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光纖纖芯對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光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纖纖芯對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電網建設的飛速發展以及電力系統設備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光纖電力通信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0003]目前,作為光纖通訊傳輸的基礎承載網絡一一光纖網絡,其運行維護工作還處在原始的人工模式下,即通常需要人工到現場去執行跳纖操作來實現不同光纖之間的對接交換。但是,受制于地理位置的分散,人工倒換操作的繁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人工操作工作量巨大而且費時,因此,如何實現光纖纖芯的自動對接交換即成為人們非常關心的問題。
[0004]針對該問題,目前有技術表明可以通過將多路光纖集成在同一對接交換設備中,通過自動控制實現光纖網絡中多路光纖的對接,進而實現多路光纖中數據信息交換傳輸。而實現光纖的自動對接必須依托于特定的對接設備,其中,包括用于固定光纖纖芯,并帶動光纖纖芯與不同尾纖對接的對接結構,因此,提供一種用于固定光纖纖芯,并帶動光纖纖芯與不同尾纖對接的對接結構已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光纖纖芯對接結構,以實現固定光纖纖芯,并帶動光纖纖芯與不同尾纖對接。
[0006]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光纖纖芯對接結構,包括:
[0008]光纖對接盤,所述光纖對接盤中心區域具有一個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周圍具有兩排環形分布的對接孔,每排環形分布的對接孔中包括多個對接孔,且每排環形分布的對接孔中各對接孔與所述中心通孔之間的距離相等;
[0009]光纖對接頭,所述光纖對接頭包括:中空的光纖固定架,所述光纖固定架具有平行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與第二固定架通過橫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架與所述第二固定架內均具有纖芯固定結構;
[0010]電機結構,所述電機結構包括:貫穿所述中心通孔與所述橫桿固定連接的第一電機,與所述第一電機固定連接的第二電機,與所述第一固定架內的纖芯固定結構固定連接的第二電機;
[0011]其中,所述第一電機通過所述橫桿帶動所述光纖固定架旋轉運動,所述第二電機通過所述第一電機帶動所述光纖固定架上下運動,所述第三電機帶動所述第一固定架內的纖芯固定結構沿所述橫桿移動。
[0012]優選的,所述光纖固定架中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相對設置。
[0013]優選的,還包括:與所述光纖固定架固定連接的中空的倒Y型支撐架,且所述倒Y型支撐架的兩個分支中的中空管道分別與所述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中的中空管道相連通。
[0014]優選的,所述每排環形分布的對接孔中相鄰對接孔之間的距離相同。
[0015]優選的,所述每排環形分布的對接孔包括多組對接孔,每組對接孔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對接孔和第二對接孔,且所述第一對接孔與所述第二對接孔的連線通過所述光纖對接盤的圓心。
[0016]優選的,所述中心通孔的形狀為凸臺型。
[0017]優選的,所述第一電機的結構包括層疊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直徑,所述第二部分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三部分的直徑,且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間,所述第三部分通過所述橫桿中心的通孔貫穿所述橫桿,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橫桿朝向所述光纖對接盤一側,所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填充所述光纖對接盤中心的凸臺型通孔。
[0018]優選的,所述第二固定架內具有一個纖芯固定結構,所述纖芯固定結構對應所述兩排環形分布的對接孔任一排的對接孔。
[0019]優選的,所述第二固定架內具有兩個纖芯固定結構,每個纖芯固定結構對應所述兩排環形分布的對接孔中的一排的對接孔。
[0020]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0021]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包括:光纖對接盤、電機結構與光纖對接頭,其中,所述光纖對接盤中心區域具有一個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周圍具有兩排環形分布的對接孔,每排環形分布的對接孔中包括多個對接孔,且每排環形分布的對接孔中各對接孔與所述中心通孔之間的距離相等,所述光纖對接頭包括:中空的光纖固定架,所述光纖固定架具有平行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與第二固定架通過橫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架與所述第二固定架內均具有纖芯固定結構,所述電機結構包括:貫穿所述中心通孔與所述橫桿固定連接的第一電機,與所述第一電機固定連接的第二電機,與所述第一固定架內的纖芯固定結構固定連接的第三電機。其中,所述第一電機通過所述橫桿帶動所述光纖固定架旋轉運動,所述第二電機通過所述第一電機帶動所述光纖固定架上下運動,所述第三電機帶動所述第一固定架內的纖芯固定結構沿所述橫桿移動。
[0022]具體應用時,只需預先將待對接尾纖固定于所述光纖對接盤的各個對接孔中,然后將外部光纖通過所述光纖對接頭的中空管道,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中的纖芯固定結構上,再將所述第一固定架插入待對接尾纖所在的對接孔中,即可實現外部光纖與待對接尾纖的對接。
[0023]在需要切換該外部光纖對接的距離光纖對接盤圓心同一半徑處的不同尾纖時,只需利用所述第二電機通過所述第一電機帶動所述光纖對接頭向上移動,脫離所述光纖對接盤,再利用所述第一電機帶動所述光纖對接頭旋轉,使所述第一固定架旋轉至待對接尾纖所在的對接孔的上方,最后利用所述第二電機通過所述第一電機帶動所述光纖對接頭向下運動,使得所述第一固定架插入新的待對接尾纖所在的對接孔中,即可實現待對接尾纖的切換,即實現該外部光纖與不同的尾纖對接。
[0024]在需要切換該外部光纖對接同一半徑方向上不同排的尾纖時,只需利用所述第二電機通過所述第一電機帶動所述光纖對接頭向上移動,脫離所述光纖對接盤,再利用所述第三電機帶動所述第一固定架中的纖芯固定結構沿所述橫桿移動至待對接尾纖所在的對接孔的上方,最后利用所述第二電機通過所述第一電機帶動所述光纖對接頭向下運動,使得所述第一固定架插入新的待對接尾纖所在的對接孔中,即可實現待對接尾纖的切換,即實現該外部光纖與不同的尾纖對接。
【附圖說明】
[002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6]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所提供的光纖纖芯對接結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7]圖2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所提供的光纖纖芯對接結構的前視圖;
[0028]圖3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所提供的光纖纖芯對接結構的剖視圖;
[0029]圖4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所提供的光纖纖芯對接結構中,光纖對接盤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正如【背景技術】部分所述,提供一種用于固定光纖纖芯,并帶動光纖纖芯與不同尾纖對接的對接結構已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0031]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光纖纖芯對接結構,包括:
[0032]光纖對接盤,所述光纖對接盤中心區域具有一個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周圍具有兩排環形分布的對接孔,每排環形分布的對接孔中包括多個對接孔,且每排環形分布的對接孔中各對接孔與所述中心通孔之間的距離相等;
[0033]光纖對接頭,所述光纖對接頭包括:中空的光纖固定架,所述光纖固定架具有平行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與第二固定架通過橫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架與所述第二固定架內均具有纖芯固定結構;
[0034]電機結構,所述電機結構包括:貫穿所述中心通孔與所述橫桿固定連接的第一電機,與所述第一電機固定連接的第二電機,與所述第一固定架內的纖芯固定結構固定連接的第三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