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演奏裝置及電子樂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832995閱讀:37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演奏裝置及電子樂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過演奏者借助手保持并揮動而產生樂音的演奏裝置及電子樂器。
背景技術
以往提出有如下結構的電子樂器在棒狀構件上設置傳感器,演奏者用手保持構件進行揮動,傳感器檢測該構件的運動,電子樂器發出樂音。尤其是,在該電子樂器中,棒狀構件具備如鼓(drum)的擊棒或日式鼓的鼓棒那樣的形狀,與演奏者敲擊鼓或日式鼓的動 作相對應地,發出打擊樂器聲音。例如,在日本特許第2663503號公報中,提出有如下結構的演奏裝置在棒狀構件上設置加速度傳感器,來自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加速度傳感器值)達到規定的閾值后若經過規定時間,則發出樂音。在日本特許第2663503號公報中所公開的演奏裝置中,存在如下問題只是基于棒狀構件的加速度傳感器值來控制樂音的發出,很難實現演奏者所希望那樣的樂音的變化。此外,在日本特開2007-256736號公報中,提出有如下裝置能夠發出多個音色,使用地磁傳感器,按照棒狀構件朝向的方向,發出多個音色中的某個音色。在日本特開2007-256736號公報中所公開的裝置中,存在如下問題因為根據構件的方向使音色變化,所以若應發音的音色的種類增大,則分配給該音色的方向(角度范圍)變小,因而很難產生所希望的音色的樂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使包含音色及音高的樂音構成要素按照演奏者所希望那樣變化的演奏裝置及電子樂器。本發明的目的通過如下的演奏裝置實現,該演奏裝置具有保持構件,演奏者能夠用手保持;音色存儲單元,存儲用于確定主區域的信息、以及與該主區域建立了對應的樂音的音色,該主區域是由在空間中至少側面與地表面垂直的面劃定的;音高存儲單元,存儲用于確定位于上述主區域中的子區域的信息、以及與該子區域建立了對應的樂音的音高;位置信息取得單元,取得上述保持構件的位置信息;讀出單元,在上述位置信息單元所取得的上述保持構件的位置處于上述主區域內且處于上述子區域內時,從上述音色存儲單元讀出與上述保持構件的位置所處的主區域建立了對應的音色,并且,從上述音高存儲單元讀出與上述保持構件的位置所處的子區域建立了對應的音高;以及發音指示單元,對樂音產生單元指示發出具有該讀出單元所讀出的音色和音高的樂音。


圖I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電子樂器的結構的框圖。圖2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演奏裝置主體的結構的框圖。圖3是表示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演奏裝置主體中執行的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圖4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當前位置取得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圖5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主區域設定處理的例子流程圖。圖6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音色設定處理的例子流程圖。 圖7是概略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主區域的決定的圖。圖8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RAM中的主區域和音色的表格的例子的圖。圖9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子區域設定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圖10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音高設定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圖11是概略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子區域的決定的圖。圖12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RAM中的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的例子的圖。圖13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發音定時檢測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圖14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音符開啟事件生成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圖15是概略表示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演奏裝置主體的子區域設定處理及音高設定處理中所設定的子區域及對應的音高的例子的圖。圖16是表示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樂器部中執行的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圖17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子區域設定處理的例子的圖。圖18是概略表示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演奏裝置主體的子區域設定處理及音高設定處理中所設定的子區域及對應的音高的例子的圖。圖19是表示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主區域設定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圖20是表示第四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子區域和音高的設定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圖21是概略表示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演奏裝置主體的子區域和音高的設定處理中所設定的子區域的圖。圖22是表示第五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音色設定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圖23是概略表示組合所涉及的實施方式中的主區域及子區域的例子。圖24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主區域設定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圖25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子區域設定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圖26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主區域及子區域的例子的圖。圖27是表示其他方式涉及的發音定時檢測處理的流程圖。圖28是表示其他方式涉及的子區域的結構的圖。圖29是其他方式涉及的音符開啟事件生成處理的流程圖。圖30表示第四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子區域的形狀的變形例。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圖I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電子樂器的結構的框圖。如圖I所示那樣,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電子樂器10具有用于演奏者手持并揮動的沿長度方向延伸的棒狀的演奏裝置主體11。而且,電子樂器10具備用于產生樂音的樂器部19,樂器部19具有CPU12、接口(I/F)13、R0M14、RAM15、顯示部16、輸入部17及音響系統18。如后述那樣,演奏裝置主體11在與演奏者所保持的根部側相反的一側、即前端側的附近具有加速度傳感器23和地磁傳感器22。樂器部19的I/F13接受來自演奏裝置主體11的數據(例如音符開啟事件(note-on event)),保存到RAM15中,并向CPU12通知數據的接受。在本實施方式中,例如,在演奏裝置主體11的根部側端部設置有紅外線通信裝置24,在I/F13上也設置有紅外線通信裝置33。因此,通過I/F13的紅外線通信裝置33接收演奏裝置主體11的紅外線通信裝置24所發出的紅外線,樂器部19能夠接收來自演奏裝置主體11的數據。CPU12執行電子樂器10整體的控制、特別是電子樂器的樂器部19的控制、構成輸入部17的鍵開關(未圖示)的操作的檢測、基于經由I/F13接收到的音符開啟事件產生樂 首等的各種處理。R0M14保存有電子樂器10整體的控制、特別是電子樂器的樂器部19的控制、構成輸入部17的鍵開關(未圖示)的操作的檢測、基于經由I/F13接收到的音符開啟事件產生樂音等的各種處理程序。