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低音加鍵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低音加鍵管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吹管樂器,具體涉及一種低音加鍵管。
背景技術:
[0002]管子是我國流傳較為廣泛的吹管樂器,該樂器易受氣溫等環境因素影響,導致較大的音高差異,同時現有的管子演奏難度大,最終使得演奏者很難控制音準。因此管子已很少運用于民族管弦樂隊的合奏之中。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低音加鍵管,可提高演奏者對發音音準的控制效果,易于演奏使用。[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0005]一種低音加鍵管,包括吹嘴和發音管,所述吹嘴設于發音管一端,發音管的另一端為出音口,所述發音管上設有用于調節發音的發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音孔上對應設有用于調音的波姆式按鍵;所述發音管彎折成U形,所述吹嘴與發音管之間還連接有用于振動發聲的S形哨片管,所述出音口的方向與吹嘴的吹氣方向相同,并均與發音管垂直。[0006]本實用新型所述發音管的下部設有用于支撐的伸縮支架。[0007]本實用新型所述伸縮支架包括支撐桿、凸臺和調節螺栓,所述支撐桿的桿身上設有間隔排布的凹陷,所述凸臺位于發音管的管身一側,該凸臺開有相互垂直且連通的螺紋調節孔和通孔,所述支撐桿插于通孔內并與通孔滑動配合連接,所述調節螺栓與螺紋調節孔螺紋配合連接,并在使用時卡扣在支撐桿的凹陷上。[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09](I)本實用新型的出音方向與吹氣方向相同,且均與發音管垂直,同時哨片管形狀和發音管的形狀設置起到了利于使用者持握的作用,并且也利于聲音向前傳播;[0010](2)本實用新型通過按鍵來調節發音,使演奏者能夠有效、便捷地對發音音準進行控制,一定程度上可抵消因發音管自身因環境因素帶來的音準不準的問題;[0011](3)本實用新型可通過伸縮支架支撐于地面,進一步利于演奏者演奏使用,提高對音準的控制效果,同時可調節伸縮支架的高度來適應演奏者,適用于民族管弦樂隊的合奏之中,實用性更強。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低音加鍵管的主視結構示意圖;[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低音加鍵管的側視結構示意圖;[0014]圖3是本實用新型伸縮支架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 3所不的一種低音加鍵管,包括吹嘴I和發音管2,吹嘴I設于發音管2 —端,發音管2的另一端為出音口 3,發音管2上設有用于調節發音的發音孔,發音孔上對應設有用于調音的波姆式按鍵4,該波姆式按鍵4為現有常規波姆式按鍵,在按下其中一鍵的同時可聯動帶動其它按鍵按下,實現演奏操作的組合簡化。將發音管2彎折成U形,吹嘴I與發音管2之間還連接有用于振動發聲的S形哨片管5,出音口 3的方向與吹嘴I的吹氣方向相同,并均與發音管2垂直。在發音管2的下部設有用于支撐的伸縮支架,該伸縮支架包括支撐桿6、凸臺7和調節螺栓8,支撐桿6的桿身上設有間隔排布的凹陷61,凸臺7位于發音管2的管身一側,該凸臺7開有相互垂直且連通的螺紋調節孔71和通孔72,支撐桿6插于通孔72內并與通孔72滑動配合連接,調節螺栓8與螺紋調節孔71螺紋配合連接,并在使用時卡扣在支撐桿6的凹陷61上。根據演奏者的需要可通過調節螺栓8卡合在凹陷61上的位置來調節伸縮支架的長短,以適用不同的演奏者,減輕演奏者的負重,進而降低演奏難度。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本實用新型上述基本技術思想前提下,按照本領域的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對本實用新型內容所做出其它多種形式的修改、替換或變更,均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低音加鍵管,包括吹嘴和發音管,所述吹嘴設于發音管一端,發音管的另一端為出音口,所述發音管上設有用于調節發音的發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音孔上對應設有用于調音的波姆式按鍵;所述發音管彎折成U形,所述吹嘴與發音管之間還連接有用于振動發聲的S形哨片管,所述出音口的方向與吹嘴的吹氣方向相同,并均與發音管垂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音加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音管的下部設有用于支撐的伸縮支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音加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支架包括支撐桿、凸臺和調節螺栓,所述支撐桿的桿身上設有間隔排布的凹陷,所述凸臺位于發音管的管身一側,該凸臺開有相互垂直且連通的螺紋調節孔和通孔,所述支撐桿插于通孔內并與通孔滑動配合連接,所述調節螺栓與螺紋調節孔螺紋配合連接,并在使用時卡扣在支撐桿的凹陷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低音加鍵管,包括吹嘴和發音管,所述吹嘴設于發音管一端,發音管的另一端為出音口,所述發音管上設有用于調節發音的發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音孔上對應設有用于調音的波姆式按鍵;所述發音管彎折成U形,所述吹嘴與發音管之間還連接有用于振動發聲的S形哨片管,所述出音口的方向與吹嘴的吹氣方向相同,并均與發音管垂直。本實用新型可提高演奏者對發音音準的控制效果,易于演奏使用。
文檔編號G10D7/00GK203013224SQ20122058841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9日
發明者李復斌 申請人:李復斌