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增加灌粉量,有利于縮小粉倉容積的硒鼓。
背景技術:
在激光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等電子成像設備中,都可拆卸地安裝有用于對靜電潛像進行顯影的硒鼓,硒鼓都至少包括顯影輥、感光鼓、送粉輥、攪拌架、出粉刀、充電輥中的一個或幾個部件。電子成像設備在工作時,通過驅動硒鼓中的相應部件轉動以實現打印的過程。
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
2.通常粉倉沿粉倉的縱向方向豎立,放置于注入碳粉設備中,注入碳粉設備將靜電顯影劑碳粉通過位于粉倉一端的入粉口注入粉倉的內腔中,進入內腔的碳粉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粉倉的縱向方向從內腔底部向上堆積。
但是,隨著打印設備小型化的發展,處理盒上的小型化粉倉也越來越多,粉倉一端的入粉口也越來越小,同時粉倉的內腔也越來越小,單只粉倉灌粉量也隨之減少,這樣對生產效率提高就和單只粉倉的注粉速度有直接關系了。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使用效果好的增加灌粉量,有利于縮小粉倉容積的硒鼓。
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增加灌粉量,有利于縮小粉倉容積的硒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1,在外殼1內設有粉倉2和顯影輥3;在粉倉2的一端并沿粉倉的縱向方向設有入粉口4,所述入粉口4的入口端為傾斜面,該傾斜面與粉倉2的縱向方向的夾角X在85-45°,入粉口4頂部較低部分41比較高部分42更靠近顯影輥3。
如上所述一種增加灌粉量,有利于縮小粉倉容積的硒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粉口4為圓形入口。
如上所述一種增加灌粉量,有利于縮小粉倉容積的硒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粉口4設置在粉倉2中遠離顯影輥3的位置。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本案在所述入粉口的入口端為傾斜面,該傾斜面與粉倉的縱向方向的夾角在85-45°。這樣,碳粉經過入粉口進入內腔,沿重力垂直方向,靠近入粉口位置的碳粉高于遠離入粉口位置的碳粉,在結束注入碳粉的時候,入粉口碳粉的高度也是呈現與入粉口傾斜面一樣的分布。而入粉口遠離顯影輥部分,頂部較低部分比較高部分更靠近顯影輥,分布的形狀類似與入粉口碳粉高度分布。這樣使得碳粉注入率更高、注入碳粉量也更多。
即增加了遠離顯影輥的入粉口的部分高度,使如粉口高度形狀分布類似與結束注粉時,入粉口碳粉高度分布形狀,縮短了結束注粉后機器的停留時間,同時可以增加灌粉量,有利于縮小粉倉的容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2-3為本實用新型原理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一種增加灌粉量,有利于縮小粉倉容積的硒鼓,包括外殼1,在外殼1內設有粉倉2和顯影輥3,當然還包含有感光鼓、清潔刮刀,充電輥、出粉刀等部件。在粉倉2的一端并沿粉倉的縱向方向設有入粉口4。在本案中,所述入粉口4為圓形入口。所述入粉口4的入口端為傾斜面,該傾斜面與粉倉2的縱向方向的夾角在85-45°。入粉口4頂部較低部分41比較高部分42更靠近顯影輥3。更優的,所述入粉口4設置在粉倉2中遠離顯影輥3的位置。
見圖2和圖3,原理如下:碳粉經過入粉口進入內腔,沿重力垂直方向,靠近入粉口位置的碳粉高于遠離入粉口位置的碳粉,在結束注入碳粉的時候,入粉口碳粉的高度也是與入粉口4傾斜面同樣的分布。
同樣,所述入粉口4設置在粉倉2中遠離顯影輥3的位置。頂部較低部分41比較高部分42更靠近顯影輥3,分布的形狀類似與入粉口碳粉高度分布。即增加了遠離顯影輥的入粉口的部分高度,使如粉口高度形狀分布類似與結束注粉時,入粉口碳粉高度分布形狀,縮短了結束注粉后機器的停留時間,同時可以增加灌粉量,有利于縮小粉倉的容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