而且,R0M14包含有對各種音色的波形數據、特別是低音鼓(bass drum)、踩镲(high-hat)、小軍鼓(snare drum)、鐃鈸(cymbal)等打擊樂器的波形數據進行保存的波形數據區。當然,不限于打擊樂器的波形數據,在R0M22中也可以保存長笛、薩克斯、小號等管樂器、鋼琴等鍵盤樂器、吉他等弦樂器、木琴(Marimba)、電顫琴(Vibraphone)、定音鼓(timpani)等其他打擊樂器的音色的波形數據。RAM15存儲從R0M14讀出的程序、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及參數。在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中,包含輸入部17的開關的操作狀態、經由I/F13接收到的傳感器值、樂音的發音狀況(發音標志)等。顯示部16例如具有液晶顯示裝置(未圖示),能夠顯示將所選擇的音色、將后述的主區域和樂音的音色建立了對應的主區域和音色的表格、以及將子區域和樂音的音高建立了對應的子區域和首聞的表格的內容等。而且,輸入部17具有開關(未圖不),能夠指不首色的指定等。音響系統18具備音源部31、音頻電路32及揚聲器35。音源部31按照來自CPU12的指示,從R0M15的波形數據區讀出波形數據,生成并輸出樂音數據。音頻電路32將從音源部31輸出的樂音數據轉換成模擬信號,將轉換后的模擬信號放大而向揚聲器35輸出。由此,從揚聲器35輸出樂音。圖2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演奏裝置主體的結構的框圖。如圖2所示那樣,演奏裝置主體11在與演奏者所保持的根部側相反的一側、即前端側具有地磁傳感器22及加速度傳感器23。地磁傳感器22的位置不限于前端側,也可以配置在根部側。但是,演奏者多將演奏裝置主體11的前端位置視為基準(也就是說,用眼看著前端的同時)來揮動演奏裝置主體11。因此,考慮到取得演奏裝置主體11的前端的位置信息,地磁傳感器22優選位于前端側。加速度傳感器22,特別是為了使加速度的變化較大顯現,優選配置在演奏裝置主體11的前端側。地磁傳感器22是具有磁阻效應元件或霍爾元件、能夠檢測x、y、z方向的各個磁場成分的3軸地磁傳感器。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基于3軸地磁傳感器的傳感器值,能夠取得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信息(坐標值)。而且,加速度傳感器23是例如靜電電容式或壓電阻元件式的傳感器,能夠輸出表示所產生的加速度的數據值。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加速度傳感器23例如能夠得到演奏裝置主體11的長軸、與長軸垂直的2個軸的3軸方向的加速度值(成分)。根據從加速度傳感器得到的3軸方向的各個成分,能夠計算演奏裝置主體11的移動量。而且,根據演奏裝置主體11的長軸方向的成分,能夠決定樂音的發音定時。而且,演奏裝置主體11具有CPU21、紅外線通信裝置24、R0M25、RAM26、接口(I/F) 27及輸入部28。CPU21執行如下處理演奏裝置主體11中的傳感器值的取得、根據地磁傳感器22的傳感器值及加速度傳感器23的傳感器值進行的位置信息的取得、能夠發出樂音的區域即主區域的設定、在主區域中規定應該發出的樂曲的音高的區域即子區域的設定、基于加速度傳感器22的傳感器值(加速度傳感器值)對樂音的發音定時的檢測、音符開啟事件的生成、以及經由I/F27及紅外線通信裝置24對音符開啟事件的發送的控制等的處理。
在R0M25中保存有如下程序演奏裝置主體11中的傳感器值的取得、根據地磁傳感器22的傳感器值及加速度傳感器23進行的傳感器值的位置信息的取得、能夠發出樂音的區域即主區域的設定、在主區域中規定應該發出的樂曲的音高的區域即子區域的設定、基于加速度傳感器值對樂音的發音定時的檢測、音符開啟事件的生成、以及經由I/F27及紅外線通信裝置24對音符開啟事件的發送的控制等的處理程序。在RAM26中保存傳感器值等、在處理中取得或者生成的值。I/F27按照來自CPU21的指示向紅外線通信裝置24輸出數據。而且,輸入部28具有開關(未圖示)。圖3是表示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演奏裝置主體中執行的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如圖3所示那樣,演奏裝置主體11的CPU21執行包含RAM26的數據或標志的清除等的初始化處理(步驟301)。在初始化處理中,定時器中斷(time interrupt)被解除。若解除了定時器中斷,則在演奏裝置主體11中,由CPU21以規定的時間間隔讀入地磁傳感器22的傳感器值及加速度傳感器23的傳感器值,并將其分別保存到RAM26中。而且,在初始化處理中,基于地磁傳感器22的初始值和加速度傳感器23的初始值,取得演奏裝置主體11的初始位置,并將其也保存于RAM26。在以下說明的當前位置取得處理(步驟304)中所取得的當前位置成為相對于上述初始位置的相對位置。在初始化處理后,反復執行步驟302 310。CPU21取得通過中斷處理得到的加速度傳感器23的傳感器值(加速度傳感器值)并將其保存于RAM26 (步驟302)。而且,CPU21取得通過中斷處理得到的地磁傳感器22的傳感器值(地磁傳感器值)(步驟303)。接著,CPU21執行當前位置取得處理(步驟304)。圖4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當前位置取得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如圖4所示那樣,CPU21基于RAM26所保存的、在前次執行的步驟303中得到的地磁傳感器值和在本次執行地步驟303中得到的地磁傳感器值,計算演奏裝置主體11的移動方向(步驟401)。如上所述,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地磁傳感器22是3軸地磁傳感器,所以能夠基于由X成分、y成分、z成分的各成分之差構成的三維向量得到方向。而且,CPU21基于RAM26所保存的、在前次執行的步驟302中得到的加速度傳感器值和在本次執行的步驟302中得到的加速度傳感器值,計算演奏裝置主體11的移動量(步驟402)。這能夠通過使用加速度傳感器值及各自的加速度傳感器值的取得時刻之差(時間間隔)進行2次積分來取得。接著,CPU21基于RAM26所保存的前次的位置信息、在步驟401、402中分別得到的移動方向及移動量,計算當前位置的坐標(步驟403)。CPU21判斷所計算出的坐標相對于前次的位置坐標是否發生了變化(步驟404)。在步驟404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在RAM26中保存計算出的當前位置的坐標,作為新的位置信息(步驟405)。在當前位置取得處理(步驟304)后,CPU21執行主區域設定處理(步驟305)。在本實施方式中構成為,演奏者使用演奏裝置主體11,指定區域的頂點,由頂點劃定的二維平面被投影后在地表面上的平面、和從該平面的頂點延伸的垂線所劃定的區域為主區域。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劃定出能夠使用演奏裝置主體10產生樂音的主區域。而且,如后述那樣,通過在主區域內設定與實際應該發出的樂音的音高建立了關聯的子區域,來產生實際的樂音。以下,對使用4個頂點來設定主區域的情況進行說明。圖5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主區域設定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如圖5所示那樣,CPU21判斷輸入部18中的主區域設定開關是否已被接通(步驟 501)。在步驟501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取得RAM26所保存的位置信息,并將其作為頂點的坐標(頂點坐標)保存于RAM26 (步驟502)。接著,CPU21將RAM26中表示頂點個數的參數N自加1(步驟503)。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參數N在初始化處理(圖3的步驟301)中被初始化為“O”。接著,CPU21判斷參數N是否比“4”大(步驟504)。在步驟504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結束主區域設定處理。步驟504中判斷為“是”意思是指4個頂點坐標已保存于RAM26中。因此,在步驟504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取得由4個頂點坐標劃定的二維平面(四邊形)的信息(步驟505)。接著,CPU21基于表示所取得的四邊形的信息,取得將該四邊形投影到地表面而得到的四邊形的頂點的位置,并將主區域的信息保存于RAM26中的主區域和音色的表格中(步驟506)。之后,CPU21將RAM26中的參數N初始化為“0”,并且,將主區域設定標志設定為“I”(步驟507)。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演奏者指定頂點,能夠設定基于由頂點劃定的平面的主區域。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頂點個數為4的平面(四邊形)設定為主區域,但通過變更頂點個數,能夠設定三角形等任意多邊形的主區域。圖7是概略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主區域的決定的圖。標記71 74分別表示演奏者接通了主設定開關時的演奏裝置主體。標記71 74中的演奏裝置主體的前端位置分別為Pl(SETl)=(Xpy17Z1)P2 (標記 72) (x2, j2, Z2)P3 (標記 73) : (x3, y3, Z3)P4 (標記 74) (x4, y4, z4),將這4個坐標用直線連接而得到的平面用標記700表示。而且,在將平面700投影到地表面(z坐標=Z0)而得的平面701中,頂點的坐標y為(X1, y1; Z0)(x2, j2, Z0)(x3, y3, Z0)
