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印刷制版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替換燈泡的曬版機。
背景技術:
曬版機是用于制作印版的一種接觸曝光成像設備。該設備利用壓力,使原版與感光版緊密貼合,以便通過光化學反應,將原版上的圖像精確地曬制在感光版上。曬版機主要由光源裝置、曝光室、真空室、電器部分、機座等部分組成。在使用過程中光源燈經常需要替換。
公開號為CN2102528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小型曬版機。該小型曬版機包括箱體、電源開關、電源信號燈、計時器、計時信號燈、燈泡、透明板、氣泡材料墊或泡沫材料墊。該小型曬版機預先將時間計時器調整到所需要的曬版時間,拉出裝版臺,裝好版材后,推進去小型曬版機即可進行自動定時曬版。該小型曬版機并沒有對光源燈進行替換的裝置,當光源燈損壞后整個實用新型將無法進行工作,會造成成本的浪費,有待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替換燈泡的曬版機。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可替換燈泡的曬版機,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包括頂板,所述工作臺轉動連接有上蓋,所述頂板抵接有第一活動桿,所述第一活動桿螺紋連接有第一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的一端套接有第一錐齒輪,所述第一錐齒輪嚙合有第二錐齒輪,所述第二錐齒輪穿設有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二連接桿設置有驅動第二連接桿轉動的驅動件,當所述第二連接桿轉動時帶動頂板朝靠近上蓋的方向移動。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驅動件帶動第二連接桿的轉動進而帶動第二錐齒輪,通過第二錐齒輪的轉動帶動第一錐齒輪的轉動進而帶動第一連接桿的轉動,使得與第一連接桿螺紋連接的第一活動桿沿著第一連接桿的軸向朝背離第一錐齒輪方向移動。此刻第一活動桿帶動頂板朝著靠近上蓋的方向移動,頂板和第一凹槽配合出現一個技術人員工作的缺口。此刻技術人員便可從缺口處進行光源燈的替換。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連接桿遠離第二錐齒輪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手輪。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技術人員可以通過手輪進行驅動第二連接桿的轉動,更貼合人機規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上蓋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兩個相互平行的第三連接桿,所述第三連接桿遠離上蓋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四連接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技術人員可以將手放在兩根第三連接桿和第四連接桿構成的凹槽狀的空間內。此刻技術人員可以方便地將上蓋朝遠離工作臺的方向提起。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工作臺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內設置有多個相互平行的光源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曬版機進行工作時,光源燈能夠很均勻地分布到工作臺,不會因為不同亮度的原因而影響曬版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上蓋的兩側固定連接有第一定位桿,每個所述第一定位桿套接有第二定位桿,每個所述第二定位桿穿設有第三定位桿,所述工作臺設置有供第三定位桿滑動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定位桿滑動連接于第二凹槽內,當第二定位桿、上蓋和工作臺的一側構成三角狀時,上蓋相對工作臺傾斜固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第二定位桿在第二凹槽內滑動,當上蓋緊貼工作臺從而封閉工作臺時,第二連接桿的一端處于第二凹槽的一端。當上蓋朝著遠離工作臺的方向轉動時,第二連接桿處于第二凹槽內的一端沿著第二凹槽內的長度方向不斷移動。當上蓋轉動至與工作臺最遠位置時,上蓋、第二連接桿和工作臺構成三角狀,此刻上蓋相對工作臺傾斜固定。