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鏡頭,尤其是一種雙重防水鏡頭。
背景技術:
車載鏡頭中,防水等級要求越來越高,由原來的IP67等級提升到IP69、IP69K。現在鏡頭通用的防水結構越來越難滿足防水等級的要求。
如果鏡頭防水出現不良,會導致鏡頭清晰度模糊,無法監控車外狀況,會引起嚴重的交通事故,甚至引起生命安全。同時由于鏡頭防水不良導致車輛維修成本費用高、也會影響車輛品質,所以車廠對鏡頭防水等級越來越重視。
現有的鏡頭防水結構多為防水膠、防水膠加密封圈、單個密封圈,都屬于較為簡單的防水方式。防水膠的使用會造成鏡頭外觀不良高、組裝成本高、返修成本高,同時防水效果一般;單個密封圈的防水結構也難于滿足現狀的防水等級的要求,在市場上時有發生鏡頭防水失效導致鏡頭清晰度不良的事項。
基于以上原因,車廠對鏡頭的防水等級要求越來越高,除了IP69K,還要求更嚴苛的環境試驗中防水也要保證。
本實用新型即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研究提出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雙重防水鏡頭,結構簡單,防水性能好,成本低。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術方案:一種雙重防水鏡頭,其特征在于:包括鏡筒,所述鏡筒內設置有第一透鏡,所述第一透鏡的外側設置有環形凸臺,所述的環形凸臺與所述鏡筒端面之間設置有用于防水的第一密封圈,所述鏡筒內設置有能供所述第一透鏡卡入的臺階,所述的第一透鏡與所述臺階之間設有用于防水的第二密封圈。
如上所述的一種雙重防水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鏡筒的端部設置有向下部凹陷的凹槽,所述第一透鏡的側壁與所述凹槽配合形成環形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設置在所述環形槽內。
如上所述的一種雙重防水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鏡筒的外部設置有用于壓緊所述第一透鏡的壓帽。
如上所述的一種雙重防水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鏡筒內靠近像側一側還設置有第二透鏡。
如上所述的一種雙重防水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圈與第二密封圈為硅膠或橡膠材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雙重防水鏡頭,達到了如下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第一透鏡的外側設置有環形凸臺,環形凸臺與鏡筒端面之間設置有用于防水的第一密封圈,鏡筒內設置有能供第一透鏡卡入的臺階,第一透鏡與臺階之間設有用于防水的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與第一密封圈配合起到雙重防水的效果,提升了鏡頭的防水等級,確保鏡頭品質,能滿足嚴苛的環境測試。
2、本實用新型的密封圈可以重復使用,不會造成浪費,在提升防水品質的同時并不會增加更多的成本,性價比非常高。
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制造方便,適合推廣。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A處的放大圖;
附圖說明:1、鏡筒;11、臺階;12、凹槽;13、環形槽;2、第一透鏡;21、環形凸臺;3、第二透鏡;4、第一密封圈;5、第二密封圈;6、壓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2所示,一種雙重防水鏡頭,包括鏡筒1,所述鏡筒1內設置有第一透鏡2,所述第一透鏡2的外側設置有環形凸臺21,所述的環形凸臺21與所述鏡筒1端面之間設置有用于防水的第一密封圈4,所述鏡筒1內設置有能供所述第一透鏡2卡入的臺階11,所述的第一透鏡2與所述臺階11之間設有用于防水的第二密封圈5,因此第二密封圈安裝在第一透鏡與臺階之間,與第一密封圈起到雙重防水的效果,提高了鏡頭的防水等級。
如圖1至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鏡筒1的端部設置有向下部凹陷的凹槽12,所述第一透鏡2的側壁與所述凹槽12配合形成環形槽13,所述第一密封圈4設置在所述環形槽13內。使第一密封圈的裝配定位更加容易,保證第一密封圈不會發生位移,確保密封效果。
如圖1至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鏡筒1的外部設置有用于壓緊所述第一透鏡2的壓帽6。
如圖1至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鏡筒1內靠近像側一側還設置有第二透鏡3。
如圖1至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密封圈4與第二密封圈5為硅膠或橡膠材質,可在受到擠壓變形的同時起到雙重的防水效果,材質在此不作具體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