(x4, y4, z0)在本實施方式中,由4 個坐標(X1, y1; z0)、(x2, j2, z0)、(x3, y3, z0)、(x4, y4, z0)劃定的平面和從該4個坐標延伸的垂線75 78所劃定的空間710被設為主區域。如后述那樣,演奏裝置主體11在位于上述空間710內時,能夠通過揮動演奏裝置主體11產生樂音。另外,關于區域的設定及形狀,也可以有其他方式。對此將在后面敘述。若主區域設定處理(步驟305)結束,則CPU21執行音色設定處理(步驟306)。圖6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音色設定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如圖6所示那樣,CPU21判斷主區域設定標志是否為“I”(步驟601)。在步驟601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結束音色設定處理。在步驟601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判斷音色確認開關是否已被接通(步 驟602)。在步驟602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生成包含基于表示音色的參數TN的音色信息的音符開啟事件(步驟603)。該參數TN例如是用于唯一地確定音色的音色號碼。在該音符開啟事件中,表示音量電平(volume level)或音高的信息只要被預先決定即可。接著,CPU21向I/F26輸出所生成的音符開啟事件(步驟604)。I/F27使紅外線通信裝置24將音符開啟事件以紅外線信號進行發送。來自紅外線通信裝置24的紅外線信號被樂器部19的紅外線通信裝置33接收。由此,在樂器部19中發出規定音高的樂音。對于樂器部19中的發首將在后面敘述。在步驟604之后,CPU21判斷確定開關是否已被接通(步驟605)。在步驟605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CPU21將表示音色的參數TN自加I (步驟606),并返回步驟602。在步驟605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將參數TN所示的音色信息與主區域的信息建立關聯,并保存于RAM26中的主區域和音色的表格中(步驟607)。接著,CPU21將主區域設定標志復位為“O”(步驟608)。圖8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RAM中的主區域和音色的表格的例子的圖。如圖8所示那樣,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主區域和音色的表格800的記錄(例如,參照標記801)具有主區域ID、頂點位置(頂點I 頂點4)的坐標以及音色這些項目。主區域ID用于唯一地確定記錄,是在生成主區域和音色的表格800的記錄時由CPU21選的號碼。在本實施方式中,構成為能夠指定音高可變的樂器的音色。在圖8的例子中,設定有電顫琴、木琴、定音鼓那樣的音高可變的打擊樂器的音色。當然也可以構成為能夠設定上述打擊樂器以外的樂器(鍵盤樂器、弦樂器、管樂器等)的音色。而且,作為頂點位置的坐標保存有X方向、y方向的二維坐標(x,y)。這是因為,如上述那樣,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主區域是地表面上的基于例如4個頂點的平面和從該4個頂點延伸的垂線75 78所劃定的三維空間,z坐標是任意的。若音色設定處理(步驟306)結束,則CPU21執行子區域設定處理(步驟307)。圖9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子區域設定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如圖9所示那樣,CPU21取得RAM26所保存的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信息(步驟901),判斷演奏裝置主體11是否位于某個主區域內(步驟902)。在步驟902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結束子區域設定處理。在步驟902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判斷演奏裝置主體11的輸入部28中、中心設定開關是否已被接通(步驟903)。在步驟903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結束子區域設定處理。在步驟903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判斷中心設定開關是否是新接通的(步驟904)。在步驟904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將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信息作為中心位置C的位置信息(坐標(X。,y。,zc))保存于RAM26(步驟905)。該位置成為以下所設定的子區域的基準位置。在步驟904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也就是說開關一直處于接通中的情況下,或者在執行完步驟905后,CPU21判斷中心設定開關是否已被斷開(步驟906)。在步驟906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結束子區域設定處理。在步驟906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將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信息作為中心設定開關斷開時的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P的位置信息(坐標(xp,yp,zp)),保存于RAM26 (步驟907)。而且,在步驟907中,CPU21計算位置C與位置P之間的距離dp。CPU21將以中心位置為位置C并經過位置P的半徑dp的范圍(圓盤圓形的平面)決定為子區域(步驟908),并將用于確定子區域的信息(中心位置C的坐標、位置P(也稱作“經過位置”)的坐標及半徑d)保存于RAM26中的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步驟909)。在步驟909中在保存于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的信息中,也包含用于確定子區域所隸屬的主區域的主區域ID和用于確定子區域的子區域ID。之后,CPU21將RAM26 中的子區域設定標志設置為“ I”(步驟910)。如上述那樣,在第一實施方式中,演奏者在想設定成中心位置C的位置,使演奏裝置主體11的中心設定開關接通,在維持該狀態的情況下,移動到與半徑相當的位置,在該位置使中心設定開關斷開,由此,能夠將以中心設定開關接通的位置為中心位置C且從中心設定開關斷開的位置P經過的、半徑d(d:中心位置C和位置P之間的距離)的圓形的平面,設定為子區域。圖11是概略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子區域的決定的圖。標記100表示中心設定開關接通時的演奏裝置主體,標記101表示中心設定開關斷開時的演奏裝置主體。為了方便,在圖11中,設為演奏者使演奏裝置主體水平移動而從上側觀察該演奏裝置主體的狀態。通過演奏者使演奏裝置主體的中心設定開關接通,將演奏裝置主體100的前端位置作為中心位置C的坐標(X。,y。,Zc)保存于RAM26,若在維持中心設定開關接通的狀態的情況下,使演奏裝置主體11移動并在所希望的位置斷開中心設定開關,則得到位置P的坐標(Xp,yp,zp),作為演奏裝置主體101的前端位置,并且,計算出中心位置C與位置P之間的距離dp。由此,將以中心位置C為中心的、從位置P經過的半徑dp的圓形的平面1000被設定為子區域。如后述那樣,演奏裝置主體11的前端(地磁傳感器22)位于該子區域內、或者從子區域經過,由此產生樂音。另外,在圖11的例子中,演奏者使演奏裝置主體11水平移動,因此,圓形的平面相對于地表面平行取位,但并不限于此,由上述演奏者設定的圓形的平面也可以相對于地表面保持任意角度來取位。而且,關于區域的設定,也能夠考慮其他方法。若子區域設定處理(步驟307)結束,則CPU21執行音高設定處理(步驟308)。圖10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音高設定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另外,輸入部28為了指定音高而具有音高確認開關和確定開關。也可以通過切換上述的其他開關來用作該開關。而且,在圖10的音高設定處理中使用的表示音高的參數(例如,基于MIDI的音高信息)在初始化處理(步驟301)中被設定為初始值(例如,最低音)。如圖10所示那樣,CPU21判斷子區域設定標志是否為“I” (步驟1001)。在步驟1001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結束音高設定處理。在步驟1001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判斷音高確認開關是否已被接通(步驟1002)。在步驟1002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生成包含音高信息的音符開啟事件(步驟1003),該音高信息是基于表示音高的參數NN的信息。在該音符開啟事件中,表示音量電平或音色的信息只要被預先決定即可。接著,CPU21向I/F26輸出所生成的音符開啟事件(步驟1004)。I/F27使紅外線通信裝置24將音符開啟事件以紅外線信號發送。