備主機、導線、外置電路板、目鏡、鏡筒、轉換圓盤、物鏡、握臂、鉸支座、底座、反光鏡、載物臺、透光孔、微調螺旋和打印機,所述設備主機通過導線與外置電路板連接,所述外置電路板的右側安裝有目鏡,所述目鏡通過鏡筒與轉換圓盤連接,所述轉換圓盤與物鏡焊接,所述鏡筒的下側設置有握臂,所述握臂通過鉸支座與底座連接,所述底座的右側安裝有反光鏡,所述底座通過鉸支座與載物臺連接,所述載物臺的中間設置有透光孔,所述鏡筒的前側設置有微調螺旋,所述設備主機的下側設置有打印機。
優選的,所述外置電路板采用剛度較大的硅膠板制作,且外置電路板編制有圖像傳輸程序。
優選的,所述握臂采用生鐵制作,粉刷有防銹漆,且設置成彎曲形。
優選的,所述反光鏡通過微型軸承與底座連接。
優選的,所述轉換圓盤可以繞著鏡筒內測的中心軸旋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設備外形設計精美,各構件連接緊湊,根據人體學進行設計,方便持握,操作方便,集醫療成像和檢測結果打印于一體,方便快捷,且設備采用多物鏡切換,轉鏡頭轉換連續性強,放大倍數較高,是一套性能優良的醫療用成像打印一體化顯微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設備主機,2、導線,3、外置電路板,4、目鏡,5、鏡筒,6、轉換圓盤,7、物鏡,8、握臂,9、鉸支座,10、底座,11、反光鏡,12、載物臺,13、透光孔,14、微調螺旋,15、打印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醫療用成像打印一體化顯微鏡,包括設備主機1、導線2、外置電路板3、目鏡4、鏡筒5、轉換圓盤6、物鏡7、握臂8、鉸支座9、底座10、反光鏡11、載物臺12、透光孔13、微調螺旋14和打印機15,設備主機1通過導線2與外置電路板3連接,外置電路板3采用剛度較大的硅膠板制作,且外置電路板3編制有圖像傳輸程序,使得設備對整個電路控制更加的方便,外置電路板3的右側安裝有目鏡4,目鏡4通過鏡筒5與轉換圓盤6連接,轉換圓盤6可以繞著鏡筒5內測的中心軸旋轉,便于用戶在使用時進行鏡頭切換,轉換圓盤6與物鏡7焊接,鏡筒5的下側設置有握臂8,握臂8采用生鐵制作,粉刷有防銹漆,且設置成彎曲形,方便用戶持握,握臂8通過鉸支座9與底座10連接,底座10的右側安裝有反光鏡11,反光鏡11通過微型軸承與底座10連接,在反光鏡11進行聚光時角度調整更加的方便,便于光線反射,底座10通過鉸支座9與載物臺12連接,載物臺12的中間設置有透光孔13,鏡筒5的前側設置有微調螺旋14,設備主機1的下側設置有打印機15。
工作原理:該醫療用成像打印一體化顯微鏡,當使用該設備時,首先將制備好的臨床切片放在載物臺12上,觀察位置對準透光孔13,隨后用載物夾夾住玻璃切片,然后旋轉轉換圓盤6選擇合適的物鏡7對準載玻片,透過目鏡4向內觀察,同時旋轉并晃動反光鏡11,使得外界光線穿過透光孔13和載玻片反射進鏡筒5中,此時觀察的信息圖像信息通過導線2傳入外置電路板3中,經過外置電路板3的信息處理和信號轉換,再傳入設備主機1中,并在顯示屏上呈現切片信息,最后用戶可以通過打印機15將觀察結果進行打印,整個設備運行過程結束。
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