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上蓋與工作臺連接處設置有合頁。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上蓋和工作臺通過合頁來實現轉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工作臺設置有扣環,所述上蓋設置有與扣環配合固定的磁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技術人員在不使用本實用新型時,能夠利用扣環和磁塊的固定作用來實現上蓋和工作臺的固定。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過驅動件帶動第二連接桿的轉動進而帶動第二錐齒輪,通過第二錐齒輪的轉動帶動第一錐齒輪的轉動進而帶動第一連接桿的轉動,使得與第一連接桿螺紋連接的第一活動桿沿著第一連接桿的軸向朝背離第一錐齒輪方向移動。此刻第一活動桿帶動頂板朝著靠近上蓋的方向移動,頂板和第一凹槽配合出現一個技術人員工作的缺口。此刻技術人員便可從缺口處進行光源燈的替換。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2為實施例的后視圖;
圖3為圖2中A區域的放大圖;
圖4為實施例的爆炸示意圖;
圖5為圖4中B區域的放大圖;
圖6為實施例中手輪、第一連接桿、第一活動桿、第一錐齒輪、第二錐齒輪和第二連接桿之間關系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工作臺;2、頂板;3、上蓋;4、第一活動桿;5、第一連接桿;6、第一錐齒輪;7、第二錐齒輪;8、第二連接桿;9、手輪;10、第三連接桿;11、第四連接桿;12、光源燈;13、第一定位桿;14、第二定位桿;15、第三定位桿;16、第二凹槽;17、合頁;18、第三凹槽;19、凸條;20、第一凹槽;21、扣環;22、磁塊;23、轉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可替換燈泡的曬版機,包括工作臺1。工作臺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四個轉輪23。工作臺1垂直于設置有轉輪23的相互平行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二凹槽16。每個第二凹槽16設置有處于第二凹槽16內的第三定位桿15。每個第三定位桿15可沿著第二凹槽16的長度方向移動。每個第三定位桿15的一端套接有垂直于第三定位桿15的第二定位桿14。每個第二定位桿14遠離第三定位桿15的一端穿設有垂直于第二定位桿14的第一定位桿13。兩個第一定位桿13遠離第二定位桿14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上蓋3。上蓋3和工作臺1的連接處設置有兩個合頁17。合頁17使得上蓋3繞著工作臺1的一側轉動。當上蓋3轉動時,通過上蓋3帶動第一定位桿13轉動進而帶動第二定位桿14移動,使得第二定位桿14帶動第三定位桿15沿著第二凹槽16的長度方向移動。當第三定位桿15移動至第二凹槽16的一端時,第二定位桿14、上蓋3和工作臺1的一側構成三角形進而上蓋3于工作臺1固定。工作臺1的兩側設置有兩個扣環21。上蓋3的兩側固定連接有配合一個扣環21的磁塊22。上蓋3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兩個垂直于上蓋3的第三連接桿10。兩個第三連接桿10遠離上蓋3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四連接桿11。
如圖4、圖5和圖6所示,工作臺1包括有頂板2。頂板2可繞著工作臺1的一側轉動。工作臺1的一側設置有沿垂直于工作臺1一側的方向貫穿工作臺1的第二連接桿8。第二連接桿8處于工作臺1外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手輪9。第二連接桿8處于工作臺1內的一端套接有第二錐齒輪7。第二錐齒輪7嚙合有第一錐齒輪6。第一錐齒輪6的軸心線處穿設有第一連接桿5。第一連接桿5螺紋連接有第一活動桿4。第一活動桿4的側面固定連接有凸條19。工作臺1的內部設置有供凸條19沿自身軸向移動的第三凹槽18。凸條19處于第三凹槽18內。凸條19和第三凹槽18配合使得第一活動桿4只能沿著自身的軸向移動。第一連接桿5遠離第一錐齒輪6的一端抵接頂板2。通過轉動手輪9帶動第二連接桿8的轉動進而帶動第二錐齒輪7的轉動,使得第二錐齒輪7帶動第一錐齒輪6的轉動進而帶動第一連接桿5的轉動。接著通過第一連接桿5的轉動帶動第一活動桿4沿著自身的軸向方向移動,使得第一活動桿4帶動頂板2朝著遠離第一活動桿4的方向移動從而頂板2與工作臺1構成一個開口。開口讓技術人員可以對光源燈12進行替換。工作臺1的內部設置有開口朝向頂板2的第一凹槽20。第一凹槽20內設置有多個相互平行的光源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