來自紅外線通信裝置24的紅外線信號被樂器部19的紅外線通信裝置33接收。由此,在樂器部19中發出規定音高的樂音。在步驟1004之后,CPU21判斷確認開關是否已被接通(步驟1005)。在步驟1005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CPU21將表示音高的參數NN自加I (步驟1006),返回步驟1002。 在步驟1005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將參數NN所示的音高信息與子區域的信息建立關聯,并保存于RAM26中的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步驟1007)。接著,CPU21將子區域設定標志復位為“O” (步驟1008)。在圖10所示的音高設定處理中,每當音高確認開關被接通時,發出比前次高一個音高的樂音。演奏者通過在發出所希望的音高的樂音時使確認開關接通,能夠將所希望的音高與子區域建立對應。圖12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RAM中的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的例子的圖。如圖12所示那樣,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1200的記錄(例如,參照標記1201)具有主區域ID、子區域ID、中心位置C的坐標、經過位置P的坐標、半徑d、以及音高這些項目。主區域ID是用于確定子區域所位于的主區域的主區域ID。子區域ID是在生成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1200的記錄時由CPU21選的號碼。若音高設定處理(步驟308)結束,則CPU21執行發音定時檢測處理(步驟309)。圖13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發音定時檢測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CPU21取得RAM26所保存的位置信息(步驟1301),并參照RAM26中的主區域和音色的表格,來判斷演奏裝置主體11是否位于主區域內(步驟1302)。在步驟1302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將RAM26所保存的加速度傳感器的最大值復位為“O” (步驟1303)。在步驟1302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判斷在步驟302中取得的加速度傳感器值是否比規定值α大(步驟1304)。規定值α是比O大的任意值即可,只要能夠檢測出由演奏者揮動演奏裝置主體11的情況即可。在步驟1304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前進到步驟1307。在步驟1304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判斷加速度傳感器值是否比RAM26所保存的最大值大(步驟1305)。在步驟1305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前進到步驟1307。在步驟1305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保存所取得的加速度傳感器值,作為RAM26中的最大值(步驟1306)。接著,CPU21判斷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是否與子區域相切或者是否從子區域經過(步驟1307)。在步驟1307中,CPU21在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中確定出具有在步驟1302中被判斷為在其區域內的主區域的主區域ID的記錄組,參照該記錄的各自的、中心位置C的坐標、經過位置P的坐標及半徑,取得用于確定對子區域進行規定的圓形的平面的信息,判斷RAM26所保存的從地磁傳感器22等得到的本次的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是否與子區域的平面接觸,或者根據前次處理的坐標及本次處理的坐標得到的演奏裝置主體11的軌跡是否與子區域的平面交叉。在步驟1307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結束發音定時檢測處理。在步驟1307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判斷為RAM26所保存的、與該子區域建立了對應的發音狀況是否為“消音中”(步驟1308)。在步驟1308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執行音符開啟事件處理(步驟1309)。在本實施方式中,發音狀況與每個子區域建立對應而保存于RAM26中,在樂器部19的音源部31中,表示與該子區域建立了關聯的音色是否為發音中(發音狀況=發音中)、或者是否已被消音(發音狀況=消音中)。圖14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音符開啟事件生成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如圖14所示那樣,CPU21基于RAM26所保存的加速度傳感器值的最大值決定音量電平(聲速)(步驟 1401)。
若將加速度傳感器的最大值設為Amax,將音量電平(聲速)的最大值設為Vmax,則音量電平Vel例如能夠如下這樣求出。Vel = a · Amax(其中,若a· Amax > Vmax,則Vel = Vmax,另夕卜,a是規定的正的系數)接著,CPU21參照RAM26中的主區域和音色的表格,確定針對演奏裝置主體11所處的主區域的記錄,將所確定的記錄中的音色決定為應發出的樂音的音色(步驟1402)。而且,CPU21參照RAM23中的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在演奏裝置主體11所處的主區域中,確定針對演奏裝置主體所相切的或經過的子區域的記錄,將所確定的記錄中的音高決定為應發出的樂音的音高(步驟1403)。CPU21生成包含所決定的音量電平(聲速)、音色及音高的音符開啟事件(步驟1404)。CPU21將所生成的音符開啟事件向I/F27輸出(步驟1405)。I/F27使紅外線通信裝置24將音符開啟事件以紅外線信號發送。來自紅外線通信裝置24的紅外線信號被樂器部19的紅外線通信裝置33接收。之后,CPU21將RAM26中的發音狀況變更為“發音中”(步驟 1406)。若發音定時檢測處理(步驟309)結束,則CPU21執行參數通信處理(步驟310)。關于參數通信處理(步驟310),將與后述的樂器部19中的參數通信處理一起進行說明。圖15是概略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演奏裝置主體的子區域設定處理及音高設定處理中設定的子區域以及對應的音高的例子的圖。在該例子中,在子區域設定處理中,在由投影面1510及從其頂點延伸的垂線劃定的主區域(參照標記1500)中,設定有子區域(參照標記150 153)。子區域150 153的子區域ID分別是“O” “3”,對子區域150 153分別分配C3 F3的音高。這些信息保存在RAM26的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中。例如,演奏者下揮演奏裝置主體(標記1501),若該演奏裝置主體(參照標記1502)的前端經過子區域150,則發出C3音高的樂音。同樣,演奏者上揮演奏裝置主體(參照標記1503),若該演奏裝置主體(參照標記1504)的前端經過子區域151,則發出D3音高的樂音。另外,音色與主區域1500建立了對應。圖16是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樂器部中執行的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樂器部19的CPU12執行包括RAM15的數據清除、顯示部16的畫面上的圖像清除、音源部31的清除等在內的初始化處理(步驟1601)。接著,CPU12執行開關處理(步驟1602)。在開關處理中,例如,CPU12根據輸入部17的開關操作,設定針對應發出的樂音的、效果音的參數等。所設定的效果音的參數(例如,混響的深度等)保存于RAM15。而且,在開關處理中,也能夠通過開關操作來編輯通過后述的參數通信處理從演奏裝置主體11發送并存儲于樂器部19的RAM15中的、主區域和音色的表格以及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在該編輯中,也能夠修正用于規定主區域的頂點位置、而且變更音色,或者能夠修正子區域的位置或尺寸、而且變更音聞。接著,CPU12判斷I/F13是否新接收到了音符開啟事件(步驟1603)。在步驟1603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12執行發音處理(步驟1604)。在發音處理中,CPU12對音源部31輸出所接收到的音符開啟事件。音源部31根據音符開啟事件所包含的音色讀出ROM的波形數據。而且,其讀出速度依據于音符開啟事件所包含的音高。而且,音源部31對讀出的波形數據乘以基于音符開啟事件所包含的音量數據(聲速)的系數,而生成規定音量電平的樂音數據。所生成的樂音數據向音頻電路32輸出,最終,從揚聲器35產生規定的樂 曰 之后,CPU12執行參數通信處理(步驟1605)。在參數通信處理(步驟1605)中,根據CPU12的指示,向演奏裝置主體11發送例如將通過開關處理(步驟1602)進行了編輯的主區域和音色的表格以及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的數據。在演奏裝置主體11中,若紅外線通信裝置24接收數據,則CPU21經由I/F27接受數據,并將其保存于RAM26 (圖3的步驟310)。