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海底光纜的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海底鎧裝光纜登海洋平臺的方法。
背景技術:
光纖傳感技術始于20世紀70年代,隨著光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光纖傳感技術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它是一種以光波為載體、以光纖為媒介,感知和傳輸外界信息的新型傳感技術。由于光纖具有不帶電、體積小、質量輕、耐腐蝕性強、傳輸距離長、靈敏度高、可測多種物理量等諸多優點,光纖傳感技術已在軍事、國防、航空航天、工礦企業、石油石化、能源環保、工業控制、醫療衛生、計量測試、建筑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溫度作為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可監測的物理量之一,已在油氣管道泄漏方面的得到了廣泛應用,由于分布式傳感技術具有諸多優點,如:本身不帶電、定位精度高、抗腐蝕能力強等,該技術已在陸地油氣管道泄漏監測中得到了有效應用。然而相對于陸地環境,海洋環境復雜多變,在光纜敷設到海底后,光纜如何登平臺成為關鍵性技術,因此急需一種光纜登海洋平臺的處理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海底鎧裝光纜登海洋平臺的方法。本發明不僅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缺少海底光纜登平臺技術的難題,同時有效地避免了光纜受到外界載荷的破壞。本發明操作簡單,省時省力,解決了海底鎧裝光纜在登平臺時的處理難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一種海底鎧裝光纜登海洋平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海底的部分鎧裝光纜牽拉至船上;
(2)然后將牽拉出的鎧裝光纜端部安裝上拖纜網套;
(3)隨后將繩索一端與海上作業的牽拉設備相連,另一端從海纜護管頂部下放至海纜護管底部;
(4)接著將安裝有拖纜網套的光纜端下水至海纜護管底部位置;
(5)再將海纜護管底部位置的繩索端與光纜端的拖纜網套相連;
(6)最后用牽拉設備將鎧裝光纜從海纜護管內部牽拉登上平臺。
本發明的海底鎧裝光纜登海洋平臺的方法中,由于牽拉設備拉力較大,同時鎧裝光纜不能承受較大的扭轉,因此在海底部分鎧裝光纜牽拉至船上和沿著海纜護管牽拉登平臺的過程中,潛水員在海底觀察光纜牽拉情況保證操作的精度。同時還可以在牽拉設備上安裝退扭裝置,以減小對鎧裝光纜的扭矩。在安裝拖纜網套的過程中,如果拖纜網套與光纜之間摩擦力較小,為了防止在牽拉過程中光纜從拖纜網套中滑落掉,可采用鐵絲等對光纜和拖纜網套進行緊固。
在將繩索從海纜護管頂部下放至海纜護管底部過程中,可能由于海流及海生物等造成海纜護管堵塞,可采用竹竿等工具從海纜護管頂部或者頂部對海纜護管進行疏通,以保證繩索順利下放。
在將安裝有拖纜網套的光纜端下水至海纜護管底部位置過程中,船上人員可以配合潛水員下放光纜,以保證光纜順利下放。在海纜護管底部位置的繩索端與光纜端的拖纜網套相連前,潛水員用攜帶著的潛水刀將繩索割斷,使鋼球與繩索分離,然后再將繩索與拖纜網套相連。
本發明的海底鎧裝光纜登海洋平臺的方法中,光纜是通過海纜護管牽拉登平臺的,海纜護管給光纜提供了一個安全保障,避免了光纜受到風、浪、流等外界載荷的影響。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
優選的,步驟(1)中,將海底的部分鎧裝光纜牽拉至船上時的牽拉部分長度大于海洋平臺高度。
優選的,步驟(1)中,將海底的部分鎧裝光纜牽拉至船上前,海底鎧裝已敷設至海底。
優選的,步驟(1)中,將海底鎧裝光纜牽拉至船甲板上。
優選的,步驟(2)中,將牽拉出的鎧裝光纜端部密封后安裝上拖纜網套;密封采用海底光纜常用的密封方式,如膠封等。
步驟(2)中,牽拉出的鎧裝光纜沿8字形擺放在船上。
優選的,步驟(3)中,將繩索另一端下放至海纜護管底部的方法為:將繩索的另一端連接鋼球,將帶有鋼球的繩索端自海纜護管頂部下放至海纜護管底部;
步驟(3)中,所述海上作業的牽拉設備具體為船上絞車。
優選的,步驟(5)中,海纜護管底部位置的繩索端脫除鋼球,然后與光纜端的拖纜網套相連。