在圖3的步驟310中,演奏裝置主體11的CPU21也執行參數通信處理。在演奏裝置主體11的參數通信處理中,向樂器部19發送基于在步驟305 308中設定的主區域和音色以及子區域和音高生成的且保存于RAM26中的、主區域和音色的表格以及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的數據。若樂器部19的參數通信處理(步驟1605)結束,則CPU12執行其它處理,例如,執行顯示部16的畫面上所顯示的圖像的更新等(步驟1606)。根據第一實施方式,將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位于主區域內、并且其位置位于子區域時作為發音定時,CPU21利用主區域和音色的表格中保存的與主區域建立了對應的音色、以及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中保存的與子區域建立了對應的音高,生成音符開啟事件。由此,演奏者通過在針對規定的音色而設定的主區域中朝向規定的子區域操作演奏裝置主體11,能夠發出所希望的音色及音高的樂音。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CPU21基于3個以上的頂點的位置信息,將連結頂點的平面向地表面進行投影而得到的平面作為底面,將成為該底面的平面和從其頂點延伸的垂線所劃定的空間決定為主區域。這樣,演奏者通過指定頂點,能夠設定基于連接頂點而成的平面的主區域。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主區域設定了頂點個數為4的平面(四邊形),但通過變更頂點個數,能夠設定三角形等任意底面形狀的主區域。進而,在本實施方式中,CPU21基于所指定的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與該中心位置不同的其他位置的位置信息,將以中心位置為中心、從其他位置經過的圓形平面確定為子區域。由此,通過指定中心位置和其他位置(經過位置),能夠將圓形的二維平面設定為子區域。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演奏裝置主體11具有地磁傳感器22和加速度傳感器23,CPU21基于地磁傳感器22的傳感器值,檢測演奏裝置主體11的移動方向,并且基于加速度傳感器23的傳感器值,計算演奏裝置主體11的移動量。根據移動方向及移動量,取得演奏裝置主體11的當前位置。因此,能夠不使用大規模的裝置、而且不進行復雜的運算,來得到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接下來,說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在第一實施方式中,作為主區域,設定了將連接多個頂點的多邊形向地表面投影而得的平面和從頂點延伸的垂線所確定的區域。而且,作為子區域,設定了由中心位置及半徑確定的圓形的平面區域。但是,區域的形狀并不限定于這些。例如,在第二實施方式中,作為子區域,設定連接多個頂點而成的多邊形的平面區域。圖17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子區域設定處理的例子的圖。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子區域設定處理以外的處理(例如,主區域設定處理、音色設定處理、音高設定處理、發音 定時檢測處理等)與第一實施方式所示的處理相同。如圖17所示那樣,CPU21取得RAM26所保存的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信息(步驟1701),判斷演奏裝置主體11是否位于某個主區域內(步驟1702)。在步驟1702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結束子區域設定處理。在步驟1702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判斷輸入部18中的子區域設定開關是否已被接通(步驟1703)。在步驟1703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取得RAM26所保存的位置信息,并將其作為頂點的坐標(頂點坐標)保存于RAM26 (步驟1704)。接著,CPU21使RAM26中、表示頂點個數的參數M自加I (步驟1705)。此外,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上述參數M在初始化處理(圖3的步驟301)中被初始化為“O”。接著,CPU21判斷參數M是否t匕“4”大(步驟1706)。在步驟1706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結束子區域設定處理。在步驟1706中判斷為“是”意思是指4個頂點坐標已保存于RAM26中。因此,在步驟1706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取得由4個頂點坐標劃定的二維平面(四邊形)的信息(步驟1707)。接著,CPU21將所取得的二維平面的信息保存于RAM26中的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中(步驟1708)。然后,CPU21將RAM26中的參數M初始化為“0”,并且將子區域設定標志設為“I”(步驟1709)。這樣,根據第二實施方式,能夠設定作為由多個頂點(在本實施方式中為4個頂點)劃定的二維平面的子區域。在各個子區域中,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能夠通過音高設定處理設定所希望的音高。圖18是概略表示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演奏裝置主體的子區域設定處理及音高設定處理中設定的子區域及對應的音高的例子的圖。在該例子中,在子區域設定處理中,將由4個頂點劃定的四邊形設定為子區域。在圖18中,在由投影1810和從其頂點延伸的垂線劃定的主區域(參照標記1800)中,分別例示出四邊形的6個子區域180 185。子區域180 185的區域ID分別為“O” “5”。而且,對各個子區域180 185分配有C3 A3的音高。這些信息保存于RAM26的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例如,若演奏者下揮演奏裝置主體(標記1801),該演奏裝置主體(標記1802)的前端經過子區域182,則發出E3音高的樂音。而且,作為主區域,也可以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取得基于中心位置C和半徑d的圓形二維平面,設定將該平面向地表面投影而得的投影面和從該投影面延伸的垂線所劃定的區域。進而,也可以是,不按照取得中心位置和半徑來取得平面的信息的方式,而是演奏者通過使演奏裝置主體11在空間內沿著所希望的區域移動來取得圓形或橢圓形的平面的信息。以下,通過第三實施方式說明基于演奏裝置主體11的軌跡來設定主區域的情況。在第三實施方式中,也設定將圓形(或橢圓形)作為底面的柱狀的主區域。也就是說,在第三實施方式中,演奏者通過使演奏裝置主體11在空間內沿著所希望的區域移動,來劃定圓形或橢圓形的平面,所劃定的平面向地表面的投影面成為規定主區域的圓柱(或橢圓柱)的底面。圖19是表示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主區域設定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在第三實施方式中,為了設定主區域,演奏裝置主體11的開關部28具有設定開始開關及設定結束開關。另外,在第三實施方式中,主區域設定處理以外的處理(例如,音色設定處理、子區域設定處理、音高設定處理、發音定時檢測處理等)與第一實施方式所示的處理相同。如圖19所示那樣,CPU21判斷設定開始開關是否已被接通(步驟1901)。在步驟1901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取得RAM26所保存的位置信息,并將其作為起點位置的坐標(起點坐標)保存于RAM26(步驟1902)。而且,CPU21將設定中標志設置為“ 1”(步 驟 1903)。在步驟1901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CPU21判斷設定中標志是否是“I” (步驟1904)。在步驟1904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取得RAM26所保存的位置信息,并將其作為經過位置的坐標(經過位置坐標)保存于RAM26 (步驟1905)。另外,步驟1905被執行多次,直到演奏者接通演奏裝置主體11的結束開關為止。因此,在步驟1905中,將經過位置坐標與步驟1905的執行次數建立關聯地保存于RAM26。然后,CPU21判斷結束開關是否已被接通(步驟1906)。在步驟1906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取得RAM26所保存的位置信息,并將其作為終點位置的坐標(終點坐標)保存于RAM26(步驟1907)。接著,CPU21判斷終點坐標是否距離起點坐標位于規定的范圍內(步驟1908)。在步驟1908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結束區域設定處理。在步驟1904、1906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也同樣結束區域設定處理。在步驟1908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基于起點坐標、經過位置坐標、終點位置坐標,取得用于確定經過這些坐標的橢圓或圓的信息(步驟1909)。CPU21也可以制作連接相鄰的坐標而成的閉曲線,并得到與該閉曲線近似的圓或橢圓。例如,對于近似,能夠應用最小平方法等已知的方法。而且,CPU21計算與將在步驟1909中確定的橢圓或圓向地表面投影而得的投影面對應的橢圓或圓的信息,并將基于該投影的橢圓或圓的信息作為主區域的信息,保存到RAM26中的主區域和音色的表格中(步驟1910)。然后,CPU21將RAM26中的設定中標志復位為“0”,并且將主區域設定標志設為“I”(步驟1911)。根據第三實施方式,能夠設定由演奏者設定的所希望形狀的平面朝向地表的投影面、和從投影面垂直延伸的壁劃定的柱狀的主區域。特別是,在第三實施方式中,能夠設定將演奏者使演奏裝置主體11移動的軌跡作為外輪廓的側面那樣的主區域。另外,子區域當然也能夠通過第三實施方式所記載的方法來設定。而且,主區域的設定不限于基于上述演奏裝置主體11的軌跡進行設定。例如,也可以與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子區域的設定相同,取得基于中心位置C及半徑d的圓形二維平面,設定將該平面向地表面投影而得的投影面和從該投影面延伸的垂線所劃定的區域。對此,將參照圖24在后面敘述。接下來,說明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在第四實施方式中,若演奏者在主區域內設定一個區域,則將該區域分割為規定個數,將所分割的各個區域設定為子區域,并且對該各個子區域自動地分配音高。在第四實施方式中,取代圖3中的子區域設定處理(步驟307)及音高設定處理(步驟308),執行子區域和音高的設定處理。圖20是表示第四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子區域和音高的設定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如圖20所示那樣,CPU21取得RAM26所保存的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信息(步驟2001),判斷演奏裝置主體11是否位于某個主區域內(步驟2002)。在步驟2002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結束子區域和音高的設定處理。在步驟2002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判斷輸入部18中的子區域設定開關是否已被接通(步驟2003)。在步驟2003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取得RAM26所保存的位置信息,并將其作為頂點的坐標(頂點坐標)保存于RAM26 (步驟2004)。接著,CPU21 使RAM26中、表示頂點個數的參數M自加I (步驟2005)。另外,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上述參數M在初始化處理(圖3的步驟301)中被初始化為“O”。接著,CPU21判斷參數M是否比“4”大(步驟2006)。在步驟2006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結束子區域設定處理。在步驟2006中判斷為“是”意思是指4個頂點坐標已保存于RAM26中。因此,在步驟2006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取得由4個頂點坐標劃定的二維平面(四邊形)的信息(步驟2007)。接著,CPU21將得到二維平面P等分,并取得P個部分平面各自的位置信息(4點的頂點坐標的信息)。CPU21將該得到的各部分平面的位置信息作為子區域的信息,保存于RAM26中的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步驟2008)。然后,CPU21將參數P初始化為“O” (步驟2009),對第p個子區域(子區域ID =P)分配規定的音高Note (P),并在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中與子區域ID建立關聯地保存音高Note(p)(步驟2010)。CPU21使參數p自加I (步驟2011),并判斷參數p是否為P以上(步驟2012)。在步驟2012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返回到步驟2010。在步驟2012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使RAM26中的參數M初始化為“O” (步驟2013)。圖21是概略表示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演奏裝置主體的子區域和音高的設定處理中設定的子區域的圖。如圖21所示那樣,在由投影面2110和從頂點延伸的垂線劃定的主區域(參照標記2100)中,由演奏者設定有二維平面2120。通過子區域和音高的設定處理,二維平面2120被分割成P個部分平面(例如參照標記2130、2131),并對該P個部分平面分別分配有子區域ID及對應的音高Note (p)。子區域的位置信息(頂點坐標)及音高分別與子區域ID建立關聯地保存于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根據第四實施方式,若在主區域中,演奏者通過操作演奏裝置主體11來設定二維平面,則該二維平面被分割而生成規定個數的子區域,該規定個數的子區域的位置信息被保存于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中,并且應該分配給各子區域的音高也保存于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中。因此,通過演奏者進行的簡單操作,結束所希望的子區域的設定。根據該第四實施方式,能夠模擬地制作出在空間內如木琴或鐵琴等那樣并列有與不同的音高對應的被打擊體的樂器(例如圖30A)。但是,也能夠變更子區域2120的二維平面上的形狀,以使演奏者更容易演奏。例如也可以如圖30B所示那樣,以包圍演奏者的方式做成多邊形狀。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至第四實施方式中,與主區域建立關聯地設定應發出的樂音的音色,與各個子區域建立關聯地設定應發出的樂音的音高。在第五實施方式中,與主區域建立關聯地設定與音色類目(category)相當的第一音色,與子區域建立關聯地設定與比第一音色細化了的子類目相當的第二音色。在第五實施方式中,除了代替圖3的步驟308的音高設定處理而執行第二音色設定處理這一點之外,執行與第一實施方式幾乎相同的處理。特別是,作為第五實施方式,第一音色是打擊樂器,第二音色是被包含在打擊樂器這樣的類目中的例如踩镲、小軍鼓、低音鼓、鑼、鐃鈸等。而且,在圖6的音色設定處理中,響應于音色確認開關的接通,發出打擊樂器的類目中包含的第二音色的某個(例如小軍鼓)樂音即可。圖22是表示第五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音色設定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如圖22所示那樣,CPU21判斷子區域設定標志是否為“I”(步驟2201)。在步驟2201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結束第二音色設定處理。在步驟2201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判斷音色確認開關是否已被接通(步驟2202)。在步驟2202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生成包含音色信息的音 符開啟事件(步驟2203),該音色信息是基于表示打擊樂器音色的參數DTN的信息。該參數DTN例如是用于唯一地確定打擊樂器音色的音色號碼。在該音符開啟事件中,預先設定表示音量電平或音高的信息即可。接著,CPU21將所生成的音符開啟事件向I/F26輸出(步驟2204)。I/F27使紅外線通信裝置24將音符開啟事件以紅外線信號發送。來自紅外線通信裝置24的紅外線信號被樂器部19的紅外線通信裝置33接收。由此,在樂器部19中發出規定的打擊樂器的樂音。在步驟2204之后,CPU21判斷確定開關是否已被接通(步驟2205)。在步驟2205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CPU21使表示音色的參數DTN自加I (步驟2206),返回到步驟2202。在步驟2205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將參數DTN所示的音色信息與子區域的信息建立關聯地保存于RAM26中的子區域和音色的表格中(步驟2207)。接著,CPU21將子區域設定標志復位為“O” (步驟2208)。在第五實施方式中,在RAM26中代替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而設置子區域和音色的表格。在圖12所示的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中,代替音高的項目而設置關于打擊樂器的第二音色的項目。根據第五實施方式,作為主區域,設定能夠設定第二音色的區域,在主區域內,設定子區域,并能夠對這些子區域分配各種第二音色。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 第五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例如,能夠組合第一實施方式及第五實施方式。在該組合所涉及的實施方式中,在通過圖6所示音色設定處理對主區域分配了電顫琴、木琴等音高可變化的樂器的音色的情況下,緊接著子區域設定處理(參照圖9),執行音高設定處理(參照圖10)。另一方面,在通過音色設定處理對主區域設定了打擊樂器的音色的情況下,緊接著子區域設定處理(參照圖9),執行第二音色設定處理(參照圖22)。在該實施方式中,在子區域設定處理后,CPU21判斷由音色設定處理(圖6)設定的音色是打擊樂器的音色還是其以外的音色即可。圖23是概略表示組合所涉及的實施方式中的主區域及子區域的例子。