優選的,步驟(6)鎧裝光纜登上平臺后,在平臺上對鎧裝光纜進行固定;
步驟(6)鎧裝光纜登上平臺后,將距海纜護管60米范圍內的鎧裝光纜用壓塊壓緊。
本發明在海纜護管底部的光纜上擺放了水泥壓塊,避免了光纜受到海底水流的影響。
優選的,所述壓塊為水泥壓塊。
優選的,所述海底鎧裝光纜內的光纖為全分布式溫度傳感光纖,它可以實時在線監測海底管道的泄漏情況,并能準確定位,定位精度在10米以內,為海底管道的安全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海底鎧裝光纜登海洋平臺的方法中,光纜是通過海纜護管牽拉登平臺的,海纜護管給光纜提供了一個安全保障,避免了光纜受到風、浪、流等外界載荷的影響,同時在海纜護管底部的所述光纜上擺放了水泥壓塊,避免了光纜受到海底水流的影響。
本發明的海底鎧裝光纜登海洋平臺的方法,不僅解決了海底光纜登平臺時的難題,同時有效地避免了光纜受到外界載荷的破壞。本發明操作簡單,省時省力,解決了海底鎧裝光纜在登平臺時的處理難題。
本發明利用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可以實現對海底油氣管道實時在線和安全有效的監測,可以大大降低海底管道的安全隱患,全面提高失效應急響應能力,為海洋油氣田的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提供了保障,提升經濟及社會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將光纜牽拉至船上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將光纜牽拉至海洋平臺的示意圖;
其中,1-船,2-繩索,3-鎧裝光纜,4-絞車,5-海纜護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
如附圖1-2所示,為本發明的海底鎧裝光纜登海洋平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潛水員從船上攜帶繩索2下潛至光纜位置,將繩索2綁在鎧裝光纜上,船上人員通過繩索2另一端將部分鎧裝光纜牽拉至船上1,同時潛水員出水。
(2)在船上1將繩索2從鎧裝光纜3上解開,將鎧裝光纜沿8字形擺放,便于后期鎧裝光纜牽拉登平臺,同時在鎧裝光纜端部安裝拖纜網套。
(3)將繩索一端與船上絞車4相連,繩索另一端連接一個鋼球,以便順利將繩索下放到海纜護管底部;一人攜帶帶有鋼球一端的繩索,從船甲板登上平臺至海纜護管頂部,并將鋼球和繩索從海纜護管5頂部下放至海纜護管5底部。
(4)潛水員從船上攜帶安裝有拖纜網套的光纜端部下水至海纜護管5底部位置,同時根據潛水員下潛深度,船上人員將船上沿8字形擺放的鎧裝光纜3下放到水里;
(5)潛水員達到海纜護管底5部位置后,解開繩索端部的鋼球,并將繩索固定在拖纜網套上。
(6)通過船上絞車4,將光纜沿著海纜護管牽拉登海洋平臺;在牽拉過程中,潛水員在海纜護管底部位置觀察光纜登海洋平臺情況,保證光纜不受損傷。
實施例2
本發明的海底鎧裝光纜登海洋平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潛水員從船上攜帶繩索下潛至光纜位置,將繩索綁在光纜上,船上人員通過繩索另一端將已敷設至海底的部分鎧裝光纜牽拉至船甲板上,同時潛水員出水。將海底的部分鎧裝光纜牽拉至船上時的牽拉部分長度大于海洋平臺高度。
(2)在船上將繩索從鎧裝光纜上解開,將光纜沿圓字形擺放,便于后期光纜牽拉登平臺,同時在鎧裝光纜端部安裝拖纜網套。鎧裝光纜端部采用膠封密封。
(3)將繩索一端與船上絞車相連,繩索另一端連接一個鐵塊,以便順利將繩索下放到海纜護管底部;一人攜帶帶有鐵塊一端的繩索,從船甲板登上平臺至海纜護管頂部,并將鐵塊和繩索從海纜護管頂部下放至海纜護管底部。
(4)潛水員從船上攜帶安裝有拖纜網套的光纜端部下水至海纜護管底部位置,同時根據潛水員下潛深度,船上人員將船上沿圓形擺放的光纜下放到水里。
(5)潛水員達到海纜護管底部位置后,解開繩索端部的鐵塊,并將繩索固定在拖纜網套上。
(6)通過絞磨機,將光纜沿著海纜護管牽拉登平臺;在牽拉過程中,潛水員在海纜護管底部位置觀察光纜登平臺情況,保證光纜不受損傷。
(7)光纜登平臺后,在平臺上對光纜進行固定,同時在海纜護管底部附件的光纜上擺放水泥壓塊,將距海纜護管60米范圍內的鎧裝光纜用壓塊壓緊,以防止海流對光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