在圖23中,左側表示按照第四實施方式設定的主區域及子區域,右側表示按照第五實施方式所設定的主區域及子區域。在左側,在主區域2300中包含有演奏者設定的區域2310,進一步被分割有多個區域,被分割的部分平面分別成為子區域(參照標記2311、2112)。而且,對各個子區域分配有規定的音高。另一方面,在右側,在主區域2320中設定有多個子區域(參照標記2321、2322),并對各個子區域設定有作為打擊樂器的子類目的各種第二音色。演奏者位于主區域2300內時,通過使演奏裝置主體11位于子區域上,以被分配給主區域2300的音色(例如電顫琴)發出被分配給子區域的音高的樂音。另一方面,演奏者位于主區域2320內時,通過使演奏裝置主體11位于子區域上,以被分配給子區域的第二音色發出樂音。這樣,通過移動到不同的主區域內,能夠模擬實現不同樂器的演奏。而且,對于主區域及子區域的設定還能夠應用其他方法。圖24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主區域設定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圖24的例子與圖9所示的子區域的設定幾乎相同,通過設定中心位置C及經過位置P,得到以中心位置C為中心、從經過位置P經過那樣的圓形的二維平面,據此設定主區域。 CPU21判斷在演奏裝置主體11的輸入部28中中心設定開關是否已被接通(步驟2401)。在步驟2401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結束主區域設定處理。在步驟2401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判斷中心設定開關是否是新接通的(步驟2402)。在步驟2402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將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信息作為中心位置C的位置信息(坐標(1。,7。,2。)),保存于狀1126(步驟2403)。該位置成為以下設定的主區域及子區域的基準位置。在步驟2402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也就是說在開關一直處于接通中的情況下,或者在執行了步驟2403后,CPU21判斷中心設定開關是否已被斷開(步驟2404)。在步驟2404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結束主區域設定處理。在步驟2404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將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信息設為中心設定開關斷開時的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P的位置信息(坐標(xp,yp,zp)),保存于RAM26 (步驟2405)。而且,在步驟2405中,CPU21計算位置C與位置P之間的距離dp。CPU21取得將中心位置設為位置C的從位置P經過的半徑為dp的圓形平面的信息(步驟2406)。接著,CPU21將基于所取得的信息的主區域的信息保存于RAM26中的主區域和音色的表格(步驟2407)。然后,CPU21將RAM26中的主區域設定標志設置為“I”(步驟2408)。接下來,說明其他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子區域設定處理。圖25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子區域設定處理的例子的流程圖。如圖25所示那樣,CPU21取得RAM26所保存的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信息(步驟2501),并判斷演奏裝置主體11是否位于某個主區域內(步驟2502)。在步驟2502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結束子區域設定處理。在步驟2502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判斷在演奏裝置主體11的輸入部28中設定開關是否已被接通(步驟2503)。在步驟2503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CPU21取得下述的線與主區域的外輪廓之間的交點的坐標(步驟2404),該線是從RAM26中的主區域和音色的表格所保存的中心位置C和步驟2501中取得的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經過的線。將該交點的坐標保存于RAM26中。CPU21判斷RAM26中是否保存有相對于從上述中心和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經過的線位于規定的角度方向的其他交點的信息(步驟2405)。在步驟2405中判斷為“是”的情況下,將包含有步驟2404中得到的交點和RAM26所保存的其他交點、以及相對于中心位置位于規定半徑的其他2點的扇形平面確定為子區域(步驟2406),將包含上述交點及2點的坐標信息保存到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中(步驟2407)。另夕卜,上述其他2點,優選使用如下的點,該點是在對步驟2404中得到的交點及RAM26所保存的其他交點和中心位置進行連接而成的線上、距離中止位置為規定半徑的點。接著,CPU21將RAM26所保存的子區域設定標志設置為“I”(步驟2408)。圖26是表示其他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主區域及子區域的例子的圖。如圖26所示那樣,在主區域2600中,設定規定扇形的子區域(例如,參照標記2601、2602,并分別對該子區域分配音高。而且,在對主區域分配了打擊樂器的音色的情況下,也可以對子區域設定成為打擊樂器的音色的子類目的第二音色(小軍鼓、踩镲、鑼等具體的音色)。根據其他實施方式,CPU21基于將指定的中心位置及與該中心位置不同的其他位置向地表面投影而得的地表面上的中心位置及地表面上的其他位置,將以地表面上的中心位置為中心的、從地表面上的其他位置經過的圓為底面的圓柱決定為主區域。由此,能夠借助中心位置及規定的位置(經過位置)設定基于所希望的圓形的二維平面的主區域。 而且,根據該其他實施方式,CPU21在基于將所指定的中心位置及與該中心位置不同的其他位置向地表面投影而得的地表面上的中心位置及地表面上的其他位置所決定的主區域中,將包含有從保持構件的位置及上述中心位置經過的線與主區域的外輪廓之間的2個交點、以及相對于中心位置位于規定半徑的其他2點的扇形區域,確定為子區域。由此,能夠在主區域中設定扇形的子區域。而且,在上述第一 第四實施方式中,演奏裝置主體11的CPU21檢測演奏者揮動演奏裝置主體11時的地磁傳感器值及加速度傳感器值,基于這些傳感器值取得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信息,并判斷演奏裝置主體11是否位于主區域內。在演奏裝置主體11位于主區域內的狀態下,演奏裝置主體11被揮動,CPU21若判斷該演奏裝置主體11位于子區域上或者經過了子區域,則生成包含有與主區域建立了對應的音色以及與子區域建立了對應的音高的音符開啟事件,并將該音符開啟事件經由I/F27及紅外線通信裝置24向樂器部19發送。另一方面,在樂器部19中,若接收到音符開啟事件,則CPU12將所接收到的音符開啟事件向音源部31輸出而產生樂音。上述結構適合于樂器部19是安裝有MIDI板等的個人計算機或游戲機等的非生成樂音的專用機時。但是,演奏裝置主體11中的處理、以及樂器部19中的處理的分擔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情況。例如,也可以構成為,演奏裝置主體11將主區域和音色的表格以及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的信息向樂器部19發送,而且基于傳感器值在演奏裝置主體中取得位置信息,并向樂器部19發送。在該情況下,發音定時檢測處理(圖13)、音符開啟事件生成處理(圖14)在樂器部19中執行。上述結構適合于樂器部19是生成樂音的專用機即電子樂器的情況。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演奏裝置主體11和樂器部19之間,使用紅外線通信裝置24、33以紅外線信號對數據進行通信,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構成為,打擊樂器主體11和樂器部19可以通過其他無線通信進行數據通信,也可以通過線纜以有線方式進行數據通信。進而,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由地磁傳感器23檢測演奏裝置主體11的移動方向,并且由加速度傳感器22檢測演奏裝置主體11的移動量,基于這些移動方向和移動量來取得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但不限于這樣的方法,當然也可以使用其他位置檢測裝置例如3軸加速度傳感器的傳感器值、或角速度傳感器的傳感器值,取得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演奏裝置主體11位于主區域內并位于上述子區域內時設為樂音的發音定時,但也能夠變更為其他方式。例如,由加速度傳感器22辨別是否對演奏裝置主體11施加了揮動動作,將被辨別為施加了揮動動作的定時設為樂音的發音定時。圖27是其他方式所應用的發音定時檢測處理的流程圖。該圖27中的各步驟2701 2709的處理,與圖13的發音定時檢測處理流程圖的步驟1301 1309的各個處理分別相同。唯一的不同點在于,在圖13中,在步驟1304以及1305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前進到步驟1307,與此相對,在步驟2704及2705中判斷為“否”的情況下,結束該流程的處理。
因此,在圖27中,在由加速度傳感器22檢測到的加速度為α以上的情況(在步驟2704中為“是”)、并且該檢測到的加速度超過了預先設定的最大值的情況(在步驟2705中為“是”)下,只在判斷為對演奏裝置主體11施加了揮動動作的情況下,才經由步驟2707、2708前進到步驟2709的音符開啟事件處理,從而能夠進行樂音的發音。通過應用這樣的方式,能夠只在進行與實際的打擊樂器的發音動作相近的揮動動作時才進行樂音的發音,所以使演奏中更能感到真實感。而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構成為,不管演奏裝置主體11屬于一個子區域內的哪個位置,所發出的樂音的音高都不變。但是,也可以想到根據演奏裝置主體11在一個子區域內所屬的位置,改變所發出的樂音的音高的方式。例如,如圖28所示那樣,將以演奏操作子11指定的位置為中心的圓所圍起的區域設為子區域2801。將規定的音高與該子區域2801建立對應。而且,該子區域2801被分割為同心圓狀的小區2801A、2801B、2801C、、、,稍微變更音高值來對該各區分配上述音高。例如對與中心越接近的區越分配較高的音高。圖29是本方式所涉及的音符開啟事件生成處理的流程圖。在該圖中,對與圖14相同的部分賦予相同的號碼而省略說明。在圖29的步驟1403中,在參照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而決定了音高后,前進到步驟2901。在該步驟2901中,基于演奏裝置主體11是否經過了子區域內的某個位置,來變更所決定的音高的值。然后,將該值被變更了的音高設為所決定的音高,前進到步驟1404。通過設為這樣的構成,能夠如實際的打擊樂器的演奏那樣,根據所打擊的位置,來微妙地變更應發出的樂音的音高。在上述方式中,根據演奏裝置主體11在一個子區域內所屬的位置,來改變所發出的樂音的音高,但當然也能夠構成為改變音色等其它的樂音參數。以上,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范圍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發明及其等同的范圍包含在本發明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ー種演奏裝置,其中,具有 保持構件,演奏者能夠用手保持; 音色存儲單元,存儲用于確定主區域的信息、以及與該主區域建立了對應的樂音的音色,該主區域是由在空間中至少側面與地表面垂直的面劃定的; 音高存儲單元,存儲用于確定位于上述主區域中的子區域的信息、以及與該子區域建立了對應的樂音的音高; 位置信息取得単元,取得上述保持構件的位置信息; 讀出單元,在上述位置信息単元所取得的上述保持構件的位置處于上述主區域內且處于上述子區域內時,從上述音色存儲單元讀出與上述保持構件的位置所處的主區域建立了 對應的音色,并且,從上述音高存儲單元讀出與上述保持構件的位置所處的子區域建立了對應的首聞;以及 發音指示単元,對樂音產生單元指示發出具有該讀出單元所讀出的音色和音高的樂曰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演奏裝置,其中, 上述演奏裝置還具有 音色設定單元,基于所指定的3個以上頂點的位置信息,將連接上述頂點的平面向地表面投影而得到的平面作為底面,將由成為該底面的平面和從其頂點延伸的垂線劃定的空間決定為主區域,將用于確定上述主區域的信息與音色建立對應地存儲于上述音色存儲單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演奏裝置,其中, 上述演奏裝置還具有 音色設定單元,基于將所指定的中心位置及不同于該中心位置的其他位置向地表面投影而得到的地表面上的中心位置及地表面上的其他位置,將底面是以上述地表面上的中心位置為中心且從上述地表面上的其他位置經過的圓的圓柱決定為主區域,將用于確定上述主區域的信息與音色建立對應地存儲于上述音色存儲單元。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演奏裝置,其中, 上述演奏裝置還具有 音色設定單元,通過按規定的時間間隔取得位置信息來確定上述保持構件的軌跡,將底面是將該保持構件的軌跡向地表上投影而得的地表面上的閉曲線的柱狀區域決定為主區域,將用于確定上述主區域的信息與音色建立對應地存儲于上述音色存儲單元。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演奏裝置,其中, 上述演奏裝置還具有 音高設定單元,基于所指定的3個以上頂點的位置信息,將連接上述頂點的平面決定為子區域,將用于確定上述子區域的信息與音高建立對應地存儲于上述音高存儲單元。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演奏裝置,其中, 上述演奏裝置還具有 音高設定單元,基于所指定的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以及不同于該中心位置的其他位置的位置信息,將以上述中心位置為中心且從上述其他位置經過的圓形的平面決定為子區域,將用于確定上述子區域的信息與音高建立對應地保存于上述音高存儲單元。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演奏裝置,其中, 上述演奏裝置還具有 音高設定單元,通過按規定的時間間隔取得位置信息來確定上述保持構件的軌跡,將該保持構件的軌跡決定為子區域,將用于確定上述子區域的信息與音高建立對應地存儲于上述音高存儲單元。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演奏裝置,其中, 上述音高設定單元將上述所設定的一個區域分割為規定個數,將分割出的各個部分區域決定為子區域,并且,對該子區域分別分配規定的音高,將用于確定子區域的信息和被分配的音高分別建立對應地保存于上述音高存儲單元。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演奏裝置,其中, 上述演奏裝置還具有 音高設定單元,在基于將所指定的中心位置及不同于該中心位置的其他位置向地表面投影而得的地表面上的中心位置及地表面上的其他位置而決定的主區域中,將包含有從上述保持構件的位置和上述中心位置經過的線與上述主區域的外輪廓相交的2個交點、以及相對于中心位置位于規定半徑的其他2點的扇形區域決定為子區域,將用于確定上述子區域的信息與音高建立對應地存儲于上述音高存儲單元。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演奏裝置,其中, 上述發音指示單元,將上述位置信息單元所取得的上述保持構件的位置處于上述主區域內且處于上述子區域內時作為發音定時,對上述樂音產生單元指示發出樂音。
11.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演奏裝置,其中, 上述演奏裝置還具有 辨別單元,辨別是否對上述保持構件施加了揮動動作; 上述發音指示單元將上述辨別單元辨別為對上述保持構件施加了揮動動作時作為發音定時,對上述樂音產生單元指示發出樂音。
1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演奏裝置,其中, 上述發音指示單元還具有根據上述保持構件在上述子區域內所處的位置來改變從上述音高存儲單元讀出的音高的音高可變單元,對上述樂音產生單元指示發出具有上述讀出單元所讀出的音色和上述音高可變單元改變后的音高的樂音。
13.一種演奏裝置,具有 保持構件,演奏者能夠用手保持; 類目存儲單元,存儲用于確定主區域的信息、以及與該主區域建立了對應的樂音的音色的類目,該主區域是由在空間中至少側面與地表面垂直的面劃定的; 音色存儲單元,存儲用于確定位于上述主區域中的子區域的信息、以及與該子區域建立了對應且屬于將上述類目細分后的子類目的音色; 位置信息取得單元,取得上述保持構件的位置信息; 讀出單元,在上述位置信息單元所取得的上述保持構件的位置處于上述主區域內且處于上述子區域內時,從上述音色存儲單元讀出與上述保持構件的位置所處的子區域建立了對應的音色;以及 發音指示單元,對樂音產生單元指示發出具有該讀出單元所讀出的音色的樂音。
1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演奏裝置,其特征在干, 上述位置信息取得単元具有地磁傳感器和加速度傳感器; 基于上述地磁傳感器的傳感器值,檢測上述保持構件的移動方向,并且,基于上述加速度傳感器的傳感器值,計算上述保持構件的移動量。
15.ー種電子樂器,具備 權利要求I所述的演奏裝置;以及 具備上述樂音產生単元的樂器部; 上述演奏裝置和上述樂器部分別具備通信単元。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演奏裝置及電子樂器。將演奏裝置主體(11)的位置處于主區域內且其位置處于子區域時設為發音定時,CPU(21)以主區域和音色的表格中保存的與主區域建立了對應的音色、以及子區域和音高的表格中保存的與子區域建立了對應的音高,生成音符開啟事件。將音符開啟事件從演奏裝置主體(11)向電子樂器(10)發送,電子樂器的音源部(31)生成并輸出基于音符開啟事件的音色及音高的樂音。
文檔編號G10H1/00GK102651212SQ20121004664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28日
發明者坂崎尚之 申請人:卡西歐計算機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江县| 渝北区| 龙井市| 贵溪市| 榆林市| 海安县| 南溪县| 宁晋县| 洪江市| 岳阳县| 化隆| 青岛市| 梨树县| 闽清县| 富宁县| 塘沽区| 扬州市| 渝中区| 江华| 嫩江县| 开封市| 南宁市| 安岳县| 简阳市| 临猗县| 无锡市| 连江县| 青冈县| 屯留县| 鄂尔多斯市| 陈巴尔虎旗| 齐齐哈尔市| 如皋市| 晋城| 沙雅县| 陇西县| 高雄市| 峨山| 太保市| 大姚县| 纳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